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王禹偁《点绛唇·雨恨云愁》赏析
《点绛唇》王禹偁

雨恨云愁,江南依旧称佳丽。水村渔市,一缕孤烟细。
天际征鸿,遥认行如缀。平生事,此时凝睇,谁会凭阑意!

王禹偁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有《小畜集》传世,留下来的词仅此一首。这首词以清丽的笔触,描绘了江南的雨景,含蓄的表达了用世的抱负和不被人理解的孤独愁闷。
“雨恨云愁,江南依旧称佳丽。”这首词开头两句是说,雨绵绵,恨意难消,云层层,愁绪堆积,江南景色,依旧被称为上好美丽。
借景抒情,缘词写景是诗词惯用的手法。景是外部的客观存在,并不具备人的情感。但在词人眼里,客观景物往往染上强烈的主观色彩。本词劈头一句“雨恨云愁”就是主观感觉的强烈外射。云、雨哪有什么喜怒哀乐,但词人觉得,那江南的雨,绵绵不尽,分明是恨意难消;那灰色的云块,层层堆积,分明是郁积着愁闷。即使是在这弥漫着恨和愁的云雨之中,江南的景色,依旧是美丽的。南朝诗人谢眺《入朝曲》写道:“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王禹偁用“依旧”二字,表明自己仅承旧说,透露出一种无可奈何的情绪。
“水村渔市,一缕孤烟。”这两句是说,水边村落,湖畔鱼市,袅袅升起一缕孤零零的炊烟,那么淡,那么细。
“天际征鸿,遥认行如缀。”这两句是说,水天相连的远处,一行大雁,首尾相连,款款而飞。
江南的雨景是何等清丽动人,这多么像一幅水墨淋漓的山水画!但是如此佳丽的景色,却不能使词人欢快愉悦,他恨什么、愁什么呢?在古人心目中,由飞鸿引起的感想有很多,在这里是指好男儿的功名事业。王禹偁中进士后,只当了长洲(今苏州)知县。这小小的芝麻官,怎能实现他胸中的大志呢?他恨无知音,愁无双翼,不能像“征鸿”一样展翅高飞。
“平生事,此时凝睇,谁会凭阑意!”末三句是说,回想平生事业,此时此刻,凝视征鸿,谁理会我凭栏远眺的含意。
凭栏远望,天际飞鸿,这样的境界后来辛弃疾也写过。《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道:“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阑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同样的景、同样的情,看来辛弃疾是受了王禹偁的影响。但是,二人的风格色彩又显然不同。辛词慷慨激烈,直抒胸臆,看刀拍栏,活画出一个铁马金戈的英雄形象。王词却将“平生事”凝聚在对“天际征鸿”的睇视之中,显得含蓄深沉,言而不尽。
这首词寓情于景,因情绘景,风格清丽,感情质朴,在一定程度上开拓了词的意境,其影响及于两宋词家。

附录《点绛唇》王禹偁
雨恨云愁,江南依旧称佳丽。水村渔市,一缕孤烟细。
天际征鸿,遥认行如缀。平生事,此时凝睇,谁会凭阑意!

译文
雨绵绵,恨意难消,云层层,愁绪堆积,江南景色,依旧被称为上好美丽。水边村落,湖畔渔市,袅袅升起一缕孤零零的炊烟,那么淡,那么细。
一行长途跋涉的鸿雁,在那水天相连的遥远的天际,远远望去,款款飞行,好似列队首尾连缀。回想平生事业,此时此刻,凝视征鸿,谁理会我凭栏远眺的含意!

注释
孤烟:炊烟。
行如缀:排成行的大雁,一只接一只,如同缀在一起。
凝睇:凝视。睇:斜视的样子。
会:理解。

名家点评

​清代张宗橚词林纪事》引《词苑》:“清丽可爱,岂止以诗擅名。”

近代唐圭璋唐宋词选注》:“王禹偁的作品以诗文为主,在仅存的这首小词中,他描绘了江南水乡的景色,抒写出游子的客愁,写得委婉细致。词末透露作者的怀才不遇之感,不同于一般的艳词。”

现代王方俊《唐宋词赏析》:“此词把握住水乡景物的特征,用清淡自然的笔触,描绘出一幅色彩暗淡的风景图,隐约流露出作者客居异乡,抑郁愁闷的心情。”

作者简介

王禹偁(954—1001)北宋白体诗人、散文家。字元之,汉族,济州巨野(今山东省巨野县)人,晚被贬于黄州,世称王黄州。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谪。真宗即位,召还,复知制诰。后贬知黄州,又迁蕲州病死。王禹偁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文学韩愈、柳宗元,诗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平易。词仅存一首,反映了作者积极用世的政治抱负,格调清新旷远。著有《小畜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诗词赏析《点绛唇·雨恨云愁》王禹偁
【南雅课堂•王禹偁专题】谁会凭阑意——王禹偁 《点绛唇》(雨恨云愁)
他只留下一首词,却是传唱千年的经典作品,成功入选宋词三百首
“平生事,此时凝睇,谁会凭栏意!”宋词第一人的精品词作
1点绛唇。
《宋词诗译与赏析800首》301点绛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