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诗经》中的黄河风情 刘玉娥

《诗经》中的黄河风情

刘玉娥

 

    内容提要:《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集,涉及河流的篇章近百篇。中原最著名的河流几乎都在《诗经》中出现过,可以从中看出中华民族的文化和文明,是先人筚路蓝缕,沿着大河创造出来的。真实地记录了大河边周人的生活情景,反映的是大河风情。

    关键词:诗经;黄河;风情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集,共305篇作品,涉及河流的篇章近百篇。中原最著名的河流几乎都在《诗经》中出现过,如黄河、汉水、济水、溱水、洧水、洛水、泾河、渭河、淇河、淮河、汝河、汾河、沫水、沮水、丰水、扬水、汶水、泌水、洽水、杜水、漆水、湭水、滮水等。据粗略统计,《诗经》中明确提到河流名称的59篇,直接写到黄河的15篇,还有一些虽未明写黄河,但从诗歌内容或联系所产生疆域看,明显是描写发生在黄河边的故事。如《秦风》中的《蒹葭》、《齐风》中的《敝苟》、《小雅》中的《菁菁者莪》、《沔水》、《汎汎扬州》等,加上这些诗篇,写黄河的则有24篇,占整个《诗经》河流诗篇近30%。其他河流篇目都很少,如汉水4篇,长江4篇,济水2篇,汝水1篇,泾河4篇,淇河6篇,汶水1篇,汾河1篇,渭河3篇,湭水1篇,滮水1篇,泌水1篇,淮河1篇,洛水1篇,洽水1篇,杜水1篇,漆水1篇,沮水1篇。以上是直接涉及河流的,此外还有不少篇章虽未直接写到河流名,但写到泛舟、摆渡以及发生在水边的故事,总括起来,《诗经》中涉及到河流和水的篇章多达百篇。本文重点谈《诗经》中的黄河风情。

    一、黄河是中国的母亲河

    世界文明多发生在大河流域,我们都知道埃及文明发生于尼罗河流域,巴比伦文明发生于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域,印度文明最早发生于恒河、印度河流域。中华文明最早也同样发生在大河边。虽然学界大多认可文明起源的多元性,但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其摇篮地位是确定无疑的。无论考古的发现,或是古文献记载,都可以看出,中华文明最早起源于黄河流域,黄河的中游一带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化的摇篮,三皇五帝与夏商周三代王朝的根基全部稳稳的扎根于黄河中下游地区的中原地带,这是历史确定的黄河作为“母亲河”的地位。我们从考古发现看,从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有不少都集中在黄河两岸地区,或者在黄河的支流流域。如旧石器时代晚期宁夏灵武水沟洞文化,新石器时代中期的河南仰韶文化,新石器时代晚期黄河中下游的大汶口文化、山东龙山文化等,都在黄河附近;旧石器时代中期山西临汾的丁村文化,新石器时代早期陕西西安半坡村文化等,则在黄河的重要支流汾河、渭河流域。从古代中国的都城建筑基址选择看,大都分布在黄河及其支流渭河、伊河、洛水、泾河、淇河、汾河、汝水、江汉等诸水流域。古文献也多有记载,《史记·封禅书》云:“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间,故嵩高为中岳,而四岳各如其方。”《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也云:“夏桀之居,左河济,右太华,伊阙在其南,羊肠在其北。”我们从中国的神话和第一部诗歌集《诗经》中也可以看到中华民族的先民们是沿着河流一路走来,不断创造着中华文明。从《山海经》记载的几则神话看,黄帝族和蚩尤、夸父的作战场地主要在黄河岸边,从《诗经》记载周民族史诗,如《生民》、《绵》、《公刘》、《大明》看,中华民族的文化、文明的产生和发展是以大河为摇篮的。《公刘》生动地记述了公刘带领族人从邰迁豳:“逝彼百泉。瞻彼溥原,乃陟南冈。乃觏于京,京师之野。于时处处,于时庐旅。”顺着黄河及其直流察看地形,观测日影,勘察山脉走向,探究泉眼源流,拓地开荒,建造房屋,最后定居豳地。公刘迁豳,不仅开拓了生存空间,而且在这里建立了奴隶制统治政权,使周人的历史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也为周人在豳地及以后的向东发展打下了稳固的基础。《绵》是记载公刘之后周人另一部族领袖古公亶父,带领族人沿河迁居的情形。古公亶父由豳迁岐,“自土沮漆……率西水浒,至于岐下。”“土”就是'“杜”,即杜水;“漆”,即漆水,都是黄河的支流。古公亶父率领族人沿着河流,从杜水迁到漆水,然后又“率西水浒”,最后才定居岐山之下渭水之滨的。周民族的真正强大始于姬昌时,而基础的奠定则是公刘和古公亶父,可以看出周人的几次大迁徙都是沿着河流一路走来的。中华民族的文化和文明,就是在先人筚路蓝缕之中,在大河边创造出来的。文化之所以具有鲜明地地域性,主要是因为它源于人类对地理环境的依赖与适应。中华民族发源于以黄河流域为中心的广阔地域,尤其是黄河中下游地区特别适应早期农耕,高光晶在《中国国家起源》一书中说黄河中下游:“这一地区由于地壳运动。地层断裂层的互相推挤,导致地表局部的隆起或下沉,造成峰峦和山谷。从而形成许多山间盆地或谷地。如豫西的伊洛盆地、汝颍谷地、溱洧谷地,以及太行山东坡的林县盆地等。嵩山以东和以北,是黄河冲积平原。从整体来看,是一片广漠的平畴旷野……由于当时气候温暖湿润,这些地区覆盖着森林……这些都有利于原始农业的产生和发展。”以黄河中游为中心的中原地区以其优越的地理环境,成为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的摇篮,黄河也正是以此被誉为母亲河。由于黄河在中国文明起源中的地位和在中华文明形成中发挥的主要作用,千百年来黄河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鲜明徽标,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符号。

 



    二、《诗经》对黄河景观的描写

    《诗经》对黄河景观有比较生动的描写。如开篇第一首《关雎》就写道:“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写到河边的淑女、水鸟和植物,淑女身材窈窕,性格温柔,在河边采集荇菜。荇菜的叶子浮于水面,随着水流左右漂浮,沙滩上的水鸟,成双成对,呱呱鸣叫。河边是人们生活的场所,河边的景物自然会成为人们首先关注与歌咏的内容。再如《魏风·伐檀》:“坎坎伐檀兮,寘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这是一首伐木者之歌。全诗三章,每章一、二两句写劳动者伐木,第三句写黄河水光潋滟,清泼旋转。第四句以下写伐木者对于不劳而食者的冷嘲热骂。诗歌以“河水清且涟猗……河水清且直猗……河水清且沦猗”分别描写河水的波浪和纹理。朱熹对“涟猗”的解释是:“涟,风行水成文也;猗,与兮同语辞也。”[5]在河边伐木的劳动者,一边伐木,一边感慨,由于檀树木质坚硬,所以砍伐时发出坎坎之声,砍来的檀木推放河边,微风吹来,河水漾起波纹,一会又风平浪静,平缓的向前流去。这是通过诗歌的形式最早对河水的细微观察和由衷赞美。

    《卫风·硕人》第四章写到:“河水洋洋,北流活活。施罛濊濊,鳣鲔发发。葭菼揭揭,庶姜孽孽,庶士有朅。”这是一首赞美卫庄公夫人庄姜的诗,全诗四章,所引为最后一章。“河”,即黄河,在先秦文学中,一般的河不称河,只有黄河才称河。黄河在齐西卫东北流入海,“洋洋”:指水势盛大。庄姜是齐庄公之女,嫁卫庄公为妻。庄姜出嫁的时候十分美丽华贵:“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这是文人们称赞春秋美人常常举到的几句诗,古代诗人随手拈来的这几句诗,千载之下读之,仍觉春秋时代的美人如在眼前站立。庄姜出嫁的时候,从齐到卫,必须渡过黄河,卫国人在黄河边迎接新娘,看到黄河之水弥漫盛大,新娘美丽华贵,发出由衷地赞美。诗歌最后一章不仅写到黄河的水势,而且写到岸边青苍的芦苇和茂盛的荻草,以及捕鱼时撒网入水的声响和动作。“葭荻揭揭,庶姜孽孽。”“葭”,即芦苇。“菼”,荻草。芦、荻都是河边的植物,二者形状相似,芦茎较粗而中空,荻茎较细而中实。“揭揭”,形容芦、荻茂盛挺拔。这几句诗的大意是说:黄河之水浪滔滔,北流之水哗哗响。撒下鱼网声濊濊,鳣鲔游来钻入网,葭葭芦荻青苍苍。陪嫁女子皆盛妆,随行大夫气更壮。诗歌直接描写到黄河水势以及岸边植物河水中的游鱼,很有生活情趣。

    《邶风·新台》是卫国人民讽刺卫宣公荒淫无道的诗歌。前两章写到黄河的浩大水势:“新台有泚,河水瀰瀰。燕婉之求,蘧篨不鲜。新台有洒,河水浼浼。燕婉之求,蘧篨不殄。”《毛诗序》云,宣公为他的儿子伋聘齐女为妻,在黄河边筑新台迎接齐女。听说齐女十分貌美,于是就霸占为己妻,卫国人作歌讥刺这件事。其中诗歌描写黄河水是:“河水瀰瀰”、“河水浼浼”,称赞黄河的水盛大而满,很有气势。

    《秦风·蒹葭》也写到黄河边的景色:“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这是一首追求美好爱情而不得的充满惆怅的恋歌。全诗三章,重章叠唱,多层描写河边的植物,“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蒹葭采采,白露未已。”诗人由于思念心中人,一大早就到大河边去排解自己的忧思,从芦苇上的露水凝结成霜花,到露水不曾干,再到太阳照耀下芦苇发出的灿灿亮光,诗人长时间徘徊在大河边,反复吟唱,思念着心中的“伊人”。河水弥漫,微波涟漪,秋风萧瑟,木叶摇落,芦苇青苍,白露灿灿,伊人何在?诗歌正是通过对大河边寥落苍青的芦苇凝结着灿灿霜花的描绘,点染出一种苍茫凄清而又空灵朦胧的氛围和色调。秋水伊人,景因情而更深,情因景而更凄,缠绵悱恻而又风神摇曳。

    《诗经》中还有一些诗篇叙述河边祭祀,写得也很有气势。如《商颂·玄鸟》写到:“邦畿千里,维民所止,肇域彼四海。四海来假,来假祁祁。景员维河。”诗歌称颂商朝疆域的广大,直达黄河岸边,赞美之情,溢于言表。《周颂·时迈》则直接写到河边祭祀:“怀柔百神,及河乔岳,允王维后!”。诗歌写武王克商后,巡视四方,祭祀四方山川之神,曾来到黄河泰山之上。以上这些都是篇章都是写黄河岸边的景色,也是中国诗歌中最早描写黄河的诗篇。

 



    三、大河边的社会风情

    中华民族是一个以农业立国的民族,河流是人类生活、生产的主要依赖,为什么人类文明大都产生在大河流域,这不独是因为人类生存需要饮水,更主要的是由于河水冲积,造成了肥沃的土地,便于农耕。《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集,记载了先民早期的真实生活,其中多处记载舟、涉、摆渡等事情,据粗略统计,舟出现38次,水113次,川16次。综观“风”诗160篇,大至军国大事、小到夫妻新婚半夜的悄悄话,无不是出于对现实的感受和思考,发自内心的真人挚语,反映的是黄河岸边的社会风情。如《陈风·衡门》:“衡门之下,可以栖迟。泌之洋洋,可以乐饥。岂其食鱼,必河之鲂?岂其取妻,必齐之姜?岂其食鱼,必河之鲤?岂其取妻,必宋之子?诗歌表现安贫寡欲的思想,诗人认为居住不一定非要广厦高门,饮食也不一定必是名贵,娶妻也不一定非得豪门旺族。支起横木就算门,横木底下好栖身。泌丘之水有清泉,也能填肠乐逍遥。吃鱼非必黄河鲤,必河之鲂也充饥,娶妻不必齐、宋女,贫民未必没好妻。诗人思想非常实际,一切注重实用。

《卫风·河广》则表达诗人的望乡之情:“谁谓河广?一苇杭之。谁谓宋远?跂予望之。谁谓河广?曾不容刀。谁谓宋远?曾不崇朝。”诗人可能是侨居卫地的宋国人。卫国在戴公之前都于朝歌,和宋国隔着黄河。本诗只说黄河不广,宋国不远,而思乡盼望之情在言外之中。黄河不仅容易度过,“一苇杭之”,用一片芦苇就可以渡过黄河了,因思乡情切,极言渡河之易。“曾不容刀”,也是形容黄河并不得宽,在诗人眼中很狭窄,简直是“不容刀”。《小雅·雨无正》描写一位职位卑小的官员为国家大事忧心到“日瘁”、“鼠思泣血”的程度,其忠君爱民思想令人敬佩。

《小雅·正月》则揭示出人所遭受的压迫:“谓天盖高?不敢不局。谓地盖厚?不敢不蹐。维号斯言,有伦有脊。哀今之人,胡为虺蜴。”诗人独自站在郊野,感到生命的压力很重,天虽然是那样的高,但人还是不敢不弯着腰。地虽然是那样的厚,但人不敢不轻轻地落脚。诗歌以宏大的境界揭示出被压迫者的悲愤。

    《王风·葛藟》是黄河岸边的流浪者之歌;“绵绵葛藟,在河之浒。终远兄弟,谓他人父。谓他人父,亦莫我顾。”全诗三章,重章叠唱,感叹流浪异地,得不到他乡之人的同情和帮助。诗人看到河边生长着很多野葡萄,连绵不断蔓延生长,而自己远离父母之邦,独居异地,得不到他人的关心。诗人由植物联想到人生,哀叹自己生活的艰辛和不幸。

    《小雅·小旻》最后一章也写道:“不敢暴虎,不敢冯河。人知其一,莫知其他。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诗人深感生活的艰难不易,不敢空手把虎伤,更不敢徒步把河趟。遇事小心谨慎多提防,就像走近深渊旁,又好比踩在薄冰上。作者根本不敢自豪无畏地同他所属的集团公然对抗,而是小心翼翼,对自己的处境充满恐惧,生怕不能见容于众人。这是来自黄河岸边的歌唱。

    《邶风·柏舟》则是通过忧思深重者泛舟大河以派遣心中的忧愁,描写出不得志者的哀怨:“泛彼柏舟,亦泛其流。耿耿不寐,如有隐忧。微我无酒,以敖以游。……忧心悄悄,愠于群小。觏闵既多,受侮不少。静言思之,寤辟有摽。……静言思之,不能奋飞。”关于这首诗的题意,毛诗解为:“言仁而不遇也。卫顷公之时,仁人不遇,小人在侧。”朱熹并未沿袭毛诗注,而是依据自己的理解,认为此诗是:“妇人不得于其夫,故以柏舟自比,言以柏为舟,坚致牢实而不以乘载。无所依薄,但泛然于水中而已,故其隐忧之深如此。非为无酒遨游而解之也。”[7]联系诗歌产生背景,似乎朱熹解更为切合诗意。女诗人可能被弃,满怀愁绪,到大河边借泛舟排遣心中忧愁,写出了大河边的社会风情和处在社会底层的妇女的悲苦。

 



    四、男女风情婉娈之作以及父母、社会对婚姻的干涉

    河流与水是《诗经》的主要内容和背景,从中可以明晰地看出爱情多发生在河边,河流是人们抒发和寄托情感的主要场所。仅“十五国风”中描写河流与女性生活的著名诗歌达40余篇,其中写到水的篇章多与女性有关,记载的是发生在河边的爱情故事,而且从多方面突出女性生活与感受。这些女性有的泼剌调皮,不事劳作,婆娑集市;有的夙兴夜寐,操持家务,任劳任怨;有的不得夫君欢心,无辜被弃;有的或泛舟中河,或徘徊岸边,心中充满辛酸。我们翻开《诗经》这部古老的诗集,沿江河觅踪,会发现很多动人心绪,摇人魂魄,美丽而又凄伤的爱情故事。其中有对美好爱情、自由婚姻的热烈追求。如《关雎》写出大河边求偶的愿望和理想;《蒹葭》写大河边的爱情追求以及求之不得的痛苦;《邶风·柏舟》描写弃妇忧思深重,泛舟大河以排遣心中的忧愁;《鄘风·柏舟》反映出父母对婚姻的干涉。“汎彼柏舟,在彼中河。髧彼两髦,实维我仪,之死矢靡它。母也天只!不谅人只!”一个少女自己找好了对象,誓死不改变主意,埋怨母母不明白她的心。

    《诗经》时代,跨越了从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这一漫长的近六百年的历史时期,她是由父权制完全确立但又存留着母系社会遗风的一个历史的过渡阶段。这时代的婚姻礼俗呈现出丰富多彩性,既有远古社会的遗风流韵,也有周代独有的特色;既有对美好爱情的热烈追求,也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明显干涉;既有上流社会的排场和奢华,也有下层社会的勤俭和苦酸,既强调夫妻之间“同尊卑”,又维护夫权“七出”之条的尊严。春秋时期,统治者出于发展生产力的需要,虽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婚姻的政治因素,婚姻相对比较自由,但也不难看出,婚姻也并不完全由自己做主,表现出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明显干预。《齐风·南山》就写到:“艺麻如之何?衡从其亩。取妻如之何?必告父母。既曰告止,曷又鞠止?”以种麻横直成垄作比喻,说明娶妻必须禀告父母,征得父母同意才能成婚。《礼记·曲礼》中记载:“男女非有行媒,不相知名。”《礼记·坊记》中明确地告知世人:“伐柯如之何?匪斧不克。娶妻如之何?匪媒不得。艺麻如之何?横从其亩。娶妻如之何?必告父母。”《郑凤·将仲子》中的那个女子,她的心境就表现出非常的尴尬和无奈,既深深爱着那个情郎,又不敢违背父母严命,对她的爱人“明拒之实招之,深深的爱又不敢公开的爱,“岂敢爱之,畏我父母”;“岂敢爱之,畏我诸兄”;“岂敢爱之,畏人之多言”。父母、诸兄及世人之言令人畏惧,但毕竟“仲可怀也”,希望他能“逾里”、“逾墙”、“逾园”来相会。一篇之中三致意,感情表达的真挚曲折而又委婉含蓄,同时也透露出婚姻的不能自主,受到父母、诸兄及世人的明显干预。

    《诗经》中一些叙述发生在黄河边的婚姻悲剧,反映出当时处在社会底层的广大妇女的痛苦以及她们的悲惨命运。《卫风·氓》全诗六章,被弃女子追忆自己与恋人相爱到结婚,再到受虐被弃的全过程。女子善良、勤劳、忠于爱情。她与男友青梅竹马,感情深厚,在那男权、夫权的时代,没有遵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草率嫁人。她也许太年轻,还不知道婚姻具有很复杂的内容,生活的琐碎和艰辛以及婆媳小姑妯娌等众多关系的存在,很容易产生矛盾,处理不好都会影响到夫妻关系。而且夫妻常年生活在一起,因人的性格、爱好、志趣等千差万别,也难免不出现摩擦,产生矛盾。时间一久,主人之心已淡,女子在家中的地位就会不稳。《氓》诗中的女子被弃的原因,从诗中看主要是“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女子勤劳操持家务,起早贪黑,经过多年努力,生活渐渐富裕,而丈夫日渐骄横,残酷折磨女子,最终把她赶出家门。她恨社会不公,思前想后,悲恸难抑,她以己之遭遇告诫天下女子:“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以己之遭遇告诫天下所有女子,不要和那些无德男子纠缠,色衰爱弛,日久生厌,男性大体如此。这是弃妇的血泪控诉!《邶风·谷风》也是一首非常有名的弃妇诗。诗中的弃妇面对丈夫已将新人娶进家门的现实仍对丈夫回心转意存有一丝幻想,反复叙说着自己的可怜及对负心人的恋恋不舍之情,以期唤起对方的怜悯之心,可是丈夫不仅不回心转意,反而残酷无情,“不远伊迩,薄送我畿。”这是两千多年前的女诗人对现实残酷与人心易变难据的深刻洞识,今天读来,仍觉震撼人心。

    《诗经》产生地域主要是黄河流域,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源头,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民族精神的形成及其特征,是远古到春秋时期历史的回音,它真实地记录了中华民族在3000年前的瑰丽幻想和实际生活。那时候人们的生存环境非常恶劣,不仅社会等级森严,压迫深重,而且黄河流域不断出现洪水和旱灾,沿岸分布着许多密林、灌木丛和沼泽地,其中繁衍着各种毒蛇猛兽。我们从神话和《诗经》、《国语》等先秦典籍中可以看到人们对川竭的惊恐之状和敬畏之情,“川竭国亡”是先民共同的认识,也是对民族心理极大的打击。《国语·周语》记载:“幽王二年,西周三川皆震,伯阳父曰:‘周将亡矣。……三川竭,岐山崩,十一年幽王乃灭,周乃东迁。”反映出先民对山川的敬畏。《诗经·小雅·十月之交》》记载西周末年发生的一场地震:“烨烨震电,不宁不令。百川沸腾,山冢崒崩。高岸为谷,深谷为陵。哀今之人,胡憯莫惩?”诗人记载下了当时的地震情况,初是霹雳闪电,令人心惊胆战,天空闪耀着强烈耀眼的光芒,这是地震开始的现象,紧接着炸雷响声不断,然后是陡然出现“不波不乏”,所有的大小河流、泥塘水浪翻滚,上下横溢,高山丘陵崩裂,巨石飞溅,碎末瀰空,江河全都沸腾,高山崩裂巨响震天,瞬间塌陷成为低洼,崇山峻岭变成深谷,深谷忽又成为高山。整个地貌发生变化,这是发生在当时的一次巨大地震。由于当时科学不发达,人们对地震巨变的现象还认识不了,认为是天地发怒,降灾于人间。中国人对山川一向敬畏,很早就有重视生态环境的思想。最近四川发生的地震也一定程度地警示人们要注意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王安石《诗义钩沉》,中华书局,1982。

[2]高光晶《中国国家起源》,河南大学出版社,1989。

[3]清董增龄《国语正义·周语上》,巴蜀书社,1985.。

[4]《诗经·小雅·十月之交》,《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

[5]朱熹《魏风·伐檀》,光绪乙巳新镌《奎壁诗经》,登郡文成生梓行。

[6]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7]朱熹《邶风·柏舟》,光绪乙巳新镌《奎壁诗经》,登郡文成生梓行。

 

作者简介:刘玉娥,郑州师院科学校中原文化研究所教授、所长。

文章出处:刘玉娥教授的博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c23df801009vb6.html

 

 

关于专题习作写作的几个问题的学习(三课时) 吴泓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6af0be0102v3oj.html 

 

 

 

注:该资料为新安中学学生专题研究性学习之用。谨向作者表示最诚挚的谢意!

 

基于网络环境下的高中语文专题研究性学习课题实验阶段性问卷调查总结与思考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6af0be0100cu4l.html

 

专题学习教师设计课程

★★“世界最美的书”:《诗经》专题学习指南 吴泓工作室设计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6af0be0102dzou.html

★★读《边城》专题学习课程指南 吴泓工作室设计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6af0be0102duv2.html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李白专题学习课程指南 吴泓工作室设计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6af0be0102e22z.html

 

★★侯孝贤电影专题学习课程指南 吴泓工作室设计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6af0be0102dy1n.html

★★张艺谋电影专题学习课程指南 吴泓工作室设计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6af0be0102dxeo.html

 

★★走进鲁迅世界:读《呐喊》《彷徨》专题学习课程指南 吴泓工作室设计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6af0be0102e31b.html

★★寂寞圣哲系列:非常师生(孔子及弟子)专题学习课程指南吴泓工作室设计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6af0be0102e4up.html

★★“阅读萧红”专题学习课程指南(学段分配)吴泓工作室设计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6af0be0102v1nr.html

★★“走进《雷雨》”专题学习课程指南 吴泓工作室设计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6af0be0102v77t.html

 

专题学习学生论文习作

高一(16)班《诗经》专题学习学生习作展评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6af0be0102dudn.html

高一(16)班《边城》专题学习学生习作展评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6af0be0102dvmv.html

 

传媒艺术班“读”张艺谋专题学习学生习作展评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6af0be0102dy8i.html

传媒艺术班“读”侯孝贤专题学习学生习作展评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6af0be0102dywi.html

 

高一(13)班李白专题学习学生习作汇展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6af0be0102e32s.html

高一(13)班《论语》专题学生习作汇展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6af0be0102e65i.html

 

高一(13)班鲁迅专题学习学生习作汇展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6af0be0102e887.html

高二(13)班萧红专题学习学生习作汇展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6af0be0102v9d8.html#comment

 

 

吴泓“高中语文专题(模块)学习”教改实验十年评价辑录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6af0be01017vu0.html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精品散文《甲秀淇河》 房海林
中国诗歌报甘肃工作室11月5日11月22日临屏诗作品
母亲的故乡有条远古的河
【大家诗歌】家乡的河流 外一首
《诗经》关涉的河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