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新材料作文之议论文的论证方法

编号: 03 编制人:黄建新 审核人:王友标 时间:16/3/25

学习目标:

1、掌握议论文论证的基本方法。

2、能根据论述需要恰当地运用论证方法。

学习重点:

能根据论述需要恰当地运用论证方法。

学习方法:

通过相关方法的学习、具体例文的研习和训练,基本准确运用论证方法。

学习时数:2课时

考点解读:

考试说明中关于写作的相关说明:能写记叙文和议论文;要注意选定文体的文体规范;要求在作文中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情感倾向健康、积极。议论文说理充分、论据充足;要求提出自己领悟的正确观点,表达自己的深切体会;或透过现象揭示本质,或点明原因,论述结果;或指出规律,预见发展;或抓住关键,切中要害。要求议论性文章有理有据,引证丰富,确切有力。

学习内容:

一、概念解读

论证,就是运用论据证明论点的逻辑过程和方法,也就是指材料和观点之间的逻辑联系,如论据和论点之间呈演绎推理或归纳推理的联系等。它担负着回答“怎样证明”的任务。

论证方法,指的是揭示论点和论据之间的逻辑关系的方法。常见的有:例证法、正反对比法、假设论证、因果论证、类比论证、喻证法、引证法。考生写作议论文时比较常用的是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引用论证。本学案重点针对学生议论类作文中最常用的举例论证方法运用中的问题,研究例证方法的正确运用。其他论证方法可结合学案中提示,老师根据实战经验加以指导。

论证中常见的问题

①论点+论据+结论缺少论证,事实上只是罗列、堆砌事例)②论证抓不住实质③论证不能紧扣论点展开并一以贯之,东扯西拉,信马由疆,不着边际。④论证不能深入,在一个平面上兜圈子。⑤在论证中偷换概念⑥在论证中缩小了论题。

三、深化认知

(活动一:比较下面两段文字,谈谈自己的看法。)

1)论点:贫困也是一笔财富

“自古才子出寒门”。司马光出身贫寒;范仲淹两岁丧父,随母改嫁,幼时连稠一点的粥都难以喝到;明代龙图大学士宋濂家中一贫如洗。荷兰画家梵高也曾穷困潦倒,一文不名,生活上常靠着弟弟接济;苏联伟大作家高尔基曾经是个流浪儿;居里夫人刚满十岁就外出打工。由此可见贫困也是一笔财富。

2)论点:磨难也是一笔财富

磨难,也是一笔财富。苏轼一生颠沛流离,多次被贬,下狱,晚年被流放到荒芜的海南岛,过着苦行僧式的生活。或许,正是生活的磨难将他的诗句锤炼得炉火纯青,如果他终日醉身于纸醉金迷、花天酒地的生活中,他又怎能吟出“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样激昂豪迈,响彻山河的千古名句;如果他终日置身于达官显贵,府第官场之中,又怎能超然于“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呢?饱经风霜方能凝练出首首好诗,历经磨难而壮心不已,方造就了苏轼这样一位才华盖世,后人景仰的伟大诗人。

点评1本段优点在于观点明确,论据丰富;不足缺乏严密的论证。只提观点摆材料,没有个人的意见和看法,这表明作者缺乏对事理的认知和辨析能力,更无法体现作者的思想深度,这类作文在考试中只能给到中等或以下档次。

点评2本段提出论点摆出论据后进行论证(道理分析),揭示论据蕴涵的道理,说明其与论点的联系,使论点与论据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增加文章的深度和说服力,更显示出作者思维的缜密。

四、论证方法指导-------例后论证(分析点题)常见方法

运用例证法一般的分析说理步骤:(1)开宗明义,阐明论点→(2)选择角度,概述事例→(3)方法多样,论证分析→(4)首尾呼应,重申论点

以上的四个步骤中论证分析是很重要的一步,常用的分析方法有:假设推理法、因果分析法(由果及因:分析事例产生、发展及结果的原因,达到证明观点的目的)、正反对比法(运用正反两个事例或对事例做一个相反方向发展的假设,两者形成对比,达到证明观点的目的)。

下面就论证分析中常用的假设推理法作一番探究

1、含义:引述论据后,运用假设推理对事例进行分析,并推导出与事例完全相反的结果,从而证明论点。运用假设推理对所列举的论据进行分析,来证明自己的观点,使事例和析例正反映衬,很有说服力。

2、思路:反面假设—展示结果—点题强调

3、应注意的问题:围绕论点假设,正反对比中强调论点。

4、语言标志词: 多用假设分析的关联词,加强分析力度。

试想(如果)……那么……;假如……就……;可以想象一下,倘若……很可能……;如果没有……就没有……倘若……;哪怕是……也不可能……如果不是……怎么会有……;要是……怎么能……。

5、范文分析:

(1)叙议结合型

论点:诚实做人

论据:宇航员杨利伟从太空归来后,面对诸多媒体,他表示在太空中并未看到万里长城。

分析:这似乎是一种遗憾,但其实是美好的真实。假若杨利伟谎称他看到的万里长城是多么雄伟,(反面假设)我们肯定会为此自豪一番,但这难道不是徒有虚名的欣喜么?(展示结果)穿越太空的目光只有归于诚实,会灿烂。让诚实(点题强调)之花,绽放在生命的每个角落。

(2)夹叙夹议型

论点:坚持到底就是胜利

论据原形:欧立西为了发明一种新药,坚持进行实验,失败了,总结教训再干,一直实验了606次,才获得了成功,制出了以实验次数命名的新药606。由此看来,坚持到底就是胜利。

论据+论证+论点:新药的问世是坚持的结果。假如欧立西仅仅实验一次,失败后就撒手不干了,(反面假设)新药当然不会问世。(展示结果)就是他实验了605次,失败了以后不再坚持,(反面假设)也绝不可能有新药的制成;(展示结果)正是因为他坚持到了最后,才获得了最后的胜利。所以,可以说,坚持到底就是胜利。(点题强调)

(3)点例(点到为止,一笔带过的事例)型

论点:磨难,能历练人生。

论据+论证+论点:磨难,能历练人生。 假如双耳失聪的贝多芬自暴自弃,就不能在这样的磨难下创造出不朽的交响曲,撼人心灵;假如遭受宫刑的司马迁萎靡不振.就不能在这样的耻辱中写成《史记》,汗青溢光;假如泪洒汉城的李宁一蹶不起,就不能又另辟天地,让“李宁牌”系列运动用品风靡中国的体育用品市场。磨难,能带领人冲破黑暗,绽放光彩。

小结:上述例子告诉我们,事例与观点之间的联系是你眼光独到的分析,没有分析,事例与论点间就没有逻辑联系,表明你缺乏对事理的认知和辨析能力,更无法体现你的思想深度!没有分析就没有论证!

五、优秀范文

(活动二 :要求,研读范文,1、分析文中是如何运用例证,如何对事例加以分析来阐明观点的,指出论点、论据及分析方法。2、对文章进行总的评价。)

请忙一些吧

《红楼梦》中,探春起了雅兴要创诗社,于是大伙都寻思着要各起个别号,而宝钗给宝玉琢磨出这么个号来——“富贵闲人”。

不错,做个富贵闲人是很快乐的,可是如果没有凤姐在那头操持家务,忙得七荤八素的,贾家岂不是要破败得更快?到那时,宝玉不忙着去做一个“禄蠹”便是万幸了,哪儿还闲得了?

可见,忙是闲的前提,正如生产是消费的前提。假如你想过上悠闲的生活,就必须先忙才行!

在民族处于危难之际,你要忙。

农民应当忙着种田,生产粮食:军人应当忙着战斗,打击敌人:文人应当忙着以笔为枪,扫灭文坛上的反动势力。近来竟有些人,贬抑起鲁迅来,而提倡林语堂、周作人的闲适幽默,我大以为不可。当是时也,日军大兵南下,国军一溃千里,正是民族存亡之时而志士为国效力之秋也。林、周等人不知为国事而忙,反倒以闲自居,实为可耻。须知,如果你今日不忙,他时沦为亡国奴,又如何闲适得起来?与之形成对比的是,鲁迅把别人用来喝咖啡、聊天的时间都利用起来,废寝忘食地忙着写文章。

是的,我们有今日的生活,完全是当年像鲁迅这样的志士仁人忙出来的。如果那时都是些林、周之类的闲人,则后果必然难以想象。

也许有人会说,如今天下太平了,是否可以不那么忙了?我不同意。欧阳修云:“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如果有了面前这一点成绩我们便松懈了,自以为“殽函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那最后要忙就来不及了。

但我想补充一点:忙是生活的手段,而非生活的目的。忙不可过分,忙不代表放弃一切闲暇。在某些大城市——如日本东京,人们没日没夜地干,据统计,每人每天平均工作十几个小时(不包括下班后),是否就说明其生活水平就一定能提高呢?恐怕未必。在那儿,忧郁症、精神疾病的发病率很高,所以,忙也必须适度。

请忙一些吧!做个“富贵闲人”是快活的,可若一个个都是闲人,没人来忙着工作,怎么行呢?总之,危难之时,一定要忙:太平岁月,也断不可懈怠、放松。在不过度的情况下,还是该多忙一些,不是吗?

【点评】本文以宝钗给宝玉所起的“富贵闲人”作为引子,由凤姐的忙,引出本文的主旨,可谓起笔不凡:加上论证中引述鲁迅、林语堂、周作人等材料,反映出作者知识面广。文章思路清晰。先用比较的方法,阐述民族危亡时,仁人志士要忙:接着深入一层,提出“天下太平了是否要忙”的问题。作者的可贵之处还在于能注意观点的辩证性。在强调“要忙”的一面后,又给出“要忙得适度”的告诫。而文末的小结,完整了结构,展示出作者行文技巧的成熟。文中大量运用假设推理,配合语气强烈的反问句,收到了很好的论证效果。

稳 中 求 胜

 梁山智有吴用,道有公孙,武更是好汉如云。英雄如雨,却以宋江为首。蜀国谋赖孔明,勇让关张,却以刘备为王,东木西金,南水北火,却以戍土居中。何也?

宋公明为人沉稳,刘备做事敦厚,戍土谦稳厚实,终脱颖而出,施展风采,各得其所,故曰:为人沉稳,稳中求胜,吉。

沉稳从志而来。一个人若没有远大的志向,只沉迷于现实的花花世界之中,自然无法拥有沉稳的性格。班超投笔从戎,志在报国,在对匈奴一战中从容不迫,沉稳冷静,终弘扬国威,不教胡马度阴山。林则徐斩钉截铁,志在禁烟,在与洋人交涉中不卑不亢,稳中含刚,终虎门销烟,让洋人胆战心寒。有远大的志向,眼光便放得远,心胸便沉稳下来,故曰:非有志者不能稳也。

沉稳从难而来。一个人若没有经历无数的挫折与磨难,身陷蜜水与襁褓之中,自然无法拥有沉稳的性格,一遇困境,便心浮气躁,岂能成所谓大事者哉。君不见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没有经历磨难,便无法形成沉稳的性格,也就无法取得辉煌的成就。始皇建秦以来,不居安思危,身陷声色犬马,终心浮气躁,毫无沉稳。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倘若秦王不念纷奢,经历磨难,以求沉稳,则可递三世以至万世而为君。

  沉稳从无欲而来。孟子曰:“无欲者,可王矣。”无欲就是没有私欲,做大事者,不能因蝇头私利而毁坏全局,只有这样才能练就出沉稳的性格,赢得最终的胜利。如来佛祖抛除私欲,性格沉稳,终修成正果,普渡众生,诸葛孔明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终运筹帷幄,功成名就。有了私欲,心中自然无法沉稳下来,遇事则慌,处事则乱。霸王以一己私欲,赶走亚父,气走韩信,终被困垓下,遗憾千古,长使英雄泪满襟。霸王之败,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则必使后人而复哀后人矣。

宋公明以沉稳之心赢得了好汉的拥护,刘备以沉稳之心赢得了半壁江山,而自然界的大山以沉稳的性格也在四季中变化出不同的色彩。让我们拥有一颗和大山一样沉稳的心吧,在我们的人生中也变化出不同的色彩来。

  【点评】这是一篇规范的议论文。文章在亮出中心论点为人沉稳,稳中求胜之后,便从三个方面展开了充分的论述:沉稳从志而来,沉稳从难而来,沉稳从无欲而来。令人可喜的是,这三个分论点,并非在同一平面上展开,而是层层深入。再者,文中所用例证,均采自高中语文课本。文中提到的人物如宋江、刘备、孔明、班超、林则徐、秦始皇、楚霸王等,均为人所熟知。更为难能可贵的是,作者将古典诗文如《出塞》、《过秦论》、《阿房宫赋》及名人如孟子、孔明等的名句”“信手拈来,且运用得十分熨帖。文章语言简洁明快、干净利落。

何妨让思维转个弯

超人脱下他的袍子后也只是个会从马背上摔下导致瘫痪的普通人,然而演员克里斯托福里夫懂得在消沉的黑暗中让思维转弯,“‘禁止通行’的路牌不是要你停下,而是在提醒你该转弯了”。

有些事单凭一腔热血和一份坚执是无法完成的,正如格林兄弟永远无法找出那些传说和人类发展史的关系,因为它们本身就是适合儿童阅读的童话。这种时候,让思维转个弯,也许你能看得见成功的彼岸草丰水美,风细柳斜。

困厄接踵,无所建树,何妨让思维转个弯

前路荆刺棘藜、乱石粗砺,何必囿于传统,不肯转圈?你无法知道你是否是在第666次实验中侥幸成功的欧立希,是否是尝试了五百多次而成果寥寥的普利斯特利。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直言索勒“在真理撞上鼻尖时还是没有找到真理”,也许正是由于后者和格林兄弟相同,不愿在原有假设上让步,让思维转个弯,终究把“氯气的发现者”这一称号拱手让人。人生极长又极短,岁月不会容许你做那个徒劳地把巨石重复推到山顶复又使其滚回谷底的西西弗斯。让思维转个弯,无用功只会降低生命机械的输出功率。

郁悒幽囚,悲天悯人,何妨让思维转个弯。

当人人都在“恨不能挂长绳于西天,系此西飞之白日”时,麦克阿瑟一句“幸运的是我们只会失去一次生命”有如木锋醒世。当世人皆叹“风住尘香花已尽”,怨“幽窗冷雨一身孤”之时,偏有人朗声道“肯信来年别有春”,“明年春色倍还人”如清夜鸣钟。事物往往有其好的一面,人生短暂到让人不舍得用郁郁寡欢来把它填满。让思维转个弯,在消逝中找寻美丽,在失去中找寻收获。

于是当道边柳絮吐白,上下纷舞,不妨放下心中执念的“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让思维转个弯,相信“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频借力,送我上青云”。

于是当名缰利锁桎梏了周围的人,不妨放下心中坚信的“知其不可而为之”,让思维转个弯,庄周的“知其不可而安之若命”亦不失为一种人性的率真与可爱,意气的豁达与豪迈。

须知道,当把全球 “最佳导演奖”和世界畅销书排行榜冠军双双揽入怀中之后,“超人”克里斯托福里夫最庆幸(不再是演员)的就是在那场不幸发生之后,让自己的思维转了个弯。

何妨让思维转个弯。

【点评】本文不是以材料写起,而是在第2段中把“格林兄弟”的故事当作事例加以转述。这亦体现了作者避免走进套路的高明、智慧。两个分论点“困厄接踵,无所建树,何妨让思维转个弯”“郁悒幽囚,悲天悯人,何妨让思维转个弯”各单独成段,工整、醒目、概括。

引证、例证运用自然、恰当。表达上夹叙夹议,多用长句,增强感染力与说服力。

什么叫“转个弯”?怎样“转个弯”?为什么“转个弯”?议论文讲究论述、思辨,在这一点上本文显得高人一筹。

六、实战训练材料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70分)

一位妇人来找我,说她正为孩子的功课烦恼:“先生,我的孩子考试考第四十名,可是他们班上只有四十个学生。”
我开玩笑地说:“如果我是你,我一定会很高兴!”
“为什么呢?”
“因为你想想看,从今天开始,你的孩子不会再退步了,他绝对不会落到第四十一名呀!”我说。
妇人听了展颜而笑。
我继续说:“这就好像爬山一样,你的孩子现在是山谷底部的人,惟一的路就是往上走,只要你停止烦恼,鼓励他,陪他一起走,他一定会走出来。”
过了不久,妇人打电话给我,向我道谢,她的孩子果然成绩不断往上爬。
我想到,最容易被人忽略的是,山谷的最低点正是山的起点,许多走进山谷的人所以走不出来,正是他们停住双脚,蹲在山谷烦恼哭泣的缘故。

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联系实际,写一篇800字以上的议论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议论文三要素
掌握论证中的逻辑推理法,写好议论文(三)
刚接触议论文怎么办?别担心,原来议论有法轻松学
高中语文议论文论证六法
13
议论文阅读技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