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钱宝森身段谱秘诀 《京剧表演艺术杂谈》摘录

徐兰沅先生为《京剧表演艺术杂谈》(钱宝森口述  潘侠风整理)作的序

京剧钱派花脸艺术创始人金福老先生(宝森先生之父),功底深厚,戏路宽阔,净行中无论是铜锤、架子、武花,凡是勾脸的戏,可以说是无一不精,后来因为嗓音欠佳,所以就专工架子兼武花了。钱老先生艺术风格,起初是遵循当年人称“活张飞“的钱宝峰先生的艺术路子,经过苦心创造,逐渐的地有了自己独特色彩,像《芦花荡》,《庆阳图》等戏,都得到了当时观众的欢迎,从而也就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流派。   

钱派身段架式的独到之处,是率中有美、拙中透秀,特别是在《铁龙山》里的起霸和武打,一招一式,真是动如游龙,立如苍松。至今算来,虽已时隔多年,然而这些活生生的艺术形象,留给我的印象却是深刻而难忘的。   

金福先生的把子之实,步法之稳,在当时武行中是首届一指的,不仅博得广大观众的爱戴,就连我们的同行也无不啧啧称道。当年前辈老先生常这样说:金福的膀子,称得起是个好‘架子’。”唱架子花脸的演员,能得到这样的赞誉,是颇为不易的。俗语说:“铜锤的嗓子,架子的膀子。”架子花脸,在技巧上就是专凭身段、架式的优美而取胜,如果膀、腰、腿的功夫不扎实,就很难谈得上“美”了。当年我很爱看他演《芦花藻》里的张飞,这也是人所共认的好戏,妙在是他能从边式、优美的身段里,透发出人物的精神气质,这是非常可贵的。   

金福先生对待工作,极为认真严肃,无论是自己单排的戏,或是在戏中充当配角,或是演群戏,同样都不马虎。在他后期与杨小楼先生合作,每演一戏,由始到终,从不松懈,特别是与主角会心传神之处,动作、神情的反应极为灵敏活泛,对手打把并不因自己是下手而草率,总是全力以赴,与杨先生确实是绿叶红花,相映成趣。   

钱宝森先生是金福老先生的儿子,也是钱派艺术的继承者,也曾与杨小楼先生合作多年,颇为观众所欢迎。金福先生在三庆班坐科时独得的身段秘诀,生前只传给他一人,几十年来,宝森先生一直是密封深藏,他人不得而知。这一点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在旧社会,艺人为了生活,对白己的绝技总是抱着“宁给一文钱,不卖一条路”的保守思想,因而不能广为流傅。解放后,他在党的教育下,思想觉悟日渐提高,理解到艺术要为人民服务,从而决心把这套秘诀,整理成书,刊行于世,几年来得到了广大读者和戏曲界同志的欢迎;为了进一步丰富完整,又作了补充与修订,这个工作对我们京剧表演艺术的继承与发展是有意义的。   

这本书的另一部分,是宝森先生本人对京剧表演艺术的见解,像其中的“花脸要‘美’不要‘媚”,等等,实有其独到之处。   

我与宝森先生素有交往,多年来时常在一起研究探讨艺术。不幸在今年春,他的老病复发,经多方医治无效,竟离开了人世,这是非常令人痛惜的。但是钱派艺术以及钱先生独得的身段谱秘诀却未因此而失傅,这又是值得慰藉的事。想到这里,我要衷心地戚榭党和毛主席,十四年来不仅戏曲工作得到了繁荣发展,而且还做了很多兴灭继绝的工作,像钱先生的这一身段谱口诀就是千万个例子中的一个。事实告诉我们,京剧艺术只有在党的领导,才能得到真正的继承与发展,只有遵循着“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方针,戏曲艺术才能有广阔的前途。   

兹在宝森先生的著作之前,聊志数语,作为介绍,亦作为我对这位艺术家的悼念。                                          

                                                                                         徐兰沅

                                                                             一九六三年国庆节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京剧表演艺术杂谈
纪念景荣庆先生诞辰九十五周年
杂谈梅派
李玉声谈艺:月亮在你心上
收徒全凭师傅法眼
王元化、蒋锡武:关于即兴表演的对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