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文言文断句的四大方法

一、文言文断句的四大方法
    1.据顶真,进行断句。顶真是文言文中常见的形式。句子前后相承,前一句作宾语的词,在后一句又作了主语。根据这一特点,我们可以确定句读。
    2.据名词(或代词),进行断句。和现代汉语一样,名词或代词一般也常常作句子的主语和宾语,因此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就可以确定停顿的位置。
    3.据虚词,进行断句。“夫、盖、凡、窃、请、敬”等发语词和表敬副词,常常用在句首;“也、矣、欤、焉、哉”等语气词常常用在句尾;“以、于、为、而、则”等连词常用在句中。
    4.据对话,进行断句。对话、引语是古文断句的又一重要依据。对话、引语常用“曰”、“谓”、“云”、“语”、“道”、“白”、“对”、“言”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写出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遇到对话时,应根据上下文判断出问者、答者,明辨句读。
    二、文言文翻译的四大步骤
    第一步:联系语境明大意。联系具体语境,把握句子大意,写出主干,抓住基本分。
    第二步:字句落实莫疏漏。注意重要实词、虚词,看清语法现象,如古今异义、词类活用、偏义复词等;明确特殊句式如省略、倒装、固定句式等。
    第三步:翻译句子要得法。文言文“六字翻译法”:留、替、补、删、移、猜。
    “留”,指凡朝代、年号、人名、地名、官职等专有名词,皆保留不动;“替”,将单音词换成现代汉语双音词,将词类活用词换成活用后的词,将通假字换成本字……凡该换的,一律换之;“补”,即补出所省略或隐含的内容,特别是对省略句;“删”,指删去那些无意义或没有必要译出的虚词;“移”,指把文言句中特殊句式按现代汉语要求调整过来;“猜”,指文言句中多义实词、带修辞的句子,要根据上下文灵活猜测处理。
    第四步:隐性失分要避免。回顾原文,检查是否符合语境——“看”;再读一遍,保证句子准确通顺——“念”;誊上卷子,字迹清楚端正无误——“写”。
重点难点题型测试
    1.用“/”给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标在文中)
    古之传者有言:成王以桐叶与小弱弟戏,曰:“以封汝。”周公入贺。王曰:“戏也。”周公曰:“天子不可戏。”乃封小弱弟于唐。
    吾意周公辅成王宜以道从容优乐要归之大中而已必不逢其失而为之辞又不当束缚之驰骤之使若牛马然急则败矣。且家人父子尚不能以此自克,况号为君臣者邪!是直小丈夫者之事,非周公所宜用,故不可信。
    2.用“/”给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标在文中)
    范缜盛称无佛。子良曰:“君不信因果,何得有富贵贫贱?”缜曰:“人生如树花同发随风而散或拂帘幌坠茵席之上或关篱墙落粪溷之中坠茵席者殿下是也落粪溷者下官是也。贵贱复殊途,因果竟在何处!”子良无以难。
    缜又著《神灭论》,以为:“神之于形,犹利之于刀;未闻刀没而利存,岂容形亡而神在哉!”此论出,朝野喧哗,难之终不能屈。太原王琰著论讥缜曰:“呜呼范子!曾不知其先祖神灵所在!”欲以杜缜后对。缜对曰:“呜呼王子!知其先祖神灵所在而不能杀身以从之!
    【注】关:穿。
    3.用“/”给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标在文中)
    唐贞观、开元之间,公卿贵戚开馆列第于东都者,号千有余邸;及其乱离,继以五季之酷。其池塘竹树兵车蹂践废而为丘墟高亭大榭烟火焚燎化而为灰烬与唐共灭而俱亡者无余处矣。予故尝曰:“园圃之兴废,洛阳盛衰之候也。”
    且天下之治乱,候于洛阳之盛衰而知;洛阳之盛衰,候于园圃之废兴而得,则《名国记》之作,予岂徒然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陶庵国破家亡,无所归止。披发入山,駴駴(形状可怕的样子)为野人。故旧见之,如毒药猛兽,愕窒不敢与接。作《自挽诗》,每欲引决,因《石匮书》未成,尚视息人世。然瓶粟屡罄,不能举火。始知首阳二老直头饿死,不食周粟,还是后人妆点语也。
    因思昔人生长王谢,颇事豪华,今日罹此果报:以笠报颅,以蒉报踵,仇簪履也;以衲报裘,以苎报,仇轻暖也;以藿报肉,以粝报粻,仇甘旨也;以荐报床,以石报枕,仇温柔也;以绳报枢,以瓮报牖,仇爽垲也;以烟报目,以粪报鼻,仇香艳也;以途报足,以囊报肩,仇舆从也。种种罪案,从种种果报中见之。
    鸡鸣枕上,夜气方回。因想余生平,繁华靡丽,过眼皆空,五十年来,总成一梦。今当黍熟黄粱,车旋蚁穴,当作如何消受?遥思往事,忆即书之,持问佛前,一一忏悔。不次岁月,异年谱也;不分门类,别《志林》也。偶拈一则,如游旧径,如见故人,城郭人民,翻用自喜。真所谓“痴人前不得说梦”矣。
    昔有西陵脚夫,为人担酒,失足破其瓮。念无以偿,痴坐伫想曰:“得是梦便好!”一寒士乡试中试,方赴鹿鸣宴,恍然犹意未真,自啮其臂曰:“莫是梦否?”一梦耳,惟恐其非梦,又惟恐其是梦,其为痴人则一也。余今大梦将寤,犹事雕虫,又是一番梦呓。因叹慧业文人,名心难化,政如邯郸梦断,漏尽钟鸣,卢生遗表,犹思摹榻二王,以流传后世。则其名根一点,坚固如佛家舍利,劫火猛烈,犹烧之不失也。
                               (选自明代光绪刊本《琅嬛文集》)
    4.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自挽诗》,每欲引决 引决:引导解决
    B.还是后人妆点语妆点:夸张、粉饰
    C.不次岁月,异年谱也次:依次排列
    D.余今大梦将寤寤:梦醒
    5.把下列六个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作者“寻梦”的一组是( )
    ①披发入山,駴駴为野人 ②黍熟黄粱,车旅蚁穴③繁华靡丽 ④以粪报鼻,仇香艳也 ⑤惟恐其非梦⑥生长王谢,颇事豪华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③④⑤⑥ D.②③④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是为《陶庵梦忆》写的序言。虽属应用文体,但作者的审美情趣和艺术功力却发挥得淋漓尽致。
    B.本文以记叙为线索,介绍了著述的起缘、宗旨以及全书的内容和特色,又巧妙地嵌入了抒情和议论,全文虚实相依。
    C.作者在文中描写了自己在国家破亡之后的生活状况和精神面貌,他把今日之困苦饥饿归于往日奢华的报应,使人感受到一种被压抑、被扭曲的悔恨与愤懑。
    D.文中作者用了邯郸梦的典故,说明自己富贵梦的破灭,人们看到的是一种无可奈何、挥之不去的沉郁与哀愁。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因思昔人生长王谢,颇事豪华,今日罹此果报。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一梦耳,惟恐其非梦,又惟恐其是梦,其为痴人则一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吾意周公辅成王宜以道筑从容优乐筑要归之大中而已筑必不逢其失而为之辞筑又不当束缚之筑驰骤之筑使若牛马然筑急则败矣 2.人生如树花同发筑随风而散筑或拂帘幌坠茵席之上筑或关篱墙落粪溷之中筑坠茵席者筑殿下是也筑 落粪溷者筑下官是也 3.其池塘竹树筑兵车蹂践筑废而为丘墟筑高亭大榭筑烟火焚燎筑化而为灰烬筑与唐共灭而俱亡者筑无余处矣 4.A(引决:自杀。)5.D(①表现其无所归宿的狼狈,⑤表现作者“惧梦”。)6.B(“记叙”与“抒情”位置互换。)7.①由此而想到以前生长于王、谢之家,享用过豪华的生活,今日遭到这样的因果报应。②同样是对于梦,一个唯恐其不是梦,一个又唯恐其是梦,但他们作为痴人却是一样的。
【附参考译文】
    我国破家亡,没有归宿之处。披头散发进入山中,形状可怕地变成了野人。亲戚朋友一看到我,就像看到了毒药猛兽,愕然地望着,不敢与我接触。我写了《自挽诗》,屡次想自杀,但因《石匮书》未写完,所以还在人间生活。然而瓮中经常无米,不能煮饭充饥。我这才懂得首阳山的伯夷、叔齐二老实在是饿死的,说他们不愿吃周粟,还是后人夸张、粉饰的话。
    由此而想到以前生长于王谢之家,享受过豪华的生活,今日遭到这样的因果报应:以竹笠作为头的报应,以草鞋作为足跟的报应,用来跟以前享用过的华美冠履相对;以衲衣作为穿皮裘的报应,以麻布作为服用细葛布的报应,用来跟以前又轻又暖的衣服相对;以豆叶作为食肉的报应,以粗粮作为精米的报应,用来跟以前的美好食品相对;以草荐作为温暖床褥的报应,以石块作为柔软枕头的报应,用来跟温柔之物相对;以绳枢作为优良的户枢的报应,以瓮牖作为明亮的窗的报应,用来跟干燥高爽的居室相对;以烟熏作为眼睛的报应,以粪臭作为鼻子的报应,用来跟以前的享受香艳相对;以跋涉路途作为脚的报应,以背负行囊作为肩膀的报应,用来跟以前的轿马仆役相对。以前的各种罪案,都可以从今天的各种因果报应中看到。
    在枕上听到鸡的啼声,纯洁清静的夜气刚刚恢复。因而回想我的一生,繁华靡丽于转眼之间,已化为乌有,五十年来,总只不过是一场梦幻。现在黄粱都已煮熟,车子已从蚁穴回来,这种日子应该怎样来打发?只能追想遥远的往事,一想到就写下来,拿到佛前一桩桩地来忏悔。所写的事,不按年月先后为次序,以与年谱相异;也不按门类排比,以与《志林》相差别。偶尔拿出一则来看看,好像是在游览以前到过的小路,遇见了以前的朋友,虽说城郭依旧,人事已非,但我却反而因此自己高兴。我真可说是不能对之说梦的痴人了。
    以前西陵地方有一个脚夫,为人挑酒,不慎跌了一交,把酒坛子打破了。估计无从赔偿,就长时间呆坐着想道:“能做这个梦便好!”又有一个贫穷的书生考取了举人,正在参加鹿鸣宴,恍恍忽忽地还以为这不是真的,咬着自己的手臂说:“别是做梦吧!”同样是对于梦,一个唯恐其不是梦,一个又唯恐其是梦,但他们作为痴人却是一样的。我现在大梦将要醒了,但还在弄雕虫小技,这又是在说梦话了。因而叹息具有慧业的文人,其好名之心真是难改,正如卢生在邯郸梦已要结束、天就要亮的时候,在其遗表中还想把其摹仿二王的书法流传后世一样。因此,其一点名根,实在是像佛家舍利子那样坚固,虽然用猛烈的劫火来烧它,还是烧不掉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琅嬛文集阅读答案
经典文言文《陶庵梦忆序》·原文·译文·赏析
古诗词鉴赏 | 陶庵梦忆序
梦回花样年华
逆挽法
原创七律 挽诗二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