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读书中的写作意识

读书中的写作意识

 

读书的作用很大,因此可以容纳不同的读书目的,有的人读书为修身养性,提高道德修养,有的人读书为获取新知识,从而开阔视野,也有人读书为娱乐消遣,打发多余时间。我想,大概也有人是为了学习写作而读书。附带说明,这个读书目的不一定和其他目的冲突。

读书应该有阅读取向和写作取向之分。如果仅从提高认识,了解信息的目的来读书的,自然是阅读取向。而在读书中还要研究写法,还要为自己写作做点准备的,这就是具有写作取向了。一般读者读书只要知道书中的内容或道理,不大会去追究他是怎样写的,用了什么方法,表达效果如何?但从学习写作来说,就不是这样了。语文老师在上阅读课时,会去分析作者思路,结构安排,遣词造句,分析作品为什么要这样写,即使不是为了写作,但还是对写作很有帮助的。这道理很简单,就是因为我们阅读的作品正是别人写出来的。看看别人是怎么写的,对自己写作当然会有启发。

对学习写作的人来说,读书时要有写作意识,大概是不言而喻的。

 

带有写作意识来读书会怎样读呢?这里约举数端。

1.积累语言

注重积累,首先注重积累作品中的语言文字。这一点是我们语文老师比较重视的,常常会要求学生积累好词好句。只是“好词好句”的说法有问题。尤其是“好词”的说法,更是缺少推敲。词无所谓好坏。所谓“好”只是用得“好”。我曾经举过一个例子,《水浒传》中写“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用一个“紧”字描写纷纷扬扬的大雪,大家都说这个“紧”字用得好,但是这个“紧”字太普通不过了,不知是否能算“好”词?其实小学生积累的主要是“新词”,就是从他们的阅读经历中没有遇到过的词语,这样能逐步扩大他的词汇量。对于“紧”一类的词语要从体会的角度去品尝。积累词语当然不限于小学生,对成人来说,也是遇到。我记得当年在读《陶庵梦忆》时,开篇就看到一句话说:“钟山上有云气,浮浮冉冉,红紫间之。” “浮浮冉冉”,我在其他书中没有见到过,但是我觉得“浮浮冉冉”用来描写“云气”幅度不大的飘移和浮动,兼有安祥悠闲的气度,用得准确而生动。于是也就在书上做了记号,此后我也一直记得这个词。至于如何积累,抄写、圈点等都是办法。句子的积累,严格的说来也是如此,就是说,它的好坏实际上是在文章中的表现出来的。但是句子相对有一些独立性,因此才会有什么“名句、佳句”之类的说法,在古诗中,我们也会发现,又是整篇来看不怎么样,但是其中一联则是写得不错。这种情况在古诗中甚多。而其他警句格言、谚语、成语等,自然也是语言积累的内容。

语言积累中,整段整篇的积累可能更为重要,这主要是古代诗歌散文的背诵,这是对学生来说终身受益的东西。古代作者精通六经,都能熟读成诵。现当代一些作家也能背诵整本的《古文观止》,都是明显的例子。我自己在大学里才开始背诵《滕王阁序》,每天背一段,然后再连起来背,背不出来了,再回过去背,反反复复的背。至今能达到的程度,第一,看别人文章是否用了这篇文章中的词句,我马上就能知道;第二,差不多还能背诵一些,写文章时偶然也会用上。古诗文是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精华,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出一个中国人的文化底蕴。

积累也不是局限在古代文学,中国的现当代文学和外国文学中也有许多优秀的作品值得学习和积累。有的也需要背诵,尤其是诗歌散文和小说戏剧中的一些精彩片断。

 

2.积累材料

书上的材料是间接材料。但是我们不可能因为书上是间接材料而忽视它。因为书上所提供的材料,跨越时空,我们不可能事事亲历的。而这些材料写在书上,一般来说都有一定的典型性,其中包含了丰富的意义。

我下放时候的一个同学,在农村中坚持每天读《资治通鉴》,每天做读书笔记。这个过程中,积累了相当丰富的材料,不仅接触了历史上无数的历史事件,而且由此又产生了无穷了感想体会,提高了自己的见识,丰富了自己的思维,当然也磨练了自己的一支笔。回想当年在农村的时候,看书的同学也确实不少,但是没有一个同学像他那样持之以恒的积累,这支笔每天都要用的。

我们看书,对于作文来说,其实最大的作用就是材料的积累。这里读书的量就很重要了。你读的书多,自然积累的材料也多。欧阳修说要“勤读书”,这里也有量的意思。这一点在欧阳修之前就有许多人说过了,最著名的就是杜甫所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万卷”不是一个小数目,但是没有这个“万卷”,下笔就“神”不起来。明杨慎《升庵诗话》卷十四说:“杜子美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此子美自言其所得也。读书虽不为作诗设,然胸中有万卷书,则笔下自无一点尘矣。”这句话说,读书不是专门为了写诗,但是“胸中有万卷书,笔下自无一点尘”说明读的书多对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是绝对有好处的,至少说是有利于写作的。清代学者万斯同《与钱汉巨书》云:“必尽读天下之书,尽通古今之事,然后可以放笔有文。苟其不然,则胸中不能无碍。胸中不能无碍,则下笔安能有神。”当然,这话应该一分为二来看待,首先,我们不可能等把万卷书读完再来写作,肯定是边读边写;但是要写得好,则还要假以时日,不仅书还要读,文章还要写,还有许多方面的事情也需要做。这也就是说,读书对写作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但是写好作文还有多方面的因素,这倒不是读书就能包打天下的。现在读书量已经引起大家注意,而且还有了一定的规定。不管他是不是为了写作,但是这个量对写作绝对是有好处的。

古今中外许多作家都认为自己写作能力的提高得力于博览群书。如冰心、巴金、朱光潜、高尔基等。鲁迅也说过:“文章应该怎样做,我说不出来,因为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看和练习,此外并无心得和方法的。”《致赖少麟》《鲁迅书信集》)。由于积累的材料多,写起文章来思维活跃、视野开阔,旁征博引,左右逢源。

 

3.积累写法

从写作上考虑,人们在读书时自然最关心文章的写法。写法是对作品表达主题的方法,包含了句法、章法上很多内容。为写作的阅读势必对文章写法要予以注意。经过长期积累,能够使我们认识文章规律,在写作中也能有所借鉴。

语文老师上课,常常会去分析文章的主题、材料、结构、语言以及写作特色等,这就是对写法的关心。实际上,不是上课,平时阅读时也需要关心文章的写法。

我国古代对写法是非常留意的。心平气和的来看,八股文实际上是一种写作应用模板,也是历代写作经验的结晶。后来人们批判八股文,主要是把八股文程式化,而且作为唯一的一种写作应用模板,不允许其他写法了。现在有些人还竭力创造写作模板,中小学作文中这种写作模板更多。

对篇章写作技法的研究也有很多。清代李扶九就编写过《古文笔法百篇》,近代胡怀琛也编写过《古文笔法百篇》。刘锡庆《基础写作学》谈写作技法时对这两本书多有所借鉴。当然我们也不能陷入进去,一定要给他讲个什么法之类的。

但是我们对文章是如何表现主题的,理应予以特别的关注。

 

4.边读边写:不动笔墨不读书

常见到一些帖子上这样写到:“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把“不动笔墨不读书”说成是古人说的。有个帖子声称:“暂且不考证‘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出处,古训能流传至今。就已经证明了其中道理的深刻。”虽然没有考证出来,但还是把他归入“古训”。其实,“古人”不“古”,这句话是徐特立先生说的,版权当归徐老先生所有。这句话怎么说,事实上,看书者未必都动笔。其原因还是我前面说到的,读书有不同的目的(或称取向),他只是消遣消遣的,你叫他动什么笔。但是写作取向的阅读倒是需要经常动笔。徐特立老先生是教师出身(毛泽东是他在湖南第一师范教书时的学生),视书如命,长征路上,什么东西都可以丢掉,就是不肯把书丢掉。“不动笔墨不读书”也正是他读书的经验之谈。

不过,这句话应该是概括了许许多多读书人的经验。下面介绍一点阅读时动笔的方法。

(1)摘录抄写。这是我们老师常常布置给学生做的事情。很多学生都有摘抄本。这个方法简便易行而作用很大。说点抄书和写作的事情。很多人都抄过书,有篇文章介绍欧阳修的读书情况,说:“欧阳公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太夫人以荻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宋濂《送东阳马生序》说自己经历:“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这两个抄书的例子是因为家贫无书读因而借书来读,顺带也就抄起来了。《明史· 张溥列传》说到:“溥幼嗜学。所读书必手钞,钞已朗读,过即焚之,又钞,如是者六七始已。右手握管处,指掌成茧。冬日手皲,日沃汤数次。后名读书之斋曰‘七录’……溥诗文敏捷,四方征索者,不起草,对客挥毫,俄顷立就,以故名高一时。”这是自己有书还要抄,这是把“抄书”作为一种方法了。

摘录也是抄,但是和抄书不同了,这区别就在于它需要选择。它是从所读的书或文章中摘选、抄录自己感兴趣的精辟论断、典型材料或生动词语,也可以摘录阅读中产生疑问的地方。朱熹在《先正读书法》中说过,“小有疑处,即便思索,思索不通,即置小册子,逐日抄记,以时省阅,俟旧日逐一会理,切不可含糊护短,耻于咨问,而终身受此黯暗的自欺也。”读者可能根据自己的需要来摘录,也可能觉得对自己有帮助而摘录,或者觉得自己有体会等。学者治学,未必抄书,但是摘录却是少不了的。回想自己当年写一篇毕业论文也是做了许多摘录卡片。这确实是一件基础工作。当然,这和小学生摘抄好词好句不同,和有些人下载或拼凑一篇文章去交差也不同。

(2)圈点批注。这是在自己书上动笔的事情。古人读书,圈点批注是主要的读书方法,《曾国藩家书》(道光二十四年十一月廿一日):“学问之道无穷,而总以有恒为主,兄往年极无恒,近年略好,而犹未纯熟。自七月初一起,至今则无一日间断,每日临帖百字,抄书百字,看书少须满二十页,多则不论。自七月起,至今已看过《王荆公全集》百卷,《归震川文集》四十卷,《诗经大全》二十卷,《后汉书》百卷,皆朱笔加圈批。虽极忙,亦须了本日功课,不以昨日耽搁,而今日补做,不以明日有事,而今日预做。”这里“朱笔加圈批”就是我们这里所讲的圈点批注了。古代的圈点批注也颇有些评出名堂来的,如金圣叹评《水浒传》,脂砚斋评《石头记》等,应该说,都是批注的典范作品。

圈点是在书上根据的认识和需要用符号做出标记。例如,用竖线划分段落层次,用横线标出内容重点或关键性语句,用问号或惊叹号引发思考、提醒注意,等等。还可以用各种彩笔做记号。宋朝学者朱熹就喜欢这样做。他初读时,把有体会的地方用红笔划出,再读时又把体会深的地方用青笔划出,以后再用黄笔勾画,三四番后,又用黑笔勾画。他说这样就能“渐渐寻到那精英处”。根据自己的习惯,还可以创造其它符号。列宁在读过的书上,都有许多五颜六色的记号。他的划线自成系统。在边上划一条直线,表示这段话值得注意,划两条、三条直线,表示更值得注意。当然,还要注意,不要画的太多,你画的到处都是,也就失去画的意义了。

批注可以和圈点相辅而行的。批注,也叫眉批,就是在书眉上写上自己的感受心得、评语、订误和疑惑。一般来说,这是在阅读过程中随手进行的。

批注的内容没有什么限制。你认为原文中什么地方重要、什么地方写得精采、什么地方有错误、什么地方有疑问、什么地方需要与另外的资料结合阅读等,都可以加上批语。《黑格尔〈逻辑学〉一书摘要》是列宁阅读黑格尔《逻辑学》一书所做的笔记,他做了很多批注。有时赞叹黑格尔的文章“出色”、“好极了”,有时又品评黑格尔老人“天真”、“高深莫测”,有时提醒自己。“注意,不清楚,回头再看”,有时注上“参看《资本论》很好地比较”等。毛泽东同志年轻时读过一本《伦理学原理》,在他认为观点正确、文字优美的地方,批上“此语颇精”、“此言甚合我意”,有的地方认为不对,就批上“不通”、“荒谬”等,更多的则是联系中外历史上先人的学说,进行分析、综合和评论。

由于书页的空白处是有限的,因此要求批语要精当,做到言简意赅。

(3)提要钩玄

韩愈《进学解》中说到自己“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钓其玄,贪多务得,细大不捐,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这里就提出了“提要钩玄”读书法。所谓“提要”,就是“提纲挈领”,把书或文章的基本内容准确而扼要地概括出来,也可用提纲的形式把书或文章各部分内容的要点和相互关系表述出来。它们都有助于提高分析综合与概括能力,更好地理解、把握作品的脉络层次或主要内容、主要精神。所谓“钩玄”就是将议论文中表述深奥的道理的文句划出来,以便深入思考,抓住事物之间的关系。

读书若能做到提要钩玄,效果必定会好。因为写提要时,必须弄清事物弄清事情的来龙去脉。弄清这一件事和其他事件之间的错综复杂的关系;钩精义时,必须对那些言论进行深入地研究与分析。提要钩玄的过程,有助于增强记忆,提高认识,培养独立思考力。

这种方法对后代的影响,最明显的就是催生了许多提要类的著作。比如一部享有盛名的著作《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它仅用三百多万字的篇幅,将一万多种古籍的概貌钩稽出来。它有利于读者在浩如烟海的古籍中,用不长时间就能找到所需要的资料,可以使我们少走弯路,节省时间。至于现在,差不多每本书前都有“内容提要”,也可见这种方法影响深远了。

(4)随笔札记:古人有许多读书笔记,称之为“读札”或“读书札记”。往往是有所感就随手写上了,内容很多,感想体会也有,文字考证也有,颇类今日所说的随笔。

我们今天所写的读后感当属于这一类。一般都是针对所读作品在主旨、结构、内容或写作技巧等某一方面的某一特点,作出自己的评价,对其成败得失进行分析,或是由此而想到其它有关问题。这类议论性文章的写作,篇幅虽较短小,但问题要尽可能集中,最好谈的是自己对作品的独特体会。古人写了很多读后感,王安石《读孟尝君传》还收进教材。

做札记是古今中外学者普遍采用的一种笔记方法。札,古代写字用的一种小而薄的木片。卢文绍的《龙城札记》、沈括的《梦溪笔谈》、茅盾的《读书札记》以及列宁《哲学笔记》中的许多札记,均属此类。札记可长可短,比较自由,长者为一篇专著,短者三言两语。札记的内容比较广泛,可以是书中的要点,资料的摘录,也可以是自己读书时的心得、体会,还可以将良己的见闻记录下来。俄国著名作家果戈理在中学时期有一本达70页的札记本,封面上写着“万宝全书或日用百科全书。编者:果戈理。1826年。”笔记本中包罗万象,有著名作家的思想言论,有史地知识,有自己的作文,而绝大部分是有关俄罗斯人及乌克兰民族的生活记录。后来,他用这些辛勤积累的素材创作了短篇小说集《狄康卡近乡夜话》。

札记中积累了大量的资料,还常常记下闪过脑际的独创之见。通过整理,使之系统化,可能最后形成一种较为完整的思想。如王充借肋安放在房间各处的简犊上的札记,整理了大量资料,经过几十年的积累,写成了一部包括八十五篇二十余万字的《论衡》。朱星把散记在《马氏文通》、《文通举要》等各种语法书上的札记,分类抄录,进行整理,连缀成文,分二十四题,不到两个月时间就写成了《汉语语法学的若干问题》一书。当代史学家吕思勉的治学从系统阅读传统典籍入手,写札记,作考证,数十年如一日,他先后把二十四史反复阅读了好几遍,再参考其他史书以及经、子、集部文献,将辑录的史料加以排比考订、综合分析,一生所写札记总数达100多万字。他特别推崇顾炎武的《日知录》、王鸣盛的《十七史商榷》、赵翼的《廿二史札记》等著作,也是有名的札记著作。

(5)评论赏析:这是较为系统的专门论述别人作品的文章。

在和阅读相关的写作行为中,写评论赏析应该是属于高级阶段了。但是对学生来说,也不是不能练习一下,只是要求不要太高就可以了。

本人在大学读书时,一度对诗词鉴赏和文学评论很感兴趣,我在想,这一类文章是怎样写的,于是找了许多鉴赏文章来看,看看这种文章开头写什么,中间写什么,怎样结尾,然后学着写,写好了就找老师看,老师提了意见,我再修改。其实这种文章的写法也很多,于是研究一篇写一篇,多写就能融会贯通,悟到其中规律。这一段时间看了很多,也写了很多,虽然这些文章只是练笔,没有发表,但是我对这一类文章如何来写,心里就比较有数。没有想到,在后来教书时,就去和学生谈了如何写诗词鉴赏的文章。

(6)写作练习

从读书为写作的目的来看,充分利用阅读材料,注重积累,开展形式多样的写作活动,应该是提高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形式大致有扩写、缩写、续写、改写、仿写等。

曾看到一个帖子在谈古人仿写,因此再就仿写说两句。有网友指出,他的有些例子不够恰当,确实如此。应该说,原封不动的把前人诗文中的语句搬到自己作品里,这不是仿写,而是引用,引用也可作为用典(属于语典)中的一种情况。如《曹操《短歌行》“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沈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一节八句中有六句是《诗经》中的现成句子,这是引用。李白《金陵城西楼月下吟》“解道‘澄江净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澄江静如练”出自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也是引用。帖子中所举晏几道《临江仙》:“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出自翁宏《春残》诗,也是引用。

而仿写多少总是要有点变化的。周振甫将“仿效”和“点化”放在一起讲,因为这两种方法都是建立在前人语句的基础上的。所以仿也不是单纯的仿。我们今天把“仿”看得很容易,但是古人却看得很难。宋代《洪驹父诗话》说:欧阳修喜欢唐代诗人常建“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一联,“欲效建作数语,竟不能得,以为恨。”可见“仿”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当然,“仿”有各种各样的“仿”,主要有仿句和仿篇。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和曹植《赠白马王彪》“丈夫四海志,万里犹比邻”很像,按说也有“仿”的成分。他的名篇《滕王阁序》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也是来自庾信《马射赋》。明代王应麟《困学记闻》卷十七:“庾信《马射赋》云:‘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王勃仿其语。”这里就用了“仿”字。仿篇,我在前面说了篇章技法的学习。觉得某篇文章的篇章结构好,在按照它的写法写一篇,这就是仿篇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干货】怎样写读书笔记
[磁湖夜话]傅才旺的随笔《抄读怡情》
明季三朝野史
读书笔记de写法_D调
我们可以从古人抄书中学到什么?
如何读懂一本古书?听听专业人士的建议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