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教研】写修改评一体化作文教学模式初探

什么是写修改评一体化作文教学模式?
  所谓写修改评一体化作文教学模式,就是让初稿写作、修改、评议、复改由师生在一个单位写作时间(90分钟)内完成,不留尾巴。
  写修改评一体化作文教学模式包括课前准备和课堂操作两个基本环节。
  课前准备主要是针对学生作文无话可说这一状况提出的。要使学生树立写作信心,激发学生作文的兴趣,关键在于打开学生的思路。当学生思如泉涌的时候,作文教学也就成功了一半。那么,如何打开他们的思路呢?首要的就是辅导他们作好充分的写作前准备。
  写作前准备可以分为长期准备和短期准备。长期准备是针对整体写作而言的。它包括知识的积累、生活经验的积累等。这方面写作书中谈得较多,这里不再赘述。短期准备是针对单篇写作而言的,即课前准备。课前准备包括思想准备、知识准备、材料准备等三个方面。
  思想准备。对教师而言是指课前的写作动员。课前的写作动员一般要安排在作文前三天到一周的时间进行:告诉学生什么时候要写作什么样的一篇文章;为什么要写这样的一篇文章;在近几天需要学生做些什么。让学生在写作前明确写作目标,端正写作态度。这样,学生课堂上的精神紧张就有了一个缓冲阶段,到动笔写时多数学生能以较佳的精神状态进入写作。思想准备对学生而言是指在教师写作动员后能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去迎接写作。做到课前紧张,课堂不慌。思想准备是课堂作文的动力所在。
  知识准备。包括文体常识、写作方法与技巧等方面的教与学。我们写作某种文体的文章前,必须掌握该种文体的基本常识。如写作记叙文,就必须掌握记叙文要素、顺序、中心、详略及记叙语言的特点等知识。写作说明文,就必须掌握抓住事物特征进行说明的特点,掌握说明顺序、说明方法等方面的知识。另外,在写作某种文章前,还必须掌握一些写作这种文章的方法和技巧。如写散文时情景交融的方法,写游记时像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中所表现出来的易点观察法,写议论文时的逆向思维法,写读后感时的发散思维法,等等。
  材料准备。材料是构成文章的基本要素之一。所谓材料是指我们为了某一写作目的,直接或间接地从社会生活中搜集、摄取并写入文章之中的种种事实现象和理论依据。它是形成观点、提炼主题的基础,是说明观点、表现主题的依据。在写作某一篇文章前,我们必须让学生占有充分的相关材料,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在作文时有话可说。学生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做好课前材料准备工作,仔细观察,认真阅读,勤奋思考,获取最精最足的材料,这样才能构建出一篇好的文章。
  课堂操作就是将占有的材料结构成篇。它包括初稿写作、修改、评议、复改四个小步骤。
  初稿写作是指学生从打腹稿到动笔到初稿产生的一个实践过程。初稿写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最终作品的层次,就如建房必须将框架搭牢固,搭整齐,不然无论如何装修都无济于事。在学生动笔之前,教师应口头或书面明确本次作文的具体要求,主要应包括文体要求、字数要求、训练重点、预期目的等。然后,留一定的时间让学生领会把握。接着才是让学生打腹稿,绝不可为了赶时间让学生仓促下笔。10分钟后,学生正式下笔作文。教室保持安静,25分钟左右完成初稿。同时还要注意尽量不要在文章、篇幅上提出过高的要求。初稿完成以后,可让学生休息片刻,对文章进行“冷处理”。
  修改是指初稿完成之后学生对自己的作文进行反省时的查缺补漏工作。此时,教师可再次提示学生注意写作的具体要求。学生反复阅读自己的文章,将在前面匆忙中写漏写别的字和不通顺的句子修正过来。也可以在自己有
疑问的地方作标记,以便在教师巡视到自己身边时请教。在内容和写法上也可对不符合要求的地方做些“小手术”。此时文章应该基本通顺。修改时间不宜过长,因为自我修改不容易发现大的不足,应尽快过渡到评议阶段。
   以上两个步骤基本上由个人独立完成。
   下一步骤就是课堂内由教师组织师生共同对学生作品进行评议,以学生发言为主。
   首先,可让不同作文水平的学生各自发言,主要讲述自己作文的构思过程。然后让其他学生中肯地对他们的构思进行评议、总结,得出文章的较佳构思方案,重点由教师板书。
   其次,让学生朗读作文若干篇,师生进行对比评议。
   再次,在全班评议结束后,进行小组评议,互写评语。这是评议中较为细致的一环,要求评议者对照写作要求和全班评议的结果,从字、词、句、篇诸多方面入手,对习作进行具体评议。如在写错写别的字下打上“○”,在用错或用得不准确的词语下打上“△”,在写得不通顺的句子下画横线,在用得好的词语和句子下画波浪线,在写得精彩的段落旁加“!”等。写评语要求直截了当,不文过饰非,并要提出修改建议。此时,教师应在教室里不停地巡视,深入到学生中去,了解具体情况。
   最后,教师总结,指出本次作文的得与失,让学生顺利进入复改阶段。教师要多肯定“得”,使学生觉得工夫没有白费,有收获。这有助于增强学生写作的信心,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在说到“失”时,语气要尽量委婉、诚恳,让学生感觉到确实如此,下次作文时自觉避免。这样做既不伤学生的自尊心,又有利于帮助他们改进习作中的不足。
   值得说明的是,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评议时一定要注意全班的整体性,既要允许好的学生滔滔不绝综合评论,也要允许并引导作文水平较低的学生用一两句话参与评论。同时,评论的内容也要注意广泛性,必须涉及文章的各个侧面,内容、结构、方法、语言都不可疏漏。
   复改看上去仅仅是个扫尾工作,但仍缺少不得,这是“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规律的必然要求。在评议基础上,学生对这次作文有了较深刻、较全面的认识,但只停留在认识上还不够,必须让学生用这种新的认识去指导实践,将它作为一种能力,才是最终目标。复改工作必须在教师的监督下进行,每个学生都必须态度认真。要求学生对评议者勾画过的地方都作一番深思,利用工具书或在教师和同学的帮助下,参照评议者的建议,对自己的文章作具体细致的修改,使它成为一篇优秀习作。复改完毕,本次作文训练全部结束。当然,教师还应抽阅部分习作,以便更准确地掌握信息,为以后指导学生作文提供参考。
   
写修改评一体化作文教学模式有什么进步意义?
   相对于传统作文教学而言,写修改评一体化作文教学模式至少有以下几方面的进步意义:
   第一,课程标准关于写作的要求(观点明确,内容充实、感情真实健康,力求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能独立修改自己的文章……)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一体化作文教学强调学生自我积累、独立写作、自评、互评、自改,集中体现了新课标精神。
   第二,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得到了提高。大量的课前准备,让学生作文前基本掌握了作文所需的知识结构,接触或占有了作文的素材,作文时的畏难情绪大大减弱,基本都能轻松地进入写作状态。这样学生至少能写出一篇有内容的文章。文章有值得肯定的地方,学生写作的信心自然增强。一体化作文教学还提倡课堂公开评议,学生更易发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以便得到及时的发扬与纠正。进步看得见,学生的兴趣自然与日俱增。另外,教师在一体化作文教学中已没有了枯燥的批阅任务,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对学生写作的指导上,能清楚地看到学生的进步,告别了“功”多“利”薄的日子,有“利”可图,积极性自然也就提高了。
   第三,学生得到了综合训练,多种能力得到提高。一体化作文教学强调课前观察、阅读、思考和课内动手、动口、动耳。学生的观察能力、阅读能力、思考能力、写作能力、演讲能力、听记能力等都得到了训练,时间一长,自然有所提高。这符合新课标和素质教育的要求。
   第四,一体化作文教学强调整体性,人人参与,互相交流,互相促进,容易取得共同进步,学困生和优生的差距日益缩短。以前作文难以下笔的学生,现在已能写出一篇基本通顺的800字左右的作文;以前演讲不愿动口的学生,现在也能站在讲台上较为流畅地说上几分钟。

    【作者:张迎春 《语文教学通讯?高中刊》2010?4A】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谈初中英语写作教学策略
高中英语过程写作行动研究
关于我区中英语写作教学的分析与建议
邹涛:提高初中英语作文写作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研究
学生自主修改作文的教学尝试
新课标:在语文课和“语文生活”间疏通一条通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