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话说绝句爱情诗(3)

                              3

 

清代诗人蒲松龄有一首《采莲曲》写少女初恋中的这一心态就十分有趣,其诗曰:

                           “两船相望隔菱茭,

                             一笑低头暗眼抛。

                             他日人知与郎遇,

                             片言谁信不曾交。”

此诗写少女与情郎隔船相见,尽管各自掌划的两只小船没有相靠,但船上的人儿却彼此心照,含笑低头、以眼传情,两相愉悦。但热恋中的少女显然还不满足于只停留于眉目传情的阶段,后两句便写这女子暗自的怨恼:既然都已经知道奴的心意了,郎君啊,你为什么还不趁此机会把你的心思告诉我呢?日后别人要是知道我曾经与你在此相遇,谁又相信我们之间没有只言片语的交谈呢?

由这女子的抱怨便可知两人的恋爱关系还没进入言语确认的程序。在封建社会,男女授受不亲,即使互相之间有爱慕之情,也不能轻易便通过言语的交流,而只能用诗中所写的“暗眼抛”——即暗送秋波。这首诗先用白描手法勾勒出两只小船在湖中相遇、船上人以眼传情的画面,尔后再以女子独自的怨语揭示两人的恋爱关系,构思颇见心智。

唐代白居易也有一首《采莲曲》,写的同样是采莲青年男女“两船相望”四目传情的幽会情景,诗人重墨刻画的也是热恋中青春少女的心态,请看白居易如何写:

                          “菱叶萦波荷飐风,

                            藕花深处小舟通。

                            逢郎欲语低头笑,

                            碧玉搔头落水中。”

首句描写江南水乡秀丽如画的美景。荷飐风,是指荷叶因风而微微颤动。荷叶的颤动又带出了一圈圈的波纹。风荷摇曳,波光旖旎,景色幽雅寂静。次句写小船在这寂静的湖面悠然划出、两船相遇的瞬间情景。风中婀娜舞动的荷叶藕花,层层遮蔽,正是青年男女私下幽会的最佳处所。这前二句写风景,写场景,为后头的女主角出台做足了铺垫。女主角是一位多情而腼腆的采莲女。采莲女兀的撞见心上人,多想将一肚子相思情意一缕缕情丝情话一吐为快,可是话未出口,脸已先红,于是又害羞地低下头,但将那无限情思,化为盈盈一笑。同时,下意识地用碧玉簪搔头的动作来掩饰自己纷乱的心情,不料,慌乱之时,竟失手让那簪儿丢落于水中。一个极具戏剧性的情节,一个现实感极强的细节,把一位采莲女子热恋中腼腆的情态和羞涩的心理,刻画得生龙活现,妙不可言。

古人说,“七绝至境,须要诗中有魂,入神二字,未足形容其妙”(朱彝尊语)。所谓“诗中有魂”者,看似平淡而体味至深是也。这首小诗,短短四句,竟然写出了微风荡荷、藕花争艳、采莲船行、莲女情思、羞对情郎、含笑未语、慌乱梳头、玉簪落水等一系列场景和动作。仔细吟诵,你仿佛在密密匝匝的荷花丛中,听到了碧玉发簪的“叮咚”落水声。画面充满了动感,诗中洋溢着情趣,真可谓诗情画意尽在其中。作者抓住人物的神情和细节精心构思和着意刻画,一个含羞带笑的少女形象,被描绘得风姿妩媚,叫人读之怦然心动,是为佳作。

古代男女授受不亲的封建礼教观念,过多的扼杀了青年男女的自由恋爱权利,即使男女之间平时偶有见面和交谈的机会,也是轻易不敢直接袒露自己的心意的。这也是白居易笔下的采莲女“逢郎欲语”而毕竟说不出口的原因。通常,热恋中的人儿,往往会通过比较曲折的方式、用含蓄的词语,说些让人捉摸不定的话,祝英台与梁山伯的爱情悲剧正由此而酿成。元末诗人杨维桢的《续奁集二十咏》中有一首《的信》描述的女主人公还好比梁山伯聪明,至少反应比较快,能判明人家说话送物的真意。读一下这首诗也蛮有趣的:

                         “平时诡语难为信,

                           醉后微言却是真。

                           昨夜寄将双豆蔻,

                           始知的的为东邻。”

诡语,指捉摸不定的话。对方真的心意不敢说出来,尽说些隐语暗喻,这样的话,怎么能让人当为正话呢?而醉后说的呓语,尽管是神志不清的一派胡言,却可能是发自内心的。正是在这偶然的“酒后微言”中,让这位热恋中的少女看清了对方的真实心绪,于是也明白了昨夜对方给自己送来两朵豆蔻花的用意。什么用意?的的,是确确实实、千真万确之义。“为东邻”,当是女主人公自誉。东邻,即东邻女,东邻女孩。这女子确认,原来对方送两朵豆蔻花,是表达爱情心意的,自己就是他心目中日思夜想真心追求的“东邻”女孩啊。

杨维桢的这首诗,是其《续奁集二十咏》中之一首。所谓《续奁集》是指续唐代诗人韩偓所著之《香奁集》。韩偓的《香奁集》,专写艳情绮丽之诗。续奁集当然也就延续了韩偓的香艳特色。但这诗倒是无论如何也读不出有何“耽好声色”的放荡之处。这诗象是随手录下一位恋爱少女的自言自语,而正是这几句自言自语便把一位热恋中的女子的心思和情感活生生的展现出来。这与作者提倡诗写性灵的诗学主张是分不开的。杨维桢坚持“诗有情、有声、有象、有趣、有法、有体”,而认为“禅巫之提唱、武士之叫呼、文墨生之议论”则不应该有(《来鹤亭集序》)。这本来是对的,但在刻意维护封建礼教的文人看来,这便是出格的了。所以有人便说《香奁集》与《续奁集》尽是“淫亵之词”(陆容《菽园杂记》)。这种正统的主流意识一向就这么无情地扼杀了中国传统爱情诗的浪漫风格,也彰显了中国封建社会男女自由恋爱的缺失。(未完待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古人为何会用“豆蔻年华”来形容年轻女子,真相原来是这样
豆蔻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豆蔻年华
古人为何喜欢用“豆蔻”来形容少女?看到照片,网友:太形象了
古人为什么要用「豆蔻」形容少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