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清明节║清明风起万物生,养生宜平肝滋阴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2018年4月5日,清明节。
清明节是中国重要的“时年八节”之一,2006年5月20日,中国文化部申报的清明节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西汉时期的《淮南子·天文训》中说:“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清明风”即清爽明净之风。《岁时百问》则说“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
我国古人根据对大自然的观察,将清明分为三候:一候桐始华;二候田鼠化为鴽;三候虹始见。意思是说,这个时节先是桐花开放,接着喜阴的田鼠不见了,全回到了地下的洞中,最后是雨后的天空可以见到彩虹了。
清明是表征物候的节气,含有天气晴朗、草木繁茂的意思。常言道:“清明断雪,谷雨断霜。”时至清明,气候温暖,春意正浓,正是颐养身心的好时候。
《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里说: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
意思是: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为了适应春天阳气生发的规律,人们应当晚睡一点、早起一些,舒缓形体,以使神志随着春气而舒畅怡然,这是养生的自然法则,违背了就会伤肝。这个时节,应该掌握春令之气升发舒畅的特点,注意保卫体内的阳气,使之不断充沛,逐渐旺盛起来,凡有耗伤阳气及阻碍阳气的情况皆应避免。
但过犹不及,如果肝气过旺,会对脾胃产生不良影响,妨碍食物正常消化吸收,还可造成情绪失调、气血运行不畅,从而引发各种疾病。因此清明养生宜平肝气、养肝阴、去风热。
在起卧时间上,尽量做到夜卧早起。当然,这里说的晚睡,并不是让人熬夜,早起也非"起得比鸡早",而是相对于冬天的早睡晚起而言,适当地晚睡早起能让人神清气爽。早晨7点是辰时,胃经最旺,可以在此时起床并进食。
在饮食上宜温,以清补为主。应多吃些蔬菜水果,尤其是韭菜等时令蔬菜;还可多吃些护肝养肺的食品,比如荠菜、菠菜、山药等。因为正值肝阳上升时节,故不宜进食笋、鸡、海鱼等“发物”。
清明节还有踏青、放风筝、荡秋千等放松身心的习俗。不过,活动一定要量力而行。登山要考虑个人的体力和身体素质,很多人平时很少锻炼,不要逞强好胜一鼓作气地爬上去,以免发生意外。
清明时节,天气温暖、阳气生发,此时可选择具有疏散风热、清肝明目功效的菊花茶饮用,不但可以养肝利胆、疏通经脉,还可借此将一个冬季积存在体内的寒邪散发。
明时遇小编在最后提醒大家:清明节时节气候变化多端,忽冷忽热,衣着不能顿减,尤其是颈椎病、腰椎病、膝关节炎患者,婴幼儿,孕产妇,老年人。:应根据气候变化,随时增减衣服,注意防寒保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最美四月天,养生正当时!
用诗词、节气和养生来认识春的只有中国古人了,千年智慧了解多少
春季养生,以使志生
【谈谈春季养生】
时令养生:清明之后 晚睡早起
春季养生:顺应季节晚睡早起的三大好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