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从当今楹联发展看“河东流派”产生的必然性

 

从当今楹联发展看“河东流派”产生的必然性  

何沁学

文学流派是指文学发展过程中,一定历史时期内出现的一批作家,由于审美观点一致和创作风格类似,自觉或不自觉地形成的文学集团和派别,通常是有一定数量和代表人物的作家群。这是在百度中搜到的“文学流派”的定义,楹联是文学的一种,看来“楹联流派”的产生也同样适应于这个定义。

楹联的发展独具气象,有目共睹。中国楹联学会自1984年成立以来,已经走过了近30年历程,尤其是孟繁锦担任会长和《联律通则》颁布以来,中国楹联事业的发展更是出现了空前的繁荣。中国楹联学会现有会员1万多名,全国各地楹联队伍已达80多万人。同时,网络队伍也如雨后春笋蓬勃向上。近年来,各地的楹联创作欣欣向荣,各地的联事活动蓬勃开展,各地的楹联组织风起云涌,各地的楹联理论研讨高潮迭起,各地的名家宿将层出不穷,楹联的实用效果和教化作用越来越受到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关注。近乎于白热化的楹联事业发展,使得湖南刘宝田、邹宗德两位理论名家奋臂高呼“楹联,下一个文学高峰”!这种提法绝不是偶然的,是在楹联事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呼之欲出的。与此同时,“河东流派”的问世与之形成了南北呼应,引爆了楹联事业向更高层次发展的导火索,使得所有楹联爱好者为之一振,眼前一亮。其实,“河东流派”这个提法在六年前运城学会组织的一次理论研讨会上,文化名人扆长茂先生就曾提出,只是限于当时条件不成熟,没能传播。时至今日,叫响联坛,已呈水到渠成之势。我想其原因在于以下四个方面:

一、厚重文化的渊源

在2005年全国统一高考试题中,曾有这样一道问题“我国什么地方最早叫中国?”标准答案是“山西西南部”,史称“尧舜禹建都的地方”,古称“河东”,今称“运城”。运城有着古老而深厚的历史,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舜耕历山,禹凿龙门,嫘祖养蚕,后稷稼穑,后土娘娘是华夏民族共同的母亲。华夏文化从这里一路摇曳而来,穿过汉风唐雨,经历宋韵元声;永乐宫中笑谈古今往事,鹳雀楼上眺望三晋风流。”这是运城市2006年被评为“中国十佳魅力城市”的颁奖词。这里,蕴含着中华民族最深的根,最古的源,是联系全球华人的历史纽带,是华夏文化基因的重要谱系依据。而今,行走在古老的河东大地上,一如穿行在五千年华夏文明的时光隧道。

运城人杰地灵,史多俊迈。酒圣杜康、纸圣蔡伦、史圣司马迁、武圣关云长、八仙之一吕洞宾、一代名妃杨玉环、思想家荀况、政治家柳宗元、史学家司马迁、戏剧家关汉卿、唐代名相裴度、科学家裴秀、文学家王勃王维王绩、教育家王通、《登鹳雀楼》的作者王之涣以及开中华民族经贸之先河的春秋时期商人猗顿等等都出生在这里。同时,明代联家乔应甲《半九亭集》4020副对联的问世,堪称中华对联发展史上的奇迹。

华夏之根,诚信之邦,大运之城!运城的厚重是值得我们骄傲的,今年市委市政府又提出了建设“大美运城”的雄伟宏构,为我们运城文化的发展和繁荣注入了活力,增添了魅力。有了这种厚重文化的影响,使得楹联文化更能傲立于百花绽放的群艺苑中,一枝独秀,熠熠生辉。

二、一面旗帜的引领

我们运城市虽然在全国是一个较小的城市,但由于其深厚的根祖文化和运城楹联人的不懈努力,使得楹联这个在别人看来不过是雕虫小技的文学形式在我们运城楹联人手里却做成了大事业。

运城市楹联学会成立于1999年,早在2004年13个县(市、区)都成立了楹联学会,实现全市一片红,形成了峨嵋岭、汾河和中条山三条楹联文化带。继2005年被命名为“中国楹联文化城市”之后,在 “服务政治、参与经济、荟萃精品、抓好普及”的学会宗旨和“三结合”、“三提升”等自创先进经验的指导下,形成了具有全国代表和典型示范带动作用的“河东楹联文化现象”, 成为一面引领全国发展的旗帜。目前,市级楹联学会会员发展到1500多名,各县(市、区)会员达8000多名,接受过楹联知识教育的市民和学生超过10万人,全市出现了9个“中国楹联文化县(市、区)”,11个“中国楹联教育基地”,15个“山西省楹联文化乡镇”和28个“河东楹联文化村”,形成了以董泽湖楹联文化密集区为标杆的8个楹联文化密集区。2012年8月,被命名为“中国最佳楹联文化城市”。这是一个含金量很高的文化品牌,对于提高运城市知名度和影响力,推进文化强市战略实施具有重要意义。期间,孟繁锦会长13次下河东,在题词“联卷河东”的同时,又提出了打造“联都运城”的宏伟构想,使河东联人再一次迈出了攀登巅峰的铿锵步伐。

三、风格特点的感召

楹联是一种我国独有的、特色鲜明的文学艺术形式,上下两句,却有着千变万化、海纳百川的艺术魅力。目前,楹联“河东流派”的创作风格共同趋向于豪放,突出表现为偕时、大气、壮美、雄奇。这不正是浩荡、果敢、蜿蜒、雄壮的母亲河魅力吗?舜帝的《南风歌》有“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的民本情愫;盛唐时的著名诗人王之涣《登鹳雀楼》有“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千古绝唱;南宋时举荐岳飞抗金的著名宰相赵鼎有“身骑箕尾归天上,气作山河壮本朝”的忠义豪言;清代“戊戌六君子”之一的杨深秀有“缧绁到头真不怨,未知谁复请长缨?”的大义凛然,这些传世佳作都佐证了生活在河东这一方热土的人民几千年血脉沿承所共有的风骨和本色。

几经沧海桑田,难改的是骨子里的品行和历练。十五年来,在创作交流期间,经过长期观察,河东楹联学会的代表人物——河东一百单八将、河东联坛十杰所创作的作品中,通过在艺术上多方面的摸索探求,在实施精品战略思想的指导下,出现了质与量的双重转变,不乏磅礴大气、凝重冼练、格调清新、文明有象的佳作流传于世,给品读者以美的享受和志的激励。在楹联发展到这种成熟阶段,大量的作家、作品产生之后,有了志趣相投和风格匹同的焦点,并且有一批人热衷于这个点的放大,才会形成了一种流派,领衔于发展的高度,挺立于业界的潮流,挖掘潜能,展示才华,最终为河东流派的形成和延展凝聚力量!

四、联坛繁荣的需要

各种流派的涌现和竞赛,是楹联繁荣的重要标志之一。而不同文学流派和艺术风格的自由发展和相互竞赛,又必然会加速楹联文学艺术本身的推陈出新,促进楹联事业的繁荣。敢于创新和争先的运城楹联人在获得“中国最佳楹联文化城市”殊荣之后,不是躺在功勋薄上沾沾自喜,而是挑战极限,正如“河东流派”的提出,使之发展迈向另一个高度。这一创举,大胆而适时,文明而厚重,使呼之欲出的“楹联流派”的产生变为现实,又一次昂首走在了全国联坛的前列。

8月12日,中国楹联学会会长孟繁锦在运城市楹联文化工作者岳民立杨振生、朱天运同志撰写的《楹联,“河东流派”的兴起与发展》一文上批复:“伟大时代催生‘河东流派’。流派群起,楹联之未来!”孟会长的批复,足以看出他作为楹联擎旗人所站的高度和胸襟,尤其是对中国楹联发展的未来指明了方向。这个伟大的时代就是楹联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这个时代需要“楹联流派”、并需要更多的“楹联流派”引导发展的趋势和潮流。这样,才会催生楹联作为下一个文学高峰的到来!

世上本无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楹联流派”的发展之路必将成为引导未来楹联事业发展的光明之路。“河东流派”作为发动引擎,等待着文学和社会各界加油、维护和检阅!

当前,全国各地都在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扎实推进文化强国建设,这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楹联文化属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楹联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纳入文化强国建设之中,是战略层面的要求,这是推进楹联文化发展千载难逢的大好机遇。楹联“河东流派”的产生,必定会引领这一机遇发生变革,出现百舸争流、千帆竞发的崭新局面,这正是我们这一代楹联人所担负的历史使命,我们将为之而奋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陈久平:让楹联成为群众文化特色
题材、风格与流派
丹融国色,薇出心灵——张丹薇楹联艺术赏析 山西闻喜 何沁学
河东楹联领军人物杨振生致力楹联文化的先进事迹
刘科元‖只言片语说“挽联”
【名家联作】从“河之东”到“海之南”【杨振生名胜标志联赏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