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理查德·阿尔丁顿(Richard Aldington)诗选
 
 
 
 
      理查德·阿尔丁顿(1892-1962)英国诗人,意象派运动的创建人之一。
 
格言(1915)  意象(六首)
 
格言(1915)
 
  新 的 爱 情
 
她的花朵枯萎了,
又会抽出新的枝叶,
仿佛是霜打后的
那棵小杏仁。
 
  十  月
 
山毛榉叶是银色的,
因为少了树的血液。
 
在你的亲吻下,我的双唇
变得就象秋日的榉叶一样。
 
  一 个 姑 娘
 
你是我们如今想起来仍感痛苦的
西西里岛上线条清晰的凹槽。
你是冰冷的狂想的
悲伤的音符——
只是几个人才觉得美的音符。
 
   阿 马 尔弗①
 
我们要来到你的身旁,
噢深深地、深深的海洋,
在你淡绿的波浪上荡漾
宛如飘零的花瓣一样。
 
我们要走下山岭来到你的身旁,
告别芳香的柠檬林,
告别炙热的太阳,
我们要走来,
噢大海,
在你淡绿的波浪上
荡漾阿荡漾,
宛如花瓣一样。
 
裘小龙译
①意大利城市,以其在峭壁上美丽的位置闻名。
 

意象(六首)
      1
 
象一只满载嫩绿芳香的果实的平底轻舟,
在威尼斯暗黑的运河上徐徐飘来,
你,噢美艳绝伦的人呵,
驶入了我荒凉的城中。
 
      2
 
蔚蓝的烟跃起,仿佛
盘旋的云似的鸟儿正在消失。
这样,我的爱情向你跃来,
消失了而又重新出现。
 
      3
 
当枝头、轻薄的雾霭间
落日只剩下了一抹依稀的红,
玫瑰黄的月亮在苍白的天空中,
对于我,这就是你。
 
      4
 
就象林子边一棵小山毛榉树,
静静伫立,伫立在暮色中,
一阵微风拂来,所有的叶子悉卒颤抖。
还仿佛惧怕星星呢——
你就是这样静静,这样颤动。
 
      5
 
红色的鹿高高地奔跃在山上,
它们越过了最后一棵松树。
于是我的欲望和它们一起远去了。
 
      6
 
风儿吹落了花朵呵,
即刻又为雨水绽开:
同样,我的心为泪水绽开了,
一直等到你回来。
裘小龙译
 

      理查德·阿尔丁顿(Richard Aldington, 1892-1962)出生于朴茨茅斯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小时候随父母多次迁徙。16岁时,阿尔丁顿随家人一起来到特丁顿(Teddington),开始在当地的大学学院就读。尽管阿尔丁顿觉得这段学习生涯远不如他跟随父亲及其友人所接受到的教育那么精彩纷呈,但是他由于父亲的破产而中途辍学,从而没有最终取得学位这件事对他还是产生了不小的影响。每每提起,同总会不由自主地为自己没有取得那个学位辩护。
 
       阿尔丁顿打过不少零工,主要做过报纸体育版记者的助理。但是很快阿尔丁顿就觉得这样下去很难有所作为。于是就选择了更加简朴的生活方式,以便腾出时间来致力于他的诗歌创作。凭借自己的努力以及当时的伦敦文化名人布里吉特·帕特慕(Brigit Patmore)夫人的帮助,阿尔丁顿很快进入到伦敦的先锋派文人的圈子,结交了福德·玛多克斯·霍福尔(Ford Madox Hueffer)、哈罗德·门罗(Harold Monro)、叶芝(W.B. Yeats)、庞德(Ezra Pound)等一批先锋派作家。并且在庞德的引荐下,结识了后来成为其第一任妻子的著名意象派诗人H. D.(Hilda Doolittle)。
 
       1912-1913年间,阿尔丁顿先后游历了巴黎和意大利。1916年6月,阿尔丁顿开始了他的军旅生活,投身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场。他的第一部小说《英雄之死》(Death of a Hero, 1929)被认为是描写第一次世界大战最好的作品之一。在他的这部成名作中,阿尔丁顿根据自己在战争中的经历,讲述了主人公乔治·温特伯恩的短暂一生,直到他于1918年在战争中丧命。小说共分三个部分。前面的两个部分侧重讲述了乔治·温特伯恩的青年时代以及其即将到来的婚礼。对于战前弥漫中中产阶级阶层中的轻浮放荡和自命不凡也给予了辛辣的讽刺。第三部分则栩栩如生地展现了在法国前线的可怕的战争场面。年轻的温特伯恩的死表明这场流血应该归罪于被虚伪的宗教、僵化的道德、罪恶的教育和庸俗的文化所统治的社会。温特伯恩的死象征着战争所造成的野蛮、愚蠢的暴行,也反映了小资产阶级对残酷的现实所做的孤单、软弱的反抗。以温特伯恩为代表的一代青年,以有意违背道德常规的行为来表示他们对传统和环境的不满和反叛。然而,他们的极端行为,也反映了他们的无知、任性和不负责任。他们本来以为他们所乐于高谈阔论的信念坚如磐石,然而在战争炮火的猛烈轰炸之下,他们才发现这种信念就像建立在流沙上面一样不稳定。温特伯恩的死不是为国捐躯的英雄之死,而是一种怯懦的逃避,而是他没有能力理解社会矛盾,没有勇气去对付这样的现实冲突的体现。
 
       奥尔丁顿的另一本小说《人人皆为仇敌》通过主人公战争前后的经历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普遍的失望和沮丧的情绪。这种情绪弥漫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的许多小说与诗歌中,反映出小资产阶级作家对现实不满、对前途绝望的典型心理。
 
       这一时期,阿尔丁顿还创作了大量描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诗歌,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发表于1919年的诗歌“情人”(The Lover, 1919)。将残酷的战争当作“情人”来描写,这是阿尔丁顿才华的体现,也是他深受意象派影响的一个佐证。
 
       20世纪2、30年代,作为作家和批评家的阿尔丁顿取得了不小的成就。1920-1929这10年间,阿尔丁顿或编辑或翻译,共出版发行了24部作品。这其中也包括他本人的诗集以及一部他为好友D. H. 劳伦斯撰写的传记《劳伦斯传》(D. H. Lawrence, An Indiscretion)。在随后的10年中,阿尔丁顿有陆续出版了几部短篇小说集、3首长诗、4部诗歌合集,以及若干文学批评文章。此外,他还创作发表了7部长篇小说。《卡萨诺瓦传奇》(The Romance of Casanova)是他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发表于1946年。
 
       1935年,阿尔丁顿来到美国,在康尼狄克河畔一住就是10年之久。20世纪的4、50年代是阿尔丁顿所经历的最低谷。他的英雄传记《阿拉伯的劳伦斯》(Lawrence of Arabia: A Biographical Inquiry)招致一片恶评。直到1950年代末期,公众对他的不良印象才有所缓解。
 
      1962年,阿尔丁顿接受当时苏联苏维埃作家联盟主席阿力克塞·索尔科夫(Alexei Surkov)的邀请前往苏联进行了参观访问。这段经历在他自己的记述中被认为是他一生中最为快乐的时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英国军队首位跨性别军官 担任副指挥员
“变3女郎”汉丁顿低胸透视装亮相(图)
《谍影重重5》伯恩最后的激斗
被追踪到追踪,报仇到被报仇,人生就是如此戏剧
昆汀疫情日记 | 这部电影是新好莱坞的遗珠
她究竟是不是一位喜欢调情卖俏的正派姑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