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停”与“泊”

“停”与“泊”

 

有一次,在一所小学听课,老师在上杜甫的《绝句》。有学生质疑说:“门泊东吴万里船”中的“泊”为什么不用“停”。老师说,我们换上“停”字读一下,怎么样?学生读了一下,觉得不好听。后来老师们又讨论了这个问题。

其实,用“泊”字主要从语义上说,“泊”是靠岸停泊的意思。杜甫诗“门泊东吴万里船”中的“泊”,显然是停泊靠岸的意思,因此用“泊”从词义上说是准确的。

有的老师说,“停”只能用于“停车”,如杜牧《山行》中说“停车坐爱枫林晚”,而不能用于“船”;“船”不用“停”,而是用“泊”,因而不说“停船”。这里关系到“停”与“泊”词义和用法的辨析。“停”和“泊”是近义词,因此有合成词“停泊”。现代汉语中,“泊”不单用,表示“停靠岸边”,一般用合成词“停泊”、“停靠”。从词语搭配上说,“停车”可以,“停船”也可以。现代汉语中,“停船”和“停车”一样,用得很普遍。“泊船”作为古汉语的遗留,也可以用。现在一些旅馆、停车场的招呼牌上还有“泊车”的字样,可能是从粤语中借来的。《现代汉语词典》也收有“泊车”词条,并注明是方言。“停船”,即便是唐代,也可以用,如崔颢《长干曲》中就有“停船暂相问,或恐是同乡”的句子。但是“停船”表示的是“使船停下来”,或者说“停止划船”,而不是停靠岸边。最主要的是,把船停靠在岸边叫“泊”,这个意义古代不用“停”,而用“泊”,如杜牧《泊秦淮》、王安石《泊船瓜州》等。

那位老师从好听不好听来分析,也是有道理的。“绝句”是格律诗,讲究平仄,即注意音节和谐。根据律诗粘对的要求,上句“窗含西岭千秋雪”,其平仄是“平平平仄平平仄”,下句和“含”相对的应是一个仄声字。“泊”是一个仄声字。也有老师提出来,“停”是平声,“泊”也是平声。这是不了解声调也有一个演变的过程。我国从南北朝时,就有四声的说法,指的是平上去入四声。其中上去入都是仄声。“泊”是入声字。到元代周德清《中原音韵》才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的四声,并把入声字分配到“平、上、去”声,这叫“入派三声”,主要用于戏曲方面。这时“泊”才归入平声。(见《中原音韵》,《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第一集)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7月第1版)不过即使元代以后,古代诗词写作仍用“平上去入”四声。

从词义上说是准确的,从读音上说是符合律诗要求的,所以应该用“泊”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平仄怎么分啊?
何为四声、平仄
如何对诗歌进行平仄分析?
要想学好格律诗词,
怎样写古诗词(初级学习版)
格律诗为什么宜用平声韵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