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卜廷才:高考作文写作指导第10专题:“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的两种方法

第10专题:“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的两种方法

江苏省淮州中学  卜廷才

我们要聚焦社会生活,不断强化自己追因问果和反推假设的思维能力,以使自己的文章体现“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的要求,进而使高考作文具有一定深度。“原因”是造成某种结果或引起另一事件发生的条件。“原因”可以进一步细分为内因和外因,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等等。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互相联系的,事物间的因果联系是普遍存在的,任何一种现象都不可能平白无故地产生,也不可能不产生一定的结果。

高考作文评分细则将“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分成三个层次,即达到要求(基本符合该评分点要求)、比较突出(全面符合该评分点要求)、突出(全面符合该评分点要求,且有优异表现)。“达到要求”可给3-6分,“比较突出”可给6-12分,“突出”可给12-20分。

“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就是要求行文中能运用辩证思维,用全面的、联系的、发展的观点去分析问题,考察事物之间普遍的、必然的联系,从而由此及彼,追根溯源,找到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其解决方法。

那么,如何“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呢?

我们要将作文话题与反映当代生活、解决当前问题紧密联系起来,抓住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写出有思想深度的文章。可以运用以下两种有效的方法:

一是“以问引论”探问因果,将思路拓宽。追因问果,追本溯源,善于“以问引论”,将思路不断拓深。追因问果,追本溯源的因果推论,是引导思路不断向纵深发展,引导说理不断深入的主要方法。作者在论述中,要善于提出“为什么”,以此引入深层次分析。因果论证是就论证而言,它表现在外部方法上;“以问引论”是就思路而言,它表现在内部逻辑关系上。追本溯源、追果问因式的因果推论,最能引导说理的深入。2010年安徽考生《从物尽其用到人尽其才》:“巨匠手中无废料”。熟练的工匠可以让每一块不论大小的材料发挥作用,高明的管理者也应该可以发现每个人身上可用的地方,明白每个人的才能,用其所长避其所短,让每个人充分发挥他的效用。是金子就要让它发光,是人才就要发挥其才,这是一条最起码的用人原则。如果我们的社会能做到这一点,社会力量会得到最合理的配置,也会发生最大的效用。

推因的基本公式是“所以”“因此”“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原来……”等等。

2006年上海考生的《我想握住你的手》一文开篇用题记,不但含蓄而巧妙地点题,给文章的切入定位,而且巧妙地交代了抒情叙事的缘起——我已经握过你的手,记忆中,有“一只手的回忆”。虽然“小小的,没有重量”,但“掌中”有“你手心的温度”,它“握得住我全部的世界”,因此,我想握住你的手!这样的题记,这样的开头,真可谓是别具匠心,用心良苦啊!然后,作者浓墨重彩,大肆渲染,交代“我想握住你的手”的原因。让相思的雨细细地下,让爱情的歌轻轻地唱。无论是甜蜜回忆我们曾经“坐处携手,行处联肩”的那种“真实幸福”的时光,深情讲述自己“徘徊在留与不留的路口”的那份“牵挂和思”“无奈与无助”,还是精辟言说“爱与不爱都需要勇气,而我们携手同行,更需要一份勇气”的彷徨、期待、痛苦与坚定,都是那样的细腻真挚、缠绵悱恻、动人衷肠啊!作者在描绘一方相思的风景的时候,也为我们刻意打造了许多关于爱情的格言佳句。像“爱上你,不需要太多的语言,或许,文字也变得苍白无力,只有用一颗心去感觉”“爱情最害怕犹豫,再回头只能是怀念”“不是寂寞的时候才会想起你,而是因为想着你而感到寂寞”“不怕承受太多的痛苦和伤害,只怕失去这份深情纠缠的思念”“我知道现实生活中有太多的风风雨雨,我们都必须去面临,也必须去面对,我不能只是感叹命运,怨恨命运。因为,我知道,还有一个你会同我风雨兼程,一起行走在人生之旅程中,一起共风雨,对不?”其对爱情和相思的感受和感悟,是多么的独特而深刻啊!文章的结尾不但照应开头,而且韵味无穷。2011年江苏考生的《拒绝平庸》是一篇优秀的记叙文。作者记叙了老爸积极参加单位歌唱比赛,努力改变在女儿心中平庸形象的故事,立意角度独特,挖掘出了老爸拒绝平庸的深层原因,是“爱孩子胜过一切”。文章最后说:“我懂了。可是,爸,一个爱孩子胜过一切的人怎会平庸?您最伟大!”进一步表达出作者对拒绝平庸的深刻理解;虽然父亲歌唱比赛的成绩仍然不免平庸,但在女儿心中,父亲已经不再平庸,因为有爱,有理解。文章果而因,从现象到本质,令人感动。

  二是运用反推,假设论证。因果关系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我们可以反面假设是在不利条件下会产生负面结果,从而将正面条件和结果的必要和正确这一因果逻辑关系揭示清楚。这种推理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正例反设,一种是反例正设。假设的基本公式是“假设”“如果”之类。

  正例反设,如:2010年江苏考生的《品味时尚》:身着时尚服饰的人们穿梭于古老的园林中,用手中的数码相机记录下建筑的经典,这就是时代的体现,证明了时尚与经典是能够相互交融的。在各自生存的空间里也能够留下对方存在的空间。就像穿着时尚的人也会爱上经典的诗词歌赋。所以时尚与经典毋须对立。试想如果我们只能穿着一色的衣饰读古老的文章,生活还会多彩吗?如果不借助于一些时尚的方式,经典也是无法传承的。2011年福建考生的《热爱诞下“创造的婴儿”》:若不是那些关于水稻的梦,若不是有了那深深的热爱,袁隆平何以在田间完成伟大的创造?何以用瘦弱的双肩担起让国人吃饱的重担?他因胸怀天下苍生而热爱他的事业,他因热爱而诞下“创造的婴儿”。2010年一位考生《长成一只翱翔的雄鹰》:鹰在广阔的天空翱翔,充满好奇心同样能让你成为善于捕捉猎物的鹰,对远方未知事物的好奇心让你飞越一座又一座高山,如果你只想每天吃同样的猎物,那你的生命也注定枯燥无味。好奇心是推动这个世界发展的原动力,成为雄鹰,要对天空好奇,名人们不过是自己的兴趣与好奇发挥得尽善尽美的人。如果爱因斯坦小时候没有对光运行的一种好奇,那狭义相对论将会尘封数十年,如果法布尔没有昆虫的好奇与爱,那他还能十几年如一日地在他的庄园中研究吗?对新的猎物有好奇,对新的事物充满兴趣,这样才能想得比别人多,吃得比别人饱,对天空的好奇让你越飞越高,对未来事物的好奇让你越挖越深,越走越远!

反例正设,如:人要有自知之明。三国时蜀汉的马谡,自以为熟读兵书战策,天下无敌,不听别人劝告,死搬书本知识,将军队驻扎在山上。结果被敌军切断水源,蜀军大败,街亭失守,马谡本人也因此而犯罪被杀。假如他能有一点自知之明,知道自己没有什么实战经验,听听别人的正确意见,何至于落得如此下场呢?2011年山东考生的《这世界需要你》:如果说,食品安全事件层出不穷,是因为相关企业和部门没有道德上的担当;乞讨儿童遍布大街小巷,是因为父母和社会没有亲情和道义上的担当……那么,坐在教室里对着这些“恶”愤慨不已却没有实际行动的我们,是不是也没有担当呢?所以,我要说——担当,这世界需要你!2006年广东考生的《语言是沟通的钥匙》一文立意鲜明,突出了“语言”与“沟通”的关系。文章从三个角度议论语言的作用,点出语言有助于亲情的沟通、语言有助于友情的沟通,语言有助于爱情的沟通,层次清楚,议论中肯,并能较好地运用材料说明观点,揭示出事物的内在因果关系。2012年广东考生的《活在当下,享受生活》:诚然,生活中有许多苦难和坎坷,但是,当我们以一种乐观平和的心境去面对它们时,它们便不再吓人。生活中的快乐不在于所处时代的好坏,它往往取决于我们怎样去挖掘,甚至于在面对困难与坎坷的同时,去享受超越自我、战胜困难的过程。文中,作者以“诚然”一词,先退一步,然后,以“但是”一转,揭示了观点的因果关系。

  要“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就必须抓准主要原因,包括区分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的不同。比如学生语文科目的语言表达题被扣分了,就他而言这只有一个可能。而总结某次考试的教训时,内容就会很丰富,这是因为造成考试失误的原因有很多。有考试心态问题,还有知识积累问题,有平时训练问题,还有临场发挥问题,甚至还有生理问题,等等。而以上这些原因又不是简单地并列在一起的,是有他们自己的特定的规律的。我们就谈“平时训练不好”对考试成绩的影响吧,首先是目标不明确,因为目标不明确导致训练没有规律,因为训练没有规律导致训练效率低下,因为效率低下所以训练落实率更低,环环相扣,最终在考试成绩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2011年河南高考满分作文《腾飞雄鹰,傲视苍穹》就是典型的假设论证方法。文章的主体部分以四个层面展开论证:“倘若中国的腾飞如涛天巨浪,那么科技水平的进步如层叠的浪花。”“倘若中国的腾飞如完美话剧,那么国际影响的魅力如激情的表演。”“倘若中国的腾飞如高耸的山峰,那么民生改善的程度如葱郁的丛林。”“倘若中国的腾飞如蔚蓝天空,那么经济成就的博大如灿烂的彩虹。”文章立意明确,主题鲜明。作者在文章主体部分用了“倘若中国的腾飞如涛天巨浪,那么科技水平的进步如层叠的浪花。”“倘若中国的腾飞如完美话剧,那么国际影响的魅力如激情的表演。”“倘若中国的腾飞如高耸的山峰,那么民生改善的程度如葱郁的丛林。”“倘若中国的腾飞如蔚蓝天空,那么经济成就的博大如灿烂的彩虹”四个假设关系的句子,从科技水平、国际影响、民生改善、经济成就四个方面阐述中国崛起的观点,句子精炼而流畅,比喻、排比的运用,增强了文章的气势和感染力以及说服力。2012年江西考生的《“无”中生“有”》:“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字苦寒来。”大凡有所作为的人,无一不经历过从无到有的艰辛与磨难。用两年时间自学舞蹈就登上了达人秀舞台的农村男孩,扣动人们心弦的是他“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忍不拔和“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切实行动。不屈不挠的奋斗是实现“无”中生“有”的唯一捷径,从乡村走到世界的舞台,这个从农田中走出来的小伙子,就像一株盎然而立的向日葵,不知疲倦地追逐着像太阳一样的梦想。他的励志传奇再次印证了那句颠扑不破的至理名言——人生就在进取,“无”中生“有”。语段由果而因,从偶然性中揭示出必然性,观点与材料一致,说理分析十分透彻,产生很强的说服力。

这正是:

两种方法揭因果,追根溯源文路晰。

以问引论思路深,假设论证显逻辑。

正例反设说服人,反例正设明道理。

文章要好理要明,多作分析大有益。(4088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高考作文如何做到“深刻”1
作文如何写得深刻?讲得真好!
你应该早知道,比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看穿事物本质的4个认知层次
朱老师教你写作文‖核心语段论证展开方式——8种高分作文论证方法高效运用指导!
四大模型,阐释“见路不走,即见因果,见相非相,即见如来”
什么是第一性原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