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有人说,《满江红》“怒发冲冠”不是岳飞作旳】古诗词六十

         

                       杭州岳庙《满江红》词碑 天顺二年为1458年明英宗

          
 有人说,《满江红》“怒发冲冠”这首词的作者不是岳飞。

         最早提出这个否定结论的是清末举人、近代著名国学大师余嘉锡(1884—1955)。他在《四库提要辨证》中提出了两点疑问:(1)岳飞孙子岳珂所编《金伦粹编·家集》中没有收录这首词,而岳珂在收集岳飞的文章时,曾是不遗余力的,此集从编定到重刊,历经31年,为何未收此词?(2)这首词最早见于明代徐阶所编的《岳武穆遗文》,是根据弘治十五年(公元1502年)浙江提学副使赵宽所书岳坟词碑收入的,赵宽亦未说所据何本,来历不明。而且赵宽碑记中提及的岳飞另一首诗《送紫岩张先生北伐》,经明人考证也是伪作。在此之前,此词亦不见于宋元人的著述中,为什么突然出现在明中叶以后呢?余嘉锡在质疑后提出了自已的论点:明弘治十一年(1498年)明将王越曾在贺兰山对匈奴打过一次胜仗,词中有“踏破贺兰山缺”,这首词很可能为王越所作。

         上世纪六十年代末著名词学权威夏承焘发表了一篇题为《岳飞<满江红>词考辨》的文章,把余嘉锡的老调重弹一遍,还是抓住词中有“贺兰山缺”和“匈奴血”不放。而对词中的“靖康耻,犹未雪”视而不见,引起诲内外的一场大辩论。

         到八十年代初,学术界又掀起《满江红》“怒发冲冠”到底是否岳飞所作的辩论。其中台湾学者孙述宇发文说,“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是尽人皆知的岳飞的材料,伪造者可以轻而易举地假造。另外他还说这首词与岳飞《小重山》词的风格不一样,所以认为不是岳飞写的。这种论证,看看实在可笑极了。那么辛弃疾有叱咤风云的“醉里挑灯看剑”,但又有儿女情长的“最喜小儿无赖”。你说哪首是真,哪首是假?!

         持这首词是岳飞所作的有著名宋史专家邓广铭及知名学者王起、李安等。我这里扼要地介绍一下1981年5月初邓广铭论述岳飞《满江红》不是伪作的文章大意。

         邓广铭认为:第一,岳霖、岳珂两代人没有搜集到此词,只能说明岳飞的后代在这方面有遗漏。据现有的史料看,岳霖父子也确有遗漏的实证。如《宾退录》(南宋赵与时编著的历史轶事类笔记著作)记载的岳飞的“雄气堂堂贯斗牛,誓将直节报君仇。斩除顽恶还车驾,不问登坛万户侯”一诗,就不见于岳珂编的《家集》中,如果排除他们父子当时没有收集到的可能性就断定是假的,那么,这首诗如果又因为《宾退录》的失传后而出现在明人的著作中,就能对此怀疑吗?此外,从《满江红》反映的思想内容来看,与岳飞其它诗文的内容是一致的。如“誓将直节报君仇,斩除顽恶还车驾”,正是“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的写照,“不问登坛万户侯”,不就是“三十功名尘与土”的注脚吗?又如《家集》中的一些题记,都是岳飞行军作战时随时随地记下来的,应是他当时真实内心的记录。岳飞既然有《满江红》中体现的思想,又有作诗填词的本事,为什么不能填词抒怀呢?第二,关于《满江红》词中“踏破贺兰山阙”的地理位置所指问题,他认为“贺兰山阙”是泛指而不是实指,与词中的“胡虏肉”、“匈奴血”是指女真,而不是实指匈奴一样,即指广义的敌人。第三,如果《满江红》一词的作者是王越,那他为什么要嫁名于岳飞,而不夸耀自己的战功呢?他写的“踏破贺兰山阙”是实写,那么词中的“靖康耻,犹未雪”句是可以泛写的吗?如果是“反映明人的地理形势和时代意识”,那么,这样的亡国事件是影射明朝的什么事体呢?如果撇开《满江红》一词反映的整体思想,而纠缠在“贺兰山阙”的地理位置上,似是难以令人信服的。

         邓广铭的这篇文章,基本上把“伪作派”的主要论点 驳得体无完肤。其他学者也从不同角度对“伪作派”进行驳斥。有兴趣的博友可以百度一下“满江红·怒发冲冠”,看一下“5.争议”部分的介绍。

        我认为,这种无谓的争论沒有继续下去的必要。还是《关于岳飞〈满江红〉词讨论综述》的作者龚延明说得好:“历史既然已把《满江红》词铸成岳飞爱国精神的载体,中国人民仰慕民族英雄岳飞精神,它和岳飞名字连在一起的地位,是决然不可动摇的。”   

                                                   (全文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满江红_岳飞
《满江红》的作者到底是不是岳飞?
岳飞的《满江红》是英雄战歌还是高超伪作?
《满江红》真是岳飞写的吗?
夜谈 | 踏破贺兰山缺
文史的互搏:《满江红》词作者之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