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蜀道(下)__杜甫心影录__黄坤 著
蜀 道(下)
 
 

杨阳:中国画蜀道难


  “无食问乐土,无衣思南州”。杜甫前往同谷,是应同谷县令的邀请,想找个安身之处。但到了那里,生活却更加艰难,一家老少,流离山谷,以至托镵为命,掘芋度日。惟一使诗人感到快慰的,是游览了县城西南的万丈潭(在今甘肃成县东南七里,今称龙潭),传说有龙曾从中飞出。“削成根虚无,倒影垂澹濧。黑知湾澴底,清见光炯碎。孤云到来深,飞鸟不在外。高萝成帷幄,寒木垒旌旆”。这里岩壁如削,下不见底;山影倒映,水面荡漾;渊底深黑,波光鳞鳞。潭水深不可测,云沉其中;其广无际,鸟飞其间。四周结萝若帷,树摇如旗。但纵有千尺深潭,不能充饥,百丈高萝,无以蔽体。“休驾喜地僻,奈何迫物累”。风景虽好,生计实难,于是又携家南游了。

木皮岭



  自同谷县向东南行二十里,登上木皮岭,但见远山争来,千岩奔腾,“远岫争辅佐,千岩自崩奔。始知五岳外,别有他山尊”。自秦州赴同谷,尽在山中穿越,自同谷入蜀,则时有江河激湍,挡在前面。

《白沙渡



    越过木皮岭,来到嘉陵江与洛河(又名白水江)会合处的白沙渡(在今陕西略阳县)。“天寒荒野外,日暮中流半。我马向北嘶,山猿饮相唤。水清石礌礌,沙白滩漫漫”。鼓棹中流,马鸣猿啸,水清沙白,对境爽心。白天刚过白沙渡,晚上又临嘉陵江和永宁河、田家河相会之处水会渡。时已夜半,月隐云中;惊涛拍空,昏暗无际;船夫谈笑,安若平地。当人在舟中,只觉满江星斗,水天不分,及登岸眺望,方见江水之外,众星璀灿:“回眺积水外,始知众星乾。”

《水会渡



  行至兴州(治所在今陕西略阳)东三十里,眼前崇岭突兀,相传这里是青城山道士徐佐卿化鹤隐居之地,故名飞仙岭。上有阁道(栈道)百余间,通往蜀中。曹操曾称这里是“汉中之咽喉”,可见其形势之险要。

《飞仙阁



“栈云阑干峻,梯石结构牢。万壑欹疏林,积阴带奔涛。寒日外澹泊,长风中怒号”。高栈连云,外设阑干;垒石成梯,结构坚牢。林树萧疏,斜倚山谷;积阴之中,奔腾波涛。幽林之外,日光凄淡;空谷之内,长风怒号。

《五盘


进入利州(治所在今四川广元)地界,越五盘岭,岭上栈道盘曲五重。这里地处僻远,风俗淳朴,鱼安于水,鸟不避人:“地僻无网罟,水清反多鱼。好鸟不妄飞,野人半巢居。”这使深恶世态浇薄的诗人,感到无限欣慰。

《龙门阁


  再往前走,至绵谷县(今属四川广元),见龙门山。山上有石穴,高数十丈,其状如门,俗称龙门,山以此得名。这里石壁陡立,下临清江,所修栈道,比别处更加险峻。“清江下龙门,绝壁无尺土。长风驾高浪,浩浩自太古。危途中萦盘,仰望垂线缕。滑石欹谁凿?浮梁袅相拄。目眩陨落花,头风吹过雨”。栈道萦纡盘曲,仰望远处,如一缕垂线,使人心惊。滑石倾斜,是谁不畏艰险,在上开凿?空中阁道,如浮梁袅袅,相互支撑。面临江涛滚滚,双目昏眩,如杂花陨落;倾听惊涛喧豗,头脑胀痛,似急雨吹过。“终身历艰险,恐惧从此数”。诗人生平经历的险阻,就数这里最令人生畏。

《石柜阁


龙门阁附近,又有石柜阁。“蜀道多早花,江间饶奇石。石柜曾波上,临虚荡高壁。清晖回群鸥,暝色带远客”。蜀中天暖,山花早开;江间水激,奇石离离;阁道凌空,横跨江水,波光上映,影荡崖壁;日落鸥还,暝色送客;暮景如画,风致奕奕。

《桔柏渡



  行至利州昭化县(今属四川广元)东北,只见桔柏渡口“竿湿烟漠漠,江永风萧萧。连笮动袅娜,征衣飒飘摇”。这里连竹为桥,随风摇荡,行人过江,别有一番风味。“惟蜀之门,作固作镇。是曰剑门,壁立千仞。穷地之险,极路之峻。世浊则逆,道清则顺”(张载《剑阁铭》)。剑州剑门县(今四川剑阁)北,有剑门山,又称梁山。山有七十二峰,绵延起伏,形若利剑,高耸霄汉。峭壁中断处,两山相峙如门,故名剑门。

《剑门



“惟天有设险,剑门天下壮”。“一夫怒临关,百万未可傍”。剑门为蜀道要隘,蜀中恃为门户,地势险峻,历来为戍守要地,自古多凭险割据之事。诗人到此,思骋古今,临风惆怅,进而谴责上天造成这样险要的地势,希望能铲除这里的群峰叠嶂,使割据者无险可恃,朝廷不用并吞征伐,以消除争斗。“至今英雄人,高视见霸王。并吞与割据,极力不相让。吾将罪真宰,意欲铲叠嶂”。既反映了诗人深远的忧思,又表现出阔大的心胸气魄。离开剑门,进入绵州德阳地界。

《鹿头山


  自秦州入蜀,一路危峰耸天,激流横地,山川奇险,道路崎岖。及过鹿头关,千里沃野,一片葱郁。站在鹿头山上眺望,“连山西南断,俯见千里豁”。“及兹险阻尽,始喜原野阔”。走出川陕的险道,面对蜀中的古迹,追思前代的文事,叹息自身的遭遇,诗人感慨不已:“悠然想扬马,继起名聿兀。有文令人伤,何处埋尔骨?”从这里南行一百五十里,忽见华屋连片,箫笙齐作,树木苍然,鸟雀啾啾,成都豁然呈现在眼前。“我行山川异,忽在天一方。但逢新人民,未卜见故乡。大江东流去,游子去日长”。诗人的生活和创作,从此开始了一个新的阶段。

《成都府







 

================================================


 




 




万丈潭

青溪合冥莫,神物有显晦。龙依积水蟠,窟压万丈内。
跼步凌垠堮,侧身下烟霭。前临洪涛宽,却立苍石大。
山色一径尽,崖绝两壁对。削成根虚无,倒影垂澹瀩。
黑如湾澴底,清见光炯碎。孤云倒来深,飞鸟不在外。
高萝成帷幄,寒木累旌旆。远川曲通流,嵌窦潜泄濑。
造幽无人境,发兴自我辈。告归遗恨多,将老斯游最。
闭藏修鳞蛰,出入巨石碍。何事暑天过,快意风雨会。

全唐诗:卷218_18


注 释

原注:同谷县作。

《方舆胜览》:万丈潭,在同谷县东南七里,俗传有龙自潭飞出。梦弼曰:同谷有凤凰潭,一名万丈潭,盖两山危立,其下泓澄万丈。《杜臆》:同谷有龙峡,峡傍有潭,其深莫测,曰万丈潭。


  青溪含冥寞①,神物有显晦②。龙依积水蟠③,窟压万丈内④。

  (领起全局。《杜臆》:青溪与神物,合而成其神异,起语大有力量。龙承神物,窟承青溪。)

  ①《世说》:谢益寿曰:“青溪之曲,复何穷尽。”庾信诗:“冥寞尔游岱。”②《易》:“天生神物。”③《荀子》:“积水成渊,蛟龙生焉。”④潘岳《梅赋》:“悬水万丈。”

  跼步凌垠堮①,侧身下烟霭。前临洪涛宽②,却立苍石大。山危一径尽,岸绝两壁对。削成根虚无③,倒影垂澹濧④。

  (下两条,申言青溪含冥漠。此自山上而及潭中也。曰跼、曰侧、曰前、曰却、历尽高下前后矣。一径,路之狭。两壁,岩之峭。削成,壁深入。倒影,山下照。)

  ①《淮南子》:“出于无垠堮之门。”许慎注:“垠堮,端崖也。”②《洛阳伽蓝记》:洛水《永桥铭》:“前临少室,却负太行。”此“前”“却”二字所本。《杜臆》:前临洪涛,指嘉陵江,盖同谷之东河南河,俱入龙峡而注于嘉陵江也。东河源出秦州南,南河源出清渠堡南。《海赋》:“洪涛澜汗,万里无际。”③《山海经》:太华之山,削成而四方。相如《子虚赋》:“乘虚无。”④《汉·郊祀志》:“登遐倒影。”晋庐山道人《游石门诗序》:“流光回照,则众山倒影。”郑曰:澹瀩,犹澹沲也。《集韵》作■,水带沙往来貌。《广韵》:“濧,清也,濡也。”【吴注】《天台赋序》:“或倒影于重溟。”


  黑知湾澴底①,清见光炯碎。孤云到来深②,飞鸟不在外③。高萝成帷幄④,寒木垒旌筛⑤。远川曲通流,嵌窦潜泄濑。

  (此自潭中而及四傍也。黑,言渊底。清,言波面。云鸟,形容潭之深广。萝结若帷,木摇如旆,曲通来水,潜泄去流,此潭外周围之景。《杜臆》:孤云二句,形容虚明空洞,无底无边之神妙。胡夏客曰:上句人犹能作,下句造语更奇)。

  ①《玉篇》:“澴,聚流也。”②陶潜诗:“孤云独无依。”③阮籍诗:“飞鸟鸣相过。”④陆机诗:“轻条象云构,密叶成翠幄。”⑤康协《终南行》:“枫丹杉碧,垒旌立旆。”


  造幽无人境①,发兴自我辈②。告归遗恨多,将老斯游最。闭藏修鳞蛰 ③,出入巨石碍④。何当炎天过⑤,快意风云会。

  (末叹游潭之胜,回应神物有显晦。《杜臆》:幽造发兴,此地灵人杰,遭遇之奇,可一而不可再者,故此游足敌穷途遗恨。【朱注】方冬龙蛰,未能劈石而出,还思暑天过此,观其腾跃于风云之会耳。此章,首段四句起,下三段各八句。)

  ①《天台赋》:“卒践无人之境。”②《世说》:范荣期云:“应是我辈语。”③《淮南子》:“冬万物闭藏。”④《水经注》:“巨石临危。”徐陵诗:“石碍波前响。”⑤颜延之诗:“炎天方埃郁。”周珽曰:通篇摩写山水,极其幽隐奇怪,令人不觉兴逸心怡。

  杨德周曰:山水间诗,最忌庸腐答应,试看杜公《青阳峡》《万丈潭》《飞仙阁》《龙门阁》诸篇,幽灵危险,直令气浮者沉,心浅者深,刻划之中,元气浑沦,窈冥之内,光怪迸发。初学更宜于此缎炼揣摩,庶能自拔泥滓。

  昆山王履曰:昌黎《南山》诗,二百四句,铺叙详,文采赡,议者谓其似《上林》《子虚》赋,才力小者不能到。然窃观“东西两际海,巨细难悉究。西南雄太白,突直莫间簉。藩都酬德运,分宅占丁戊。逍遥越坤位,诋讦陷乾窦。昆明大池北,去觌偶晴昼。前寻径杜墅,坌蔽毕原陋。初从蓝田入,顾盼劳颈脰”等十余句,凡大山皆可当,不独终南也。况又每有梗韵生意,使文辞牵缀,而义理不得通畅,恐非终南本色耳。文章纵不宜规规传神写照,亦岂宜泛然驾虚立空。驾虚立空以夸其多,虽多亦奚以为?少陵则不然,其自秦入蜀诗二十余篇,皆揽实事实景以入乎华藻之中,是故高出人表,而不失乎文章之所以然。

-----仇兆鳌《杜诗详注》   

 


 



发同谷县 (乾元二年十二月一日自陇右赴剑南)


 


贤有不黔突,圣有不暖席。况我饥愚人,焉能尚安宅。

始来兹山中,休驾喜地僻。奈何迫物累,一岁四行役。
忡忡去绝境,杳杳更远适。停骖龙潭云,回首白崖石。
临岐别数子,握手泪再滴。交情无旧深,穷老多惨戚。
平生懒拙意,偶值栖遁迹。去住与愿违,仰惭林间翮。

全唐诗:卷218_33


注释

原注:乾元二年十二月一日,自陇右赴成都纪行。
    公居同谷,不逾月,即赴成都。


  贤有不黔突①,圣有不暖席。况我饥愚人,焉能尚安宅②?始来兹山中,休驾喜地僻。奈何迫物累③,一岁四行役。

  (此叹行踪无定也。上四,以古人自解。下四,以劳生自慨。地僻,谓同谷境幽。物累,为妻子所牵。赵曰:春自东都回华,秋自华州客秦,冬自秦赴同谷,又自同谷赴剑南,故曰四行役。)

  ①《淮南子》:“墨子无黔突,孔子无暖席。”②《诗》:“其究安宅。”③《庄子》:“无物累,无鬼责。” 《淮南子》:“全性保真,不以物累形。”


    忡忡去绝境①,杳杳更远适②。停骖龙潭云③,回首虎崖石④。临歧别数子⑤,握手泪再滴⑥。交情无旧深⑦,穷老多惨戚。

    (此记临发踌躇也。龙潭虎崖,同谷之景不忍舍。交情惨戚,同谷之人不忍别。)

    ①《诗》:“忧心忡忡”。陶潜《桃花源记》:“来此绝境,不复出焉。”②《庄子》:“杳杳冥冥。”《后汉书》:范丹谓王矣曰:“今子远适千里。”③谢灵运诗:“停骖我怅望。”梦弼曰:龙潭,即《七歌》云“南有龙兮在山湫”是也。《杜臆》:龙潭,即万丈潭。地志:有虎穴在成州西。《寄赞上人》诗云“徘徊虎穴上”,岂即其处耶?④《宋书》:拓跋齐闻苻达兵起,遁走,达追击斩之。因据白崖,分平诸戍。《通鉴注》:占葭萌地。⑤刘琨诗:“相与数子游。”⑥江淹诗: “罇酒送征人,握手泪如霰”。⑦孙绰诗:“交情远朝市。”陶潜诗:“相知何必旧。”无旧深,不必旧交深契也。


  平生懒拙意,偶值栖遁迹 ①。去住与愿违②,仰惭林间翮③。

  (此叹奔走非其本愿。偶逢栖遁,愿本欲住,今又舍之而去,是去住愿违,不能如林鸟之自适也。此章前二段各八句,后段四句收。)

  ①郭璞诗:“山林隐遁栖。”②嵇康书:“事与愿违。”③陶潜诗:“迟迟出林翮。”


----- 仇兆鳌 《杜诗详注》 

 


 





木皮岭

首路栗亭西,尚想凤凰村。季冬携童稚,辛苦赴蜀门。
南登木皮岭,艰险不易论。汗流被我体,祁寒为之喧。
远岫争辅佐,千岩自崩奔。始知五岳外,别有他山尊。
仰干塞大明,俯入裂厚坤。再闻虎豹斗,屡局风水昏。
高有废阁道,摧折如断辕。下有冬青林,石上走长根。
西崖特秀发,焕若灵芝繁。润聚金碧气,清无沙土痕。
忆观昆仑图,目击玄圃存。对此欲何适?默伤垂老魂。


                     全唐诗:卷218_35

注 释

《方舆胜览》:木皮岭,在同谷县东二十里,河池县西十里。杜甫发同谷,取路栗亭,南入郡界,历当房村,度木皮岭,由白水峡入蜀,即此。黄巢之乱,王锋置关于此,以遮秦陇,路极险阻。
《一统志》:木皮岭,在巩昌府徽州西十里。


  首路栗亭西①,尚想凤凰村②。季冬携童稚③,辛苦赴蜀门④。南登木皮岭,艰险不易论。汗流被我体⑤,祁寒为之暄⑥。

  (自成赴蜀,述冬行劳苦。陟岭艰险,承辛苦。祁寒汗流,承季冬。)

  ①《汉书》:“北首燕路。”注:“首,谓趣向。”颜延之诗:“首路踢艰险。”② 【朱注】凤凰村,当与凤凰台相近,在同谷。《杜臆》:地志:凤凰山,在徽州城西一里,即杜诗凤凰村。③雷次宗书:“童稚之年。”④刘伯伦诗:“从役知辛苦。”鲁曰:蜀门,即剑门也。《剑阁铭》:“惟蜀之门,作固作镇。”⑤《汉书》:“汗流洽背。”⑥《书》:“冬祁寒。”


  远岫争辅佐 ①,千岩自崩奔②。始知五岳外③,别有他山尊④。仰干塞大明⑤,俯入裂厚坤⑥。

  (此记岭前远景,一仰一俯,就山势言。)

  ①王籍诗:“阴霞生远岫。”《淮南子》,“辅佐有能。”②《雪赋》:“瞻山则千岩俱白。”谢灵运诗:“圻岸屡崩奔。”③《记》:“五岳视三公。”《物理论》:镇之以五岳:泰山东岳,华山西岳,霍山南岳,恒山北岳,嵩山中岳。④《诗》:“他山之石。”张昶《华山碑》,“山莫尊于岳。”⑤《记》:“大明生于东。”《广雅》:“日名辉灵,一名大明。”⑥《易》:“坤厚载物。”


  再闻虎豹斗①,屡跼风水昏②。高有废阁道,摧折如断辕。下有冬青林③。石上走长根。

  (此记岭中近景,一高一下,就物状言。)

  ①刘安《招隐士》:“虎豹斗兮熊罴咆。”②刘孝绰诗:“风水互乖违。”③王洙曰:冬青,今之楩柟也。陈藏器《本草》,冬青木,肌白有文,其叶堪染绯,冬月青翠。

  西崖特秀发,焕若灵芝繁。润聚金碧气①,清无沙土痕。忆观昆仑图②,目击玄圃存③。对此欲何适④?默伤垂者魂。

  (此兼写西崖之景。曰焕、曰润、曰清,皆形容秀发。昆仑、玄圃,借仙境以称其绝胜。欲留不得,所以伤神。此章首尾各八句,中二段各六句。)  ①刘孝威诗:“玄圃栖金碧。”②《楚辞·天问》:“昆仑县圃。”《神仙传》:昆仑,一名玄圃,一名积石瑶房,一曰阆风室,一曰华盖,一曰天柱。③《庄子》:“目击而道存。”④《礼记》:孔子曰:“吾舍鲁何适矣。”



-----仇兆鳌 《杜诗详注》

 





白沙渡

畏途随长江,渡口下绝岸。差池上舟楫,杳窕入云汉。

天寒荒野外,日暮中流半。我马向北嘶,山猿饮相唤。
水清石礧礧,沙白滩漫漫。迥然洗愁辛,多病一疏散。
高壁抵嶔崟,洪涛越凌乱。临风独回首,揽辔复三叹。

全唐诗:卷218_35    

注释

《方舆胜览》:白沙渡,水回渡,俱属剑州。

  畏途随长江①,渡口下绝岸②。差池上舟楫,杳窕入云汉③。

  (此记渡口登舟。畏途,指陆行。长江,乃嘉陵江,即西汉水,故比之云汉。)

  ①《庄子》:“夫畏途者,日杀一人,则父子兄弟相戒。”②《江赋》:“绝岸万丈。”③孙绰《天台赋》:“幽邃窈窕。”湛方生《庐山诗序》:“窈窕冲深,常含霞而贮气。”《诗》:“倬彼云汉,昭回于天。”注:“云汉,天河也。”


  天寒荒野外①,日暮中流半。我马向北嘶②,山猿饮相唤。水清石礧礧③,沙白滩漫漫④。迥然洗愁辛,多病一疏散⑤。

  (此记舟中之景。鼓棹中流,日已暮矣。马鸣猿啸,此记所闻。水石沙滩,此记所见。对境爽心,故觉愁洗而病散。)

  ①鲍照诗:“茫茫荒野中。”②《诗》:“我马瘏矣。”古诗:“胡马嘶北风。”③《楚辞》:“石礧礧兮葛蔓蔓。”④沈约诗:“归海水漫漫。”⑤谢灵运诗:“未若长疏散。”

  高壁抵嶔崟①,洪涛越凌乱②。临风独回首,揽辔复三叹③。

  (此舍舟而陆行。抵嶔玈
(?),到山顶也。越凌乱,逾急流也。回首三叹,幸脱风波之患也。始则马嘶舟内,即复揽辔前行矣。此章,首尾各四句,中段八句。)

  ①《鲁灵光殿赋》:“.玈离楼。”②曹植诗:“泛舟越洪涛。”谢惠连诗:“清波时凌乱。”③《后汉书》:范滂揽辔,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左传》:“置食三叹。”

-----仇兆鳌《杜诗详注》  

 


 





水会渡

山行有常程,中夜尚未安。微月没已久,崖倾路何难。

大江动我前,汹若溟渤宽。篙师暗理楫,歌笑轻波澜。
霜浓木石滑,风急手足寒。入舟已千忧,陟巘仍万盘。
迥眺积水外,始知众星乾。远游令人瘦,衰疾惭加餐。

全唐诗:卷218_36


注释

鹤曰:渡名,水会即前所谓合凤溪也。


  山行有常程①,中夜尚未安②。微月没已久③,崖倾路何难④。大江动我前⑤,汹若溟渤宽⑥。篙师暗理楫⑦,歌笑轻波澜⑧。

  (此从山行说向水渡。崖倾,在未渡以 前。江动,在登舟之际。)

  ①《史记·夏禹纪》:“山行乘檋。”②阮籍诗,“中夜不能寐。”③傅玄诗:“微月出西方。”④丘迟诗:“崖倾屿难傍。”⑤谢朓诗:“大江流日夜。”《寰宇记》:嘉陵江,去兴州长举县南十里。《水经注》:汉水又南入嘉陵道,而为嘉陵水。⑥鲍照诗:“穿池类溟渤。”⑦《吴都赋》:“篙工楫师,选自闽禺。”刘孝绰诗:“榜人夜理楫。”⑧王融诗:“所知共歌笑。”刘桢诗:“从尔浮波澜。”


  霜浓木石滑①,风急手足寒②。入舟已千忧③,陟..仍万盘④。回眺积水外⑤,始知众星干⑥。远游令人瘦⑦,衰疾惭加餐⑧。

  (此又从渡水说到登岸。霜浓风急,冬夜所经。水外星干,岸上回视也。曹孟德《碣石观海》诗:“星汉粲烂,若出其里。”此俯视水中之星。杜诗:“回眺积水外,始知众星干。”此仰观水外之星。又陆放翁诗:“水浸一天星”,与“水外众星干”参看更明。此章两段,各八句。)

    ①沈佺期诗:“霜浓候雁哀。”江淹文:“汨木石于深屿。”②吴均诗:“风急雁毛断。”③谢灵运诗:“入舟阳已微。”④《诗》:“陟则在..。”陆机诗: “仰陟高山盘。”⑤夏侯湛《春可乐赋》:“登夷冈以回眺。”温子升碑:“大地沦于积水。”⑥古诗:“仰观众星列。”⑦曹植诗:“远游欲何之。”⑧谢灵运诗:“衰疾当在斯。”古诗:“努力加餐饭。”周明辅曰:少陵入蜀纪行诸作,雄奇崛壮,盖其辛苦中得之益工耳。

------仇兆鳌 《杜诗详注》

 


 






飞仙阁

土门山行窄,微径缘秋毫。栈云阑干峻,梯石结构牢。

万壑欹疏林,积阴带奔涛。寒日外澹泊,长风中怒号。
歇鞍在地底,始觉所历高。往来杂坐卧,人马同疲劳。
浮生有定分,饥饱岂可逃。叹息谓妻子,我何随汝曹。


全唐诗:卷218_37   


注释

《方舆胜览》:飞泉岭,在兴州东三十里,相传徐佐卿化鹤跧泊之地,故名飞仙。上有阁道百余间,即入蜀路。《通志》:栈道在褒斜谷中。飞仙阁,即今武曲关,北栈阁五十三间,总名连云栈。【朱注】飞仙阁,在今汉中府略阳县东南四十里,或云即三国时马鸣阁,魏武所谓“汉中之咽喉。”《华阳国志》:诸葛亮相蜀,凿石驾空为飞梁阁道。《水经注》:大剑戍,至小剑三十里,连山绝险,飞阁相通,谓之阁道。


  土门山行窄①,微径缘秋毫②。栈云阑干峻③,梯石结构牢。万壑欹疏林④,积阴带奔涛⑤。寒日外澹泊⑥,长风中怒号⑦。

  (此记阁道形势及所见景物。土门之上,山窗径微,故阁道从此而起。高栈连云,外设阑干,垒石成梯,坚于结构,言阁之险而固也。万壑二句,此阁上所俯视者。寒日二句,此阁上所周历者。林树斜倚,故曰敬。奔流远注,故曰带。【朱注】幽深,则日不及照,故外淡泊。空大,则风从内出,故中怒号。)

  ①土门,见前《垂老别》注。②《慎子》:“离娄之明,察秋毫之末。”③《梁州图经》:栈道连空,极天下之至险。兴利州至三泉县,桥阁共一万九千三百八十间,护险编栏共四万七千一百三十四间。魏武“善哉行》:“月没参横,北斗阑干。”④顾凯之曰:“万壑争流。”孙绰诗:“疏林积凉风。”⑤《淮南子》:“积阴之气为水。”虞茂诗:“长澜疑浴日,连岛类奔涛。”⑥陶潜诗:“惨惨寒日。”《庄子》:“淡与泊相遭。”⑦吴筠诗:“长风倒危叶。”《庄子》:“大块噫气,其名为风,作则万窍怒号。”


  歇鞍在地底①,始觉所历高。往来杂坐卧②,人马同疲劳③。浮生有定分④,饥饱岂可逃。叹息谓妻子⑤,我何随汝曹⑥。

  (此叙度阁后情事。《杜臆》:解鞍坐卧,人马俱疲,盖险与远俱有之。末四,备尝困顿,无可如何,而为自宽自谑之词。此章两段,各八句。)

  ①《思玄赋》:“追慌忽于地底兮。”②刘孝绰诗:“坐卧犹怀想。”③魏文帝诗:“人马同时饥。”《后汉书》:张步曰:“今大耿兵少于彼,又皆疲劳。”④《庄子》:“其生若浮,其死若休。”欧阳建诗:“穷达有定分。”【吴注】《南史》:顾恺之云:“命有定分,非智力所移。”命弟子作《定命论》。⑤潘岳诗:“抚襟长叹息。”⑥后汉张矣《诫兄子书》:“汝曹薄祜。”蜀道山水奇绝,若作寻常登临览胜语,亦犹人耳,少陵搜奇抉奥,峭刻生新,各首自辟境界,后来天台方正学入蜀,对景阁笔,自叹无子美之才,何况他人乎。



-----仇兆鳌 《杜诗详注》





五盘

五盘虽云险,山色佳有馀。仰凌栈道细,俯映江木疏。

地僻无网罟,水清反多鱼。好鸟不妄飞,野人半巢居。
喜见淳朴俗,坦然心神舒。东郊尚格斗,巨猾何时除。
故乡有弟妹,流落随丘墟。成都万事好,岂若归吾庐。


全唐诗:卷218_38    


 


注释

《一统志》:七盘岭,在保宁府广元县北一百七十里,一名五盘岭。鲁訔曰:栈道盘曲有五重。

  五盘虽云险,山色佳有余①。仰凌栈道细②,俯映江木疏。

  (首记五盘岭。栈在上,江在下,岭在中间,故曰仰凌俯映。)


  ①陶潜诗:“山气日夕佳。”②《史记》:“栈道千里,通于蜀汉。”


    地僻无网署①,水清反多鱼②。好鸟不妄飞③,野人半巢居④。喜见淳朴俗⑤,坦然心神舒⑥。


   (次记盘中风景。鱼安于水,鸟不避人,即此见淳朴之俗。)

    ①《庄子》:“网罟之事多,而鱼乱于渊。”②东方朔《答客难》:“水至清则无鱼。”此反用之。《诗》:“潜有多鱼。”③曹植诗:“好鸟鸣高枝。”④有巢氏,《始学篇》:上古皆穴处,有圣人教之巢居。《博物志》:南越巢居,北朔穴处。⑤《亢仓子》:“政省一,则人淳朴。”⑥王羲之诗:“萧然心神王。”


  东郊尚格斗①,巨猾何时除②?故乡有弟妹 ③,流落随丘墟④。成都万事好⑤,岂若归吾庐⑥。

  (末慨故乡乱离也。方对景神舒,而忽动乡关之思,以思明未平,归家无日也。时弟在济州,妹在钟离。此章四句起,下两段各六句。)

    ①《书序》:“淮夷并兴,东郊不开。”《汉书》:主人翁,格斗死。②《西征赋》:“望渐台而扼腕,枭巨猾而余怒。”③《列子》:“弟妹之所不见。”④阮籍诗:“流落恒苦心。”《吴越春秋》:“城郭丘墟,殿前荆棘。”⑤《汉·杜钦传》:“万事是非,何足备焉。”⑥古诗:“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陶潜诗: “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


-----仇兆鳌《杜诗详注》   




龙门阁

清江下龙门,绝壁无尺土。长风驾高浪,浩浩自太古。
危途中萦盘,仰望垂线缕。滑石欹谁凿,浮梁袅相拄。
目眩陨杂花,头风吹过雨。百年不敢料,一坠那得取。
饱闻经瞿塘,足见度大庾。终身历艰险,恐惧从此数。

全唐诗:卷218_39    


注释

《元和郡县志》:龙门山,在利州绵谷县东北八十二里。《方舆胜览》:他阁道虽险,然山在腰,亦微有径,可以增置阁道。惟此阁石壁斗立,虚凿石窍,架木其上,比他处极险。【钱笺】《寰宇志》:一名葱岭山。《梁州记》云:葱岭有石穴,高数十丈,其状如门,俗号龙门。《一统志》:在保宁府广元县嘉陵江上。

  清江下龙门①,绝壁无尺土②。长风驾高浪③,浩浩自太古④。危途中萦盘,仰望垂线缕。滑石欹谁凿⑤?浮梁袅相拄⑥。

  (此记江势之险及阁道之危。下龙门,江在龙门之下也。俯临风浪,愈见山行可畏。萦盘,言阁委曲。线缕,言阁细微。滑石倾欹,谁凿其孔?浮梁袅空,下有柱往。此言制阁之奇巧。)

  ①《水经》云:水色清照十丈,故名清江。鲁訔曰:地理志:施州清江郡。②《世说》:桓公入峡,绝壁天悬,腾波速急。李陵书:“无尺土之封。”③陆机诗:“长风万里举。”郭璞诗:“高浪驾蓬莱。”④应玚诗:“浩浩长河水。”《三坟》:“太古之人皆寿。”⑤孙绰《天台赋》:“践毒苔之滑石。”⑥沈约诗:“浮梁经度跨回漪。”《水经注》:栈道,俗谓千梁无柱,诸葛孔明与兄瑾书曰:“其阁梁,一头入山腹,其一头立柱于水中,水大而急,不得安柱。”后孔明卒五丈原,魏延先退而焚之,即是道也。自后按修旧路者,悉无复水中柱。径涉者,浮梁振动,无不摇心眩目。


  目眩陨杂花①,头风吹过雨②。百年不敢料③,一坠那得取!饱闻经瞿塘④,足见度大庾。终身历艰险⑤,恐惧从此数⑥。

  (此因度阁之难,而发为惊叹也。【朱注】花陨而且为之眩,视不及审也;雨吹而头为之风,迫不能避也。正形容阁道险绝。次公注杂花过雨,作比喻者,非。《杜臆》:瞿唐、大庾之险,未曾亲历,今涉此危途,则恐惧当从此数起也。上文目眩头风,正是恐惧之状。此章,上下各八句。)

  ①《秦国策》:秦王目眩良久。②《魏志》:曹操读陈琳檄草,头风自愈。③司马懿曰:“不能料死。”吴注:潘岳诗:“人生天地间,百年孰能料。”④瞿唐峡,在夔州。大庾岭,在虔州。⑤《左传》:“艰难险阻,备尝之矣。”⑥《诗》:“将恐将惧。”


------ 仇兆鳌 《杜诗详注》






石柜阁

季冬日已长,山晚半天赤。蜀道多早花,江间饶奇石。

石柜曾波上,临虚荡高壁。清晖回群鸥,暝色带远客。
羁栖负幽意,感叹向绝迹。信甘孱懦婴,不独冻馁迫。
优游谢康乐,放浪陶彭泽。吾衰未自安,谢尔性所适。


全唐诗:卷218_40    


 


注释

《方舆胜览》:石栏桥,在绵谷县北一里,自城北至大安军界管桥,栏阁共一万五千三百一十六间,其著名者为石柜阁、龙门阁。

  季冬日已长,山晚半天赤。蜀道多早花①,江间饶奇石②。石柜曾波上,临虚荡高壁③。清晖回群鸥④,暝色带远客⑤。

  (此段叙景。上四蜀道时景,下四阁道幕景。日初长,故晚犹赤。地气暖,故早放花。水光上映,则高壁影荡,日落鸥还,则暝色侵客矣。《杜臆》:“清晖回群鸥”已奇,“暝色带远客”更隽。)

  ①何逊诗:“村梅落早花。”②《水经注》:盛弘之谓:空泠峡有五六峰,参差互出,有奇石。《楚辞》:“谿谷崭岩兮水曾波。”③郭璞《江赋》:“迅蜼临虚以骋巧。”《水经注》:“高壁缅然,与霄汉连接。”④谢灵运诗:“山水含清晖。”⑤又:“林壑敛暝色。”孙绰诗:“远客兴长谣。”


  羁栖负幽意,感叹向绝迹①。信甘孱懦婴,不独冻馁迫②。优游谢康乐③,放浪陶彭泽④。吾衰未自由⑤,谢尔性所适⑥。

  (此段述怀。羁栖绝迹,有负幽意,实以身弱,不能搜奇,非但迫于饥寒也。吾衰句,承孱懦。谢尔句,承陶谢。此章,亦上下八句。)

  ①陈子昂诗:“感叹情何一。”王康琚诗:“绝迹穷山里。”②陶潜诗,“冻馁固缠已。”③《诗》:“优哉游哉。”杜修可曰:谢玄封康乐公,孙灵运袭其封,与何长瑜等以文章赏会,共为山泽之游。诗家称康乐乃灵运,非玄也。④《兰亭记》: “放浪形骸之外。”陶潜为彭泽令,注见前。⑤《古诗为焦仲卿妻》:“汝岂得自由。”【黄生注】陶谢二公,适性于山水,此皆能自由者。⑥谢,犹言让也。古诗有五字皆平者,曹植诗“悲鸣夫何为”,杜诗“清晖回群鸥”是也。有五字皆仄者,应玚诗“远适万里道”,杜诗“窟压万丈内”是也。有七言皆平者,崔鲁诗“梨花梅花参差开。”有七言皆仄者,杜诗“有客有客字子美。”但在古诗,可不拘耳。


-----仇兆鳌 《杜诗详注》




桔柏渡

青冥寒江渡,驾竹为长桥。竿湿烟漠漠,江永风萧萧。

连笮动袅娜,征衣飒飘飖。急流鸨鹢散,绝岸鼋鼍骄。
西辕自兹异,东逝不可要。高通荆门路,阔会沧海潮。
孤光隐顾眄,游子怅寂寥。无以洗心胸,前登但山椒


全唐诗:卷218_41    


注释

《旧唐书》:玄宗幸蜀,次利州益昌县,渡吉柏江,有双鱼夹舟而跃,议者以为龙。《方舆胜览》:桔柏渡,在利州昭化县。胡夏客曰:五代唐庄宗伐蜀,王衍兵屯利州,逆战三泉,败,衍惧,断吉柏江浮桥,即其地也。

  青冥寒江渡①,驾竹为长桥②。竿湿烟漠漠③,江永凤萧萧④。连笮动嫋娜⑤,征衣飒飘飖⑥。急流鸨鷁散⑦,绝岸鼋鼍骄⑧。

  (此渡桥之景。竿湿承次句,江永承首句。鸨鷁鼋鼍,桥下所见之物,或以鸨鹢为船,鼋鼍指桥者,非。盖渡用竹桥,则无石梁可知矣。)

    ①《楚辞》:“据青冥而掳虹。”青冥,高远之貌。何逊诗:“寒江复寂寞。”②又:“水影漾长桥。”③谢脁诗:“生烟纷漠漠。”④《诗》:“江之永矣。”荆轲歌:“风萧萧兮易水寒。”⑤《梁益记》:笮桥,连竹索为之,亦名绳桥。洙曰:前汉邛、笮之君。鹤曰:成都之笮桥,即此类。《古诗焦仲卿妻》:“婀娜随风转。”⑥戴暠诗:“衣风飘飖起。”⑦ 曹植诗:“淮泗驰急流。”《西都赋》:“■鹞鸨鷁。”注:“鸨,似雁,无后趾。”鷁,水鸟。⑧《淮南子》:“积水重泉,鼋鼍之所便。”


  西辕自兹异,东逝不可要①。高通荆门路②,阔会沧海潮③。孤光隐顾盼④,游子怅寂寥⑤。无以洗心胸⑥,前登但山椒⑦。

  (此对景言情。身向西行,水从东注,其赴荆海者,不能要之暂停矣。且欲临流顾盼,挹水洗心,亦不可得,此所以怅然而出行也。《杜臆》谓八句作一气说,见少陵胸襟阔大。此章,亦上下八句。)

  ①繁钦诗:“流泉东逝。”②高阔,指水势言。【旧注】桔柏渡,乃文州、嘉陵二江合流处,东下入渝,合达荆州。③东海潮汐,随月为消长。④孤光,孤影也。【吴注】沈约诗:“单泛逐孤光。”曹植诗:“顾盼遗光彩。”⑤庾信诗:“寂寥人事屏。”⑥《易》:“圣人以此洗心。”江淹诗:“无以涤心胸。”⑦王十朋曰:汉武帝《李夫人赋》:“释马山椒。”谢惠连诗:“悲猿响山椒。”谢庄《月赋》:“菊散芳于山椒。”谢灵运诗:“税驾登山椒。”《广雅》:“土高四堕曰椒。”


-----仇兆鳌《杜诗详注》

 

古蜀道积雪图剑门



剑 

惟天有设险,剑门天下壮。连山抱西南,石角皆北向。

两崖崇墉倚,刻画城郭状。一夫怒临关,百万未可傍。
珠玉走中原,岷峨气凄怆。三皇五帝前,鸡犬各相放。
后王尚柔远,职贡道已丧。至今英雄人,高视见霸王。
并吞与割据,极力不相让。吾将罪真宰,意欲铲叠嶂。
恐此复偶然,临风默惆怅。


全唐诗:卷218_42    


注释

《旧唐书》:剑州剑门县界大剑山,即梁山也,其北三十里有小剑山。大剑山有阁道三十里。《一统志》:大剑山,在保宁府剑州北二十五里,蜀所恃为外户。其山峭壁中断,两崖相.,如门之辟,如剑之植,故又名剑门山。张孟阳《剑阁铭》:“惟蜀之门,作固作镇,是曰剑阁,壁立千伊。”


  惟天有设险①,剑门天下壮②。连山抱西南③,石角皆北向④。两崖崇墉倚⑤,刻画城郭状⑥。一夫怒临关⑦。百万未可傍。

  (此言剑门势险,可以守国。《杜臆》:山抱西南,而石角北向,亦见地形内属,彼并吞割据者,皆违天矣。崇墉,象其壁立。城郭,象其长亘。未可傍,人不敢近也。)

  ①《易·坎卦》:“天险,不可升也。地险,山川丘陵也。王公设险以守其国。”②相如《封禅书》:“天下之壮观。”③《荆州记》,峡长七百里,两岸连山,略无绝处。④王洙曰:剑门山石北向,如拜伏状。《仇池记》:“石角外向。”⑤张协《玄武馆赋》:“崇墉四匝。”⑥江淹赋:“刻画崷崒兮,山云而碧峰。”《水经注》云:“连山绝险,飞阁涌衢。”可想墉城之势矣。⑦《剑阁铭》:“一人荷戟,万夫趦趄。”陈琳《与魏文帝书》:“一夫挥戟,万人不得进。”


    珠玉走中原①,(往见旧人手卷,此句之上,有“川岳储精英,天府兴宝藏”二句,方接以珠玉云云。)岷峨气凄怆②。三皇五帝前③,鸡犬各相放④。后王尚柔远 ⑤,职贡道已丧⑥。

    (下二条,对剑门而衡论古今。此段记其财赋,恐蜀人困于诛求也。民苦须索,故愁怨结而山含凄怆。鸡犬放,中国未通。尚职贡,珠玉是征矣。道丧,谓失柔远本意。按:珠玉句,突接似乎陡健,但细玩文气,当先言蜀产之奇,而后言凄怆之故。下文先言三皇五帝,而后言职贡道丧。上下四句,各一开一阖说,方见抑扬顿挫之致。)

  ①《抱朴子》:“储八石之精英。”《记》:“宝藏兴焉。”扬雄《蜀都赋》:“于近则有瑕英、兰芝、玉石、江珠。”《淮南子》:西方之美者,有霍山之珠玉焉。《钱神论》:“无足而走。”②【赵注】岷山,在成都之西,即青城山。峨山,在成都西南,即峨嵋山。《书》:“岷山导江。”《江赋》:“峨嵋为泉阳之揭。”王粲诗:“凄怆令吾悲。”③《庄子》:“三皇五帝之治,天下不同。”《白虎通》:“三皇,谓伏羲、神农、燧人也。五帝,谓黄帝、颛顼、帝■、帝尧、帝舜也。”④潘岳《西征赋》:“浑鸡犬而乱放。”⑤《书》:“柔远能迩。”⑥《东观汉记》:“百蛮职贡。”《周礼》:制其职,各以其所能;制其贡,各以其所有。


  至今英雄人①,高视见霸王②。并吞与割据③,极力不相让。吾将罪真宰④,意欲铲叠嶂⑤。恐此复偶然,临风默惆怅⑥。

  (末段言其形胜,恐蜀人罹于战争也。并吞者王,如汉光武是也。割据者霸,如公孙述是也。从古多因叠嶂凭险,恐此复有其事,故临风而生怅。首条形容剑门,题意已尽,下面又另开议论,自三皇至今,包举数千年治乱兴亡,真绝大经济文字。此诗与《鹿头山》,皆同时之作。下章三段各八句,此章格局亦宜相似,中段止六句,断属脱漏无疑。)

  ①《王命论》:“英雄陈力。”②刘孝绰诗:“高视独辞雄。”《齐国策》:能致其主霸王。③《汉书》:主父偃书:“秦蚕食天下,并吞战国。”陆机《辩亡论》:“遂割据山川,跨制荆吴,而与天下争衡矣。”④《庄子》:“若有真宰而不得其朕。”⑤《海赋》:“铲临崖之阜陆。”王筠诗:“开窗延叠嶂。”⑥江淹诗:“临风默含情。”胡夏客曰:《剑门》诗因《剑阁铭》而成,但铭词出以庄严,此诗尤加雄肆。用古而能胜于古人,方称作家。  按公《登慈恩寺塔》诗:“秦山忽破碎,泾渭不可求。”知天宝之将乱也。《悲青坂》诗:“安得附书与我军,忍待明年莫仓卒。”知收京在次年也。《收京》诗:“杂虏横戈数,功臣甲第高。”知回纥生衅,藩镇跋扈也。《秦州》诗:“西征问烽火,心折此淹留。”知吐蕃寇边,不能安枕也。此诗云:“恐此复偶然,临风默惆怅。”知蜀必有事,而深忧远虑也。未几、段子璋、徐知道、崔肝、杨子琳辈果据险为乱。公之料事多中如此,可见其经世之才矣。


-----仇兆鳌 《杜诗详注》






鹿头山

鹿头何亭亭,是日慰饥渴。连山西南断,俯见千里豁。
游子出京华,剑门不可越。及兹险阻尽,始喜原野阔。
殊方昔三分,霸气曾间发。天下今一家,云端失双阙。
悠然想扬马,继起名硉兀。有文令人伤,何处埋尔骨。
纡馀脂膏地,惨澹豪侠窟。仗钺非老臣,宣风岂专达。
冀公柱石姿,论道邦国活。斯人亦何幸,公镇逾岁月。


全唐诗:卷218_43


注释

《唐书》:汉州德阳县有鹿头关,关在鹿头山上,南距成都百五十里,高崇文擒刘辟于此。《全蜀总志》:鹿头山,在德阳县治北三十余里。

  鹿头何亭亭①,是日慰饥渴②。连山西南断,集体见千里豁③。游子出京华④,剑门不可越。及兹险阻尽⑤,始喜原野阔⑥。

  (此初至蜀地而喜。首句点题。俯见千里,乃山上遥望者,中后两段,俱承此。主洙曰:自秦入蜀,川岭重复,极为险阻,及下鹿头关,东望成都,沃野千里,葱郁之气,乃若烟霞霭然。)

     ①《寰宇记》:古老云:昔有张鹿头居此,因以为名。《西都赋》:“状迢迢以亭亭。”②应璩诗:“以副饥渴怀。”③《蜀志·诸葛亮传》:“益州险塞,沃野千里。”江总诗:“山豁自疏快。”④郭璞诗:“京华游侠窟。”⑤《左传》:“逾越险阻。”⑥《淮南子》:“周视原野。”


  殊方昔三分①,霸气曾间发。天下今一家②,云端失双阙③。悠然想扬马④,继起名肆兀⑤。有文令入伤,何处埋尔骨⑥!

  (此思蜀中古迹。先主霸业,扬、马文章,皆垂名千载者。失双阙,无复当时宫殿矣。何处埋,不见往日遗踪矣。)

  ①裴秀《九州图论》:“绝域殊方之迥。”《蜀志》:“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②《记》:“圣人能以天下为一家。”③古诗《善哉行》:“游戏云端。” 《蜀都赋》:“华阙双邈,重门洞开。”孙绰《天台赋》:“双阙云谏以夹路。”④何逊墓志:“竟收扬马。”《华阳国志》:“司马相如耀文上京,扬子云齐圣广渊,斯盖华岷之灵标,江汉之精华也。”⑤继起,谓扬继马后。硉兀,危石也。⑥蔡琰《笳曲》:“死当埋骨兮长已矣。”


  纡余脂膏地①,惨澹豪侠窟②。仗钺非老臣③,宣风岂专达④。冀公柱石姿⑤,论道邦国活⑥。斯人亦何幸,公镇逾岁月。

  (此幸抚蜀得人也。蜀本膏腴豪侠之场,自经丧乱,不免元气日亏,必得老臣仗钺,方能播宣风教,专达朝廷。裴冕以宿望而镇此邦,可为生民厚庇矣。此章三段,各八句。)

     ①《上林赋》:“纡余逶迤。”高曰:纡余,广远貌。《蜀都赋》:“内函要害于膏腴。”《华阳国志》:蜀人称郫繁曰膏腴,绵洛为浸沃。②又曰:秦克六国,辄徙其豪侠于蜀,家有盐铜之利,人擅山川之材,箫鼓歌吹,击钟肆悬,富侔公室,豪过田文。王褒诗:“豪侠竞交游。”③《吴志》:孙坚曰:“古之名将,仗鉞临众。”《汉书》:疏广曰:“圣主惠养老臣。”④《后汉·隗嚣传》:“威命四布,宣风中岳。”《周礼》:“大事则从其长,小事则专达。”《杜臆》:中宗时,萧至忠为专达中丞,谓事得专达于天子,不受人节制。⑤《旧唐书》:至德二载十二月,右仆射裴冕封冀国公,乾元二年六月,拜成都尹,充剑南西川节度使。据诗云:“公镇逾岁月”,则裴冕拜成都尹当在是年六月之前,恐《旧书》有误。许靖《与曹操书》:“扶危持倾,为国柱石。”晋严缵疏:“宜得柱石之士如周昌者。”⑥《书》:“论道经邦。”李长祥曰:自秦州至此,山川之奇险已尽,诗之奇险亦尽,乃发为和平之音,使读者至此,别一世界。情移于境,不可强也。


------ 仇兆鳌 《杜诗详注》
 



成都府

翳翳桑榆日,照我征衣裳。我行山川异,忽在天一方。
但逢新人民,未卜见故乡。大江东流去,游子去日长。
曾城填华屋,季冬树木苍。喧然名都会,吹箫间笙簧。
信美无与适,侧身望川梁。鸟雀夜各归,中原杳茫茫。
初月出不高,众星尚争光。自古有羁旅,我何苦哀伤。


全唐诗:卷218_44


 


注释  

    这首五言古诗,是杜甫由同谷赴西川途中所写的十二首纪行组诗的末篇。肃宗乾元二年(759)十二月一日,诗人举家从同谷出发,艰苦跋涉,终于在年底到达成都。此诗真实地刻画了他初到成都时喜忧交并的感情,风格古朴浑成,有汉魏遗风。全诗并没有什么惊人之语,奇险之笔,只是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迤逦写出,明白如话,然而却蕴含了深沉的情思,耐人咀嚼。

  抒情的深婉含蓄是本诗最大的特色。初读此诗,以为只是一般的纪行写景,吟咏再三,则可感到平和外表下激荡着的感情波澜。这里有着喜和忧两种感情的掺和交融,内心微妙的变化,曲折尽致。杜甫举家远徙,历尽艰辛,为的是寻找一块栖身之地,如今来到富庶繁华的成都,“我行山川异,忽在天一方”,眼前展开一个新天地,给了他新的生活希望,欣慰之感,自不待言。“但逢新人民,未卜见故乡”,快慰之情刚生,马上又想到了梦魂萦绕的故乡,何时再见,未可预卜,但见大江东去,自己只能做长年飘泊的游子了。下面接写成都市廛的繁华、气候的温和,又转悲为喜。但成都虽美,终非故土,鸟雀天黑犹各自归巢,而茫茫中原,关山阻隔,自己何日才能回去呢?诗人又陷入了痛苦之中。当时中原州郡尚陷于安史叛军之手,一句“中原杳茫茫”,包含着多少忧国伤时之情!诗人遥望星空,愁思怅惘,最后只能以自宽之词作结。可以看到,全诗写喜,并不欣喜若狂,诉悲,也不泣血迸空,在舒缓和平的字里行间,寓含着一股喜忧交错的复杂的感情潜流。

  作为纪行诗,本诗用“赋”来铺陈其事,而“赋”中又往往兼有比兴,因而形成了曲折回旋,深婉含蓄的风格。诗一上来就直道出眼前之景:夕阳西下,暮色朦胧,诗人风尘仆仆地在岁暮黄昏中来到成都,渲染出一种苍茫的气氛。它既是赋,又兼比兴。桑榆之日难道不正是诗人垂暮飘零的写照吗?同时它也兴起了深沉的羁旅之情。下面写“大江东流去,游子日月长”,“鸟雀夜各归,中原杳茫茫”,都是赋中兼兴。最后写“初月出不高,众星尚争光”,暗寓中兴草创、寇乱未平的忧思。诗人妙用比兴手法,笔下的自然景物都隐含深挚的感情。全诗一一闪过山川、城郭、原野、星空这些空间景物,同时也使人觉察到由薄暮至黄昏至星出月升的时光流逝。这种时空的交织使意境呈现出立体的美,烘托出感情上多层次的变化,达到情与景的自然交融。

  胡应麟论东汉末年时的《古诗十九首》说:“蓄神奇于温厚,寓感怆于和平;意愈浅愈深,词愈近愈远,篇不可句摘,句不可字求。”(《诗薮》)杜甫此篇正继承了《古诗》的这一风格。而在思想感情上,它又突破了《古诗》多写失意飘泊之士苦闷忧伤的小天地,它运用喜忧交错的笔法,写出了关怀祖国和人民命运的诗人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其高处正在于此。                            
                                                            (黄宝华)

------------------

《汉书·地理志》:蜀郡有成都县,唐为成都府。《旧唐书》:成都府,在京师西南二千三百七十九里,去东都三千二百一十六里。

  翳翳桑榆日①,照我征衣裳②。我行山川异③,忽在天一方④。但逢新人民⑤,未卜见故乡⑥。大江东流去⑦,游子日月长⑧。

  (初见成都人物,而叹游子不归也。此以江水东流,兴己之栖泊。)

    ①《归去来辞》:“景翳翳以将入。”翳翳,朦胧之貌。《淮南子》:日西垂景在树端,谓之桑榆。《后汉·冯异传》:“失之东隅,收之桑榆。”②古诗:“照我罗衣帏。”③潘岳诗:“山川邈离异。”④苏武诗:“良友远离别,各在天一方。”⑤曹植诗:“但睹新少年。”⑥“晏子春秋》:“未卜其夜。”汉《伤歌行》: “思念故乡,郁郁累累。”⑦谢朓诗:“大江流日夜。”《博物志》:“水潦东流。”⑧汉人《变歌》:“怆怆游子怀。”陆机《短歌》:“来日苦短,去日苦长。”


  曾城填华屋①,季冬树木苍②。喧然名都会③,吹萧间笙簧④。信美无与适⑤,侧身望川梁⑥。鸟雀夜各归⑦,中原杳茫茫⑧。

  (又闻成都歌吹,而叹中原遥隔也。此以鸟雀归巢,兴己之无家。刘会孟曰:“游子日月长”,“中原沓茫茫”,悲凉愤怨,读之黯然。【张远注】公初至成都,而辄动乡关之思,所谓“成都万事好,不如归吾庐”也。)

    ①陆机诗:“朝游游层城。”注:“层,重也。”曹植诗:“嘉宾填城阙。”注:“填,满也。”《国策》:苏秦见赵王于华屋之下。注:“华,高丽也。”②阮瑀诗:“季冬乃来归。”汉古歌:“树木何修修。”③《盐铁论》:皆为天下之名都。《释名》:都者,国君所居,人所都会也。【钱笺】《蜀都赋》:“金城石郭,兼市中区。”既丽且崇,实号成都。汉武帝元鼎二年,立成都十八门。④乐府诗:“玉女坐吹箫。”《诗》:“吹笙鼓簧。”⑤王粲《登楼赋》:“虽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无与适,意不自适也。⑥《楚辞》:“欲侧身而无所。”刘铄诗:“河广川无梁。”⑦谢灵运诗:“空庭来鸟雀。”⑧《诗》:“中原有菽。”王羲之诗:“茫茫原畴。”


  初月出不高①,众星尚争光②,自古有羁旅③,我何苦哀伤④。

  (此心伤羇旅,而聊为自宽之词。薄暮方至,故云桑榆。既而黄昏,故云鸟归。久之,星出月升,盖在下弦之候矣。此章,前二段各八句,末段四句收。)

  ①《子夜歌》:“碧楼冥初月。”②古诗:“众星何历历。”《史记·屈原传》:“虽与日月争光可也。”《淮南子》:“日出星不见,不能与之争光也。”③ 陶潜诗: “自古有行役。”《左传》:“羇旅之臣,幸若获宥。”④阮籍诗:“挥涕怀哀伤。”杨德周曰:此诗寄意合情,悲壮激烈,政复有俯仰六合之想。  朱鹤龄曰:此诗语意,多本阮公《咏怀》。“翳翳桑榆日,照我征衣裳”,即阮之“灼灼西颓日,余光照我衣”也;“侧身望川梁”,即阮之“登高望九州”也; “鸟雀夜各归,中原杳茫茫”,即阮之“飞鸟相随翔,旷野莽茫茫”也;“自古有羇旅,我何苦哀伤”,又翻阮之“羇旅无俦匹,俯仰怀哀伤”以自广也。“初月出不高,众星尚争光”,则本子建《赠涂干》诗“圆景光未满,众星粲以繁。”公云:“熟精《文选》理。”于此益信。【杜田注】桑榆,喻明皇在西内;初月,喻肃宗;众星,喻史思明之徒。此最为曲说。王伯厚《困学纪闻》亦引之,吾所不解。

  李长祥曰:前后《出塞》、《石壕》、《新安》、《新婚》、《垂老》、《无家》等作,与山水诸作,少陵五言古诗之大者。《出塞》等作,犹有三百篇、汉魏之在其前。山水诸作,则前后当无复作者矣。“语不惊人死不休”,少陵之作诗也。“篇终接混茫”,则其诗之气候也。“死不休”,用力处;“接混茫”,神化处。其至,尔力也;其中,非尔力也。又曰:少陵诗,得蜀山水吐气;蜀山水,得少陵诗吐气。

  周珽曰:少陵入蜀诸篇,绝脂粉以坚其骨,贱丰神以实其髓,破绳格以活其肢,首首摛幽撷奥,出鬼入神,诗运之变,至此极盛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九家集注杜诗 卷六
唐朝诗人小传(18)
全唐诗卷八
唐诗阆中
全唐诗卷518·雍陶诗集
高适入蜀 天下人人皆识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