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诗学概念·熟参
古代诗学概念。语见宋严羽《沧浪诗话·诗辨》:“大抵禅道惟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诗道如是也。若以为不然,则是见诗之不广,参诗之不熟耳。试取汉魏之诗而熟参之,次取晋宋之诗而熟参之,……其真是非亦有不能隐者。”“参”谓玄思冥想,明悟道理。原指“参禅”,是佛教禅宗的修行方法。文学批评术语“熟参”从佛学中移借过来,强调对作品熟读深思,以领悟其奥妙。宋人好以禅喻诗。严羽之前,吴可《学诗诗》云:“学诗浑似学参禅,竹榻蒲团不计年。直待自家都了得,等闲拈出便超然。”韩驹《赠赵伯鱼》:“学诗当如初学禅,未悟且遍参诸方。一朝悟罢正法眼,信手拈出皆成章。”严羽在前人基础上,更提出了依次“熟参”自汉魏至宋代各个阶段的诗歌,以鉴别比较它们不同的风格、造诣和境界,从而决定选择其最上一境为自己作诗的榜样,以达透彻之悟。他认为“见诗”之“广”,“参诗”之“熟”是了解“诗道”,提高创作的可靠途径。“熟参”说虽然是宋代诗、禅互渗的产物,但与古代文学鉴赏、批评理论也有内在联系。刘勰《文心雕龙·知音》:“凡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干剑而后识器。故圆照之象,务先博观。”“熟参”正是“博观”之意。严羽要求诗人通过“熟参”众制,确立以汉魏、盛唐诗歌为“第一义”之悟,开启了明代前后七子“诗必盛唐”说的先声。前后七子漠视晚唐和宋代诗歌,则是对严羽提出的“参”诗范围不明智的减缩。(邬国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父母存在的意义,这篇绝了!
摄影:奇花异草----红千层(1)
我62岁,给儿媳2万红包,她们过年出游,我没生气还感激地笑了
图文:中老年白发喝自制乌发酒
高中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学习手册(1)
民国仅短短38年,山东最高行政长官就换20个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