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阅读有关智慧,无关道德


小宝
    随看随想

    这是一篇关于读书的文章。文章所写,不是通常的“开卷有益”,却有一点特别。

    文章的论点,即题目所示。你是否同意?是否挑战了你关于读书的认知或定见?文章的论据,挺有意思:读书的希特勒,希特勒的读书。这想必给了你更多的阅读趣味。

    小宝,原名何平,上海人,报刊专栏作者。以睿智和幽默著称,文章集结有《爱国者游戏》《别拿畜生不当人》《老而不死是为贼》《为坏人辩护》等。对这位沪上妙人,京城的王朔也称赏有加。

    小宝为文幽默多谐,但或欠雅驯。这篇选文,也因此作了一点删节。(任余)

    “我知道某些人没完没了地大量‘阅读’,一本接着一本,一字接着一字,但我不会称他们‘博学’,他们固然拥有许多‘知识’,可是大脑无法组织和登录吸收到的材料。他们缺乏一种艺术,不晓得如何从书中没有价值的东西里面,筛选出对他们有价值的东西,并永远记在脑中,而且如果可能的话,根本就不要看见其余的部分……”

    这是一种相当老练的读书之道,很多人会同意、欣赏。这段话写于九十年前,但听起来仍然很年轻、很阳光、很心灵鸡汤,上传微博微信也不会显得古怪。

    这段话的作者是个嗜书如狂的爱书人。他告诉当年欧洲最有才华的电影女导演:“我年轻的时候,没有足够的财力和机会接受正规教育。所以每天晚上我都要读一两本书,睡得再晚也一样。我从书里收取需要的东西。”他阅读的口味不俗,喜欢《堂吉诃德》《鲁滨孙漂流记》《汤姆叔叔的小屋》《格列佛游记》,特别喜欢莎士比亚。文学是他阅读生活的一小部分。他的胃口极杂,从占星术到人种学到毒气制造无所不读。他的大爱在哲学。女导演为了讨好他,送他一套善本的哲学家全集。他把读过的每本书比作一块块“石片”,由此拼贴出一幅他自己的“马赛克”。他几乎什么话题都能聊——“从坦克生产一直延伸到戏剧作品”,他最博学的部下有一天听他随口比较席勒和萧伯纳的优劣后,五体投地,回家在日记中由衷地写道:“此人就是天才。”

    他是谁?他是上世纪公认的大魔头阿道夫·希特勒。

    西方资深的二战研究者提摩西·赖贝克花费大量时间研读希特勒的藏书,积多年之功写成专著《希特勒的私人图书馆——那些塑造他生平的书籍》,角度独特,企图“从‘希特勒的阅读’阅读希特勒”。

    希特勒生前有三个私人图书馆。柏林总理府的图书馆最大,藏书一万册以上。这些藏书悉数被苏联政府没收,带回了莫斯科。蹊跷的是,这些书以后再也没有出现过,完全不知所终。苏联解体后藏书据说曾经短暂现身,但很快又逃世神隐。慕尼黑和贝希特斯加登的另外两个图书馆的藏书被占领军美国大兵洗劫一空,流落民间不复归。后来在贝希特斯加登的盐矿中又发现了三千册希特勒藏书,这三千本藏书被运去美国。其中的一千两百册现藏美国国会图书馆,另有八十本藏于布朗大学,可以借读。赖贝克著作的主要依据,就是美国国会图书馆这一千两百册希特勒旧藏。

    这本书虽然资料详尽、编排得体,可是有两个问题始终没有解决。

    第一个问题是这本书的副标题——“那些塑造希特勒生平的书籍”有没有最终落实?希特勒在柏林、慕尼黑两处图书馆的藏书一万六千册以上,赖贝克目前接触到的藏书充其量不超过两千本,不到已知藏书的百分之二十。而且读过的书未必藏,收藏的书未必读,光靠国会图书馆的这些藏书,不可能测知究竟哪些书在希特勒的生命中留痕。以作者目前掌握的材料,难以毫无遗漏地开出曾经影响过希特勒的图书书单。作者已经尽力,这也许是一个永远无法完成的任务。不如把副标题平实地改为“希特勒的藏书和读书”。

    第二个问题更有意思——可能也是很多读者想问的问题;按照“读书等于上进”的成见和逻辑,以希特勒的好学和广泛阅读,怎么可能变成一个十恶不赦的乱世枭雄?读书为什么没有令他改邪归正?

    这个问题显然也一直困扰着作者。他在开篇处引了英国诗人蒲柏的一段诗:“一知半解是危险的事情/除非深的豪饮,否则切勿品味比埃里亚圣泉/浅尝辄止徒然毒害大脑/大量畅饮则让我们再度清醒。”作者想说的是,希特勒罪大恶极一意孤行,读书未能救其弊,是他的读书方法不对,一知半解、浅尝辄止、选择性阅读……作者在书中写道,希特勒阅读和他做人做事一样:出于“被阴暗直觉推动的意志”,出于“内在不安全感”。

    作者的解释过于勉强,心理学的动机分析尤其可笑。严格地说,我们每个人的阅读,其实都是不同程度的“一知半解、浅尝辄止、选择性阅读”,怎么就会成为罪过?

    作者没有想明白:读书这件事,无关道德、无关人品,仅仅有关智慧。图书馆、书房是脑力、思想力的健身房。阅读能够提升阅读者的智慧水平,但不会改进阅读者的品德。就像练武能增强习武人的武艺,但管不了习武人是去保家卫国还是去杀人放火。希特勒靠他的广泛阅读,把国家社会主义、种族主义幻化成最蛊惑人心的意识形态,也算不负所读。

    一位网友跟帖:好人读书越读越好;坏人读书越读越坏。我非常佩服他的见识,觉得比赖贝克高明。

    (选自小宝《有聊胜无聊》,新星出版社2017年5月第1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我的图书馆藏书突破两万记
希特勒的私人藏书
藏书
家庭藏书如何摆放? 小窍门教你家庭藏书巧分类
世界上最大的和最美丽的20个图书馆
一个国家的伟大,在于读书; 一个人的伟大,亦如此 ——参观美国国会图书馆有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