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再谈古风填词·声韵说

    时隔一年,再度起笔,起因并非技痒难奈,虽然以前写过相关的内容,但是这一年内,还是有很多这方面的问题在填词同道中,于是今天再写,旨一在深入探讨,旨二是解释一些表面现象的原因所在。

    声韵归根结底还是平仄和押韵。

    押韵在近两年前写的《浅谈古风填词八·押韵》里已经说的不能再清楚了。我反复仔细看了,暂时没有发现问题,故而没有要更正的地方。只是要提醒,在押韵的时候,之所以同样的韵母读音存在不同,如yu,wu。又有不同的韵母,却能押韵共用,如xue,qie。是因为押韵的时候真正所压的韵,并不是韵母,而是韵母分解之后的韵腹。这个问题之前提过,今日再提,是希望大家在注意押韵的时候不要只背“押韵”这两个字蒙蔽了,是不是押韵,光看韵母是不对的。押的太死,反而不如在适当的时机换韵,有些人提倡依韵书或者归类总结,对于这种观点,我认为随时携带韵书,或者背下归类总结是不现实的事情。作为唱出口的歌词,是否押韵完全是凭借自己的嘴念一下唱一下,可以证明的事情。押韵是基础的重中之重,但也别被韵框死了词。

    一韵到底虽然值得提倡,但很多韵里的字更是古人用韵是公认的险韵,指语句用生僻字押韵,化惊奇为平常,使之并无凑韵之嫌弊。押险韵古来就是一个剑走偏锋的事情,否则也不会名之险韵。唐时韩愈诗派爱用此法,显诗之奇瘦险怪,于古时追求太湖石奇美,是一种审美。在这里,我不反对用险韵,用好了能化腐朽为神奇,用不好,在堆砌辞藻生僻字一堆不明所以的词中在加一个险韵,只能说意韵与声韵之美当然无存。例如苏轼有诗“老病自嗟诗力退,空吟冰柱忆刘叉。”以叉这种险韵字押韵,显然也不是轻易驾驭得了的。Cha并不是一个险韵,但这里的险韵指的是一个韵里可能生僻的字比较多,而常用字少,比如ie,ue这种韵,险韵字多,如果一个韵,押到要用险韵才能以为继的程度上,还不如换韵。

在这里要提醒大家的是,关于韵很多概念古今是古今有异,在古代的时候,寒和删虽然韵母都是an,但并非一个韵。而当不能一韵到底的时候,古时候所说的换韵和借韵则是指,

“十五删”里面的字可以借给“十四寒”这个韵来用。而现在所说的换韵,则是建议学习古代“古风”四句一换韵的那种换法,尽量不使得换韵太过突兀。

    押韵押的死板不自然跟用险韵一个道理。《红楼梦》中“第五十回·芦雪庵争联即景诗”中众人以“二萧”为韵,等黛玉“沁梅香可嚼”句子出后,可以说到了诗最后的一个阶段,这时候湘云诗兴正盛说了一句话要把“二萧”的韵写尽,黛玉及时制止,理由也是为了用尽韵,生涩失了诗意,便不好了。作词押韵道理也一样,能一韵到底固然好,若不能,勉强为之,歪曲了意思还不如及时换韵。

    不同的韵读音有不同口型,开口,齐口,合口,撮口以前也说过,再捎带提一下,高昂激烈的曲子适合开口音,尤其是高音部分,利于歌手的声音打开,而齐口(如:ci、si)撮口(如:cuo,guo)则相对不好唱。不同的口型可以表达不同的感情,这点我并不认同,但是高音部分切忌不要自己写的痛快,而让歌手唱不了。悲哀的地方也别写那种开口唱出来十分中气十足的韵,不然词曲之外,也能违和。这些话点到即止,还是授人以渔胜过鱼。

    然后再说平仄,之前有人提出过倚声填词这个问题,倚声填词或者说现在我们的古风填词真的要追溯又来的话可以说是宋词的变种,因为宋词的曲调大部分失传,所以没办法确定某个音是对应平或者仄,也没有根据和理由说是某种调式应该平和仄,所以我只提倡押韵,而不提倡用平仄。格律诗有平仄是因为格律诗不存在音乐旋律,古代吟诵的方式也有我们不知的定式,字数也有限制,是有规律可循的,但是现在的古风填词没有,所以没有必要在很多人本来就驾驭不好的文言或者半文言押韵的基础上再加一道束缚限制,完全是庸人自扰。但是平仄始终是值得注意的一点,我这里止的是押韵字的平仄,以前也说过,仄声结尾短促,而平声显得意味悠长。古风填词若真要用平仄,我以为仅此而已。

    我并不是学考据学的人,之所以在文章中溯源,是希望读者能明白我之所以有如此观点的原因。相较而言,以前的那篇写的是怎么押韵,如何让自己的句子压到韵上的一些技巧。而这篇文章,则是希望不要为“押韵障目”之所以说诗词要押韵,并不是要给写作以枷锁,而是要诗词更上口,更赋予声韵之美。可能从词作来看,声韵不影响表意,但对歌手来说,却关系重大,注意好了声韵,词和唱,也都能因声韵而加分。

   最后,上次推荐了《中华新韵》作为现代汉语写文言词的韵书,这次推荐《声韵启蒙》,读一下,便能知道声韵之重要,声韵到位,即使是没有旋律的词也不失诵读之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诗律词律曲律汇编》||第3讲《韵书和用韵》(续)
[转帖] 近体诗的押韵
如何选韵和押韵
十一月第二讲 诗韵概要
格律诗
台北林正三先生【诗学概要】(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