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说说议论文中的引证“个性化”

 

 

导语:引证,即引用前人的事例或言论作为自己的论说证据。

 

引证得好,会获得旁征博引,才气纵横的美誉;引证不当,则会被视为掉书袋、两脚书橱,或学舌鹦鹉,要多难听有多难听。

 

那么,该如何巧妙引证,使他人的思想充实自我言语创造的“元气”呢?

 

一、遗貌取神。2011年福建满分作文《热爱诞下创造的婴孩》的作者,从袁隆平的对于未来水稻形象的憧憬,纪德“我为美好的事物消耗着自己的感情”的真情告白,圣埃克苏佩里的自信宣言“创造,是以有限的生命去交换无限的事物”,以及桑塔格的坚守“我写作不是因为那里有读者,而是因为那里存在着文学”中,见出不同人物对于不同事业的共同热爱,且升华出热爱产生创造的命题,便是遗貌取神的结果,这是议论中的“童子功”。无此,议论则无法进行。

 

二、乘势而进。具备了遗貌取神的本领,倘若不懂得将自己的思想推进,只能在原地打转。虽说也能慷慨陈词,但毕竟有“雷声大雨点小”之感。而有意识地再次区别对待,分层引证,则会形成一种梯度,给人以论说的纵深感。易中天在论述先秦的士人为什么很牛时,讲了3点理由:有本事、无负担、任自由,引证的事实分别为:冯谖智救孟尝君,田子方面对行礼的魏武侯昂然不答的理由:“夫诸侯而骄人则失其国,大夫而骄人则失其家。贫贱者,行不合,言不用,则去之楚越,若脱躧然,柰何其同之哉!”孔子、墨子曾去了很多国家。如果他只在这些人的“有本事”的共性中打转,怎么能将道理说深、说透呢?

 

三、起死回生。主要指将引证的事实“击毙”,从而诞生出一个更强劲的证据。譬如攻击“子非鱼,安知鱼之乐”,我们可以顺势反击:狼非羊,但是狼知道羊的恐惧啊!如果只能鱼知鱼,羊知羊,我们又谈何知晓人间万象,宇宙众生呢?驳斥“墙角的花,当你孤芳自赏的时候,境界就低了”,我们完全可以绝地反击:“墙角的花,生存环境那么狭小,土壤又那么贫瘠不堪,能孤芳自赏,已经显得非常阳光,非常坚强,非常坚韧了,难不成要它哭哭啼啼,自怨自艾,或者自我了断?再说了,它孤芳也不是自己有意为之,而是他人所为啊,凭什么将脱离大众的恶名让它一人承担呢?

 

这种向死而生的论战术,气势千钧,很能体现我的议论我做主的风范!

 

例文诊断:让生命无悔

 

吴锦汝

 

诺贝尔说过:“生命,那是自然付给人类去雕琢的宝石。”而我们该如何去雕琢这块宝石,让生命更加精彩呢?

 

比利时《老人》杂志曾开展过一次“你最后悔什么”的调查活动,72%的老人后悔年轻时不努力,以致事业无成。这调查使我想到了岳飞的那句千古名言“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要是那些老人年轻时竭尽全力,等他们年老时就不会后悔了吧!即使他们竭尽全力也未成功,我想他们也该无憾了吧!

 

回首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启蒙运动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卢梭,他一生历尽艰辛,最终成为卓越的哲学家、文学家。他说:“我以不幸著称于世。”可是,因为他不向命运低头,对万事都竭尽全力,所以他成功了。

 

(诊断:在不幸中创造人生的奇迹,使生命无悔。可是怎样的不幸,怎样的创造,皆一笔带过,无形中削弱了论证的力量。另外,语段中“历尽艰辛”和“不幸”重复,对卢梭成就的介绍也显得罗嗦。)

 

假如我们事事都竭尽全力,那么失败了也没有遗憾。

 

(诊断:无厘头地冒出“我们”一词,且重复第二自然段的末尾句,实为文章的“赘肉”。)

 

有一个夏天,一位以轮椅代步的残障母亲,看见了自己的孩子失足掉入水中。她连人带椅冲进了水里,救起了她的孩子,并施以人工呼吸,救活了她的孩子。事后,当警方询问她整个事件的过程时,她却说不出一句话,这可真是个奇迹!

 

(诊断:本段实际上是想阐述“在不能中,也能创造奇迹,只要竭尽全力”,可惜没有点明,更缺乏分析。)

 

英国著名心理学家、大脑学家、记忆术专家托尼·布赞说过:“你的大脑就是一个沉睡的巨人。”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只用了1/10的大脑,而常人的脑细胞有95%处于睡眠状态。有学者预言,一旦人类充分地使用大脑,可以轻松地掌握四十多种语言,拿到二十多个博士学位。但是许多人却白白地牺牲了自然赐予我们的无穷力量。

 

许多同学常常埋怨学习太难,考试没及格。或许你努力了,但你一定没有竭尽全力。只要你竭尽全力,那么一旦你的脑细胞被激活,你的潜力一定会势如破竹,像奔腾的江水,不可抵挡。

 

(诊断:学生蹉跎岁月,与文章开头的所讲的比利时老人形成呼应,但是因缺少全新的现象列举,心理分析,也就无法反弹出强大的论说力量。)

 

竭尽全力,别让遗憾伴我们终生;竭尽全力,让我们的潜力变成能力。

 

让生命无悔!

 

升格作文:让生命无悔

 

吴锦汝

 

诺贝尔说过:“生命,那是自然付给人类去雕琢的宝石。”而我们该如何去雕琢这块宝石,让生命更加精彩呢?

 

比利时《老人》杂志曾开展过一次“你最后悔什么”的调查活动,72%的老人后悔年轻时不努力,以致事业无成。这调查使我想到了岳飞的那句千古名言“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要是那些老人年轻时竭尽全力,等他们年老时就不会后悔了吧!即使他们竭尽全力也未成功,我想他们也该无憾了吧!

 

卢梭出生后不久,母亲因难产去世。10岁时,父亲被逐放,离开日内瓦,卢梭孤苦伶仃。13岁时,卢梭只身外出闯荡,饱受虐待与侮辱。可是,任何艰辛也不能剥夺他对书本、音乐、自然的热爱,以及对梦想的追求。这位自称“以不幸著称于世”的多难之人,却最终成了18世纪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和文学家。凭的是什么,凭的就是竭尽全力,执着向前!因为竭尽全力,他在不幸之中创造了奇迹!

 

有一个夏天,一位以轮椅代步的残障母亲,看见了自己的孩子失足掉入水中。她连人带椅冲进了水里,救起了她的孩子,并施以人工呼吸,救活了她的孩子。事后,当警方询问她整个事件的过程时,她却说不出一句话。一个自己生活都无法自理,且不会游泳的人,却完成了连正常人或许都望而生畏的任务:救人,靠的是什么,靠的也是竭尽全力,执着向前——母爱支撑下的奋力一搏。因为竭尽全力,她在不能之中创造了奇迹!

 

英国著名心理学家、大脑学家、记忆术专家托尼·布赞说过:“你的大脑就是一个沉睡的巨人。”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只用了1/10的大脑,而常人的脑细胞有95%处于睡眠状态。有学者预言,一旦人类充分地使用大脑,可以轻松地掌握四十多种语言,拿到二十多个博士学位。但是许多人却白白地牺牲了自然赐予我们的无穷力量。

 

不少同学坐享父母用汗水创造的优裕生活,却常常埋怨学习乏味,独独对网络游戏乐此不疲,结果尽管生活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年代,却与高等学府失之交臂;有的同学成天哀叹生活被文化学习,舞蹈、书法、乐器等培训夺去了自由,单单没有想过去尝试,去适应,结果花钱多多,却仍旧一事无成;还有的人学是学了,却以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为最高境界,不主动预习,不主动复习,更谈不上主动创造,结果依旧一辈子学习平平。试想,一个整天生活在埋怨、哀叹、应付、逃避之中的人,怎能指望他出类拔萃呢?要知道:成功=1%的天赋+99%的努力啊。那99%的努力正是竭尽全力,执着向前的生动说明!只要竭尽全力,哪怕不闲、不利、不强,也能创造奇迹!

 

竭尽全力,别让遗憾伴我们终生;竭尽全力,让我们的潜力变成能力。

 

让生命无悔!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把我们头脑中闲置的90%的脑细胞激活起来
常聊天延缓大脑衰老 对预防老年痴呆症有帮助
2002年的"老人新"论说的太漂亮了,太有才了!好精辟!
研究人员称上网搜信息最锻炼大脑
40多岁守寡,生活苦不堪言,然而生命却出现了奇迹
生命的奇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