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楹联不必“合生老”

楹联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已有数千年的历史。从一言、二言、三言、四言、五言、六言、七言……直至数百言、数千言的楹联,不一而足,是儒家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儒士抒情言志、展现才智的重要手段,历来受到文人雅士的青睐,更得到了普通百姓得喜爱。这本是儒家文化,无所谓“生老病死苦”,更没有创作中的“合生老”之说。可是近些年来,有些地区,有的人也借助“合生老”,要求楹联创作也要“合生老”,这是非常愚蠢的,不可思议的。

所谓“合生老”,就是要求楹联字数必须落在“六字”或“七字”以及其倍数上。“合生老”风俗由来已久,源于佛教,佛教认为人从出生到死,中间经过老和病,“老”“ 病”是辛苦的,归纳人生是五个字:“生老病死苦”。根据该论点,“生老病死苦”,“ 老”是正常的,是好的。所以写石碑,写神主,写铭旌,其数目字数,要取六、七、十一、十二、十六、十七……即这个数给五整除百余一为“生”,余二为“老”,叫“合生老”。佛家也有“五门”之说。即生门、老门、病门、死门、苦门。后来道家也将“合生老”套搬在风水中运用。在死葬、建筑中推行。

其实,“合生老”、“生老病死苦”本是一个以讹传讹的讹事。“生老病死苦”这句话流传历史悠久,地域广泛,但它的出现与迷信毫无关系,所以会造成后来的恶果,纯属后人的误会。古时,春秋战国时期有伍子胥,唐朝有杜拾遗(即杜甫,他做过左拾遗的官职,后人称其为杜拾遗),乡村人无知识,把伍子胥念成“伍髭须”,把杜拾遗念成“杜十姨”,有的甚至还乱点鸳鸯,立庙塑像供奉这对神明夫妇,惹出了天大的笑话。据宋朝龚明之《中吴纪闻》记载,在北宋后期,宋徽宗下令,每个县城都要设置居养院(相当于现代的敬老院)、安济坊(即医院)、漏泽园(即公墓),由于吴江县城很小,这些设施不得不建在县学(全县童生考秀才的地方)旁边,顺序而言,便简称为“生(童生)、老、病、死”。后来,各地佛寺普遍开设了“悲田院”,专门施粥救济贫苦之人,县城添上这一景,便成了“生老病死苦”。可见,这个生字,不是与死对立的“生”,而是指入学的“童生”,这句话毫无迷信色彩,只是后人把它捧上祭坛,惹出许多麻烦,这是作俑者始料不及的。

明人郎瑛所著《七修类稿》中,对“生老病死”的具体分类是:慈幼局谓“生”,专管收养弃儿;养济院谓“老”,专管收养孤老;安济坊谓“病”,专管收养病残;漏泽园谓“死”,专管收葬弃尸。又云假如再把县狱加上去,又可凑上个“生老病死苦”了。“生老病死苦”在我国很多地区,特别是汉民族、客家族居住的地区都非常讲究,有许多禁忌,其中一项,就是做事动辄要“合生老”。譬如建造房屋涉及的土木工程,无论桁桷、台阶、房间的数目,龙厅、正厅、天井的尺寸等等,统统都要“合生老”;还有诸如神主牌和墓碑上的字数、衣服的钮扣、床上的床板的数量尺寸等等,也要“合生老”。为了“合生老”,人们把台阶做得古里古怪,木板裁得支离破碎,这在无形之中就增加了工程的造价和材料的浪费。虽然这样,人们也在所不惜。

有的地方讲究“合黄道”,这同“合生老”大同小异。黄道,有大黄道和小黄道之分。

大黄道:道远几时通达 路遥何日还乡 (道、远、通、达、遥、还)

小黄道:生老病死苦 (生、老)

合大黄道,字数按大黄道的那两句诗轮回循环,然后最后一个字应能对应上那两句诗“道远几时通达路遥何日还乡”的“走之旁”的字,如“道、远、通、达、遥、还”这几个字都是“走之旁”。那么最后一个字对应的就应该是这其中的这几个字。能对的上大黄道“走之旁”的字数还可以是“一个字、两个字、五个字、六个字、八个字、十一个字”,如果字数要比这两句12字的诗文长的话,则循环该诗句后再对应“走之旁”的字,如十三个字的“×氏堂上历代先祖考〈妣〉宗亲之位”,循环对应的是“道”字,十四个字的循环对应的是“远”字,十七个字的循环对应的是“通”字,十八个字的循环对应的是“达”字,如此类推即可。写祖宗牌位各地方有不同,就是说字数是有讲究的,不是任何字数都可以。

合小黄道的格式则是字数轮回循环对应“生”字,如“六个字”,“生老病死苦”轮回循环的第六个字就是“生”字,那么轮回循环的“第十一个字”也是“生”字,如“生老病死苦生老病死苦生”,则十一个字的在小黄道中是符合格式的。

各地根据自己的风俗选择“大黄道”或者“小黄道”,按大小黄道的字数对应规则即可。也有讲“大长生”“小长生”的。与“大黄道”“小黄道”大同小异。长生、沐浴、冠带、临官、帝旺、衰、病、死、墓、绝、胎、养。以长生、冠带、临官、帝旺为黄道。

民间习俗,一般选用11字。鲁班尺通称“文公尺”。长一尺四寸四分,以生老病死苦五字为基础,扩为八字,划分为八格,每一格占一寸八分,各有凶吉,依序为:财(钱财、才能)、病(商灾病患、不利)、离(六亲离散分离)、义(符合正义及道德规范,或有劝募行善)、官(官运)、劫(遭抢夺、胁迫)、害(罹患)、本(事物的本位或本体)。其实,这是非常局限的,儒家讲“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与“合生老”毫无关系,而对联自古就有一字、二字、三字、四字、五字、六字、七字……直至数百字、数千字之联。即便按“合生老”要求,“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哪一字都很好,所以,对联创作中,完全没有必要顾虑“合生老”。当然,即于个别钻牛角尖,硬要对联“合生老”者,那就另当别论了。不足为虑。

楹联本身是一种科学的、高尚的文化。我们必须增强文化自信、文化自觉,不必囿于一域,而要努力创作内涵丰实,雅俗共赏的楹联。

        20161017日草于统办2号楼多功能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祖宗牌位黑底金字是否正宗?
祖先牌位怎么写
祠堂及中堂祖宗牌位的称呼与格式
说说碑文的字数格式
安祖先牌位的具体方法
安放神位、祖先牌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