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北方夫子先生《关于散文诗的一些探讨》

关于散文诗的一些探讨

  一、什么是散文诗

  能够算散文诗的,必须有两个特点
  其一,散文诗是诗和文的渗透、交叉产生的新文体。
  散文诗是散文与诗“嫁接”出来的品种,这是没有疑问的。散文诗具有诗与散文的“两栖”特征,散文诗既吸收诗表现主观心灵和情绪的功能,也吸收了散文自由、随便抒怀状物的功能,并使两者浑然一体,形成了自己的独特性。可以说不熟悉诗与散文这两种文体,就很难创作散文诗。但是散文诗究竟是一种新的文体,还是如有人说的:散文诗是“散文的诗”和“诗的散文”?关键要看散文诗是否具有独特的艺术特征,或者说散文诗区别与诗和抒情散文的艺术特征是什么。
  其二,散文诗有其独特的审视人生方式,即运用比较自由的形式抒写心灵或情绪及其波动。从总体上看来,散文诗是抒写心灵或主观情绪的文体。
  波德莱尔是散文诗的最初创造者之一。他说过:“当我们人类野心滋长的时候,谁没有梦想到那散文诗的神秘,--声律和谐,而没有节奏,那立意的精辟辞章的跌宕,足以应付那心灵的情绪、思想的起伏和知觉的变幻。”。他还说:散文诗这种形式,“足以适应灵魂的抒情性的动荡、梦幻的波动和意识的惊跳。”动荡、波动、惊跳,这说出了散文诗的主要艺术特征。

  二、关于散文诗的结构

  散文诗结构的基本方式大体有纪实性(直抒式)、想象式、哲理式和象征式四大类。
  (1)、纪实性(直抒式),即“意在象表”,比较外露。比如写景抒情、叙事抒情等。或者说是心灵感受外部世界基本上是原原本本的,是什么就在心灵投影什么,很少变化。直抒胸臆的散文诗通常用此种方式。
  (2)、想象式,指的是散文诗作者感受外部世界时,往往浮想联翩,由此及彼,由具像到抽象。比如我写晚霞,联想到玫瑰园、再联想到人的暮年等。
  (3)、这种散文诗和其他散文诗的区别是它有理性直接和间接地介入,以新的哲理发现和表述为特点。写作是为了表述某一个哲理为目的。
  (4)、象征式,是通过物象与心意在某象征物中若即若离的吻合来暗示诗意。比如茅盾的《白杨礼赞》白杨象征什么?散文诗是兼有诗与散文特点的一种现代抒情文学样式。它融合了诗的表现性和散文描写性的某些特点。从本质上看,它属於诗,有诗的情绪和幻想,给读者美感和想象,但内容上保留了有诗意的散文性细节;从形式上看,它有散文的外观,不像诗歌那样分行和押韵,但不乏内在的音乐美和节奏感。散文诗一般表现作者基於社会和人生背景的小感触,注意描写客观生活触发下思想情感的波动和片断。这些特点,决定了它题材上的丰富性,也决定了它的形式短小灵活。
  高尔基的《海燕》、鲁迅的《野草》等都是优秀的散文诗。“散文诗”的定义有不同的说法,但关于“散文”和“诗”的两大艺术元素是认同的。
  我认为,散文诗,穿着散文的外衣,蕴藏的是诗的灵与肉。如果说散文诗滴着的是散文的泪,更多的则是淌着诗的血。散文诗本身就是诗的延伸,其立足点是诗,其本质是诗。

  三、散文诗与诗、与散文(尤其是抒情散文)的区别

  比如结构、语体、节奏等方面的不同。散文诗与诗、与散文(尤其是抒情散文)的不同之处。
  散文诗与(现代自由)抒情诗的区别。抒情诗由于要讲究句式的整齐或大体整齐和音乐韵律,因此,即便是自由体的抒情诗,在表现心灵或情绪时也不能不受到较多限制。正是为了突破限制,更舒卷自如地写出心灵的真实状态,于是才有散文诗这一文体的诞生。散文诗与诗歌的不同之处在于散文诗经常运用描述和议论的表现手段。与诗相比,散文诗没有诗的韵脚、节奏、音节、行数、排列,即没有诗歌的外形式的羁绊。
  (1)散文诗的形式至少有如下几种:散文的形式,散文与诗交错排列的形式,即整段“散”的文字与单句(诗句)的交错。这是抒情诗不可能有的自由自在的形式。
  (2)散文诗和抒情散文同是抒情文体,但散文诗独特的艺术特征是它的“动荡、波动、惊跳”。承认散文诗是抒写心灵或情绪及其波动的文体,这与抒情散文的界限也就不难区分了。抒情散文总是离不开纪实,更不用说那些以记叙真人真事为主的叙事散文了。而散文诗几乎没有原原本本地记录真实人物和真实事件的。即使我们称为纪实的散文诗,究其实也是抒写的内心对现实生活的印象,不过这印象很少“变形”——很少对现实生活作想象式的反映罢了。
  (3)在结构上,有人说,诗是以“线”抒写生活,散文是以“面”反映生活,散文诗是以“点”折射生活。散文大都有时空长度,都有线索;散文诗无需线索,篇幅较短,常常是作者情感燃烧的那一点辐射开来,而内在情绪则形成环环相扣的情感冲击波,冲动读者的心弦,进入诗的境界。在语体上,散文诗的语言是抒情性的想象的语言,散文的语言是叙事性的现实的语言。散文诗的语言具有散文语言无法比拟的弹性美、丰富性和不确定性,情感含量和美感含量都比较大。
  (4)散文为文,语言要求简洁洒脱,更多一些娓娓而谈,写清作者情之所系的来龙去脉,抒情也更细腻,句与句之间、段与段之间衔接较紧密。散文诗为诗,语言要求浓缩、跳跃,一般是跳跃式地联结意象,句与句之间,尤其是段与段之间,往往是似断实连的关系,这就留下较多的可供读者想象的空白美。
  因此,散文诗既不是散文的诗,也不是诗的散文,它是具有完整性、特殊性、独立性的文体形式。
  (5)“散文诗”的定义有不同的说法,但关于“散文”和“诗”的两大艺术元素是认同的。
  我认为,散文诗是穿着散文的外衣,蕴藏的是诗的灵与肉。如果说散文诗滴着的是散文的泪,更多的则是淌着诗的血。散文诗本身就是诗的延伸,其立足点是诗,其本质是诗。
  (6)也可以说散文诗既有国粹的根蒂又有外来的血缘,在中国古代,《庄子》或《楚辞》的个别断片,魏晋南北朝的一些小赋,如《小园赋》、《枯树赋》之类,约略近之。但是,作为一种完整的文体形式毕竟是从异域移植过来的,是一种混血边缘文体;既具有诗的美质,又不受格律的拘限,而能享受散文的散逸和现代诗体的浪漫自由。
  (7)中国现代散文诗的产生,从发表的作品看,当始于1918年,基本上与新文学运动同步。一批诗人如刘半农、沈尹默、郭沫若等人都曾有过尝试性写作,却十分幼稚。鲁迅的《野草》的出现,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四、散文诗的发展和当前的状态(对于中国散文诗起到重大影响的诗人)

  (这里选取一些优秀的散文诗),希望读者从散文诗上面的定义、特点、与现代诗和抒情散文的区别和异同感悟着散文诗是什么,我们如果从散文诗的纪实、想象、象征、又充满意向和意境,在一个截面中浓缩了抒情散文的内涵又充满绘画语言和深邃的哲理。
  选取不同时代和国家的优秀散文诗供大家欣赏,使我们是散文诗板块有更多的散文诗人出现,有更好绚烂多彩的优秀散文诗。

  (1)、鲁迅

  鲁迅自称是一个散文式的人,他写过几首新诗,确是不押韵的,可是本质上是一个诗人。当他善感的心灵受到触动,或身在大苦闷中而意欲作诗的突围时,采用散文诗的形式是适宜的。
  鲁迅散文诗集《野草》的语言风格也很有特色。激越、明快、泼辣、温润,它都具有;但是更多的是深沉悲抑,迂回曲折,神秘幽深。作者表现的主要是一种悲剧性情绪,它源自生命深处,许多奇幻的想象,其实都是由此派生而来,因此,最富含热情的语言也都留有寒冷的气息,恰如冰的火,火的冰。
  在写作资源方面,无庸置疑的是他接受过尼采和波德莱尔的影响,用他的话说,是摄取了“‘世纪末’的果汁”。尼采是旧轨道的破坏者,一生与“庸人”作战,著作多用箴言集成;波德莱尔写人间“罪恶的圣书”,没有尼采似的强者的力,而竟陷入颓唐。两人在鲁迅这里构成一种奇异的结合,他以一个东方人的巨大的创造力,吸纳了代表日神与酒神两种完全相悖的原质,使《野草》充满内在的张力,虽然篇幅有限,却显得更博大,更深遂,更富于瑰奇的色彩。

  《野草》题辞鲁迅

  当我沉默着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要开口,同时感到空虚。
  过去的生命已经死亡。我对于这死亡有大欢喜,因为我借此知道它曾经存活。死亡的生命已经朽腐。我对于这朽腐有大欢喜,因为我借此知道它还非空虚。
  生命的泥委弃在地上,不生乔木,只生野草,这是我的罪过。
  野草,根本不深,花叶不美,然而吸取露,吸取水,吸取陈死人的血和肉,个个夺取他的生存。当生存时,还是将遭践踏,将遭删刈,直至于死亡而朽腐。
  但我坦然,欣然。我将大笑,我将歌唱。
  我自爱我的野草,但我憎恶这以野草作装饰的地面。
  地火在地下运行,奔突;熔岩一旦喷出,将烧尽一切野草,以及乔木,于是并且无可朽腐。
  但我坦然,欣然。我将大笑,我将歌唱。
  天地有如此静穆,我不能大笑而且歌唱。天地即不如此静穆,我或者也将不能。我以这一丛野草,在明与暗,生与死,过去与未来之际,现于友与仇,人与兽,爱者与不爱者之前作证。
  为我自己,为友与仇,人与兽,爱者与不爱者,我希望这野草的死亡与朽腐,火速到来。要不然,我先就未曾生存,这实在比死亡与朽腐更其不幸。
  去罢,野草,连着我的题辞!

  一九二七年四月二十六日,鲁迅记于广州之白云楼上。

  《影的告别》鲁迅

  人睡到不知道时候的时候,就会有影来告别,说出那些话——
  有我所不乐意的在天堂里,我不愿去;有我所不乐意的在地狱里,我不愿去;
  有我所不乐意的在你们将来的黄金世界里,我不愿去。
  然而你就是我所不乐意的。
  朋友,我不想跟随你了,我不愿住。
  我不愿意!
  呜呼呜呼,我不愿意,我不如彷徨于无地。
  我不过一个影,要别你而沉没在黑暗里了。然而黑暗又会吞并我,然而光明又
  会使我消失。
  然而我不愿彷徨于明暗之间,我不如在黑暗里沉没。
  然而我终于彷徨于明暗之间,我不知道是黄昏还是黎明。我姑且举灰黑的手装
  作喝干一杯酒,我将在不知道时候的时候独自远行。
  呜呼呜呼,倘是黄昏,黑夜自然会来沉没我,否则我要被白天消失,如果现是
  黎明。
  朋友,时候近了。
  我将向黑暗里彷徨于无地。
  你还想我的赠品。我能献你甚么呢?无已,则仍是黑暗和虚空而已。但是,我
  愿意只是黑暗,或者会消失于你的白天;我愿意只是虚空,决不占你的心地。
  我愿意这样,朋友——
  我独自远行,不但没有你,并且再没有别的影在黑暗里。只有我被黑暗沉没,
  那世界全属于我自己。

  一九二四年九月二十四日。

  (2)、泰戈尔

  散文是最佳搭配的言辞,诗歌是最佳搭配的最佳言辞。所谓最佳言辞,就是它的形象性、情感性和灵性。
  唐代是中国诗歌的鼎盛时期,而宋代则是中国诗歌的成熟和老练时期。唐诗以兴象取胜,宋诗以理趣见长。宋代诗人大量地以文为诗、以议论为诗、以文字为诗,这就使得宋诗具备了散文诗的特征。这在客观上为世界散文诗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契合点。
  事实上,既然是文化交流,传播和影响也必然是双向的,泰戈尔在文学创作上所取得的成就,客观上可以视为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一种积极成果。如果说泰戈尔的散文诗创作是一个小曼荼罗,那么泰戈尔的整个文学活动乃至人生则是一个大曼荼罗。在这个大曼荼罗的中心,依然矗立着大梵。在大梵的内核中,既包含着印度的因素,也包含着世界的因素,还包含着中国的因素。这样的大梵一定是存在的,但是大梵看不见也摸不着。泰戈尔的散文诗则看得见,倘若凭借着一颗虔敬的心,其文本也是可以通过心灵的触觉而摸得着的。我们阅读泰戈尔的散文诗,就好像是亲近了大梵。
  印度大诗人泰戈尔(1861--一1941)的散文诗的时候,不妨以宋诗为参照系。
  泰戈尔散文诗特色之一:以平淡为美泰戈尔散文诗的基本文体特征是以平淡为美,借用中国文学批评的术语来说,就是尚淡。《吉檀迦利》第55首诗描写了觅神不得所带来的疲倦和痛苦。诗人写道:“乏倦压在你的心上,你眼中尚有睡意。/你没有得到消息说荆棘丛中花朵正在盛开吗?醒来吧,呵,醒来!不要让光阴虚度了!/在石径的尽头,在幽静无人的田野里,我的朋友在独坐着。不要欺骗他吧。醒来,呵,醒来吧!/即使正午的骄阳使天空喘息摇颤——即使灼热的沙地展布开他干渴的巾衣——/在你心的深处难道没有快乐吗?你的每一个足音,不会使道路的琴弦迸出痛苦的柔音吗?”@这首诗是一味地清新,一味地舒畅,仿佛一阵阵清风,徐徐吹来一样。此诗给人的审美感受与南宋诗人叶绍翁《游园不值》诗很是接近:“应怜屐齿印苍台,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是江湖派诗人,他的诗写的自然含蓄,寓有见微知著之意,没有喧闹和涂抹。红杏的色彩虽然艳丽,却也是悄然无声地从人们不留意的墙头透露出来的。如果不仰望墙头,焉知其存在?泰戈尔的《吉檀迦利》等散文诗也是这样,尽管有时也描写到金色的太阳、葱郁的树木、繁盛的花朵和澎湃的心潮,却一概出之以自然和平淡,并不使人感觉到灼人耀眼、大红大绿,更没有紧张和晕眩。泰戈尔也是以少总多的高手。《吉檀迦利》宏大如史诗,倘使南欧诗人来写此主题,篇幅不知要多出多少。倘使北欧诗人来写此主题,恐怕将达数卷之巨大庞然。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泰戈尔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距离而是我就站在你的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我站在你面前你不知道我爱你而是爱到痴迷却不能说我爱你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我不能说我爱你而是想你痛彻心脾却只能深埋心底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我不能说我想你而是彼此相爱却不能够在一起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彼此相爱却不能够在一起而是明知道真爱无敌却装做毫不在意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树与树的距离而是同根生长的树枝却无法在风中相依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树枝无法相依而是相互了望的星星却没有交汇的轨迹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星星之间的轨迹而是纵然轨迹交汇却在转瞬间无处寻觅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瞬间便无处寻觅而是尚未相遇便注定无法相聚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是鱼与飞鸟的距离一个在天一个却深潜海底

  (3)、徐志摩

  徐志摩的诗歌和散文诗的字句清新,韵律谐和,比喻新奇,想象丰富,意境优美,神思飘逸,富于变化,并追求艺术形式的整饬、华美,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为新月派的代表诗人。他的散文也自成一格,取得了不亚于诗歌的成就,其中《自剖》《想飞》《我所知道的康桥》《翡冷翠山居闲话》等都是传世的名篇。
  从新月社的成立及至新月派的形成和它的主要活动(尤其是文学方面的活动),徐志摩在其中都起着主角的作用,他确实是新月派的代表人物,他对新诗发展曾经起过一定的推动和影响作用。
  徐志摩是一位在中国文坛上曾经活跃一时并有一定影响的作家,他的世界观是没有主导思想的,或者说是个超阶级的“不含党派色彩的诗人”。他的思想、创作呈现的面貌,发展的趋势,都说明他是一个感性大于理性的诗人。他的思想的发展变化,他的创作前后期的不同状况,是和当时社会历史特点关联着的。作为新月派的一个主要诗人,徐志摩在我国新诗发展史上曾经产生过一定的影响,为新诗的发展进行过种种试验和探索。他的诗歌有着相当鲜明的独特风格,有一定的艺术技巧。
  作为那个时代的人,徐志摩做到了一个普通知识分子能做的一切,他在追求自身幸福生活的同时,也对民族命运有过深刻的思考。

  再别康桥徐志摩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4)席慕容

  席慕容的散文诗,她说写诗只是作为累了一天之后的休息。她写诗,为的是“纪念一段远去的岁月,纪念那个只曾在我心中存在过的小小世界”。一个“真”字熔铸于诗中而又个性鲜明。在她的诗中,充满着一种对人情、爱情、乡情的悟性和理解。著作有诗集、散文集、画册及选本等五十余种,读者遍及海内外。近十年来,潜心探索蒙古文化,以原乡为创作主题。2002年受聘为内蒙古大学名誉教授。新作《席慕蓉和她的内蒙古》即用优美的文字和亲手拍摄的照片,记录了席慕蓉自1989年与“原乡”邂逅后,17年来追寻游牧文化的历程。剖析自己写诗的历程,席慕蓉曾对记者说:“年轻时因寂寞而写诗,或许是一种对美的渴望;年纪稍长,因无法平抚心中的骚动而写诗;初老时,因惆怅而写诗,人也因此变勇敢了。”席慕蓉流连在诗的国度,“一首诗就是一个自给自足的世界”。对于时间的流逝,对于生命的感动,还有许许多多生活中难于表述却又感怀于心的东西,席慕蓉觉得只能以诗来表达。“诗能说清楚的事情,平时却怎么也说不清。”写《七里香》时,正是席慕蓉一生中最安静的时刻,那是读书,恋爱,结婚,生子及只有一点点乡愁的年岁,感觉灵敏而纯粹,是生命最清灵的时刻。《七里香》诗中的白描插图,也是她哄孩子睡觉时画的。一支钢笔、一本本子,搁在床边,随时随地地画。小孩子们也特别安静,看到他们的妈妈拿着笔,就很满足地睡着了。一直到现在,回头再看自己的旧作,席慕蓉仍然为自己感到庆幸。“幸好我在36岁的时候写出了《七里香》,我庆幸在我要写的时候写了出来。不少人都会悔其少作,但我没有,我觉得幸运的是,在我走过来的路上,留下了《七里香》。”记者问席慕容,当初写下这些诗,是因为生命的富足,对爱的渴望。

  出塞曲席慕容

  为我唱一首出塞曲

   用那遗忘了的古老言语

   请用美丽的颤音

   轻轻呼唤我心中的大好河山

   那只有长城外才有的景象

   谁说出塞曲的调子太悲

   如果你不爱听那是因为歌中没有你的渴望

   而我们总是要一唱再唱

   像那草原千里闪著金光

   像那风沙呼啸过大漠

   像那黄河岸阴山旁英雄骑马壮骑马荣归故乡-

  抉择席慕容

  假如我来世上一遭

   只为与你相聚一次

   只为了亿万光年里的那一刹那

   一刹那里所有的甜蜜与悲凄

   那麽就让一切该发生的都在瞬间出现吧

   我俯首感谢所有星球的相助

   让我与你相遇

   与你别离

   完成了上帝所作的一首诗

   然後再缓缓地老去

  2013.11.7

  本文转自《西北作家》论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现代散文史(第一编)
散文诗创作不能“因小失大”
雪 教案
当代中国散文诗泰斗耿林莽
中国散文诗史话1-7   邹岳汉
散文诗与现代精神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