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新浪博客诗词优秀作品管窥三十三集



本博更新博文请见下一篇


新浪博客优秀诗词每周五评,佳作鉴赏,置顶一周,周日更新


其一、七绝·年年秋雨

燕子xunmi

 

冷雨残花怕看红,凝霜飞叶写清濛。

月轮日暮情无限,地密天萧唱野风。

 

年年秋雨,岁岁不同,天道无差,人心易老,所以秋落花愁从古唱到今,颇多好韵感慨万千。

起句极言“怕”字,“冷雨残花”固然凄凉寥落,但是却不是最可怕的,此际诗人最怕看见花红,既然不能挽留她飘逝的背影,最好也不要看见她风光的艳容。这本是一种很常见的心理,只是在诗人的笔下又赋予了别样的风韵。带着一份娇弱,带着一丝伤感,有风华易逝惺惺相惜的关切,还有一些欲说还休欲罢不能的迟疑,把那平常的感受写的细腻生动,十分传神。

二句承上,描述导致残红一地的罪魁——凝霜,霜来秋冷,已是让人失落,一个“凝”字,更把寒意写得深透在读者心里产生感同身受的效果。但是在这霜凝露重的季节里,也偶或给人一丝希望,这不是春机萌动的希望,而是落叶死前的辉煌,那种挣扎,那种悸动,让人震撼发人深思,“写清濛”更是渲染着秾丽的悲剧色彩,联想到首句的“怕”,更好理解怕的深层意义,怕见这悲壮的挣扎,怕见这垂死的希望,怕见这生命的遗迹,更怕见销蚀后的虚无,至此,读者也更近一步了解了诗人不忍离去又害怕看见的细腻感受的由来,正是这生命最后的跃动。

三句始转,抒发情致,“月轮”似有些牵强,但与“日暮”连用意带双关,既是时间递进的特写,也是秋景轮回的素描,“情无限”则承上启下,将景与情直接关联,顺带抒发满腔感慨和惋叹。此句过渡,貌似平平。

结句陡然跃起,在三句的低调断层后,飞扬直上,突发大气苍凉之势,化悲壮为雄奇,染凄美成沉郁,“唱野风”更如秋荒深处的一声呐喊,唱出了豁达开阔的襟怀,也唱出了激越高昂的旋律,即使不能挽留一片生机,即使不能消解一片肃杀的悲剧,也能鼓荡精神,留一袭芬芳的余韵给荒凉的世界增色添彩。

这首小诗于起承转合之际,生发跌宕起伏的情绪,唱叹有致,起落无痕。

 

其二、西江月·长帆一挂济天涯

轻舒曼卷

 

细柳迎风挽日,苍松振臂挥霞。

远山小径没烟斜,谁钓诗情入画。

 

云过千峰如意,雨淋四海由嗟。

长帆一挂济天涯,俯瞰天台如下。

 

小词写景抒怀十分恰切,动感十足生动风趣。

起句“细柳迎风”看来平平,但加上“挽日”便气势不凡,也顺理成章,于我们平时不经意处来个惊喜,细品之下,柳丝摇曳在日光下婆娑舞动是平素习惯地把柳丝看做无主观的植物而带来的思维惯性,其实若是把柳丝看做如我们人类一般能思考有主观的动物,柳丝的动作有了挽日的倾向也是情理之中。所以这起句看似平淡却有出人意料的清爽。

二句与起句将细柳与苍松对举,一个挽日,一个挥霞,让细弱的有挽日之功,让强劲的有挥霞之媚,这一柔一刚一挽一挥之间,于冲突起伏中见出词人似不经意的推敲功夫。又给了读者一个含蓄委婉的点拨和警醒,送来一份朦胧的惊喜。所以说起句平实也不凡。

“远山小径没烟斜”纯是实景,也不出前人窠臼,景致固然生动,想象固然轻灵,但那是景色的功劳,不与词人搭界,这算是平平的迷人景致和高远意境的生动描述了。情趣都在下句:“谁钓诗情入画”,诗情入画是可遇不可及的境界,但是也被前人咏滥了的,如中文系的课堂上说得满嘴跑火车的“情景交融境生相外”之类,虽不能说没有韵致,但也难以让人生发感动了,别致的是一个“钓”字,随便平常的一个动作,就把一个俗滥的说法,点染得生动无比情趣盎然,这既是词人的功力技巧,更是词人一颗诙谐不老的诗心的不经意流露。带着清新的韵致,带着天真的情趣,于平实朴拙中跃动出生机无限。

下片也复如此,“云过千峰”“雨淋四海”都是顺手一挥大笔勾勒的自然现象,洒脱放达大气恢弘中也不免带着随意和平常的单调。但是云过千峰的“如意”清闲,雨淋四海的“由嗟”感慨,又是一出将无生命的自然现象赋予人的主观色调的生动活剧,两处情绪点染出素调景致的风韵和神采,让云的动作,雨的潇洒都在人的主观镜头中变得有血有肉。与上片不同的是,这一主观投射更为明显,将人的情绪不加掩饰地调进景物的色彩中,到底是景物的动作使人产生了这些情绪,还是景物本身带上了人的色彩,不分彼此。至此,主观的色彩更加浓烈了。

结句直抒胸臆,敞开心怀,“长帆一挂济天涯”洒脱大气雍容典雅,将人的意志借着风帆的轻灵飘逸直达天涯,把读者的心绪带入高超遥远的境界,令人心神振作,清爽奋发。“一挂”的轻灵洒脱,更给这不平凡的心灵之旅带来了一抹轻松和自负。而这一瞬的功夫,仿佛人已随着长帆到达天涯,那份惊喜那份自信让人不知今夕何夕,词人到此意犹未尽,借着西江月潇洒的收势突然一抖,象刹车一样把读者如脱缰野马一般的思路拉回到词中营造的意境里,仿佛在天涯一刹勒住了跳跃的缰绳,野马一声长嘶,俯瞰天涯脚下,词人就将我们的思路刹在此时,留下一个悬崖勒马一般生动惊喜的画面,回头看去,仿佛能看到词人得意的捋着胡子笑望读者,享受着自己的生动文字给读者带来的惊喜产生的那种创作的愉悦。

于平实质朴简单常见的韵致中,用生动有效的字词,营造高远灵动的境界,点燃清新生趣的色调,是词人的长项。于此不经意的惊喜中,总能感受到词人活跃敏锐的诗心。

 

其三、入藏之一:清浊

西风钱塘

尼洋河清,雅鲁藏布江浊。江河交汇处,辽阔而宁静,一清一浊,交融而行。

两水自天外,飘然此地逢。

急纾行有信,清浊意和雍。

各出岹峣境,同登漂泊踪。

无忧沧海去,跌宕亦从容。

 

尼洋河是雅鲁藏布江的五大支流之一,据说是神山流出的悲伤的眼泪,清澈澄明,与雅鲁藏布江交汇,流入海洋。这首诗写二水交汇处的观景所感,主观色彩浓烈。

首联就是一组主观镜头,说“两水”似由天外流来,极言其源头的远和高,两水均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冰川之上,自上而下流过“世界屋脊”,疑似天外也算是实写其势,不足为怪。对句形容流水“飘然”而至,十分生动,也是接“天外”说继续生发,飘然而下犹如瀑布的效果。这里最为传神的是“逢”,二水交汇清浊相融,只是一个客观的过程,而“逢”所传达的信息却带着人的感情色彩,仿佛二水相遇还有些期待的成分,有着惊喜的情绪于其中。而“此地”的现实感,更将二水的交汇相逢表现出的“人气”坐实,摒除想象的成分。

在两水的交汇处,首联相当于写交汇的源头,颔联则紧承上文,写会合后一清一浊的两条河流的流势和情态。“急纾”如称缓急,所谓“行有信”又是拟人手法,这里的“信”应是相当于“承诺约定”之意,说的是两水的默契和协调,快慢缓急就像是事先有约一般的协同一致。对句中的“意”多少有些牵强,对应于前句的行进速度,这句是说它的色彩——或者说清浊的融合程度,想来这“雍”字应当解作古代祭祀音乐的《雍》,是和谐和睦之态,说二水“行”尚有凭据,但说到二水的“意”主观倾向更强,离水的本质也更远了,实写的笔墨更淡,抒怀的意图更加明显。

颈联像是说它们的命运或者使命了,仿佛二水是一对患难与共的桃园兄弟,相扶相携的宿命将他们紧紧连接在一起,不同的源头,共同的目标,高贵的出身,漂泊的命运,这样二水的生命痕迹和感情色彩更加明确了。这里“岹峣”是形容词,高峻的意思,而“漂泊”则是动词,“岹峣”属于叠韵连绵字,现在把“漂泊”当做联绵字看待好像有些牵强,但在古语中,泊是入声,“漂泊”或可归入双声联绵字?所以此对尚可讲得通的。

尾联落于二水的归宿和目的“沧海”,漂泊的运命源于奔流入海的愿望,“无忧”说它们自适悠然的情态,本自无生命,当然无所忧,但是诗人特别强调“无忧”则引人联想,启发人们就此思考人的问题,结句的“跌宕亦从容”更像是对这问题的答案,“无忧”便“从容”,抱着一“去”不返的坚定沉着,即便途中坎坷起伏,仍旧可以从容不迫。

全诗名之写水,实则全是写人,看着二水交汇奔流的态势,心中所感都是人生的走向和态度。

 

其四、七律四首开峻步韵黄仲则《感旧杂诗》之三《归思》 
开峻

 

寥寞半生落酒名,幽花静院度余生。
   当时不懂真滋味,此际应关未了情。
   邀月更知乡梦远,拟舟方晓太湖平。
   画屏多少峰回路,一片烟芜彳亍行。

 

这首七律题做《归思》,“归”为回归之意,实则是对前半生的反思和总结。虽多落寞失意之词,然则意境气氛却并无凄凉冷僻,代之以更多的豁达和平静,一片了然于心的感悟和自嘲,即物言情,寄托遥深。

首联概括半生荒唐寂寥,无甚建树,“落酒名”不定是实指本人以能酒得名,这句疑用杜牧“落拓江湖载酒行”诗典,借用杜牧的意境说自己浮生落拓也只是落得一些诗酒浮名而已,借杜牧的嘴说自己的无所作为和无可奈何。对句的“幽花静院”看来更像是指僧房禅院,细品下来,不应实指,也是借这有特别意义一见之下就会引发读者关于禅心佛理的想象的环境气氛,来烘托情绪,自述心境一片安宁空寂,于日常生活里不起半丝波澜了。这起句寥寥数语,几乎说尽今生来世,从自然经历到生存状况一目了然。

颔联承上,续写在这“幽花静院”的环境里对这番曲折进行反思的感悟。“当时不懂真滋味,此际应关未了情”说尽遗憾也道出平实,大抵遗憾来自于“当时不懂”,此际未了自然也是“当时不懂”埋下的心结,没有当时的不懂,即使应对失当也还不至于念念不忘,对于自己努力尝试过解决的问题,即便解决的不尽如人意,也不会留下心结落下遗憾了,所以人生遗憾大多源于当时的不懂。但是以“幽花静院”的心情来看待当时的不懂,其实遗憾的心思已经很淡然,对于“未了”也颇能以平和自然的态度来看待,诗人并没有撕心的痛楚,只是一片淡淡的感伤。

颈联转折,以平实和自然的心态,写这“未了情”的自然变迁,今天看来,即便未了也已然成了明日黄花,对于人的无可奈何和无力改变这一现实状况,已过半生的诗人早就能平静接受平和面对了,梦想远去了,留下一丝淡淡的微笑,是对少年时光的怀念,还是对过去的幼稚天真的自嘲,都已经不再重要,重要的是眼下的现实,那些梦幻就如天上明月,看月有多远,梦就有多远。只有退而结网从脚下做起,才知道未来总算一帆风顺。“拟舟方晓太湖平”淡泊超然沉郁深远,寄托了诗人无限的感怀,也传达出当时不懂的遗憾给诗人带来的巨大影响,“未了情”的牵绊,没有拖住诗人的脚步,而是让他更深刻地体悟即时行动的意义。

读到此处,想起一位著名制片人某兄(他是名人,不便说出名字,称呼他兄长,也是占了便宜的,论年龄他也算是前辈了)有次和我谈起这个缺憾的问题,曾经拍着我的肩膀语重心长地告诉我:“晓鸢啊,人这辈子,所谓的未了情只占很小的份额,等你到我这年纪,再回头去看,这一辈子都是未了的事,你遗憾得过来吗?不少人过不来的那些缺憾,本来只是人生的常态,脚被绊住了就成了苦难,过来了就啥也不是了。”

遗憾、未了是人生的常态,认识到这一点,就能以平和宁静的一颗平常心,去看待人世间的所谓苦难所谓缺憾,在缺憾中平静地生活平静地前行。

 

尾联正是如此,虽然结的苍凉感伤,却也充溢着乐观希望,“画屏”“峰回路”的说法很有特色,既是实写前路的风景,也是抒发心中对于自己的人生的感怀——虽然只落了“酒名”,虽然有这多的“未了”,仍然充满阳光充满自信充满情趣充满欢笑。而对句的“一片烟芜彳亍行”又道出了前路漫漫的茫然和此生寥寥的孤寂,这份矛盾这份不尽如人意的前景,也是人生无奈的根本,更是人生的现状,人就在这矛盾与无奈中,在欢笑充实与落寞空虚的交替思考中越来越平静地走向终点走向消亡,也许这,就是“一片烟芜”留给我们的模糊背影吧。

 

其五、和花亭老人《哀“八·二八”遭雷击致死之农民》并悼故五叔之二

筇竹

花亭老人近作《哀“八·二八”遭雷击致死之农民》一诗,诗前小序言:“八月二十八日,安徽省太湖县七位五十岁以上的农民在棉田喷洒农药,遇暴雨,急避于水塘边之鱼棚内,遭雷击,六死一伤。吾甚哀之,诗以志。”适余故五叔也是于三十七年前春耕时遭雷击夭于田间,因感而有赋。

卅七年前一闷雷,田间塞水竟无回。

闹春时雨和悲泪,驭电焦烟掩罪魁。

底事勤劳翻作鬼,由来慵懒却称才。

幽冥杳杳魂何处,碧落迢迢风啸哀。

 

这是一首怀人之作,特别的是,怀念的人所遭遇的劫难,源于一个并不平常的事故,诗人倾注感情,质问苍天的不公,感叹亲人的不幸。

首联直接落笔,交待发生在家乡三十七年前的一幕惨剧,诗人的叔父在田里春耕时竟遭雷电袭击身亡,叔父只是一个在“田间塞水”的无辜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地默默耕耘的普通农民,何以遭致如此残暴的攻击?一个“竟”字,充分地表达了诗人当时难以置信的情绪。在诗人,或者说在虔诚朴实的古老传统里,人们对于苍天寄托了质朴诚实的信任,正如诗人在同时的另一首诗中所言:从来善恶仰天公,对无辜的农民叔父的这一打击,动摇了诗人对天的公道的质朴信仰,引发了人心对天的公道的疑虑甚至不平。

颔联描写此大不幸给诗人的家庭带来的痛苦,“和悲泪”传达出欲哭无泪欲告无门的悲戚和无助,而“闹”也充分地表达出对这场制造灾难的春雨的厌恶和诅咒。对句的“焦烟”点出了触目惊心的惨景,四十来年过去,诗人回顾当时一幕,还是心有戚戚如在眼前,“掩罪魁”则是对制造这场灾难的老天的诅咒和控诉。对“驭电”凶手的痛恨,表达出人对自己无助的困境的无可奈何的悲愤。

颈联抒怀,直向苍天问路平。如果说“底事勤劳翻作鬼”还是单纯的对无辜遇难的勤劳叔父的命运的不平,那么“由来慵懒却称才”则已经跃出个人的痛苦不幸的命运,跳出个人灾难的藩篱,指向更深更广的社会层面,去控诉人间的不平,指责老天的不公。“由来慵懒却称才”,是诗人个人经历和体悟的反应,是对这个社会的某些阴暗面的不满引发的情绪。由勤劳无辜的叔父的不幸遭遇,生发了对不劳而获反居高位的不公正社会现象的抨击,既是质问天道,也是反思人情。

尾联回到叔父身上,感慨不幸的叔父,音声久远,冤魂何在,就如小序中所言,而今几十年后,面对同样的悲剧,叔父的魂灵是感受到一丝慰藉,还是更加无助无望的痛苦?悲剧的重演,让诗人陷入到深切的痛苦中,于苍凉天地间,从风声中遥感冥冥中冤魂的呜咽,久久不散……

此诗直抒胸臆不加雕饰,情绪压抑感情真挚,怨而不怒沉郁苍凉,感人至深堪为佳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落花虽有意,可诗词中的流水当真无情?
【诗艺花蹊】 古典诗词中的流水意象
花间词鼻祖温庭筠及其代表作品分析
中考34首古诗词赏析复习题
年年柳色:古诗词中的“柳”
烟雨夜读|愿作柳丝绊春风(宋代-张先、唐代-王昌龄、唐代-郭元振、五代-孙光宪诗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