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小小说事业推动奖获得者(1982--2014)

 

 

翟泰丰:

    翟泰丰先生在担任中国作协主要负责人期间,曾来郑州参加指导“当代小小说繁荣与发展”研讨会。他认真研究小小说文体的发展态势,关注小小说作家队伍的成长,对于《小小说选刊》坚持“两个效益”的统一给予积极评价。他认为小小说是在遵循文学规律前提下的一种大胆创新,是“短中见长、小中见大、微中见情”的艺术。在笫三届中国郑州.金麻雀小小说节上,他又一次大声呼吁让小小说尽快纳入鲁迅文学奖。

 

雷 达:

    雷达先生是著名文学理论家,他认为小小说的产生与繁荣是人类精神需求的必然反映,在文学日渐边缘化的今天,《百花园》《小小说选刊》坚持把小小说经营成大气候是一种“奇迹”。他主持中国作协创研部工作时,极力促成“当代小小说20年庆典暨理论研讨会”的召开,会议重在推介中国新时期第一代小小说作家群,被称为“小小说的成人礼”。

 

田中禾:

    田中禾先生是著名作家,长期担任《小小说选刊》顾问,多次参与小小说领域的重要文学笔会、研讨和刊物改革活动。他认为小小说文体是一种既有精英文化品质,又有大众文化市场的文学新品种,鼓励小小说写作者在“精”字上下功夫,办刊人员要以“事业与产业”兼重的姿态来面对文化市场。

 

胡 平:

    作为当代文坛很有影响力的资深评论家,胡平先生认为应该把小小说参评“鲁迅文学奖”提到议事日程上来,这样对成千上万的民间写作者是一种认可和鼓励。他撰文说“小小说有确定的发展前景”,并在“中国郑州·第二届金麻雀小小说节”高层论坛上发表了题为《小小说与文学创造的要求》的长篇演讲,从纯文学的角度对小小说文体的繁荣与发展进行理性梳理和理论观照。

 

丁临一:

    丁临一先生是著名文学评论家,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就开始在所主持的军旅刊物上,开设专门的小小说栏目,发现和培养出一大批军旅小小说写作者,推出数十篇具有浓郁军营生活气息的名篇佳构。他坚持为小小说作家和作品集撰写评论文章,并呼吁有关部门“小小说应该设大奖”。

 

孙 荪:

    孙荪先生是著名文学评论家,多次担任小小说领域重要奖项的评委。他认为小小说的发展繁荣乃应运而生,是文学主题中的应有之义。苔米花虽小,也学牡丹开,小小说是一种能够发挥人的自由天性,抒写人情世故的“兼美”的艺术手段。

 

江曾培:

    30年来,江曾培先生是学者型的微型小说倡导者,这种倡导建立在辽阔的视野、深厚的学养、务实的精神、敏锐的思维的基础之上。他集出版家与评论家于一身,针对微型小说勃兴之初创作多、理论少的现状,撰文著述、编辑选本、组织赛事,积极为微型小说鼓与呼。上世纪90年代期间,他和数家报刊同仁共建了“中国微型小说学会”并担任第一任会长,还策划了两届规模宏大、影响甚广、参赛人数众多的“春兰杯·世界华文微型小说征文大奖赛”,极大地促进了世界华文微型小说创作的繁荣。上世纪80年代初,他用“从小见大、以少胜多、纸短情长、言不尽意”16字概括出微型小说的文体特征,出版编著的《微型小说特性和技巧》和《江曾培论微型小说》,体现了他对微型小说的卓见,丰满了微型小说飞翔的理论一翼。

 

何秋声:

    何秋声先生在1981年至1983年担任百花园杂志社主编期间,以一个期刊人敏锐独到的眼光,于1982年10月推出了国内文学期刊第一个“小小说专号”,并旗帜鲜明地选择了“小小说”这一文体名称。此后于1983年又连续推出两期小小说专号,并在其余每期刊物上均发一组小小说,同时也对小小说文体的讨论予以关注。这一举措使《百花园青年文学月刊》因小小说而华丽转身,在当时的期刊界、文学界及广大读者之中产生了相当的影响,为日后《小小说选刊》的诞生及郑州“全国小小说中心”地位的建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虽然何秋声先生在主编岗位上只有两年多时间,但他在当代小小说萌芽、发轫的初始阶段所做的创新性工作,却具有拓荒者的意义。

 

李春林:

    李春林先生最先开启了中国当代微型小说的窗口--在南昌创办了《微型小说选刊》。他在人手紧缺、办刊艰难的情况下,为微型小说选刊的繁荣与发展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他办刊的同时,还延伸编辑《中国微型小说赏析》、《微型小说三百篇》等选本,极大地丰富和增强了微型小说的影响力。人总是要有点精神的。李春林先生当初的坚持给了我们某种精神启示,在微型小说已经繁荣的今天,无论编辑,还是作者,仍需持有一种可贵的固守品质。

 

余 敏:

    作为一个杂志社的决策者,余敏先生有着开阔的文学视野及对期刊发展思路的深刻洞悉和整体规划。他在1984年至1988年担任百花园杂志社总编辑期间,坚持在刊物上继续推出小小说专号,进一步强化并突出《百花园》鲜明的小小说特色,提升了刊物在全国期刊界及读者中的知名度、影响力。《小小说选刊》得以应运而生,总编辑余敏先生的拍板决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又因为余敏先生的慧眼识才,《小小说选刊》得以由合适称职的人担纲办刊。余敏先生作为《小小说选刊》的第一任主编,对《小小说选刊》早期风格的形成给予了智慧性的指导定位。

 

凌焕新:

    作为大学教授,凌焕新先生与微型小说有着难解的半生缘。他是当代中国将微型小说引入大学教学和研究的第一人,不但对本科生开设《微型小说研究》的选修课,给文艺学硕士开设《微型小说美学》的学位课,而且,他率先从美学层面研究微型小说这种新兴文体的内在特征和规律,将微型小说的美学特征表述为“机智化的单纯美、特征化的简约美以及诗化的神韵美”。他最新出版的微型小说美学专著,是他数十年微型小说情结的学术结晶,是学院派研究微型小说的新视角、新境界的标杆,标志着他独特的微型小说美学理论构架的形成。

 

王保民:

    在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初期的小小说领域,王保民先生是当之无愧的领军人物。他在担任百花园杂志社总编辑期间,确立了《百花园》与《小小说选刊》“一本原创、一本选载”的办刊互补格局,彰显了打造“中国小小说中心”的决心和气度。1984年,他以一个青年编辑家超常的洞察力和勇于任事的精神,领衔创办了《小小说选刊》,并坚持每两年一度的全国性评奖。1990年,他策划主持了“汤泉池全国小小说笔会”,吹响了民间性小小说创作的集结号。1990年,他将《百花园》改为专发小小说的刊物,这在当时的中国还是创举,从此,《百花园》每年都坚持举办“全国小小说征文大赛”。1991年,他与出版社合作连续主编了3套29本中国第一代小小说作家的单人小小说作品集。办刊实践之余,王保民先生也进行了诸多理论思考,除了编撰部分理论著述之外, 所撰写的画龙点睛式的“本期作品漫谈”深受读者欢迎。

 

郏宗培:

    作为上海文艺出版总社主要负责人的郏宗培先生,是底气十足的国内出版业界的“高端出版人”;在微型小说领域,他是现任的“中国微型小说学会”会长,也是世界华文微型小说研究会会长。长期以来,他是多次以学会为轴心开展大型活动的组织者。他担纲《中国新文学大系(1976~2000)》工作委员会主任,第一次将新时期微型小说单列为一卷,标志着微型小说正式进入具有文献性、权威性的文学史。他负责协调、组织了首次在国内举办的世界华文微型小说研讨盛会,增进了世界范围内的华文微型小说创作的交流,整合了华文微型小说创作的资源,提升了华文微型小说的理论水准。

 

邢 可:

    邢可先生集办刊、创作和评论于一身,长期活跃在小小说领域。作为文学期刊编辑,邢可先生在上世纪80年代初就热情投入了《百花园》致力于打造“小小说专号”的组稿约稿,后成为《小小说选刊》的创刊人之一;作为一名作家,邢可先生坚持多年笔耕不辍,发表了大量文学作品并著有小小说集,以《看不见的歪脖树》、《淘金者》等为代表的小小说名篇,被选入各类精华本;作为一名对小小说文体有着浓郁兴趣的研究者,邢可在理论探索方面颇有心得,提出了“小小说是立意的艺术”的观点,并出版了《怎样写小小说》、《怎样读小小说》的论著。

 

郑允钦:

    郑允钦先生是国内著名的童话作家,长期担任《微型小说选刊》主编,给人印象至深的是他那蕴涵着宽厚和睿智的童话般的微笑。他在主持《微型小说选刊》杂志工作期间,全神贯注地投入到繁杂的编辑事务之中,他通过栏目设置和稿件选编,显示出童话般的“超级想象”。他着力探索微型小说选稿取向和阅读受众之间的最佳契合策略,凭借选刊这个平台,在引导作家创作上,他提出了微型小说“贵在出奇制胜”的论断;在引导读者阅读上,他强调微型小说的可读性、普及性,扩宽了生活在底层的大众读者的接受面,从而使《微型小说选刊》明显地打上了宽泛的大文化市场的标记,在编辑、作家、读者三者之间架起了一座通达的读写桥梁。

 

郭 昕:

    作为当代小小说领域的一名资深编辑家、作家和职业办刊人,郭昕女士以30年坚守的毅力和勇气,和中国当代小小说一路风雨兼程走到今天,在一种文化的意义上,诠释着一名知识分子在当下应具有的精神风貌和生存姿态。郭昕女士参与了1982年《百花园》的“小小说专号”的策划,参与了1985年的《小小说选刊》的创刊及迄今为止历届征文、评奖活动,参与了《小小说选刊》1995年改为半月刊的“事业与产业兼重”的理念抉择,参与了“小小说金麻雀奖”、“小小说节”以及数十次的全国性重要笔会的创意统筹。郭昕女士在工作之余,与人合作主编了数百万字的小小说精选本、丛书及《小小说选刊》的增刊等。从编辑到执行主编,郭昕女士以一个女性的柔韧与细致,在出版500余期发行近亿册的《小小说选刊》编辑工作中殚精竭虑。她所主持的《当代小小说百家》、《小小说课堂》、《经典的诞生》、《心领神会》等名牌栏目,在提升刊物的经典性和可读性上,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陈建功:
    早在上世纪80年代,陈建功就是最早倡导和实践小小说文体的名家之一。尤其是担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以后,数十年间,他在文学活动中,多次为小小说读写鼓与呼:曾为《中国小小说50强》等小小说图书撰写序言,在中国现代文学馆组织“中国小小说之夜” 的活动。2009年,他出席“中国郑州·第三届小小说节”并作了《小小说的审美与“鲁迅文学奖”》的讲话,认为小小说非常适合更多的人参与创作,鼓励和期待小小说作家“在经典化方面多加努力”。2010年3月,小小说文体正式纳入鲁迅文学奖评选序列。


丁世显:
    丁世显同志在担任郑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间期,曾专门到《小小说选刊》《百花园》进行工作调研,鼓励干事创业,打造“郑州小小说”文化品牌。2006年,他建议“中国郑州·第二届小小说节”由郑州市人民政府主办,并在2007、2009、2011年连续参与了二、三、四届小小说节的策划实施,并拔专项资金编辑出版《中国当代小小说大系》(五卷)。这些关注和支持,为小小说这一新型文体的健康成长和事业繁荣,提供了高端活动平台,营造了民间读写的精彩瞬间,提升了中原郑州的“中国小小说中心”地位,影响力遍及海内外。

 

蔡 楠:

    蔡楠领军河北小小说创作队伍,在创办各地小小说组织、开展小小说活动、培养小小说队伍等方面绩效显著。2010年,他牵头成立了河北省作协小小说艺术委员会;设立了年度“河北小小说优秀作品奖”,先后组织了“吴桥杂技大世界杯”、“京东杯”、“献王杯”、“野三坡杯”等4届评奖;举办了“新华杯”、“税苑杯”等全国小小说征文大赛;自己筹资,创办了省级小小说刊物《河北小小说》,并荣获“河北省文学期刊贡献奖”;助推河北有条件的市、县成立了六个小小说艺委会、学会、联谊会,将民间小小说活动常态化。带领六名小小说作家成为河北省文学院签约作家。

 

沈祖连:

    2007年组建广西小小说学会,当选首届会长至今。连续主持了八届广西小小说评奖并颁奖。参与组织了首届广西反腐倡廉小小说大奖赛。出版会刊《大南方小小说》共七期,推出会员作品1000多篇。召开了本土五名小小说作家的作品研讨会。举行了崇左小小说创作、品味初夏绿意、灵山荔枝、泥兴陶等小小说笔会。编辑出版了纪念画册《凝聚雄起奋进》纪念广西小小说学会成立五周年。在广西日报、《红豆》杂志、钦州日报等报刊集中推出会员作品十多期(版),有效推动了会员创作的积极性。2012年组建成立广西第一个市级小小说学会崇左小小说学会。

 

申 平:

    申平作为惠州市小小说学会会长,带出了一支享誉全国的小小说作家队伍,旗下3人获得小小说金麻雀奖,多人获得全国优秀小小说作品奖、年度评选一等奖、佳作奖、双刊奖、冰心儿童图书奖等。惠州市小小说学会活动不断,深莞惠港澳地区小小说作家联谊会、“大学生·小小说·面对面”、《野兽列车》首发式等先后举行。2010年,“中国小小说创作基地”在惠州学院挂牌成立,2013年,“钟宣杯”全国优秀小小说“双刊奖”落户惠州,并成功举办首届颁奖大会暨惠州小小说现象论坛。从2012年开始,申平被聘为《小说选刊》小小说栏目特约责任编辑。

 

凌鼎年:

    多年来坚持梳理小小说活动。组织策划在新加坡注册成立了世界华文微型小说研究会,牵头成立了江苏省微型小说研究会,成立全国第一家“凌鼎年微型小说工作室;率领中国微型小说作家代表团访问美国,购买数百本小小说集子带到美国赠送给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耶鲁大学东亚图书馆,帮助建立中国微型小说作家作品集文库。长期为小小说事业的发展摇旗呐喊,为海内外作家的小小说集子写序百多篇。助力各类小小说大奖赛,热心参加与小小说文体相关的活动,编书、讲学、为文友们写序或推荐习作等。在海外华文小小说创作领域颇多交流,被业界誉为小小说活动家和代言人。

 

袁炳发:

    热情扶植本地小小说作者,帮助修改稿件并推荐发表,为小小说作家搭建平台。在《北方文学》《北大荒文学》《小说林》主持“小小说名家”专栏。在《伙伴》(俄文版)杂志推介多名小小说作品译成俄文介绍给俄罗斯读者。2015年初,在《天下书香》杂志策划小小说专号。先后与多家出版社合作主编《名家小小说欣赏》《中国最好看小小说》等书籍。担任郑州小小说高研班辅导老师期间,积极为学员辅导、推荐发表作品。连续三年策划组织在内蒙古、重庆、郑州以“让小小说之火燃烧”为主题的小小说笔会。2013年3月,主持东北小小说沙龙在哈尔滨正式成立。

 

  注:该奖项由中国郑州·小小说节颁布

 

   [杨晓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简讯】《飞天》《安徽文学》《微型小说选刊》《百花园》等名刊近期推出西平作家作品
人迹(小小说随笔)
杨晓敏的小小说世界 作者:舒升
纪念 | 办事与传道,荐贤贤于贤(杨晓敏)
万吉星︱补齐云南文学的短板
【微小说】魏海亮║近水楼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