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投简咸华两县诸子  兵车行  丽人行
《杜甫诗选注》__萧涤非

投简咸华两县诸子



赤县宫曹拥材杰:软裘快马当冰雪!
长安苦寒谁独悲?杜陵野老骨欲折。
南山豆苗早荒秽,青门瓜地新冻裂。
乡里儿童项领成,朝廷故旧礼数绝。
自然弃掷与时异,况乃疏顽临事拙。
饥卧动即向一旬,敝衣何啻联百结。
君不见空墙日色晚,此老无声泪垂血。


* 此诗大概作于天宝十载冬,可以看出杜甫生活的苦况,以及由这种生活所产生的对上层社会的憎恨。投简即投赠。威华是咸阳和华原二县。

赤县宫曹拥材杰[1]:软裘快马当冰雪[2]!长安苦寒谁独悲?杜陵野老骨欲折[3]。

[1] 赤县,指长安。《元和郡县志》:“唐县,有赤畿望紧上中下六等之差,京都所治为赤县,京之旁邑为畿县。”拥,拥挤着,言其多。 [2] 软裘即轻裘,亦即狐裘。有此一句,上所谓“材杰”,使成笑骂。 [3] 杜陵在长安南,秦时为杜县地,汉宣帝葬此,因日杜陵,杜甫曾居住过,故每自称社陵 野老或杜陵布衣。

南山豆苗早荒秽 [4],青门瓜地新冻裂[5]。乡里儿童项领成[6],朝廷故旧礼数绝[7]。

[4] 汉杨浑报孙会宗书:“田彼南山,芜秽不洽,种一顷豆,落而为箕。”陶潜诗:“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5] 青门,长安城的东门。秦东陵侯召乎尝种瓜青门。这两句写自己不但苦寒,而且苦饥。 [6] 乡里儿童,是骂一般小官僚的话,陶潜骂督邮为“乡里小儿” 可证。项领成,是说脖子挺硬,目中无人。《诗经》:“四牡项领”,注:“项,大也。”又《后汉书:吕强传》:“群邪项领”,注:“项领,自恣也。” [7] 是说朝廷亲友也跟我断了来往。礼数,犹礼节。

自然弃掷与时异 [8],况乃疏顽临事拙。饥卧动即向一旬[9],敝衣何啻联百结[10]。

[8] 这是倒句,与时异,故见弃掷。自然,理之当然。 [9] 动即向一旬,是说动不动就是十来天,见得不是一次两次。韩愈《答孟郊》诗:“朝餐动及午,夜讽恒至卯。”动和恒对立,可证。向,近也。 [10] 啻,但也。何啻,犹岂止。

君不见空墙日色晚,此老无声泪垂血[11]。

[11] 君不见,是呼两县诸子而告之。饥寒切身,无可诉说,只有默默泣血而已,想见所受生活压迫之惨重。无声,犹无言。杜甫并非真的无声,这首诗便是不平之鸣。







兵车行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
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
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
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
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
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
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
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
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
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这是反对唐玄宗不断发动不义战争的一首政治讽刺诗。可能作于天宝十载(七五一)。《通鉴》卷二百一十六:“天宝十载四月,鲜于仲通讨南沼,将兵八万,至西洱河,大败,死者六万人制大募两京(长安、洛阳)及河南、北兵以击南诏。人闻云南多瘴疠,未战,士卒死者十八九,莫肯应募。杨国忠遣御史分道捕人,连枷送诣军所。于是行者愁怨,父母妻子送之,所在哭声振野。” 钱谦益认为诗即为此事而作,是很可信的。全诗分两大段,首段摹写送别的惨状,是纪事;问行人以下为第二大段,传达征夫的诉苦,是纪言。由于是一种客观的具体的描写,故感染力极大。在诗的标题上,杜甫不用老一套的《从军行》一类的乐府旧题,而自创新题,写新事,这是他善于学习的地方。


车辚辚[1],马萧萧[2]。行人弓箭各在腰[3]。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4]。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1] 辚,音邻,众车声。 [2] 萧萧,马鸣声。 [3] 行人,即行役之人。 [4] 咸阳桥,在咸阳西南渭水上,秦汉时名“便侨”,由长安到云南,多经由四川,故也是往西走。爷娘妻子,奔走相送,尘埃涨天,连大桥也淹没了。

道旁过者问行人 [5],行人但云:“点行频[6] !或从十五北防河[7],便至四十西营田[8]。

[5] 这个“过者”就是壮甫他自己。 [6] 点行,就是搂名强制征调。频是频繁,即指下防何营田等。“但云”二字直贯到底,所以这句以下都是行人的答活。 [7] “十五”是指年龄。当时因吐蕃侵扰黄河以西各地,曾征召陇右、关中、朔方诸军集合河西一带防秋,所以说防河。 [8] “四十”亦指年龄,营田就是汉时屯田之制。无事种田,有事作战。西营田也是防备吐蕃 的。

去时里正与裹头 [9],归来头白还戍边!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10]!

[9] 《通典:食货三》:“凡百户为一里,里置正一人。掌按比户口,课植农桑,检察是非,催驱赋役”。古以皂罗三尺裹头日头巾。因年纪小,所以得里正给他裹头。 [10] 二句主题所在。《通鉴》卷二百一十六:“天宝八载六月,哥舒翰以兵六万三千,攻吐蕃石堡城,拔之,唐士卒死者数万。”这类事庄当时很多。“成海水”是夸大的说法。武皇,汉武帝。一来是唐玄宗好开边,与汉武有类似之处;二来是不敢直斥,故拿汉武帝来比拟他。开边,用武力开辟边疆。意未已:意图还没有停止。

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11]。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12]。 

[11] 此山东,指华山以东之地。 《十道四蕃志》:“关以东七道,凡二百一十七州。”唐行“府兵制”,兵农未分,穷兵黩武,以致破坏生产。 [12] 秦兵,即关中之兵。《史记》:“秦人勇于攻战。”岑参诗:*关西老将能苦战,七十行兵仍未体。”耐苦战,即能苦战。因能苦战故被驱使如鸡犬。

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13]?且如今年冬[14],未休关西卒[15]。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

[13] 这里再提“长者”和“役夫”,意在点明这些都是役夫自己的话。“敢伸恨”是说不敢伸说自己的愤恨。这句用反问口气,写出人民被压迫的痛苦,所谓“敢怒而不敢言”。当时事实也正是这样,《唐书:杨国忠传》:“自仲通、李宓再举讨蛮之军,几举二十万人弃之死地,只轮不返,人衔冤毒,无敢言者。” [14] 《通鉴》:“天宝九载(七五○)十二月关西游奕使王难得,击吐蕃,克五桥。技树纱城,以难得为白水军使。”据此,则“今年冬”当指十载冬。因去冬征兵,今冬又征,放下句有“未休”的话。 [15] 休,罢也。这句是说因未停止对吐蕃的军事行动,以致关西的兵上都未得到罢遣回亥。

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16],生男埋没随百草!

[16] 以女形男,诉乒役之苦,写出人民对不义战争的痛苦心情。比邻,犹近邻。唐制:百户为里,五里为乡,四家为邻,五家为保。《新唐书》卷五十一:“凡田:乡有余,以给比乡;县有余,以给比县。”可见“比邻”也是唐时习惯语。

君不见:青海头 [17],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18]”

[17] 青海头,即青海边。唐高宗龙朔三年为吐善所并。仪凤中,李敬立与吐善战,败于青海。 玄宗开元中王君(㚟chuò)、张景顺、张忠亮、崔希逸、皇甫维明、王忠嗣等先后破吐菩,皆在青海西。 [18] 啾啾,犹卿卿,是一种呜咽之声。

——元吴师道《吴礼部诗话》云:“杜老《兵车行》 ‘长者虽有问,役夫敢伸恨’,寻常读之,不过以为漫语而已。更事之馀,始如此语之信。盖赋敛之苛,贪暴之苦,非无访察之司,陈诉之今,而言之未必见理,或反得害。不然,虽幸复伸,而异时疾怒报复之祸尤酷。此民之所以不敢言也。虽字敢字,曲尽事情。”









丽人行

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
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
头上何所有? 翠为㔩叶垂鬓唇 。
背后何所见? 珠压腰衱
稳称身 。
就中云幕椒房亲,赐名大国虢与秦。
紫驼之峰出翠釜,水精之盘行素鳞。
犀筋厌饫久未下,蛮刀缕切空纷纶。
黄门飞鞚不动尘,御厨络绎送八珍。
萧鼓哀吟感鬼神,宾从杂遝实要津。
后来鞍马何逡巡:当轩下马入锦茵!
杨花雪落覆白蘋,青鸟飞去衔红巾。
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


* 这是讽刺杨国忠兄妹的荒淫奢侈的。杨国忠天宝十一载十一月作右丞相,这诗当是十二载春所作。首二提纲,态浓一段写丽人的姿态服饰之美,就中二句点出主角,紫驼一段写饮食之精,后来一段写杨国忠的威风和无耿。不空发议论,只尽情揭露事实,而讽意自见,手法极高。浦起龙说: “无一刺讥语,描摹处,语语刺讥。无一慨叹声,点逗处,声声慨叹。”施均父《岘傭说诗》亦云: “丽人行,前半竭力形容杨氏姊妹之游冶淫佚,后半叙国忠之气焰逼人,绝不作一断语!使人于意外得之,此诗之善讽也。”均甚确。


三月三日天气新[1],长安水边多丽人。   

[1] 三月三日为上已日,开元时长安士女多于是日游赏曲江。

态浓意远淑且真 [2],肌理细腻骨肉匀[3]。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4]。

[2] 态浓,姿态浓艳,意远,神气高远。淑且真,是说很端庄。 [3] 肌理细腻,即 《诗经》所谓“肤如凝脂”,匀,匀称。 [4] 罗衣裳用金银线绣着孔雀和麒麟。

头上何所有?翠为㔩叶垂鬓唇[5] 。背后何所见?珠压腰衱稳称身[6] 。

[5] 翠,翡翠。为一作微。句音鸽。匐叶,妇人首饰。鬓唇,鬓边。 [6] 极音劫。腰极,即裙带,缀珠其上,压而下垂,因为怕风掀起。

就中云幕椒房亲 [7],赐名大国虢与秦[8]。

[7] 就中,犹其中,是从那许多丽入中,特提出几个来说。李白《忆旧游》诗:“海内贤豪青云客,就中与君心莫逆。”白居易《西湖留别》诗:“处处回头尽堪恋,就中难别是湖边。”又《忆旧游》云:“江南旧游凡几处,就中最忆吴江隈。”是就中乃唐人口语。云幕,云雾似的帐幕。椒房,汉代皇后居室,以椒和泥涂壁。故后世称皇后为椒房,皇后亲属为椒房亲。 [8] 《旧唐书:杨贵妃传》:“太真有姊三人,皆有才貌,并封国夫人,大姨封韩国,三姨封虢国,八姨封秦国,并承恩泽,出入宫掖,势倾天下。”

紫驼之峰出翠釜 [9],水精之盘行素鳞[10]。犀筋厌饫久未下[11],蛮刀缕切空纷纶[12]。黄门飞鞚不动尘[13],御厨络绎送八珍[14]。萧鼓哀吟感鬼神,宾从杂遝实要津[15]。

[9] 驼,即橐驼。唐贵族食品中育驼峰炙。 [10] 水精即水晶。用水晶盘盛白色的鱼。 [11] 犀筋是犀牛角作的筷子。饫音裕,厌饫,吃得腻了。久未下,是说都不中吃,所谓“无下筋处”。三字写尽骄奢之状。 [12] 鸾刀,有铃的刀。缕切,细切。空纷纶,大师傅白忙乱一大阵。 [13] 黄门,即宦宫。鞋,即马勒头。飞鞚,即飞马。 [14] 御厨,天子之厨。 [15] 遝音踏。杂遝,众多意。要津,即指国忠兄妹,所谓“虢国门前闹如市”。实字,是嗟叹的口气。

后来鞍马何逡巡 [16]:当轩下马入锦茵[17]!杨花雪落覆白蘋[18],青鸟飞去衔红巾[19]。炙手可热势绝伦[20],慎莫近前丞相嗔[21]!

[16] 后来鞍马,即丞相杨国忠。留丞相二中直到来尾点出,意在使读者得讽刺之意于言外。这巡,徐行貌。杜诗:“余病不能起,健者勿这巡。”这里兼有大模大样、旁若无人的意味,即下句所言。 [17] 锦茵,锦作的地毯。 [18] 这和下句都是隐语,也是微词,妙在结合当前景致来揭露杨国忠和从妹虢国夫人通好的丑恶。这里杜甫采用了南朝民歌双关语的办法,用杨花双关杨氏兄妹。《尔雅:释草》:“萍、蘋,其大者蘋。” 《埤雅》卷十六:“世说杨花人水化为浮萍。”据此,是杨花、萍和蘋虽为三物,实出一体,故以杨花覆蘋,影射兄妹苟且。又北魏胡太后尝逼通杨白花,自花惧祸,降梁。(杨华本名白花,降梁后,改名华,见《南史》)胡太后思之,作《杨白华歌》,有“秋去春还双燕子,愿衔杨花入窝里”之句。杜甫这句诗山暗用了这一个淫乱的故事。按唐章喝《曲江》诗有“落絮却笼他树白” 之句,可见当时曲江杨柳甚盛,故有“杨花雪落”的景致。 [19] 青鸟,西王母使者。飞去衔红中,为杨氏传递消息。红中,妇人所用红手帕。唐徐夤《尚书筵中咏红手帕》诗:“鹤绫三尺晓霞浓,送与东家二八容。罗带绣裙轻好系,藕丝红缕细初缝。别来拭泪遮桃脸,行去包香坠粉胸。无事把将缠皓腕,为君池上折芙蓉。”可知仑时贵族妇女多用红巾。 [20] 炙手可热,言势焰的人。绝沦,无人能比。 [21] 丞相,指杨国忠。黄生说:“先时丞相来至,观者犹得近前,及其既至,则呵禁赫然,远近皆为辟易(远远躲开)。此段具文见意,隐然可想。”杨不欲游人窥视,故近前作嗔,其淫乱之意,已露于言外。似含蓄,实尖锐:似幽默,实辛辣。

——按杨花人水化为萍,其说始见于苏轼《再次韵曾仲锡荔支》诗自注和陆佃的《埤雅》。我过去沿用仇、浦、杨诸家旧注引《广雅》,实误。茹辛同志据王念孙《广雅疏证》卷十(上)已为指出(见《文学遗产》四三八期)。惟陆佃(苏轼同时人)既云“世说”,则在唐代或已有此传说。(顷阅胡震亨《唐音癸签》及朱鹤龄《杜工部诗注》,亦均引作《广雅》,则其误不始于仇氏。)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杜甫的诗:《兵车行》赏析
杜甫乐府《兵车行》读记
鉴赏:中华古典诗文之二七三(图)
兵车行
兵车行杜甫 〔唐代〕
杜甫的《兵车行》描写的是哪一场战争?白居易也有一首描写这场战争的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