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学会幽默   做个受欢迎的老师

  学会幽默   当个好老师     幽默是一种风度,一种优雅,是人生的一种境界。
    如果教师缺乏幽默感,那么,你就会失去一种感召力,如果你具有幽默感,那么,在紧张、困惑、气愤时,你将有能力化解尴尬局面,并得到缓和。
     在关于“你最喜欢的教师”问卷调查中,教师的“幽默感”是学生首选,占比为95%,可见,没有幽默感的教师想把书教出色是很费劲的。
     有人说,幽默感是与生俱来的,其实不尽然,或许在形象与肢体动作上与天赋有关,但言语与表征往往是后天形成的内在体现。  
     教师的幽默,是厨师的拿手菜肴,既富有营养又味道绝美;是良医开出的药方,即使苦涩,也一定对身体有益。是高山上的一泓清泉,更是大川下的空谷回音。它不同于幽默大师的幽默。
    教师的幽默,可以缓冲紧张,消除疲劳。对学生来说,如果长时间聚精会神地听老师讲课,大脑就会处于相当紧张状态,且容易疲劳。课堂上教师的诙谐、幽默,无疑是使学生精力集中、消除疲劳的兴奋剂。而且,诙谐、幽默的话语,往往能消除讲者和听者之间由于陌生而存在的对立情绪,也能为自己树立良好的形象。
     幽默是教师教育机智与创新能力的展示。没有幽默感的教师,是一尊雕像;没有幽默的生活,是一潭死水。恰如其分地运用幽默,会使师生关系倍加融洽,会使教学锦上添花。一名优秀的教师,不应该只把课堂当作传承知识的场所,更应该把课堂当作师生交流思想感情、碰撞智慧火花、启迪智慧灵感的的“磁场”。风趣幽默的教学语言,充满了“磁性”和魅力,学生在开怀大笑中接受的知识,往往能够铭记终身。“终日板着面孔、永远不苟言笑的老师,学生处久了会产生莫名的厌”,学生是这样坦陈心曲。教师的幽默是传授知识、开发学生心智的重要辅助手段。当然,教师不论是幽默的口吻,还是幽默的举动,都应是灵气的跃动,不事雕琢。
    当然,如果为了幽默的效果,离开了教学的计划和重点,一堂课云山雾海,逗得满堂大笑,却减少了课堂上传授知识的容量,挤掉了思维的时间。学生越是淹没在这样的笑声里,越达不到课堂教学效果,甚至产生负面效应
      幽默是融合师生关系的润滑剂。随着学习生活节奏的加快,学生在繁重的功课学习中,多么渴望那一刻的轻松。也许你暂时没有好心情,但课堂是“圣地”,容不得你心染杂尘。幽默,就是给学生送去欢笑、送去理解、送去信心。它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记忆效果。人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记忆清晰,而教师的诙谐、幽默,就是一种非常好的有趣形式,它可使学生精神愉快,记忆效果和学习效率得到充分的展示。同时,严肃活泼的课堂气氛无论对于教师还是学生都是一种莫大的享受。
   恰当地运用幽默,会使人摆脱社会活动中的窘态。它可以缓解对方的紧张情绪,消除隔阂;也可以在你下不了台时,给你一个可下的台阶,不失体面地解脱自己。海特认为,“幽默是一个好教师最优秀的品质之一。幽默有多种功用,最明显的功用,就是它能使学生富有生气和积极注意。它在快乐之中把教师和学生联结在一起。”教学幽默可使学生感到老师的人情之美和性格优点,从而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达到“亲其师而信其道”的目的。
     幽默更是教师自身快乐的再生源。“没有幽默感的语言是一篇公文,没有幽默感的人是一尊雕像,没有幽默感的家庭是一家旅店,而没有幽默感的社会是不可想像的。”生活或社交场合,我们都喜欢幽默。幽默使人快乐,幽默使人年轻,幽默使人忘记烦恼。它是一种修养,也是一种文化,一种艺术,更是丰厚学识和心底智慧的折光。学生欢迎有幽默感的教师,是因为这样的教师,本身就是一首欢快动人的歌,一本令人深思的书。只有真正快乐的教师,才会给孩子真正的快乐,同时也会给自己快乐。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就应该忘却心头的烦恼,淡化自己的得失,不断追求做老师的快乐。做永远快乐的教师,给孩子真正的快乐,让自己真正的快乐!
    幽默来源于两个世界,一个是你真诚的内心世界,一个是生活中周围的客观世界。当你用智慧把两个世界统一起来,并有足够的技巧和用创造性的新意去表现你的幽默,你就会发现,自己置身于这个世界中,人际关系由此顺畅起来。“人生有如剥洋葱,剥到一定的时候,就会流眼泪。”是的,人生很难脱离喜怒哀乐,既然逃脱不掉,为何不笑着接受呢?莎士比亚说:“甜中加甜,不见其甜;乐中加乐,才是大乐。”拥有诙谐、幽默、风趣的人格特质,天天抱着“喜乐之心”,让自己快乐,就会使平淡的蔬菜变成丰盛宴席,使室内墙角充满灿烂阳光。人有了幽默感,自然变得声容愉悦,豁达开朗,乐观一切,笑看人生。有一幅对联很妙:“大肚能容,容天,容地,于人何所不容;笑口常开,笑古,笑今,万事付诸一笑。”横批:“做个快乐的幽默人。”
当然,教师的幽默是高雅的,不带有腐儒的酸味;是亲切的,不带有乡愿的刁气;是质朴的,却不粗俗;是轻松的,却不轻佻;有时是辛辣的,但不刻薄;偶尔开怀大笑,但不放浪行骸。教师的幽默不是一般的插科打诨,也不是一般的俏语乖话。教师的幽默自有教师的风格,诙谐中有深意,情理中有哲理。引而不发,导而不堵,适时适势,恰到火候。教师不是戏台上的滑稽演员,所以教师的幽默是“清水出芙蓉”,出自天然。教师的幽默更不是为了逗乐而逗乐,即使“逗乐”,这也只是“外壳”,外壳里面,不是虚无,而是“生之力”的种子。
   同时,教师的幽默应当是珍贵的,不是奢侈品,是艺术品,教师的幽默与“滥”无缘。如果让笑声冲淡或淹没了真意,结果只能是“喧宾夺主”。这样的幽默,不要也罢了。如果你是教师,并希望在这个岗位上一直干下去,那么,千万别忘了幽默。否则,你就只好下自己的课了!
   教学中几种幽默法则及案例:
一、对立转换
万事万物皆矛盾。难对应易,丑对应美。如何将“对立转换”运用于实战中呢?且看下面两个例子:
  例一,公开课,老师连续提问几个学生,都答不出来,陷入尴尬。这时候,老师说道:“看来是我提的问题太简单了,大家都不屑于回答。好!再问大家一个难一点的。11=?”学生听完哄堂大笑,在老师的重新引导下终于找出正确答案。
  例二,老师因家务事迟到,学生不满。进入教室后,老师先向全体同学诚恳道歉,接着说道:“古人常说距离产生美。我想,时间也能产生美。”学生困惑不解。老师接着说道:“大家等了这么长时间,是不是有点想我了?”学生纷纷作呕状,在笑声中原谅了老师的无意之失。
  上面两个例子分别将“问题的难易”和“过失的丑美”提取,进行对立转换,实现了幽默化解尴尬、不满的目的。
二、角色转换
师生有别,师生无异。当你拘泥于教师的身份时,往往被身份所累。该做学生的时候,就做学生。孔子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三人行尚且如此,更何况是一个班的学生。如何实现师生“角色转换”呢?且看下面的例子:
  例子,课堂上,某生高声讲话,时不时盖过老师讲课的声音。终于,在临近下课的时候,该生坐不住了,问道:“老师,什么时候下课?”老师笑了笑,说道:“这个问题该我问你才对。都说老师的话最多,这节课你说得比我多,我应该叫你老师才对。”听完这句话,该生惭愧地低下了头。
  上面这个例子中,老师抛开了身份的包袱,巧妙地将教师与学生的身份对调,既批评了学生,又赢得了掌声。
三、角度转换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角度不同,结果不同。“角度转换”法如奇兵,往往攻敌于不备。是师生博弈的最佳武器。下面用一个实例进行讲解:
  例子,学校组织各班打扫公共卫生,结束后进行评比。某班只得了全级第二名,学生们情绪低落。有学生说道:“这次评比,我们班只拿了第二,好遗憾!”老师笑了笑,说道:“虽然我们班只拿了第二,但我们参与劳动的人数拿了第一,值得庆贺!”
  上面这个例子中,学生们执着于名利,因而失落。而老师看到的则是过程,为学生的团结感到高兴。角度不同,心情也不同!
四、综合运用
《易经》教给大家的不仅仅是由一至二,由二至三,由三至无穷。还可以是由无穷至三,由三至二,由二至一。换句话说,当你掌握了“三”,可以让“三”归“一”,即综合运用。下面用一个实例来讲解:
  例子,师生闲聊。
  生:我觉得您像“灭绝师太”。
  师:老师老了,没大家那么热血,所以只能冷血咯。(1)
  生:您什么时候笑?
  师:想笑的时候。(2)
  生:你如何评价自己?
  师: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3)
  生:我什么时候能考上清华北大?
  师:当你像我这么聪明的时候。(4)
  上面这个例子中,你看得出我用了多少种“幽默法”吗?第一个问答,用的是“对立转换”。第二个问答,用的是新方法,暂时卖个关子。第三个个问答,用的是“角度转换”。第四个问答,用的是“角色转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幽默教师培训手册!
做一个让学生喜欢的老师【教研论文】
不幽默,你就最好别当教师!
课堂教学的幽默艺术
让笑声飘荡在语文课堂中
漫话班主任的幽默艺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