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定要让学生读得充分

  今天上午学习第2课,是胡适的《我的母亲》。

  这篇文章比较浅显,没有什么难懂的地方,但篇幅较长,要让学生在四十分钟内把握,并不是什么容易。

  导入新课后,比较简洁地介绍了胡适及其母亲冯顺娣的情况,便抛出了三个主问题:

  1、课文写了母亲哪几件事?表现了母亲什么品性?

  2、作者主要写母亲是他的恩师,为什么除了写母亲怎样训导之外,还用更多的笔墨写她与家人相处的情形?

  3、试对作者母亲的为人、教子方式做一点评论。

  这是课后“研讨与练习”的第一题,在备课的时候,我觉得这三个题目设计得非常不错。第一题涵盖面大,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和分析能力,第二题提及了母亲“身教”的意义,是难点,第三题联系现实,让学生学会思考与评价。于是,我没有再另外地经营题目,直接用了这三个。

  给学生的时间是10分钟,原计划是5分钟时间自主阅读思考,5分钟时间讨论。

  但在学生中间巡视的时候,我发现学生的书本上“一尘不染”,这就意味着很多学生没有去预习,即使预习的同学也不够深入。连自然段的序号都没有标,课本中的一些生字也没有注音,更不用说圈点批注了……

  如果在学生课文还不熟的情况下,为节约时间计,将一些现成的结论灌输给他们,教学任务固然能够完成,可是学生的能力是训练不出来的。

  所以,我在提醒学生加快阅读速度的基础上,又加了5分钟,这样就是给学生了10分钟的自主阅读思考时间。

  15分钟过去了,看到学生讨论得也比较热烈。于是,我引导学生开始发言,有几个学生回答得相当不错,说明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也彼此交换了意见,达到了预期的训练目的。

  品味语言环节没有完成,本来想放到课内的片段训练“你在哪些方面深受自己母亲的影响”也只能作为课外作业去完成了。

  但我觉得这节课的成功之处就在于给了学生阅读时间,这比在学生完全不熟悉课文的情况下教给结论要好得多。

  当然,这堂课也提醒我,一定要注重对学生预习的强调,尤其是重点课文,要让学生在课下充分地读,读得充分,只有学生读得充分了,教师的讲解和引导才有了着落。

  假如在学生没有充分阅读的情况下贸然去讲,学生听课的效果势必大打折扣,而且久而久之,学生被动听得次数多了,难保不会产生厌倦情绪。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与思考
难忘的泼水里教学反思
语文老师,教学成绩不好,因你不懂这些壁垒
我看到的一节小组合作学习的语文课
学习记录-14
范明甫:原来学生这么勤学好问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