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诗教学,仅仅意会还不够

古诗教学,仅仅意会还不够

——《赠刘景文》教学思考

  李竹平

古诗词教学,历来强调一个“读”字,如今又提倡回归诗的本质,变宽泛的“读”为“吟”为“诵”。作为从一诞生就与音乐结缘的诗歌,平长仄短,依字行腔,通过音韵节奏来传达情感意蕴,自是有一番道理的。然而,古诗词实在是博大精深,并不是在“读”“吟”“诵”上做足了功夫,就抵其肺腑,融会贯通了。应该说,唐宋文人比现今的凡夫俗子对诗之奥妙的理解不知胜过多少倍,他们也无法仅仅通过音韵的把握来体悟每首诗的要旨。例如李商隐的诗,因为用典多而生僻,同时代的文人也望而生畏。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谈到了诗词“隔”与“不隔”的区别,驼庵居士顾随也谈到了“隔”与“不隔”,所论基本无关诗词的音韵,而是诗词意象和情感能否与读者形成自然的共鸣。从节奏音韵上来体会诗词的情感意境,属于大体上的“意会”,可以帮助我们正确地理解诗词的情感基调。每首诗词抒写的具体情境、表达的具体情感,还是要沉入诗词的词句当中读个明白。

苏轼的《赠刘景文》一诗被人教版教材编入二年级,用意何在,无非是希望学生能从诗句中感受秋天景象,进而体会对朋友的赞美。而我认为,这首诗放在高年级更合适。

当然,和五六年级的学生一起学习苏轼的《赠刘景文》,如果仅仅停留在了解诗句的字面意思,议议诗中的景、物和作者要表达的情感,强调读中悟情,读中移情,其实并不能让学生真正读明白这首诗的精妙。写景以明时令,咏物以寄真情,这是诗歌前两句所述,用的是比兴的手法;后两句表面看来,也就是在前两句的基础上直接表明心意,勉励友人人生虽苦短,壮志犹可酬。这么来解,实在显得乏味无趣。

若要将这首诗读个明白,必然要追问:为什么景要取“荷尽”与“菊残”,物要咏“荷”与“菊”?直抒胸臆时不接续一二句的景与物说“荷尽菊残”时,而另取意象为“橙黄橘绿”时呢?将这些问题都弄明白了,学生再读此诗,必然与不明白时的感觉是不一样的。一知半解时的摇头晃脑和透彻领悟时的点头会意当然判若云泥。

诗有诗的学法,运用讲解分析,对于成人未尝不可,对于六年级的学生,就很是不妥了。更何况,诗意之丰赡,往往与诗歌的创作背景、诗中运用的意象关系十分密切。这首诗的写作背景很容易领会,写于1090年,苏轼时任龙图阁学士知杭州,54岁,刘景文时年58岁。这样的年龄在宋代已属暮年了,文人最容易感慨岁月流逝,人生苦短。苏轼赠刘景文这首诗的用意十分明显,秋末冬初,残菊犹傲霜,更有橙橘硕果满枝头,那么虽已人过壮年,未尝不能仍有所作为,还是要抓住这大好时光,积极进取。读懂了这一层,不过是得其表而未入其里,学生的“读”“吟”“诵”也仅表现为乐观激昂而已,无法达到心领神会、意趣润心的境界。

“意象”和用典是学习古诗词必然要关注的,担心小学生失去了兴趣或理解力不够而有意淡化意象的感悟和用典的链接,并没有什么科学的依据,毕竟小学高年级的孩子已经处于认知的形式运算阶段,思维能力的培养应重点落实在逻辑思维训练上。“荷”与“菊”是诗家经常吟咏的形象,尤其是“菊”这一意象早就深入人心——傲霜之精神,高洁之品质。《赠刘景文》的前两句通过“荷尽”“菊残”描绘了深秋初冬的景象,但“荷尽”与“菊残”在这里并非并举,而是以“荷”衬“菊”,突出菊的“傲霜枝”,传达的意思已十分明显。还原一下刘景文读到这两句诗时的情景吧,他一定会联想到更多描写菊的诗句,感念苏轼互勉之情:是啊,菊残犹有傲霜枝,我虽已五十多了,生命不止,奋斗不息,还是能有所作为的啊!为什么刘景文能这么心领神会呢?因为“菊”的形象已经在人们心中拥有了共通的意象密码,这密码就是历代咏菊的诗句。理解感悟这两句诗,补充有关咏菊的诗句就很有必要了。鉴于学生的阅读积累和自主的理解能力,我在课堂上链接了陶渊明《饮酒》中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白居易的《咏菊》(这首诗中也同时写到了“荷”与“菊”,也是用“荷”来衬托“菊”),元稹《菊花》中的“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补充的诗句让学生懂得了苏轼为什么选择写菊花而不是别的花儿,他不仅仅是写景、咏物,而是通过写景、咏物来抒发特定的情感,传达特定的胸臆。

诗歌的后两句由前面的写景、咏物转到了直接抒情,“一年好景君须记”中的“好景”指的是什么呢?如果不联系后面一句,读者自然想到了前面的两句,同时会再次将目光聚焦在菊花的“傲霜枝”上,这样也很自然,正好能表达苏轼对刘景文的勉励之意。读到下一句,我们发现苏轼请刘景文记住的好景不是“残菊傲霜”而是“橙黄橘绿”,疑问自然来了:难道苏轼是让刘景文忘记这深秋初冬的萧瑟,也不要管那菊花是不是有“傲霜”之枝,忘记自己已经五十多岁,即将步入暮年?还别说,六年级的学生看到“橙黄橘绿”四个字,第一时间联想到的就是夏秋之际,还以为苏轼让刘景文回想正值壮年的岁月呢。他们不知道,橙与橘都是秋冬时节才成熟的,橘子成熟时一般是绿色的。好吧,这点老师解释清楚了,那为什么苏轼不说“菊残傲霜”时,偏偏要说“橙黄橘绿”时呢?学生一定不知道,苏轼的诗句中藏着典故的,这典故就是屈原写过一篇《橘颂》。因为屈原的《橘颂》,在文人的眼里,橘就成了“深固难徙”“独立不迁”“秉德无私”“行比伯夷”等高贵品质的象征。苏轼正是借《橘颂》之意赞颂刘景文的品格和节操,同时勉励好友珍惜这大好时光,乐观向上,积极进取。

怎样将屈原的《橘颂》引入课堂呢?讲解肯定不合适,将《橘颂》解读学习一遍也不合适。我的做法是,将《橘颂》的原文和一一对应的译文提供给学生,我朗诵一遍原文,然后让学生自己读一读译文,并且思考,自主发现:苏轼为什么要强调秋末冬初时节是“橙黄橘绿”时?很快,学生在译文中有了发现,原来屈原笔下的橘具有很多高贵的品质;紧接着他们又想到了,苏轼这是在委婉地赞美刘景文。问题又来了:刘景文能看懂吗?当然能,因为刘景文也是当时的读书人,应该知道屈原的《橘颂》。我们一开始为什么会产生疑问?因为我们不知道屈原写《橘颂》的典故。现在知道了,也就恍然大悟了。

这样的学习过程,既有获得新知的快乐,又有发现的快乐,同时还收获了阅读古诗词的新方法,当然学生的心中会充满了诗意。

一首古诗词一般只有几十个字,其中包含的情感、意蕴用现代语言往往几百字甚至几千字也难以解读透彻,我们在教学中总是点到为止,让学生模糊意会,并非明智之举。学习古诗词,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在不同的学段采取不同的策略,让学生真正得意得言又得法,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古诗词的无穷魅力。

                                                              (已发《教育视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启功书法(苏轼《赠刘景文①》)
每天一首诗,提升记忆力:26《赠刘景文》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古诗赏析)
小学低年级古诗词阅读训练 暑假拓展训练
部编三年级语文古诗三首《山行》、《赠刘景文》、《夜书所见》教材解析、教学目标及教学反思
11.22意象法学《赠刘景文》外一首(《闻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