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麦田里的守望者》的作者,美国文坛著名的隐士,儿时却屡屡退学

文|黄薇

1952 年的 塞林格

1919年1月1日,塞林格出生在纽约曼哈顿的富庶之家。父亲是犹太人,母亲是爱尔兰后裔,结婚后改宗改名,但整个家庭犹太人身份意识淡薄,既过圣诞节也过逾越节。塞林格父亲的商业做得很成功,在大萧条年代反而逆流而上,越来越富裕,他们最后一次搬家已搬到紧邻中央公园和大都会的富人上东区。

虽然塞林格经常在小说中描写天才儿童,但他自己学业平平。1934年,便因成绩太差遭学校劝退,被父亲塞入一所军事学校,后来成了《麦田里的守望者》中潘西中学的原型。塞林格自己最喜欢文学和戏剧。他年轻时外表英俊,身高1.88米,黑头发黑眼睛,目光深邃敏锐,是不少女孩倾心的对象。塞林格在学校常排演戏剧,还几次反串女角,他曾强烈想当一个演员,但这个愿望被父亲掐灭了。家中只有母亲毫无保留地相信他的才华,这种信心让塞林格本人对此也深信不疑。所以塞林格将《麦田里的守望者》题签“献给母亲”。

1936年,塞林格自知无法通过考试,再次从纽约大学退学。父亲一直希望他子承父业,送他去欧洲的生意伙伴那儿学习考察。塞林格后来自嘲在欧洲杀猪,因为父亲从事奶酪和香肠进口生意,他在肉食加工厂工作过一段时间,黎明前就要起床,与农民一同在屠宰场劳作,目睹嚎叫的公猪最后将变成一听听罐装火腿。虽然塞林格信奉“凡是经验不分好坏,对小说家来说都不会没有价值”,但他也看清楚了一件事,自己永远不适合做父亲这一行。

1936年,塞林格在福吉谷中学的学生卡片

自此,塞林格横下心来,决定要当一名作家。只有母亲支持他。这位毫无经验的新人幸运遇到了伯乐。1939年塞林格第三次上大学,他在哥伦比亚大学选修了惠特·伯尼特的小说创作课。伯尼特在1931年创办了《小说》杂志,主推青年才俊,杂志发行量一般,声誉却很高,这得益于伯尼特的过人眼光,他一手挖掘了田纳西·威廉姆斯、诺曼·梅勒、卡波特、卡森·麦克勒斯等后来的知名作家。

伯尼特印象中,这个不做笔记、经常望向窗外的黑眼睛男生,在学期结束前一个星期,“突然活过来了”,“几个小说似乎一下子从他的打字机里流了出来,其中不少作品后来都发表了。”看似无所谓态度下掩藏着的才华,对写作严肃的热爱,让伯尼特惊讶不已。1940年,《小说》杂志发表了塞林格的短篇《年轻人》,也是在这一年,他与偶像菲茨杰拉德的文学经纪公司签了约。塞林格生气勃勃,信心满满,此后虽经历新人惯有的不断被退稿,但他从不允许自我怀疑,坚忍的写作精神伴随他的一生。

塞林格与第一任妻子 西尔维娅的合影

1941年,塞林格与获过诺奖的剧作家尤金·奥尼尔的女儿乌娜相恋了。乌娜当时16岁,美貌夺目,塞林格承认少女头脑空空,但还是以无法解释的方式爱上她。这段恋情随时间和距离慢慢转淡,直到1943年,正躲避着纳粹子弹的塞林格在报纸上读到,18岁的乌娜嫁给了比自己大36岁的著名喜剧演员卓别林。这次感情挫折,让塞林格恼怒、沮丧,或许也成了霍尔顿在《麦田里的守望者》开头直言不讳的由来:“我讨厌死电影了,千万别和我提这个。”

唯一可慰的还是写作,1941年,塞林格仰慕已久的刊物《纽约客》同意发表他的《麦迪逊的轻度反叛》,霍尔顿首次登场。但当年珍珠港事件随即爆发,《纽约客》考虑时局与大众情绪,撤下了这篇上流社会小青年的满腹牢骚。在爱国情绪的激荡下,塞林格也参了军,他认为战争会给予必要的磨炼,打磨着他和他的作品。他没料到战争的残酷远远超出一个年轻人的想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名著推介】《麦田里的守望者》
麦田里的守望者》作者塞林格去世
每日荐书20210127
历史上的今天 | 《麦田里的守望者》问世
书评︱The Catcher in the Rye——拒绝妥协的青春
塞林格,一生是个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