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川师学习第三天补记:《课堂教学:厚积与薄发》

    从成都回到了青岛,不少同仁亲切而羡慕地询问我“是不是乐不思归”?我曰:成都确实是个好地方,让人生发“直把杭州作汴州”的感触,但家还是要回的,有我的家人、同事和友人,即使对成都的认识还没达到入其肌理的程度,即使难舍难分,但还是要“念去去”。

    晚餐在一个叫做“闻香”的地方。这是一座四合院,原来是一个学堂,已有200年的历史。古色古香的,白墙黛瓦,很有古典韵味,保留着不少历史古迹,成都的历史真是不经意间就会撞见。而在这样的地方用餐,你吃的是成都美食,但化到心里去的是关于教育,关于文化。放筷子的竹筒外烙有“舍得”两个大字十分醒目,人生何尝不是不断“舍得”的过程,许多好东西,于你而言心心相印,深得你心,让你欲罢不能,但是如若全都装进自己的口袋里,你的人生会绑上欲望的枷锁,拖累你的前行。教学何尝不是如此,我们老师对文本、对课堂、对学生会有很多“厚积”的认识,但是具体到一堂课上,你要教给学生哪些东西,你能做些什么,达到怎样的教学目标,却是需要一种“薄发”的过程,需要精炼而高效地设计和完成好一堂课,颇费思量。所以,人生当中,既要会做“加法”,更要会做“减法”。

    听了三节课,也聆听华平教授的评课意见。听于漪先生谈“教学是生命在歌唱”“教师是听课听出来的”“教了一辈子的课,教了一辈子失败的课”。刚开始的时候体会不深,现在慢慢对这几句话有了点自己的认识。课堂是检验教师能力的熔炉,它是充满探索性、伸缩性的巨大磁场,你的感情,你的智慧,你的见识,你的能耐,你的思想,你的理想,都可以在课堂上得到检验,就像那位穿新装的“皇帝”,一切都暴露无遗,无法掩盖。

    基本上一般老师是害怕上公开课的,也害怕别人评课。而上课准备过程十分熬人,夜以继日地备课,一遍遍地打磨的煎熬,不断推倒的苦恼,真是一言难尽。而教学本身是充满遗憾的艺术,有时你越是想上好,抱的希望越大,可是失望也越大,所以教师的心态很重要,就是在教学之路上不断前行。这三堂课,文体有记叙文、散文也有说明文;篇幅有长文也有短文,程度有难文也有浅文,执教者有名师、骨干教师课也有新教师。给老师们呈现出三种味道迥异的语文课堂。培东老师执教《走一步,再走一步》,培训班骨干老师执教《那树》,树德实验老师执教《绿色蝈蝈》。

    《走一步,再走一步》的教学。执教者肖特的课我已是第四次听,以前听过他教散文、古诗文和作文。他的课带有鲜明的个人特色,形成一种独特的语文教学风格,讲究“大气,简洁,清晰,深刻”,课堂“有细节之实,有灵动之美,看似简单,实在是绚烂至极归于平淡的境界”。台州邓维策老师写他的文章《浙派语文教学改革的璀璨新星——肖培东语文教学艺术浅谈》(《新课程研究》2014.12),总结其教学的基本特点:“紧扣文本,注重诵读,在诵读中培养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围绕一个主问题,从心所欲地灵活调动各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深入文本思考、探究,尊重学生的精神劳动成果,培养学生的思想能力和学学习兴趣。”事实上,这些特点还不足以全面概括肖特庞杂多样的课型,因为他的课有阅读课、作文课,新授课、复习课,初中课、高中课,学法指导课等等;而他的课堂内容庞杂,包罗万象,一篇文章还不足以全面分析肖特的教学艺术特点。但我想尊重学情,问题设计巧妙,贴着文本行走,多样的点拨技巧都是他的课堂的显著特点。

    培东老师的课堂总有水乳交融的感觉,达到羚羊挂角无迹可寻的境界,加一分则长、减一分则短,给人以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味道,也学到了不少新东西。我想,大陆七零后的中学语文教师当中,肖培东与王君,可谓其中的杰出代表,他们都是来自一线课堂教学,带有泥土的芬芳,课堂本真而水灵。并且二人都极其勤奋、笔耕不辍,不断地进行反思和审视,也影响了一大批追随者。成为课堂教学的“智者”“悟者”。他们“苦行”,但不做“僧”,而是做时尚达人,充满人间烟火气息,很有生活的情调,肖特上课一身灰色中山装的套装,右胸前装饰有浅灰色的龙图案,脖颈上一条暗红色的围巾,一副书生的架势,很有语文老师“精气神”的范儿,讲究品味,给人很深的印象。从人间烟火在蒸笼起来的语文课堂,更接地气,也使得他们的课堂成为透视人世间万象的一面镜子,有许奇珍异宝。他们将自己与学生、与生活紧密联系,融为一体,整个人便是语文的化身、人文的化身。可以大胆地预测:假以时日,今日的“南肖北王”可能就是今日语文界泰山北斗的钱梦龙和于漪二先生。

语文课要让孩子老老实实读书,并且要然孩子学会读书。上课伊始便抛给孩子一个问题:“拿到一篇新课文,你是如何去学的?”很明显指向语文学习的方法。学生们各抒己见,不知不觉中深化了对语文学习方法的认识。学到了方法,这是教学很核心的问题,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在整个诵读环节贯穿两条线:一条是以文本语言为依据“写了什么——怎样写的——为什么这样写——这样写好不好”解读线 ;一条是重点语句的朗读指导线。两条线都有成果,都有很大的教学启发性。

    教师紧紧抓住“闷热”这个词,重锤猛击,把它的内涵挖出来,成为课堂教学的主线。而阅读教学,或者说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就是诵读。于世龙老师说,语文教学“读什么,怎么读,达到怎样的目的”教师要考虑清楚。诵读时本堂课的重要看点。开始上课前老师让全班孩子自由诵读文本,其实是不着痕迹地解决“读顺了”的基本问题。课堂主体的诵读与指导,解决“读懂了”的问题。学生由读顺,到会读,再到在读中感受文本魅力。所以朗读教学既是手段,也是目的,达到对学生进行文本学习的目标。

    老师讲究诵读技术,抓住文章关键句、关键词,用读的手段启发感悟,回读文本,与文本内涵相契合。对课文关键处的字词、句子或段落,采用“品一品、评一评、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比一比”等方法,其实可以借鉴文言文翻译的“增删调补换”的原则,让学生深入体味语言的妙处。注意停顿、重音、语速、语调等朗读技巧,把轻重音、长短音,范读自读、齐读个读、比较读美读,一步步地把文章读好,读出味道来。比如对“蹲”与“靠”的差异品读,表现动作的缓慢。一个字中有“洞天”。

    文中有“我软弱地哀求道,‘我没法——’”“再见!”老师让学生比较破折号的不同内涵,体会不同效果对于表现文意的作用,再辅之以诵读去进一步深入体会。学生读出“我”的声音被打断,“我”的恐惧孤独,“我”的不好意思等不同的意味。读到“晚饭做好了”这句话,教师让孩子比较如果去掉这句话,通过诵读比较意味的不同,学生读出父亲对我“我”的紧张心里的觉察与对“我”的自尊心的维护,读出家的温馨。而父子对话如此之长,说明父亲的细心,“我”在父亲的指导下脱离困境。第一次感叹号,第二次问号,这两个不同的标点,通过读来比较,发现里面大有文章,暗示“我”的心情的舒缓变化。真真是一个标点见千秋。

   “读出意味”就是抓文章中的“特别处”,解决“写什么”的问题,进而引导学生向文本语言找证据“作者是怎样写的”,然后进行赏悟“为什么这样写”,赏悟时做朗读实践,让学生体会“这样写好不好”。真是一个“读”字见洞天。

    作为记叙性散文,文本的结构技巧值得把玩。古人说“隔年下种、伏脉千里”,文本前后呼应、文本的铺垫都很有特点。老师让孩子分析“父亲到来跟谁有关”,学生找到跟杰利有关,因为前面有一句话“杰利看来好像有点不放心”。这样巧妙地做好文本结构的理解分析。

    课堂最后一个环节,将文本学习落实到语言文字的运用表达方面,就是让学生学会运用语言文字的技巧。设计“我提醒自己,           ?”的说话练习,让学生分别选取如果我是父亲、杰利、母亲或伙伴们中的一个角色来提醒自己,他们会提醒什么,并要用上“走一步,再走一步”的形式,实现由文本内“我”的“提醒”到众人的“提醒”辐射效果,设计真是极为巧妙。

    整堂课就是四张幻灯片,剩下的才是老师的“真功夫”,教师的那一颗聪慧的大脑、舌吐莲花的嘴巴、关注学生的放光的眼睛,这些钩织成语文课堂教学姹紫嫣红的百花园。而比较、揣摩、细读、说话,每一环节都是如此精妙,学生的生成回答都是“干货”,没有人工的“辅助”痕迹,都是如此地让人流连往返。所以什么是好的课堂?什么是优秀的教师?关键是教师的精神,教师的智慧,教师的研究在其巨大的作用。

    《那树》的教学。教师是国培班的骨干老师。教师的素养相当不错,从教学语言、教师形象、教师仪态到整个教学流程,显得很有气场。课堂伊始抛出一个问题“假如你就是那树,请用第一人生讲述自己的经历吧!             ”。让学生采用故事接龙的方式“我是一棵树,很久以前……,后来……再后来……” 老师的教学意图指向梳理文意。然后再赏析文本,抓住9-11段进行品读,切入点是内容、情感、修辞和关键词,也是先读再赏析。应该说老师的指向很清楚,透彻分析文本,但是角度多了些,但学生把握起来肯定会有些散乱,读完赏析完了,但是赏析后是否还要加上赏析成果的展示,再读,回扣文本。教师虽然强调小组合学,但是感觉还是有些滞涩,有些硬加的味道。

    教师让学生给“那树”加一个标点符号,这是极好的设计,可惜时间有些仓促了些,没有充分展开。最后环节:如果你是那树,面对人类你想说什么。请以树的口吻说,以这样的句式作为开头:“我是一棵        的树,我想对所有的人说。”从句式角度联系文本进行说话练习,指向了对文本人文精神的挖掘方面,这是很巧妙的训练角度,也是有效的训练方式。但是开口还是大了些,对于具体的训练内容好以及与文本的关系,还是有些欠缺。

    课堂上显然有些散,教师的主问题不明晰,缺少主线,缺少一个抓手,教学显得零碎,难以深入挖掘文本,特别是对“那树”语言的品析不够深入。这是一篇长课文,显然对整体概括文意,学生没有把握住。文本朗读感知也不够,对文本还是比较陌生。多媒体的东西多了些,特别是音乐声过大,学生朗读时过大的音乐声影响朗读效果,也冲淡了语文课堂的味道。读到肖特在博客中他执教《那树》的设计,引用鲁迅的话语:“悲剧,就是把美丽的事物毁灭给人看。”那么,作为悲剧的主角,那树的美丽何在,请大家有感情地齐读文章前5节,找出树的美丽来。然后文章其他部分快速浏览,补充树的美丽。可谓一石三鸟、四两拨千斤。发现树的美丽,体验树的被毁,寻找刽子手,悲剧落幕你想对蚂蚁说什么,寓意探讨,主体拓展,真是深入把文本的味道给诵读解析出来了。

   《绿色蝈蝈》的教学。执教老师很年轻,教案设计为导入、内容感知、拼读语言、人文关怀、小结,并且有一个《绿色蝈蝈》读书卡。年轻教师对课堂教学一般是生怕漏掉一个环节,喜欢做“加法”,但是难以做好“减法”,写满很厚的备课本。但是面面俱到,什么都想做好,课堂难以都做好,也显得臃肿。课堂的提问会琐碎,流于浅表化,很难高质量地完成文本的深入学习。

    课堂教学的气氛非常热烈,学生的举手发言很踊跃,有的甚至因为老师没有叫到自己而生气,可得出学生很好的学习能力,因为这所学校也是成都市名列前茅的重点初中。但是教师缺少对语文课堂教学,对这篇说明文没有完全地深入研究。学生举手积极并对教师抛出的每一个问题都马上举手,显然教师设计的问题其难度和厚度不够,张力不够。讨论作品的人文性,还是比较突兀一些,没有有机地融合。

    老师上课设计的“绿色蝈蝈啊,你     !”教师显然想要设计一个基于文本的纲举目张的主问题,但这个问题开放性太大,放之各种文本的四海而皆准,缺少针对一个具体文本的具体指向的“主问题”,教师的点评也都是好好好了。而教师上课所用的几个谜语,学生都是不假思索地回答出来。所以对“问题”的设计是对教师的重大考验。我自己琢磨是否可以将“主问题”设计为“《绿色蝈蝈》是一篇写       的说明文”作为一条主线,以此勾连全文的赏析。肖特说,“谜语”可以作为课堂上生气的契机,可以让学生做谜语,然后为何这样做,回到文本品析,最后达到对谜语的理解。而题目同样可以用来做文章,比较“绿色蝈蝈”与“蝈蝈”的不同。并且将说明文的特点要表现出来,说明的各种方法,采用比较对比等手法品析语言。显示出教师对文本的解读做的还不够,需要加强学术研究能力,这都需要教师大量而艰苦的研究实践。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让教学回归自然
语文课堂教学中几个有缺失的教学环节(一)
[原创]倾听--韩宝成
评课用语
学习名师,成就自己
小学语文群文阅读论文5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