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沿隐以至显 因内而符外

 

沿隐以至显 因内而符外

——例说不同题材内容的诗歌语言风格

王 友

 

一般来说,文学作品中作者的情感思想大都是内隐的,而这些往往通过外在的具体语言形式得以显现。刘勰认为“夫情动而言形,理发而文见,盖沿隐以至显,因内而符外者也”,即文学作品是作者感于物而以言辞形于外的结果。文学作品的语言风格正是作品外在形式个性特征的集中体现。

就诗歌体裁而言,诗歌的语言风格等外在形式的特点是由诗歌的题材,即具体的诗歌表达内容来决定的。作者为了不同内容表达的需要而使用不同的语言,于是就产生了不同的语言风格。“以模经为式者,自入典雅之懿;效骚命篇者,必归艳逸之华。”从题材内容看,描写山水风光和田园生活的山水田园类诗歌一般会呈现出清新优美、恬淡静谧的语言风格;描写边疆风光和将士战争生活的边塞征战类诗歌的语言风格则多慷慨悲凉、雄浑豪壮;而赠友送别类诗歌的语言风格又多以委婉、含蓄、缠绵为主。不同的思想内容要求用不同的语言形式来表达,而具体的语言风格必须要与诗歌的主题思想内容相适用。以下以上述三类诗歌为例略谈题材内容与诗歌语言风格的关系。

山水田园类诗歌以描写山水自然风光和乡村田园生活为主,有些作者借此赞美祖国大好河山,抒发豪情壮志;有些作者则是借以表达对黑暗官场的厌恶和个人的性情高洁及归隐志向。虽然不同时期、不同作者所写的山水田园类诗歌所表达的情志不同,但是总体风格呈现出清新优美、恬淡静谧的特点。如唐朝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孟浩然的诗《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作者用淳朴、清新,近乎口语化的语言,描述出绿树环绕、青山横斜、恬静如画的山村风光和平静、和谐的田园生活。其中,“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两句用白描的手法勾勒出清淡的山村风景画;“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两句又用淳朴自然的语言描绘出山村的生活气息。整首诗明白如话,淳朴自然,呈现出清新优美、自然朴实的语言风格。

边塞征战类诗歌是以描写边塞风光,反映边疆战事生活为主要题材内容的诗歌。边塞征战类诗歌中常常会出现雄浑、阔大、悲凉、豪壮的意象,如长云、烽火、鸿雁、孤城、大漠、边关等。边塞征战类诗歌的思想内容会因时代和个人遭遇的不同而异彩纷呈。有人写对建功立业的渴望,抒报效祖国之豪情;有人写边疆生活的艰辛和连年征战的残酷,抒写将士的乡愁和对战争的怨恨。盛唐时期,由于国力强盛,人们纷纷投笔从戎,斗志昂扬地赴边求功,他们中的许多人写诗抒发报国杀敌的决心和建功立业的志向,笔下的意象宏阔,语言豪壮。宋代由于边防危机,外辱不断,人们在边塞征战类诗歌中流露出的多是报国无门的愤懑和回乡无望的哀痛。总体来看,边塞征战类诗歌的语言风格多慷慨悲凉、雄浑豪壮。如王维的《使至塞上》: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作者赴边后,抓住了典型意象刻画了塞上沙漠的独特风光。尤其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描绘出边陲大漠中壮阔雄奇的景象。“孤”字写出大漠之烟的单调,“直”字又表现了它的坚毅劲拔之美,境界阔大,气象雄浑,被王国维称之为“千古壮观”。作者通过再现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而使整幅画面显得雄奇瑰丽、宏阔壮美,语言风格雄浑豪壮。

宋代词人张先云:“自古伤心惟远别。”在赠友送别类诗歌中也有豪情满怀的慰勉,但作者一般会借用长亭、杨柳等意象,表达缠绵凄切的离情别绪,总体风格委婉、含蓄、缠绵。如2010年高考江西卷诗歌鉴赏:

送人归京师①

       陈与义②

门外子规啼未休,

山村落日梦悠悠。

故园便是无兵马,

犹有归时一段愁。

  【注】①京师:指北宋都城汴梁。②陈与义:南宋初年爱国诗人,河南洛阳人。

作者借助“子规”这一重要意象,抒发了悲苦哀怨的思乡之情。首句写门外子规鸟叫个不停,渲染了浓郁悲伤的氛围;随后作者触景生情,抒写出强烈的故土之思和悲苦的忧国之愁。整首诗语言风格委婉含蓄而又悲慨。

其他题材的诗歌风格也相对一致。比如宫廷诗风格多缠绵婉转,讽喻诗风格多沉郁激愤等。总之,诗歌的题材内容限定着诗歌的语言形式,而外在的语言形式又必须与具体的主题内容相适应。因而,在鉴赏诗歌的语言风格时,必须考虑其与诗歌题材内容的关系。

源自《语文报·高二年级·上海专版》2011年第790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诗词鉴赏常见题材
从诗歌题材入手鉴赏诗歌的思想感情(一)
古诗鉴赏题10大规律
【步步高】(全国通用)2017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二章 古诗鉴赏 专题一 读懂古诗课件 新人教版.ppt
2021高考古诗文阅读技巧一网打尽:诗歌题材、形象、语言、表达、思想1028
《世界文学发展史》中国隋唐五代文学之三:盛唐诗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