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也说独立钻研教材

  网络时代,信息铺天盖地,在享受便利的同时,也感觉到了一种无所适从。

  同时,出版业也空前繁荣,没有做过统计,不敢妄下断语,但年年问世的新书可能要呈几何级增长。

  于是,教师可以借鉴和利用的资料完全可以用“饱满”而不仅仅是“充分”来形容。几乎每个教师的案头都摆满了形形色色的教学参考书,可以毫不费力地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任何关于教材内容的诠释,再加上一个无所不能的网络,现成的教案都能在瞬息之间通过打印机轻松地“流淌”出来……

  但凡事有利便有弊。大多数人的通病和弱点中似乎都有一个“惰性”,何况工作越来越繁忙、事务头绪越来越多的老师呢?有现成的可以用,有既定的教材理解可供参考,除非万不得已,便不轻易“劳动自己的大驾”了。

  可以肯定的是,现在有相当一部分老师不再独立地钻研教材,非常现实地搞起了“搬来主义”,把教参上的东西先搬到教案上,然后再在课堂上搬给学生,如同一个搬运工,仅仅是干了一点“体力活”而已。

  今天上午听了一节语文课,上的是初一上册的一篇课文<科学24小时>,整堂课基本上处于一种混沌状态,目标不明确,所提问题不具体,指向也不准,学生回答不着边际,总是游离于教学目标之外,品味语言也不到位,在表面上打转转,沉潜不到语言文字的深处……

  评课的时候,我问她这篇课文读了几遍,她说读了四五遍,我问她怎么指导学生预习的,说得很模糊,另外提及教学目标回答得也不是很清楚。

  可见,这位老师虽然是读了几遍课文,但因为没有深入下去,对文本没有自己的理解,因而教学目标是模糊的,也没有兼顾到文体特点,对于科学小品文缺乏必要的认识,课堂设计中“主问题”意识不强,力图面面俱到地讲,却恰恰把重点给淹没了。

  不管到了什么时候,教师如果不能独立钻研教材,对教材不能形成自己的理解,便很容易让教参牵着鼻子走,造成虽然有教学目标,可是不能深入地贯彻下去,在教学中也很难真正体现目标,重点总是浮在思维的表面,难点得不到突破,就更不可能关注学生,真正动态地生成一些有价值的东西了。

  独立钻研教材是一项教学基本功,对哪科老师都极其重要。如果一个老师不能把学科知识内化到自己的头脑中去,形成自己的科学的知识体系,总是靠教参这根拐杖走路,那素质就很难提高,更不用说走向专业化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做好与教材的对话
如何上课才能高效
听课回响(一)
怎样做好课堂教学的评价
妙招 | 思维导图用处多:如何把它变成打开一篇课文的钥匙?
“长文短教”教学的策略研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