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心境与画境》作者:齐思学

齐思学

画家必须真诚地面对现实、面对人生,然后认识并超越它。画家的义务,是将那些体现生命感悟的人类思想与行为的情感轨迹记录下来,成其作品。我为什么画画?这是我30年来一边不停地画,一边不停追问自己的问题。但并未使我追寻的脚步找到停留的港湾,漂泊的心灵依旧茫然无依。于是,我把大量的时间和精神放在了读书与思考上。

我的省思伴着从未间断的努力,感受到徐青藤“眼空千古,独立一时”的心境与画意,八大山人空灵澄澈的生命情调。忆想盛唐王维的破墨山水,墨痕点点,抒遣的是文人对生命的无尽情怀。探寻着他们的心路历程,体察着他们的心灵世界——那种超越技巧和智慧而体现出来的精神真切地感动了我。我明白我需要的是情感的表露和表露情感所需要的形式,于是,才可能使我进入到今的创作壮态上来。

世间的那些高人逸士,对世界的态度及把握方式,令我感到新奇和着迷。中国传统文化浩如烟海,最典型的代表是儒、道、释,三者的核心是道。道是万物的本性,也是艺术的本性。在传统的中国绘画中,对道的体现可说无处不在。那不只是某种观念的体现,更是一种文化精神和心性的注入。它很难用语言来表达,而需要每个人用自已的心去体验。

艺术创作需要状态和方式,而首要的是状态,画家需要在画面经营上自得其乐。画面需要经营,并且是苦心经营。经营出了滋味,精神状态也就舒展了。这种经营需要找到一种表达的方式,这种方式的选择应是自然而然的,这方式只有一个,只属于自己。

我目前作画的状态是自然和认真的,这得益于先人,徐渭的狂放不羁、水墨淋漓,八大山人的孤傲落寞、简炼激愤,固然是由于他们生活的时代不同。但即便是生活在同一时代的扬州八家,其艺术个性差异也是很明显的,郑板桥的竹子与李方膺的竹子迥然不同;金农的梅花与汪士慎的梅花面貌各异,这是画家对描写对象的主观意象不同所致。

我画花鸟画,却不忘吸取山水画中的宇宙观,在继承传统,再现“以简寓深”的大写意风格。在花鸟画技法上,在追求中国风、民族意的同时,又汲取了八大、吴昌硕、齐白石等大家的笔墨神韵,在意境上下功夫。因为“意境”是中国画的灵魂。在我的作品中,那初春盘旋于枝头的乳燕、秋野里放牛的牧童,无不透出对乡村野趣那淳朴乡情的迷恋,是情与景的结合。所作的鸡昂首迎旭日,笑对人生;柳丝下的八哥无忧无虑、戏耍跳跃;空中的燕子在嫩绿的树丛中唧唧地叫,春意喧闹……还有那斜风中捷飞的麻雀,秋天里那裂开的石榴。在这中间,创造了一种意境,《春消息》、《故乡情》即是这种表现的代表作,它再现了自然风光及人生旅途的真意,传达了对生活的热爱。这些都是在不断实践、反复探索的艰苦历程中获得的真谛。

作品能够达到什么水平总得由别人去评说。但我似乎依稀看到了可供心灵驻足的那小块绿洲。我正向她走近。

 

庚寅年仲夏于墨主斋南窗之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著名画家杜清波人物画欣赏
“大写意花鸟画”到底“大”在哪里
冥想是一门意境艺术
大写意花鸟画的精神内蕴
许晓彬中国画小品品鉴
书画中参得庄子美学思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