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学习《正、反对、邻对、短长联平仄》的笔记(上)

说明:

      这是王步髙教授的第七讲 “正反对、邻对、短长联的平仄”的整理笔记。因为有部分初学诗词写作的诗友,包括我自己,对律诗的对仗,觉得较难掌握,所以我连续记录了这方面的知识,与各位交流共享。

需要说明的是:我根据王教授教课的视频整理,在讲课过程中,课件与讲解音频,有些不同步,还有序号在举例中跳号了,连不起来。我是按原序照记,有的中间是断号的,若连序了,课件与录音就不同步了,请读者注意。笔记较长分两次发表。

学习《正、反对、邻对、短长联平仄》的笔记(上)

       这次是继续讲对仗和对联,首先,把上一次课讲的对联题目,现在我们将收集到的一部分学生作品讲评一下。

一、对联的对句练习

作业:对下联,

上次我们出了十副对联的上联,现把部分下联的对句,进行讲解。

1、万里春光满, 2、秋庭花锁月,   3、蝉催残暑去,

4、雨过禾苗秀,   5、雪引探梅路,   6、黑泼千峰雨,

7、云开山拥翠, 8、绿波涵草碧, 9、细雨重阳菊、

10、秋静帘卷雨。

除最后一句外,都是五言的对联,这是诗联对仗最基本的类型。这些对联,基本上都是古人出的,时代气息不是很浓,对于练习写对仗还是很有好处的。比如:

(一)上联,万里春光满,同学们对了三四十个下联,

1、九州夏同。  2、千树夏蝉鸣。 3、八方气象新

4、千秋晚景荣。  5、千行诗气髙。 6、一江秋水寒。

7、百花晴日香    8、千家瑞气盈。   9、千秋伟业传。

10、八方秋意浓。 11、一泓秋水寒。 12、三山绿意浓。

我们重点看有拉红的,上联:“万里春光满”,我们在对仗的时候,首先要分析一下上联,这副对联,它的基本平仄是仄仄平平仄,换句话说我们下联就要对平平仄仄平。这是第一点,上联是仄声收尾的,下联必须以平声收尾,另外,分析上联,“万里”这是个数量词,表示距离的。“春光”,又要分析一下,前一个词是表示时间和节令的,也是一个复合的词组,那么,下联最好也能够对一个节令,或者是这样的“偏正词组”。

所以,后面有同学对的,比如第一个“九州夏同”这个对联为什么未拉红呢?因为最后一个字对得好。就平仄来说,没问题。上面是仄仄平平仄,下面是平平仄仄平,没有问题,而且,春对夏,万里对九州,也基本都是工的,就是“同”字用得不是顶好,所以我们选了几个对得较好的。较好并不是一定十分满意的。比如第三个,八方气象新,“万里”对“八方”应该是工的,“春光”对“气象”呢?虽然沒有采取春对夏,秋对冬这种形式,也基本上还是工的,新对满,而且大家还考虑到这是“万里春光满”。这显然是一副春联,过年时总要有一点喜庆的气氛,如果你贴在门上,这边是“万里春光满”,另一边是“八方气象新”,这是符合春联要求的。“一江秋水寒”这就不是春联了,但是作为诗当中,作为一联也是很工整的。再比如“三山绿意浓”,“万里”对“三山”,距离是小了一些,“春光”对“绿意”也还是比较可以的,“满”对“浓”也还是对得好的,平仄更没有问题,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万里春光满”中,对得很多,像:“千山秋色多”。“千树夏蝉鸣”。

14、千山秋色多。   15、千门瑞气新。   16、千树夏蝉鸣。

17、千年夏意同。   18、千波夏意深。   19、千峰冬意深。(意境)

20、独园夏意深。(最工)

大家都注意到了它的基本要求。就平仄的要求来说,这些对子都没有问题。但是,好像总觉得意境等各方面有点不足,比如第14“千山秋色多”。 “千山秋色”对“万里春光”是没有话说,“多”对“满”就牵强了一些,秋色说多,好像也不很贴合。

再论上联:“万里春光满” 下面是下联

18、五湖夏雨盈。   19、九州暖风吹。   20、千山暮色浓。

21、三更夏雨凉。   22、九州月色明(弧平)

23、半塘月色宽。(弧平)

大家注意,这里还有一个问题,就是22和23题,我还是故意把它摆上了。它就是有突出的毛病,本来这个对子,上联是仄仄平平仄,下联是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的句式,按照王力先生的说法,是最容易犯弧平的。它的第一个字是不能用仄声的,假如不得已用了仄声,第三个字一定要还一个平声。它这里“九州月色明”;“半塘月色宽”。月和色都是入声字,第一个字都用了仄声,典型的造成了孤平,同学们还记得,我在前面跟大家说过,对联中,越长的对联,对平仄的要求越宽,相反,越短的对联对平仄的要求越严,五、七言的对联跟五、七言的诗就一样了,没有区别。只有遵循五、七言的诗句变化来变化。那末这里的孤平照样是不允许的。这里就出现了两句的孤平。后面几个也还可以,像“千江秋月明”还是蛮不错的。“千山晓色新”也还可以。

24、千江秋月明。   25、千山晓色新。   26、千年秋色新。

27一窗秋色寒/残

以上是第一副对联。第二副我们也采取这种分析的办法。

(二)上联,秋庭花锁月, 对下联有:

注:下面无序号

夏榭鸟衔环。    春苑叶摇风。       冬圃雪横塘。

夏院柳扶风。 夏夜水涵天。(意境)夏榭水笼烟。

“秋庭花锁月” 这是什么句式?是平平平仄仄的句式,三个平、两个仄,那么要求下联对仄仄仄平平。因为这联的前面也用了表节令的“秋”,最好下面也要用春、夏、秋、冬这种。这个句子是平平平仄仄,第一个字是可平可仄的。下联仄仄仄平平,首字也同样可平可仄,所以,下联当中用“春”,它上面是“秋”平声,下面用“夏”固然可以,是仄声对平声,用春、用冬对,也还是可以的,因为这个位子是可平可仄的,注意,“秋庭花锁月”,秋庭在这个句子中,只是表示位置,地点状语,花才是主语,那么对应的句子的语法性质也要不变,像第二联对的句子是“夏榭鸟衔环”。鸟衔环这个意思不是很明确,古人叫衔环结草,不是鸟,夏榭对得可以,如果不考虑“环”这个因素,鸟和衔还是对得好的,我们还是看拉红的,“夏院柳扶风”。这里是用仄仄仄平平,一点问题都没有,平仄是符合的,“秋”对“夏”、“庭“对“院”也对得非常工,“花”对“柳”也是名词对名词,而且花柳也都是植物类,“扶”跟“锁”,动词对动词,“月”对“风”都是天文词对天文词,这个就对得很工整。

“夏榭水笼烟”。也基本是如此,跟柳扶风也基本差不多,其他的供同学们参考。

续讲上联,“秋庭花锁月所对下联有:

夏院柳迎霞。 冬野雪催梅。 夜舍雾遮天。

春榭水笼烟。 冬野梅傲冰。 夏阁柳含烟。

春朝鸟舞风。(平仄)

秋庭花锁月,这个同学对得“冬野雪催梅”。冬野也是地名状语,雪是名词,雪与花虽然不完全是同一个小类,但同样是名词,锁对催动词对动词,“梅”也还是可以的,这是对得较工的一个。春榭水笼烟”。跟上面也是相似的。“夏阁柳含烟”。柳树经过一春的生长,到夏天已经柳叶婆娑了,夏阁柳含烟,这个也是用得很好的,“秋庭”对“夏阁”,“花”对“柳”、“锁”对“含”、“月”对“烟”,基本上都是同一个小类的,都是很工整的。

同学们注意这里的最后一条,就有问题了,有毛病了,下面这个春朝就有问题了,上联是秋庭(平平),下联对应春朝(平平)他对的整个句型出现了问题,平平平仄仄,应该对仄仄仄平平,他结果对了平平仄仄平这种句式,大的句型发生了问题,不是哪个字的平仄对得不合,而是整个句型,他用了另一个平声收尾的句子,他判断错了,好,上面是第二个。

第三个句子,我们来分析一下:

(三)上联,蝉催残暑去,对下联有:

菊迎爽秋来。  蚁带晚晴梅。(召寒来)。   菊送早秋来。

雁唤初寒来。  梅召酷寒来。 雁带早寒来。

“蝉催残暑去”,应该说这个对联出得不是顶好,原因是蝉、残两个字音靠得很近,尽管写下来字完全不同,意思也截然不同,但是读音太近,蝉催残暑去,这个句子,基本的平仄跟上一个句子基本是一样的,平平平仄仄,对不对。那么,同样要求下联要对仄仄仄平平,我们来分析一下,从第一个对的,“菊迎爽秋来”。但是与上一句的句式的语法不太一样,“蝉催残暑去,这个句子中主语是蜱催是动词,残署应该是一个充当宾语的一个小词组,去是补语。那么,根据这个句式的语法结构,我们就可以看出,后一句“雁带早寒来”。连这个问题都没有了,早字用仄对平就更好了。所以,后面这个是对得更工。“雁带早寒来”,大家知道,等到北方的大雁南飞的时候,就预兆着冬天要到了,早寒是要来了,何况用的是早寒,就是冬天刚刚到来的时候,看到大雁南飞,就预兆着初冬季节到了。

我们看第四副对联。

(四)上联,雨过禾苗秀,对下联的有:

风来豆荚香。 风经杨柳轻。 风吹柳絮轻。

风吹稷麦香。 风吹草木生。 霜敲柿栗熟。

风行枣花香。   风来稻穗香。

我们对每一副对联的时候,都要分析一下原来的上联,“雨过”两个仄声字,“禾苗”是平声,“秀”是仄声,这里是仄仄平平仄,这样的句型,所以,正常的对,你看“风来豆荚香”,平平仄仄平,正好跟上联平仄相反,“雨”对“风”,“过”对“来”,“禾苗”对“豆荚”,“秀”对“香”,都对得非常工。所以说,下联就似乎是标准答案似的。“风吹柳絮轻”。也是对得工的一个。 “风吹草木生”。这个风大概应该是春风了,这个也还是对得工的。“风来稻穗香”。这是秋天了,等到稻子能飘香的时候,离收获季节就很近了,这里也是对得工的。

风送菜花香。   风来花草香。   风吹稻花香。都还是可以的。接下去是:

(五)上联,雪引探梅路,对下联的有:

霜凝访杏阁。 风送釣魚台。 云接折桂舟。

风开寻桂途。   风答寻竹蹊。 雁铺归家途。

风吹行道人。

我们看第五个,上联“雪引探梅路”,也用刚才的办法分析一下,“雪引探”都是仄声,“梅”,这里又涉及一个问题,这是一个变化了的律句,第三个字,本来是平声,应该是仄仄平平仄的句型,结果第三个字用了仄声,“仄仄仄平仄”这在律句的变化中是允许的,那么,在下联对的时候,还是应该平平仄仄平。这里的问题就大了,你看第一个“霜凝访杏阁”。“阁”是入声字,我故意把同学有问题的对联也放在上面,因为这种对法,有时还有一定的代表性,同学们注意,上联是仄声收尾的情况下,下联必须用平声收尾,这是无可怀疑的。这里一般同学不会有问题,但是家在北方的同学,你们的方言中没有入声字,经常把一些在现代汉语里或者在普通话里,读平声的有些入声字,用到结尾上。这种情况屡有发生,说实话,在这种阶段,因为我们刚讲了辨别入声,对于南方的同学,就是家乡有入声方言的同学不成问题,对家在北方的同学,这段时间这种情况是难免的,同学们有个什么办法,来避免出现这种情况,第一节课我不是告诉大家有225个常用字,就是古代是入声现在却在普通话里读成平声的这些字,一出现要对仗,下联最后一个字,应该是平声的,你去对一下,看看是不是出现在这255个字中间,如果有,一定注意,这在古代是入声,绝不能用到下联的结尾。一旦用了,这就不合格律了,再看这里的下联:

风拂听竹轩 风推观菊门。   冰封钓龙沟。

风送访荷舟。 潮催拾贝人 风吟枕草诗。

这里对的下联“风拂听竹轩”。我觉得挺好,而且,“雪引探梅路”,可以用作春联的,我们过春节的时候,还经常下雪呢。“风拂听竹轩”。写得还很有文采,比雪引探梅路的文采更好一些,这个句子很自然,对不对,这里还涉及一个问题,这句话也是有毛病的。

“雪引探梅路,风拂听竹轩。”

这里的拂字是入声字,下联应该是平平仄仄平,“拂”字是入声字,入声字跟上联雪引探梅路的第二个字就对不起来了,平仄就有问题了,这里也指出,凡是犯这样错误的同学,多半是北方人,在家乡的方言中没有入声字。“拂”在现代汉语中也读成平声,他晓得这里用平平仄仄平,这样第二个字用了“拂”就变成了入声。“潮欢拾贝人”。也是好的,像“风吟枕草诗”,什么叫枕草诗,有些词汇,我们为了追求平仄的对仗,词性的相对,有些同学就会自造出一些词汇来,这个词汇除了你,别人不懂。

浪催泛海人。   风牵踏草心。   风舒吟曲心。

云舒采莲情。 雨弄询柳心。 霜催采菊天。

雪引探梅路,霜催采菊天。

“霜催采菊天”。霜催,霜打的季节,正好是菊花刚刚开放,但是霜一打之后,菊花也是受影响的,很快也就枯萎了。

风生思鲈情。   云领访仙居。   风识寻柳途。

香袭寻画人。   云遮寻月眸。   雾迷寻柏途。

浪拍渡海舟。

像这个“浪拍渡海舟”。这些都还是好的,这个句子也存在一个问题,“浪拍渡海舟”的第二个字,雪引探梅路,第一个字的平仄也有问题,它对成仄仄仄平平了,也是用错了句型,上面是仄仄平平仄(雪引探梅路)属于这种句型,一定要看到三仄,因为关键上联的结尾是仄声,它不可能是仄仄仄平平的句式,三个仄,第三个字本来应该是平,仄仄平平仄,这才行,这个同样是对错了句型,对错了句型的问题,出在他对上一句的句型判断是错误的,

(六)上联,黑泼千峰雨对下联的有:

赤透万里云 丹书万嶂霞。   毫挥一点红。

红染万山秋。

黑泼千峰雨”。大家注意,“黑”、“泼”都是入声字,而且把颜色用到了这个上面,“黑”这个字,是不大好对的,它首先是个颜色,这个句子是仄仄平平仄,那么很显然,它的下联应该对平平仄仄平,大家注意,平平仄仄平,也有问题,它第一个字不好随意地用仄声,一旦用了很容易犯孤平,第二个,尽管我们加了红的,注意了,第二个句子有问题的,他用了赤,赤也是入声,用了入声在这里,你看就变成了四个仄声的句子,我回去得把这个课件改一下,四个仄声,除了云是平声之外,赤、透、万、里全是仄声,在任何场合下,除了偶尔在词里面有,四仄声,四平声是不能出现的。四仄四平,不管是在句子的开头还是在结尾,都不行。三仄、三平在开头是常见的,结尾的情况下,偶而三仄是可以出现的,三平是绝对不能出现的,上节课,我们讲了三平调,三平调在格律诗中是大忌,决不允许它出现,一出现就是古风,三仄调偶尔是可以出现的,但是它也不是正格。

以上第六个。

(七)上联,云开山拥翠,对下联的有:

日落水熔金。   雨霁水怀青。 风静水涵青

月满浪濯金。   雨过水抹红。   日出海碎金。

“云开山拥翠”,什么句型,是平平平仄仄,大家注意,既然是上联,它必须是以仄声收尾的,所以只可能是两种句型,一个是仄仄平平仄,第二个就是平平平仄仄。就这两种句型,那么,按理说这首要对仗,就应该是仄仄仄平平这种句式,第一个,日落水熔金

仄仄仄平平没有问题。“日落水熔金”,大家还要注意到是从那里来的,在那里碰到过,李清照有一首词《永遇乐》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栁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

“风静水涵青”。平仄没有问题。

(八)上联,绿波涵草碧,对下联的有:

碧水乱花红。 朱楼映花红。 白露洗莲青。

彤日映颊红。 金浪菜花黄。 赤叶照花红。

“绿波涵草碧”这个句型,基本句型是一个变化了的,平平平仄仄的句型,对不对,怎么判断它,不是从前边看,而是从后面看,“草碧”,仄仄收尾。它前面只能是平平平,尽管这里的绿是入声字,这个句子变成了仄平平仄仄,但是它的原型是平平平仄仄,要看得出来。平平平仄仄,我不管你第一个字变了没变,我应该对正格仄仄仄平平,对不对,像“朱楼映花红”。仄仄仄平平,这个句子也有问题,“朱”“楼”都不是仄声,朱字问题还不是很大,楼是不能用平声的,要对仄声。金浪菜花黄”这个是可以的,第一个字可平可仄,赤叶照花红,这个也是好的。

待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对联的平仄格式
对联概要
(4)对联的平仄(一)
略谈七言嵌字联的作法
《对联学习》
如何对对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