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们都曾天真的认为机会有很多次,但其实真正的机会只有那么几次而已

|七芊 

王潇的新书《活得淋漓》之中,有一句话很深刻:二十几岁的时候,总是天真的认为机会总会有,这次没有了还有下次,但其实真正机会只有那么几次,它与勇敢互相催生。 

事实就是这样,我们总是认为这一生,会拥有无数次机会,但其实,我们并不会。甚至说有可能错过一次机会,这一生都会沉浸在低迷之中。 

这个道理类似于演员成名的过程,有的演员演了一个角色就火了,然后迅速拥有了其他更优质的角色,活跃在大众面前,进而发展成巨星。

而有的演员虽然比这些成名的人演技好,长相好,可最终因为各式各样的心态问题,错过了机会,进而自我怀疑,一生都沉浸在低迷的状态里,纵然有一身好演技,可仍逃不过大众的认知标准:不过是一个十八线的小演员,又不红。

 所以,机会观与我们人生的发展紧密相连。一个能发现机会的人却未必是个能抓住机会的人。如何能够发现机会,又如何能够正确的抓住它,以下是我的血泪史总结出来的几点关于机会的看法

 

 

机会总是先藏在大趋势之中,不合群的人先被抛下。 

很多鸡汤的言论都在讲,做一个不合群的人这样那样好,或许有他们的一些鬼道理。但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最容易犯的错误莫过于看不见大趋势里的机会,盲目追求特立独行,衍生出懈怠拖延。进而丧失了提升自己的机会。 

举个简单的例子,大学期间的日语考试,对于日语专业的学生来讲,往往是大学二年级考过N2,大学三年级备战专四,N1.这样的规划,才能确保在大四毕业的时候拿到N1的通关证书。 

但是不少人不合群,看着大家都在备战考试,做同样的事,自己就觉得无聊,想要做些其他的事情。打着一次不过还有机会的懒散态度,消极怠工,看上去好似洒脱无限,拖延往往让他们错过了最佳机会,大多数抱有这样心态的人等到大三考了几次还没有拿下N2。 

剩下一年时间焦虑如何过N1和专四和工作,到最后毕业也未能拿下证书。这对于想要用日文来工作的人来讲,实在是致命的打击。我的一位同学据说在毕业后三年仍然每年坚持考N1。每年都被折磨的要死。 

也就是说,如果当年,他在那个时间节点完成了那件事,抓住了那个机会,就不需要日后的人生无数次重复那些早该做的事情,以至于落后他人。

这样的做法在社会工作里也是如此。很多人最开始都被放置在一个优等的环境中,但却因为不想和其他人做一样的事情,进而衍生出清高,脱离群体的现象,由此错过了一些机会。

机会最开始就是藏在所有人都在做的事情之中。看不起这样的事情,某种程度上也看不起机会。看不起机会的人就会丧失机会。 

同样的道理,某些软件最开始内测的时候邀请我入驻,当时因为工作繁忙以及个人心态的很多问题,不想和大家做一样的事,所以未能在第一时间做出回应。

直到后来,发现入驻的作者都以靠着这个年收百万的时候,才猛然拍大腿。再想入驻,非但要走很多弯路不说,更是没有当时好的资源条件,市场条件。这件事给了我很大的警示,机会最开始都是藏在大家都去做的事情里,深入学习和了解再做决定,也就是说总得先做起来。仅凭一时的心性产生抗拒,最终吃亏的也仍然是自己。


弄懂规则的人才能找到新的机会 

我采访金融时报的主编张延老师的时候,她对我讲:很多人都觉得传统媒体这样那样,但其实对于一个从业者来讲,你需要知道这个行业的规则是什么,你需要学到最正统的技能,只有如此,才能够在后期加以发挥。

采访前微软亚太区主设计师Alien的时候,他说:人一定先了解行业的规则,才能够去创造。在不了解大众,不了解行业规则,也不了解客户的层面,做一些主观的,自认为了不起的东西只是在自我毁灭。

弄懂规则是所有苛求机会的人最先要做的事情

这就像打游戏,有的人只是瞎玩,感受气氛,所以玩得久了也没有名堂,浪费时间,有的人一开始就就弄懂了规则很快就会取得胜利,进而到专业级别。 

我早年并没有想明白这样的道理,盲目陷入到自身的一些自大的想法中去。拿经营新媒体这件事来讲便是如此。只是日更,注重自身的成长,却少了很多与其他作者沟通交流的认知,没有弄懂规则,所以没有取得胜利。

我记得我和知名的作家颜桥老师说:自己不是为了做多么大的流量,只是为了能够从写作中自我学习。

他当时说:不做流量,做这件事不是浪费时间么。

这句话给了我很深刻的印象。很多事情一开始做的时候可能只是兴趣和爱好,但是发展到专业程度,要靠这个东西带来机会就势必要弄清楚规则,只有弄清规则才能取得胜利,否则也只能是做体力活,碌碌无为。

规则观在我们从小到大的人生里都被渗透,比如考试的规则,比如项目的规则。

我们总是会有一个衡量的标准,而规则就在这些标准之后,比如考试考得好,很多人只看到了表象,却不知道这背后每一科目如何能够考得好,这是一种规则。只有弄懂了这样的规则才有可能得到好的记过。

再比如。我们只能看到很多公关传播项目取得了广泛的社会影响,我们也想策划同样的项目,做了类似的准备,可是往往照猫画虎,最后结果堪忧。原因也就是只模仿了表象却没有弄懂背后的关系规律。

我也是因为犯过这样的错误,才从C端转向B端学习公关知识,从行业规律的角度入手,指导C端的操作。

很多人很努力却没有结果的原因便是他们只重视了做的过程,却没有在其中思考游戏的规则是什么,怎样才算是取得了胜利。


 能发现机会的人,未必是个能抓住机会的人。行动和价值观不服是人们经常出现的问题。 

 很多时候,人们都是有机会观意识的,他们会很积极地接触一些人,很积极地争取一些机会,但是后续工作往往十分堪忧。

接触到人之后,没有展现最佳的自己。积极地争取机会之后,往往没有做出预期的结果。

行动和价值观不服,是我们即便发现了机会也不能抓住她的原因。

我有一次想参加一个演讲的节目,非常积极地面试,可在最后交稿子的过程中,说什么也交不出好的演讲稿子。最终拖延,失去了机会。

我在想,为什么是这样。为什么分明看到了是个机会,也奋力地试图抓住,最终还是败在了拖延这个层面。

一番思考之后我明白了一点,那边是行动和价值观的不服,我当时处在事业的低谷期之中,本身情绪和状态都处在求路无门的状态之中。负面情绪很多。

那个时候,我本身并不适合去参加那次演讲。

所以正常的应该是,我先调整自身的行为习惯和思维状态。先解决最要解决的问题,让价值观符合机会观,再去抓住机会。后来的几个月,我努力调节自身的行为习惯,思维状态,没过多久,就参加了南京的TED的演讲。

所以调整价值观,让它更符合机会观,这点才是最重要的。调整价值观的方式很多。

我说几点亲身尝试最有效的:

1靠自己的能力赚一定的钱,有一定的积蓄。

有物质基础的人,做事更大胆。所以想要抓住机会,要给自己一定的安全感。

2调整自身的情绪状态,多同自信的人做朋友,多读向上的内容,多锻炼。

不要让自身有不自信和苟且的行为。和什么样的人在一起便会成为什么样的人。体魄和知识往往决定了能否改变自身的心态。

3记录总结自己面对机会的失误和成功之处。复制成功的机会来临前自己所做的一切。

这一点非常好用。每一个人的成功之前的准备都是可以复制的。

比如,我的每一次转机都源于我突破自己去见了一个对我有帮助的人。

每个人一生都不会有太多次机会,做好一件事,弄懂它的规则,先取得胜利,一期一会,专心致志。唯有如此,才能够得到更多的机会,也不会轻易漏掉某一个决定你人生的机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很高兴还有人在说:有时候我只想不合群
为啥不做不人云亦云之人?
混得很差的人,基本有以下几个特征:1、不会拍马屁,不合群 2、性
顶尖猎头心法:关键人才不这么用,再多也没用
合不来的圈子,就远离吧
真正厉害的人,看起来往往“不合群”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