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张肖侠】山高而云不碍,悟出有入无之机

山高而云不碍,悟出有入无之机

——观摩课《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的反思

[1]

(宝鸡市姜谭联立高级中学 ;宝鸡721008

要:《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一课不是一般的新闻文体,而是一篇具有独特的视角和深厚思想的新闻,有着“于无声处听惊雷”的效果。本文通过一个课例来讨论这篇课文的教学设计和新闻教学内容的选定。通过课堂实录的讨论,认为要准确选定新闻教学内容,巧妙设计教学环节,处处抓住“没有”这一看点,从“没有什么”入手,品出作品的美妙之处,达到“山高而云不碍,悟出有入无之机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新闻  课堂实录   教学内容选定

 

关于《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的教学设计的研究成果比较多。在课程理解上,主要按照普通新闻消息来理解,依据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等基本结构来设计教学。但是我们认为《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是一篇具有独特的视角和深厚思想的新闻,有着“山高而云不碍,悟出有入无之机”的效果。下面笔者想从一个课例来反思这一课教学内容的选定。

[课堂实录]

第一环节:由图片《奥斯维辛集中营大门口》导入

师:奥斯维辛是什么地方?另一译本《布热金卡:阳光明媚,鸟语花香》,这个题目和《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比较,哪个好?

1:课文题目有吸引力。

师:课文题目能引发思考,引发了什么思考?

2:奥斯维辛为什么没有新闻?

3:奥斯维辛没有新闻,有什么?

师:奥斯维辛没有新闻,为什么还要写?

师:它和你平日看到的新闻有什么不同?这则新闻写了什么?

[点评:这个环节用时7分钟,起初笔者担心导入用时过多。其实担心是多余的,这些问题的提出是为下一个环节作铺垫。这样的设计符合王荣生先生的观点:“语文课堂重建的关键点,是将课堂教学以‘教的活动’为基点,逐步转变到以‘学的活动’为基点。”[1] ]

第二环节:合作学习:学生讨论以上问题

第一个问题:奥斯维辛为什么没有新闻?第二个问题:奥斯维辛没有新闻,有什么?第三个问题:奥斯维辛没有新闻,为什么还要写?第四个问题:它和你平日看到的新闻有什么不同?这则新闻写了什么?

[点评:课堂讨论时间只给学生1分钟,时间过短,不可能讨论完这么多问题。建议教师多留给学生思考和讨论的时间。]

第三环节:学生展示讨论结果

学生展示以上问题的讨论结果。

在学生回答奥斯维辛为什么没有新闻时,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新闻的特征(真实性、时效性、新鲜感),并指导学生读课文。在学生回答奥斯维辛没有新闻,为什么还要写这一问题时,教师引导学生关注写作背景。在学生回答这一环节第四个问题时,教师展示了这则新闻获得美国普利策新闻奖的颁奖词,其中突出的亮点是:零度写作和着眼细节。

[点评:在学生回答讨论问题中插入新闻特征、作者和背景等内容,打破了以往阅读教学先介绍的惯例,在讨论中适时点出,能与问题贴近,显得自然。这一教学活动的设计能帮助学生理解该问题,活动设计配合巧妙]

第四环节:探究学习,交流研讨

教师提出探究的问题:

1.本文突破了“零度写作”,表现在哪?本课在写景、记事、写人方面都有值得推敲的细节,你发现了吗?它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

把自己和其他参观者在奥斯维辛访问时的感受当做文章的主要内容来写,字里行间灌注着个人的情感。作者无一句正面控诉,却强烈的表达出自己的愤懑,字字句句敲打着读者的心,更能感染读者。

2.本课在写景、记事、写人方面都有值得推敲的细节,你发现了吗?它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

学生分别分析了第13段、第14段、第15段的细节描写,回答了自己的思考。

[点评:这两个探究题的设计与前一个环节紧密联系,环环相扣。学生能够准确地找出细节描写的段落和句子。]

[教学反思]

对这篇课文的准确理解,需要从这篇文章获奖的颁奖词入手,颁奖词是:“《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突破新闻零度写作原则,着眼细节,以冷峻的视角,深沉地描述了今天的奥斯维辛集中营纪念馆。在恐怖与快乐、战争与和平、历史与现实的反差中,它召唤起人们关于灾难的记忆、关于生命的思考、关于人性的自省。它的发表充分地表现了一个新闻记者的使命感,更以迫人的力量震撼生者的心,成为新闻史不朽的名篇。”

现有的理解和教学内容选定,基本都是从颁奖词入手的,认为这篇文章的特点在于:一是突破新闻‘零度写作’原则,着眼细节。二是比较的手法。三是使命感[2]。但是这里有个问题需要讨论,那就是是现有的该文教学研究忽视了颁奖词中的“以冷峻的视角,深沉地描述了今天的奥斯维辛集中营纪念馆”。“冷峻的视角”恰恰是这篇新闻文章的独特之处,也就是对“有”和“无”的理解是这篇文章的关键之处。

从文章来看它有的是集中营的罪证,有的是人们二十多年后依然震惊、害怕、恐惧的反应,有的是作者与参观者得到的同样感受、震惊和窒息,同样愤怒的人类良知。“没有”和“有”把现在和过去联系了起来。没有的是现在“新”闻,有的是过去“旧”闻。这篇文章的关键是理解作者反复强调的“没有”的用心,说“无”是要引导人们对“有”的关注,暗含着一种“山高而云不碍,悟出有入无之机”的意思。理解了文章中的这个“有”和“无”也就能领会作者的写作用心,领会了课文独特的写作视角和写法,品味了文章中语言的味道和真正的魅力。从这个认识出发,笔者认为需要对这篇课文的内容选定和教学设计进行如下反思:

1.准确选定新闻教学内容。王荣生先生说:“我们需要拓宽‘为理解而新闻’的教学内容选择路径。” “我们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就需要考虑舍去那些对学生来说一读就懂的内容。需要教的内容是,把学生提升为理性而具有批判意识的阅读者,即要让学生学会从报道的事实信息中分析、鉴别其背后所隐藏的信息,区分出新闻事实和新闻背景,辨析客观叙述和主观评价。”[3]

既然《奥斯威辛没有什么新闻》属于新闻,那么新闻阅读教学的主要方向是,培养学生做一名合格的“受众”,引导学生理解《奥》文作为新闻在“场景、心理、情感感受、细节刻画”方面的特点。执教者根据学生需求选择教学内容,是新闻教学的有效途径。这节课没有安排新闻体式与新闻金字塔结构的学习,而是让学生学会寻找新闻背后的信息: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但能引起世人的警戒。课堂设计学生提出问题,学生主动设问,不但选择信息,而且自行解释和决定取舍。作者写下这篇文章,在当时有现实意义,希望人们牢记灾难,铭记历史,不要重蹈覆辙。这节课的教学内容的选定,无疑找到了这则新闻的“亮点”。

2.巧妙设计教学环节。奥斯维辛曾经发生过人间惨剧,但已是过去,所以记者访问这里的目的自不在于报道事态,而在于激起人们对死难者的悼念和对暴行者的憎恨,以表达企望世界和平的主题。这个课例给笔者的启示是《奥斯威辛没有什么新闻》不能按照常规的新闻消息来设计教学,而选取文本中最有意义的内容,运用最适当的方式组织教学,是《奥》文教学“最优化”的有效途径。这个教学案例,从题目入手,是我们想看到的“咬文嚼字”。从“没有什么”入手,品出作品的美妙之处,体味出“山高而云不碍,悟出有入无之机”的深邃之意,收到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教学效果。

  3.处处抓住“没有”看点。执教者对这则新闻的关键词把握准确,以“没有”为突破口、看点。引导学生讨论6段“今天,在奥斯维辛,并没有什么可报道的新闻”和16段“在奥斯维辛,没有新鲜东西可供报道”的含义。“没有新闻”却硬要写新闻,这正是罗森塔尔的别出心裁之处,也正是它成为名作的主要原因。“没有”是执教者教学活动展开的关键词。就连细节描写研讨环节,执教者也不放过“没有”,重点分析14段“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作祷告的地方”句子。在引导学生讨论这则新闻“有”什么,依然从“没有”方面入手,执教者让学生体会参观者的感受的句子,引导学生体会“人们再也听不到受难者的喊叫了”“导游也无须多说”“解说员快步从这里走开,因为这里没有什么值得看的”等句子。看似沉默的,实则愤怒,达到无声胜有声的效果,既是对法西斯的最强烈控诉与极端愤恨,也是对死难者遭遇无法再看的不忍与同情。新闻中并没有过多地描写奥斯维辛阴森可怕的景象,参观者和读者可以想见当年残酷的景象,在“没有什么”中,包含了无声的愤怒。正如鲁迅在《记念刘和珍君》中反复强调的“我还有什么话说”“我实在无话可说”“我说不出话”,无话可说,不是真正的无话可说,而是愤怒!反动派的杀害刘和珍的凶残,文人的污蔑和惑众的下劣,令人说不出话来。在这一方面,两篇文章有异曲同工之妙。执教者引导学生分析“没有”,赏析语言,研读文本,“喧中见寂,有入于无”,从而深入到对文章主旨的领悟。

                       参考文献

 [1] [3]王荣生:《阅读教学设计要诀》[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4149220.

[2] 童艳华 袁海林.永远的新闻[J],中学语文,2013(4).

                          (发表于《语文教学通讯》20164A)

 



[1] 项目来源:陕西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XDKT2024:《高中语文实用文教学内容选定的原则与策略研究》的阶段性项目。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教学设计,四两能拨千斤吗?
同课异评活动评课稿展示一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课堂记录
江西省中小学继续教育网
源活则水清——新课程标准下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案例之《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静候花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