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朱元璋是如何对待日本倭寇的?


 


在明朝初年日本倭寇就经常袭扰我们的海疆,为此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可是头疼不已。根据历史记载,在洪武时期倭寇入侵达44次之多,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朱元璋可谓殚精竭虑,绞尽脑汁。

在洪武元年的时候朱元璋派遣永嘉侯朱亮祖镇守广东,朱亮祖到任后设置卫所,派兵防守,并给当时的日本政府发国书要求一起消灭倭寇,共享太平之福。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当时的日本正处于分裂的“南北朝”时期,根本无力掌握倭寇。

到了洪武二年的时候朱元璋又派杨栽等七人出使日本,并且让信使带了一封措辞严厉的信威胁“倭寇”。接到信后,日本怒杀了明使五人,,朱元璋的这一次交涉毫无成果可言。

到了洪武三年三月,为了倭寇问题朱元璋再次派使者去日本,这次派的是莱州府同知赵秩。不过这次赵秩比上次的使者幸运,他不但说服了日本倭寇,并且使日本派和尚祖来捎带了大量的贡马和土特产向明朝“奉表称臣”,而且还送还了七十多个被倭寇抓去的中国人。

朱元璋看到这样的结果自然非常开心,他亲自设宴在皇宫款待日本来使,并且赏赐了大量的大量的财物。看到这里不要以为事情就结束了,因为这次的朝贡是当时的日本国怀良亲王的立场,而不是日本国王的立场。当时最有势力的日本国王并不认为跟中国交好是一件多么急切而急需解决的事。于是这次曾给朱元璋带来希望的交涉就这样再次搁浅。

经过多次的劝和无果之后,朱元璋开始转变对日本倭寇的态度,把以前的积极求和转变成了积极防御的政策。在沿海各地加强防守和卫所建设等,尽量减少倭寇造成的损失。至于为什么朱元璋不去攻打日本,我想是因为考虑到元朝两次出征日本损兵折将的前车之鉴,朱元璋只能忍住了这一口恶气。1387年(洪武二十年)果断地断绝了跟日本的往来。把日本列为“不庭之国”,永远不准日本来中国贸易,并把这写入了传给后世子孙万世不变的《皇明祖训》中。正是在这同一本《祖训》中,日本还被列入了永不攻打的十五国之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朱元璋生前立下的祖训:此国永远不准攻打,并且子孙后代都不能打
朱元璋的一个大遗憾,在清朝酿成大祸,如今仍在!
明太祖为何在沿海布置20万大军?祸乱明朝的倭寇有多少是倭人? - 今日头条(TouTiao.com)
朱元璋临死前留下一条祖训:我死后不许攻打此国,后世也不准动它
明代海禁与嘉靖倭患
洪武大帝的抗日神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