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柳士同:文学的力量从何而来




        去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俄语作家斯维特兰娜·阿列克谢耶维奇在瑞典斯德哥尔摩瑞典学院演讲的主题是“失败的战争”。这个话题让我想起前些日子一个题为“文学的力量”的对话会,六十余名中国作家对这一话题各抒己见。看了发言纪要,感觉大多言不及义,似乎并未切实地解答问题。这也许是中国作家惯有的“含蓄”。然而,读了阿列克谢耶维奇的演讲稿之后,多少明白了一些问题症结的所在。诺奖评委会称她“以多声音的创作,记录我们这个时代的苦难与勇气,成为不朽的纪念”。这一评价似乎是专为我们的上述问题而作,阿列克谢耶维奇以一个实实在在的榜样,告诉了我们什么样的文学才有力量,而这力量又从何而来。

  阿列克谢耶维奇生于1948年,其年龄与我国当下活跃于文坛且颇具实力的作家们相差无几,并有着大致相同的教育背景。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她和他们在“文学的力量”的体现上,差别如此明显呢?阿列克谢耶维奇并没有经历卫国战争,但她却在苏联卫国战争文学的领域里,开掘出“深深的岩层”;她经历过阿富汗战争和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可有谁像她那样真实地记录下这些时代的苦难?她曾经跟我们一样,从小就“被告知人的存在就是为了奉献一切,牺牲自我”,“被教导用武器去爱别人”,但她终于明白了,“邪恶即残忍,你必须对它免疫”,而“见证者必须说话”。因为只有勇气才能战胜恐惧,只有真实才能揭穿谎言。于是,她“把自己称为人们的耳朵”,聆听一个个亲历者的口述,并如实地记录下来。

  其实,从肖洛霍夫《一个人的遭遇》开始,苏联的战争文学已逐渐摆脱民族主义和国家主义的桎梏,散发出越来越强烈的人道主义气息。阿列克谢耶维奇则在真实性的追求上,比其他作家走得更远,以致同时期的作家维亚切斯拉夫·康德拉季耶夫在读了《战争中没有女性》后由衷地说,他也曾经想写那些女兵,但读了这部书之后发现“他是根本写不出这样的作品的”。窃以为,康德拉季耶夫的这一感慨,倒是很值得今天的中国作家认真思考。

  相比之下,中国的作家鲜有能创作出像她那样具有震撼力的作品来。我们讨论“今天的文学为什么没有力量”,其实又何止“今天”呢?

  有的作家认为,今天的文学之所以没有力量,是因为“从以前的‘人民’转到了现在的‘个人’,人的处境和意义有所窄化,失去了社会的广阔度”;这样就“斩断了跟社会、历史、文化等的复杂关联”。此论毫无道理,因为文学创作历来就是“个人”的事情,文学作品所着重塑造的也是单独的“这一个”。“人民”不过是一个抽象的集合概念,只有从抽象的“人民”转到具体的“个人”,文学才能够真正地恢复“跟社会、历史、文化等的复杂关联”。说这种关联被“斩断了”倒是不假,之所以被“斩断”,应该说既有客观的原因,又有主观的原因。我认为,今天的文学之所以没有力量,乃是作家自己造成的。想想看,当一个作家囿于自身的利益而极力回避现实、不敢直面多舛的人生时,他怎么可能在意“个人”与“社会、历史、文化等的复杂关联”呢?怎么可能具有独立的人格、自由的思想和批判的精神呢?

  作家自身的问题,有的可能是出于认知,更多的恐怕还是一味地将观念停留在夸夸其谈的口头上,难以贯彻到自己的创作中去。20世纪80年代,无论苏联还是中国,在文学创作上有不少作品都表现出强烈的反思意识。遗憾的是,中国作家的反思未能继续深入下去。许多作家开始转向油嘴滑舌的调侃、风花雪月的小情调,开始尝试如何迎合“市场”的需要。如今的作家还热衷于“讲故事”,而且特别看重“中国故事”,这当然是无可厚非的。关键在于我们讲的故事究竟具有怎样一种力量?

  对此,早在多年前,沈从文先生就说过,“平常人看一本书,只需记忆那本书故事的好坏,他不记忆故事”,因此,作者应该“有思想,有主张”,应该懂得“如何去表现他的主张”。沈老先生的话,实际上说的是一位作家对他讲的故事或者说驾驭的题材,应该有一个明确的价值判断,一个正确的价值取向。也正如阿列克谢耶维奇所质问的:“我们应该拥有怎样的国家?强大的还是受人尊敬且人们能体面生活的?”试问,我们的作家能有如此清醒的价值判断吗?说白了,许多作家未必没有“介入现实的能力”,而是他们没有介入现实的意愿,甚至都没有介入现实的想法,自然也就感到“茫然”,“无从下手”了。

  文化生态的好坏对文学的发展至关重要,但文学创作毕竟是个人的事情。阿列克谢耶维奇前半生也生活在那种文化生态之中,不也一样写出了《最后的见证者》《锌皮娃娃兵》等一系列作品?一个作家倘若缺乏良知没有胆识,怎么可能如此尖锐地指出整个社会的症结所在呢?捷克作家伏契克在他的名著《绞刑架下的报告》中嘱咐他的读者:“假如你们能够活过这个时代,那么不要忘记,不要忘记好人也不要忘记坏人。耐心地去搜集那些为着自己和为着你们而牺牲的人的证据吧。”我想,阿列克谢耶维奇正是沿着这条路径走的。

  伏契克说的“证据”,不就是历史与现实的一个个真实细节么?这些真实的细节恰恰是“介入”现实的切入口,无论对于虚构的还是非虚构的文学都是如此。“细节是骗不了人的”,而要搜寻和获取这些真实的细节,除了贴近现实直面人生之外绝无其他捷径可走!文学的力量,只能来自我们每一位作家的良知和胆识。


       原文出处:

http://www.zjzj.org/ch99/system/2016/04/21/020374083.shtml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她开创了一种独特的文学体裁
“非虚构文学”是报告或纪实文学吗?
一个作家的力量
【读书】王天兵推荐:一手资料,《二手时间》
自由的代价
梁鸿鹰:文化自信与诗性表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