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什么是新立场的直接抒写?

作者:白鸦

   直接抒写,作为一种写作理想贯穿了整个汉语诗歌史,但动态地去看,它并非有一个固定不变的内容模式。那么,新立场今天所倡导的直接抒写诗学理念,其内容与以往有何不同,应该怎么概括呢?

   早在2005年底,“可能阵线”诗学理论就明确提出了诗歌写作的三要素——叙述、生活、诗意。此即是倡导“让生活直接进入诗歌并产生诗意”的直接抒写,但这个三要素只揭示了直接抒写理念的一个方面。2008年底,我在《走下观念祭坛,回归诗学本位》一文中,将其作为“发展叙述策略”的一个子内容略作论述,亦未充分展开。2009年初,梁小斌先生在《亲情大同:走出新诗的“死穴”——谈白鸦的诗歌新立场》一文中,倡导诗歌应该抒写“中国平常人无史可录的、只有家谱记下一笔的生命真相”,并指出这种生命真相不应该被“当代国家意识形态指导下的形形色色的‘史话’所干扰”。梁小斌先生的这段话,正是对新立场直接抒写理念的深刻阐发。

   具体来说,新立场所倡导的直接抒写诗学理念,可以大致归纳为七条提纲:一、让生活直接进入诗歌;二、建立充满可能性的叙述;三、产生阅读的互动性;四、坚持当下性原则;五、产生诗意;六、不拒绝隐喻;七、不是狭义的口语写作。如是七条提纲先概述如下,待后文慢慢论及:

   一、让生活直接进入诗歌。就是说,让百姓的常态生活在没有受到事件化、观念化、史话干扰的状态下直接进入诗歌。剥去生活的观念外套,还生活的本来面目,常态的生活即是最真实的现场。

   二、建立充满可能性的叙述。直接抒写不是历时性的、单线条的叙事,恰恰相反,它表现为共时性的、复式的叙述。叙事与叙述在诗歌文本中的根本区别,即是目的性与可能性的区别。只有超越了叙事的目的性,建立了叙述的可能性,才能写出“历史的当下性”与“当下的历史性”。直接抒写,即是真正意义上贯通了当下、历史、未来的抒写,是充满可能性的抒写。

   三、产生阅读的互动性。必须让读者能够从诗歌文本中找到多重的入口与出口,激起读者“猛然想起”他的那些遮蔽之物,就像写信一样,在诗歌中建立对话式的阅读互动。

   四、坚持当下性原则。当下是何物?并非仅指现在,而是指“过去、现在、未来”的统一,即所谓“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未来的意义也不高于当下。所以,从直接抒写的角度理解“当下性”,其实就意味着诗歌写作对时空的打破。换句话说,坚持当下性原则,即是直接抒写的时空观。当下性原则,体现在古人的诗论中就是“美刺”,体现在新立场的诗论中就是“收拾大众心灵残局”。

   五、产生诗意。不仅是产生一般美学意义上的诗意(和谐-优美),也不仅是产生所谓高级意义上的诗意(冲突-崇高),而是产生真正属于汉语审美范畴的诗意(气象-情怀),这才是我们的汉语传统。只要你是个用汉语写诗的诗人,无视这个传统,你最终只能获得虚假的成就。

   六、直接抒写不拒绝隐喻。事实上也拒绝不了,因此新立场反对“拒绝隐喻”之说,并认为这是极其幼稚的论调。我们坚信,即使是纯粹的口语实验诗歌,也可以抵达任何隐喻。没有隐喻的艺术不叫艺术,抵达不了隐喻的口语诗歌只是口水诗歌,只能说明你没写好。这一点,很多优秀诗人已经通过大量的诗歌文本予以证实。

   七、直接抒写不是狭义的口语写作。新立场认为,口语写作与直接抒写没有必然的亲密关系,而所谓的“后口语”则是个空洞的概念。直接抒写当然更不是意象写作,意象写作与直接抒写也没有必然的敌对关系。直接抒写不排斥口语也不排斥意象,不依赖口语也不依赖意象。一个诗人,如果实现了汉语气场的突破,口语、意象等诸多手段对他而言本无分别,皆可随心所欲。

   2009-10-28 芜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彭一田 | 诗意在万物中的位置(2)
《新世纪诗典》十周年纪念文集:伊沙《口语诗论语》
2020【独立】前沿27-非亚诗歌评论专辑
诗歌的写作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江南文化的诗意解码——潘维诗歌论
走下观念祭坛 回归诗学本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