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配乐散文】感怀延安
感怀延安
作者:晓 辉
朗诵:彩 衣
延河、宝塔、枣园、杨家岭、还有毛主席当年种过的菜地……怀着一颗虔诚的心,我终于走进了延安,走进一种圣洁的意境。
远远望去,宝塔山巍然挺立,庄严而神圣。贺敬之那“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 的诗句又回荡在耳边。有人说:延安是一种独特的存在,部分是历史,部分是神话,要读懂延安,就要用一颗虔诚的心。
走进延安,就是走进了中国革命的心脏,走进了中国的精神家园。
次日清晨,秋雨绵绵,沿着伟人的足迹重温了一段段难忘的历史,看着一帧帧老照片、一件件历史遗物,那历史车轮留下的印迹,那波澜壮阔的革命斗争史,那艰难困苦的创业史,无不彰显着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这个红色革命的圣地,影响了几代人,它像一棵信仰之树,召唤着一个民族奋发图强的精神世界。正是在这种精神的支撑下,无数中华儿女,集结在信仰的旗帜下,前赴后继,抛头颅,洒热血,赶走了日本强盗,推翻了国民党统治,建立了一个崭新的中国。
有道是: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不大的延安城,却因历史选择了它成为名垂青史的历史文化名城。我以肃然起敬的心情走进杨家岭,瞻仰当年“七大”的会场,参观延安文艺座谈会的旧址,在伟人们住过的窑洞前留个影,在承载风雨的小石桌旁歇歇脚,领略的是老一辈革命家的风采和精神,留下的是绵绵不绝的思念和敬仰。枣园犹如一幅色彩斑斓的油画迎接着我,由于有了五大书记的遗迹,有了“幸福渠”清流的佳话,有了绿树红果的陪衬,有了白杨黄叶的点缀,油画的内涵显得更加的丰厚和深邃,给人以无限的遐思和启迪。只要你用心去感受那一孔孔窑洞,便会发现,依山耸立的延安窑洞正拱举着一种力量,一种精神,一种坚强不屈的民族之魂。透过今日美丽延安的繁华,走进孕育新中国的延安窑洞,吸一口窑洞内清凉的泥土气息,在那一座座千姿百态的高楼大厦与土窑洞之间,你会有一种精神的超脱,获得一种新的视角,用心灵的眼睛来丈量悲壮的历史,用虔诚的感动重温昨日的沧桑。
中午时分,我观看了延安保卫战的现场表演,在延安离枣园革命旧址500米的真实环境里,用写实的艺术手法,真实再现了1947年保卫延安的恢宏画卷,那让人惊心动魄的战争场面、粗犷豪放的安塞腰鼓、热情如火的拥军秧歌、高亢嘹亮的陕北民歌,凝结成一场扣人心弦的艺术盛宴。
走出杨家岭,来到延河岸边,看着延河大桥上川流不息的车辆和人流,远处的宝塔山象一幅浓抹重彩的山水画卷,更衬托出延安的美丽、繁荣与和谐。你会觉得,这棱角分明的宝塔至今仍然强烈地渗透了建造者肃穆的情怀和深深的艰辛,让每一个造访它的人领悟着从黄土深处散发出的刚烈、强健和雄壮。
如果说延安的昨天是一幅幅荡漾着火热激情,惊天地泣鬼神,波澜壮阔的历史长卷,那么延安的今天则是一首穿越时空,昂扬激越,充满着青春张力,雄浑而悠远的现代交响曲。
感怀延安,领受的是一种洗礼,传承的是一种精神……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行走丨红色延安
郭进拴|延安行
我游延安之感受
周静华【醉歌杯】优秀作品[红色之根]
回望延安/中国文化报
旅行志之——漫谈记延安之游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