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楼观沧海日,门听浙江潮:宋之问为何会与骆宾王合作写绝唱

文/冯玄一

初唐时期,有两位重要诗人,他们都善于写五言诗。他们年龄一大一小,大的写过一首咏鹅诗,是当今孩童的必背诗歌。小的写过一首《渡汉江》,其中两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也被后人津津乐道。

话说到这里,很多人都知道,大的是骆宾王,小的是宋之问。骆宾王是初唐四杰之一,而宋之问的五言诗在当时就很有名,《旧唐书·宋之问传》评价他“尤善五言诗,当时无能出其右者”。可见他们都是极有才华的,是当时诗歌界的翘楚。

但有趣的是,他们二人的政见却不相同。骆宾王坚决反对武则天,在武则天称帝时,他为徐敬业写了讨伐武则天的檄文,文中把武则天狠狠地骂了一通,他说武则天“洎乎晚节,秽乱春宫。潜隐先帝之私,阴图后庭之嬖。入门见嫉,蛾眉不肯让人;掩袖工谗,狐媚偏能惑主。践元后于翚翟,陷吾君于聚麀”。这些带有人身攻击的话,代表了当时一部分李唐皇室拥护者的看法。

但是宋之问却是武则天的忠实粉丝,他写诗拍武则天马屁拍得很响,深得武则天的欢心,官职因此一路升迁。为了仕途、禄位,他一味巴结逢迎当时权贵,看风使舵。武则天退位之后,他又巴结武三思,靠出卖朋友换取官职,为时人所不齿。

这两个政治立场截然不同的人,如果遇在一起,会是什么结果?会擦出何种火花?

对两位诗人的生平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主流的观点认为,骆宾王在徐敬业起兵失败后被杀了。而当时的宋之问还是个籍籍无名的书生。所以,他们不可能相遇,也不可能擦出火花。

但是,在一些笔记野史里,骆宾王并没有死,他和宋之问确有相遇,而且两人合作写出了一首很有名的五言诗。

这个故事出自孟棨的《本事诗》。

据说,武三思死后,宋之问于景龙三年( 7O9)被贬到越州担任长史。期间,他夜宿灵隐寺。心情郁闷的他,夜不能寐,起床披衣,在寺中散步。幽静的月光照得古寺愈加空灵。惆怅的宋之问想写一首诗来排解心中的忧思。

但是,也许是心境不佳的缘故,以善于写诗闻名的才子竟然只吟出了开头两句便哽住了,再也没法接上。他在幽静的寺院里,他一边吟诵一边思索该如何接下去。可就是没有思路,想了许多句都觉得不如意。

这时,不觉之间他踱到一间禅房前,只见房门微开,一个白发的老僧盘膝坐在禅床上。

老僧见宋之问,问道:“夜这么深了,施主你不去休息,还在这里苦苦吟哦,为啥原因?”

宋之问回答说:“弟子以写诗为业,偶经此寺,欲为此寺题诗一首,但想了半天,只有首联,余下便再也想不出好的诗句来”。

老僧说:“你把已想好的首联说给我听听”。

宋之问吟诵道:“鹫岭郁岧峣,龙宫隐寂寥。”

老僧听后,略一抬头,说道“何不续上‘楼观沧海日,门听浙江潮’呢!”

宋之问听后大惊:这两句实在太漂亮了。

于是,宋之问接着这两句一口气续全篇:

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

扪萝登塔远,刳木取泉遥。

霜薄花更发,冰轻叶未凋。

待入天台路,看余度石桥。

当晚夜已深,诗成之后,宋之问不便打扰,就回房休息了。

第二天清晨,宋之问再去拜望老僧,老僧已不知去向。

在寺僧中一打听,才知道,原来这个老僧就是骆宾王。

宋之问对此很怀疑:不是说骆宾王早被处死了吗?

可寺里的僧人却告诉他说:骆宾王随徐敬业起兵反抗武则天失败后,和徐敬业一起逃亡,征讨的将帅害怕两个主要的叛逆要犯都没有捉到,朝廷会降大罪,于是从战死者中找出两个类似骆宾王和徐敬业的人,割下两人之头充数献阙。后来知道两人仍活着,也不敢再去捕捉,免遭欺蒙皇上之罪。后来,徐敬业和骆宾王都隐居深山为僧。骆宾王常常游览名山大川,行踪飘忽不定,至今已不知所踪。

这个故事不一定是真实的,很有可能是当时文人的杜撰。但从诗歌来看,这首诗中的第二联“楼观沧海日,门听浙江潮”格调确实比其余联更高,这是具有大胸怀、开阔胸襟的人才能写出的句子。

我们至今已经无法判定这个故事的真假,但是这首题名为《灵隐寺》的诗歌带给我们的艺术享受确实真真切切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千古才情万古对》之骆宾王灵隐对妙句
唐诗故事:老僧赠诗
那个咏鹅的神童,再也回不到他的长安
骆宾王:刚直不阿活一生,比《咏鹅》更出名的是《讨武曌檄》
骆宾王,一个天才的背影
中国对联演义·第四回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