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阅读的消失

  

                                    

                                                 阅读的消失

 

 

    生活变得繁琐,时间变得零碎,心境变得浮躁 ,阅读变得无足轻重。沈从文说:“生活是一本大书;我读一本大书,也读一本小书。”事实是,我们满盛满溢的心灵区间,既读不完一页小书,也读不完一行大书,恰如冯至所指出的那样,“我们日益在生活的表象上下滑”。陷于这种生活方式,我们心中的文化感也凹陷坍塌,由文字传达出的崇高感、使命感也日趋枯萎。

       我们不是没有阅读过。路遥的《平凡的世界》、贾平凹的商周系列、张承志的文化关怀、海子的诗歌和梵高的自传,以及普希金、雪莱、尼采……在青春的岁月中,它们一一打开我们蒙蔽的视野,引导我们趋向灵魂的“敞明"处。那些直指人心和灵魂的文字,使我们沉迷的心仰起头来,是我们怎样的激昂啊!

      记得那些日子,我们尽管俯首于中国文字,但内心的触角却异常敏锐。前人的思想和经验,通过字与字的配合,句与句的构架,段与段、篇与篇的串联,使我们的心成为珠玑的珍品!那一株受伤的白桦,一片干涸的水洼;那山间溪边素白的无名小花,小羊咩咩的润湿双唇……足使我们魂牵梦绕。回想起来,如果没有书籍,我们青春的岁月宛如一只空碗,一滴不剩……

       是什么使我们远离了阅读,从而造成阅读在我们身上的消失?是阅读对象的泛化?是视听娱乐的冲击?是阅读内容的质量滑坡?是传媒的误导而使人失去目标?或如狄德罗所言:人类社会越精致文明就越缺少诗意?叶灵凤转引过布封的一句话:“阅读不啻是一次灵魂的冒险。”如果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缺少了阅读,缺少了灵魂的冒险,那么,精神生活将会多么苍白干瘪!

      法国启蒙主义思想家蒙田曾深情地诉说过:“我打开一本书,就像走进自己的王国。”是啊,阅读的消失,就消失了一个独立的精神王国。而人,怎么可以没有精神呢?

 

                                                         读书是福

 

 

       读书是福。在世风日益浮躁的今天,你是否好久没有静静地读一本书了?你不妨在那个晴朗的的夜里,躲进简陋的书房,拧亮那盏温馨的台灯,于案头“随便翻翻”。或许,你会被哲人的片言只语所打动。他们讲的常常是你所未知未悟的真知灼见,短短的一句话会让人想很久,甚至想一辈子。那优美的文字,让你一遍遍的咀嚼回味,就像一把犁耕耘在自己那荒芜的心田……你的心境也随之开阔起来,在平凡琐屑的工作中你忽然发现了不可忽视的美,为自己莫名的激情所鼓舞。其实,在那个小小的空间里,你还是有可能获得一份好心境的。

       读书是福。读一本好书,你就好像是与一位朋友娓娓而谈,或是看到那位你心仪已久的作者,从字里行间向你款款走来;孔圣人的要言妙语,莎士比亚的文采风流,达尔文的坚定执著,以及司马迁的千古绝唱,曹雪芹的大腕行文,鲁迅的入木三分,皆让你感动不已、心驰神往。当你轻轻地掀开书页,就能感觉到历史的烽烟,人间的冷暖。那白纸黑字,都流露出真切的感觉。

       读书是福。贾平凹先生曾有句醒人启世的话:“好读书就得受贫,好读书就会衣冠不整、腹中受饥;好读书就必然没有一副好身骨……”此话或许说绝了些,但也说明了读书人应构建这样一种人生态度:保持一份恬淡寡欲的心境是多么不易!读书追求的是一种感觉——你在默默谛听书中性灵与你的心相碰撞出的声音的同时,让灵魂的短笛与书中的天籁合而为一。读书当以这样的境界为美:在疏雨潇潇或明月积雪之夜,坐拥书阁,一卷在手,何等快哉!古人读书颇讲意境:“明月不知君已去,夜深还照读书窗”“雪夜关门读禁书”“红袖添香夜读书”,为我们展示出一幅很美很诗意的夜读图景。

       有书读的日子里,充实、美丽;一生读书,实在是做人之福、生命之缘。只要我们还想进步,读书便是永恒的主题。书籍,永远是我们的精神家园。

       书,给了一个热爱它的人一生的福气。

 

 

                                                   读书养气

 

    

       转眼年届不惑。日月逝于上,体貌衰于下,但是野孩子的脾气未改,只喜欢读书的“积习”亦未改——恐怕今生今世也改不掉了。只是在读书之余,脑子时不时地冒出“读书究竟有什么作用”之类的问题。

       说读书是为了升学,为了获取知识,为了提高修养,为了改变命运,为了做官,为了就业,为了成名成家,为了报效祖国,等等,均无不可。但我觉得,最根本的一条是,读书可以养气。

       人有三宝精气神,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不同的书,可养不同的气。豪气,灵气,平和之气,浩然之气,可养也;邪气,戾气,酸腐之气,阴阳怪气,亦可养也。读书于人,就像吃饭喝水一样不可或缺,我们可以从书本汲取无尽的精神力量——不,汲取气,汲取一种激荡在我们的血管、充盈于我们的周身,又从我们的每一个毛孔散发出来的气。同时,读书也要像吃饭那样,吃各种蔬菜和五谷杂粮,摄取多种营养——阅读各式各样的书,汲取各种各样的气,以避免先天不足,后天失调。不过,血气方刚的少男少女,不仅要杂学旁收,大量读书,更要有目标、有选择地读书,吸取精华,剔除糟粕,读天下好书,养人间正气。就像孟子说的那样: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也!

       如果说读书是养气,是输入,那么写作则是释放,是输出。作者把气注入文章,读者又通过读书,感受到文章的气,吸取了文章的气。你我常说的“回肠荡气”,不正是说一种读书的经验,不就是说文气在我们的胸腹之间流转激荡吗?是什么样的人,读了什么样的书,便会写出什么样的文章来。气不同,文章的味道就不同,形成的风格也就大不相同。所谓韩如潮、苏如海、柳如泉、欧如澜,那是韩柳欧苏四大文豪的禀赋、气质、学养之差异,贯透于文章中的具体表现。曹丕说“文以气为主”。韩愈也强调“气盛言宜”——就是说,写文章的人,只要气足了,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所谓“气”者,分为两个层面,先天为禀赋(本气),后天为学养(养气)。自身气弱的人 ,器小力薄,容易被书拿住。故世上多有食书不化的“两脚书橱”。而自身气足的人,不仅读书可以养气,而且善于融会,善于吐纳,作文时自然就会“天机云锦用在我,剪裁妙处非刀尺”也。正因为如此,“野孩子”们的身上虽有侠气、野气和不驯之气,可是经过书卷气的浸染,其笔下之文,便多有杀气、霸气和蓬勃之气,别有手眼,异光灿烂,爽!

       人虽有先天的秉赋、气质上的差异,然而读书可以养气,则是共同的,也是共通的。庄子在《逍遥游》中说过,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读书不足,养气不够,写起文章来只有出的气,没有入的气,就像游泳的人不会换气,用不了半个时辰,便三魂荡荡,七魄悠悠,蹬小腿翻白眼,简直像个垂死挣扎的瘪三。真正的文章好手,必然读书多,养气后,厚积而薄发。那个笔,真叫个:

   斯须九重真龙出,一洗万古凡马空!

  

                                                  美国人的读书

 

       有一次,与一个朋友去看一个中国画家的画展。这画家是以画人物画著名的。其中有一幅画,画一个书生正在读书,其旁站着一个女人,替他加上炉香。不用问:画题必然是“红袖添香夜读书”了。这幅画,在我看来,没有多大的了不起,但了不起的事情,却是这个美国朋友不断地追问,这幅画的意境是什么。要把这幅画的已经向朋友说明,那就是一件大事了。为什么是件大事呢?这是因为,中国人与美国人的读书态度,有所不同。

       不能否认,中国人对于读书的态度太过隆重;而美国人对于读书,视为一件平常已极的事情。其平常,有如搔耳和抓耳朵一般。我曾见到过一个美国青年人,倚在大球场的铁丝网上,金鸡独立的站着读一本书,读上两个钟头,没有变换姿势,直到他把书读完才走开。

       中国人能这样读书的,我似乎还未见过。中国有一点钱的人家,都有一间专为读书而设的书房。较次的,也会在自己的睡室里设一张书桌。这一种豪华的设置,一般美国人是没有的。美国人家中有书桌的,百中无一;美国人要读书,都在吃饭的桌子上边。美国人不见得家家都有饭厅,没有饭厅的人,吃饭的桌子,就在厨房内,因此,厨房就是美国人的书房。书籍放在什么地方呢?书籍放在车房墙壁的搁架上边。把新书买回来,放到车房去。

       美国人没有书房,美国人却随时随地读书。美国人读书,不必找宁静的环境。在闹市中,有一块小草地,草地上有一两张椅子,椅子上坐着的,经常就是美国的读书人。在美国,随时随地都看见人读书。这不是说,美国人勤力,而是说,中外对读书态度,有所不同。

       历史上,中国的读书人是一种特殊的人物。《幼学诗》说:“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又描写读书人十年寒窗,一朝得志,曰:“有人在平地,看我上云梯。”由于读书人是一种特殊的人物,因此读书也便成为一种神秘的事情。神秘之极,便成为“红袖添香夜读书”。平心论事,红袖添香未尝不好;如果必要红袖添香才能读书的,那就不免太过隆重其事了。其实,读书之平凡,有如搔痒,不见得有人在旁,才可以搔痒的。

       先要把读书看得平凡,才可以读书。如何令到自己心理上对读书看得平凡,先要忘记了读书人是一种特殊人物,而读书并不是一件什么了不起的大事。其次,对读书的结果,不要期望过高。中国有句老话,叫做“书中自有颜如玉”,这是骗人的。除了看《花花公子》杂志外,书中不会有美颜如玉的。

       正确的读书态度是:有空便要读书。不读书,浪费光阴未免可惜。至于读书是否有收获呢?仍应该相信古人的话:“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美国人读书态度之所以可取,就是美国人把读书视为生活的一部分。读完书以后,不会用学问来骄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美国人读书
随笔篇:家有书房,可抵岁月悠长
读书人的仪式感 每日必读书,...
每日一画:红袖添香
4副极品读书对联,对仗工整才华高,让人赞不绝口
胸臧文墨虚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115班 第7期 3月11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