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夏承焘《西湖与宋词》(摘要)
西湖与宋词
    夏承焘    
   
    谈宋代的西湖,得先从唐代的词作引子。
    李白、杜甫都到过浙江,而都没有西湖诗。第一位作家使西湖在文学上得盛名的是白居易。在他许多诗篇之外,还有一首《忆江南》小令,那是唐人第一首咏西湖的词。这首词编在他的《白氏长庆集》卷六十七,是他在唐文宗开成二年(公元837年)退老洛阳时回忆江南旧游之作。词共三首,第一首泛写江南风景;第三首写苏州;第二首忆杭州的是: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桂子、山寺,是指西湖的灵隐寺。初唐诗人宋之问《灵隐寺》诗也有“桂子月中落”之句。
    白居易效民间歌曲作小词,这个《忆江南》调子,后来又名《望江南》。他这三首词是这个调子最早的作品前人说这个调子本是李德裕为亡妓谢秋娘而作,原名《谢秋娘》;《海山记》说隋炀帝开西苑凿湖泛舟,作双调《望江南》;这两说都不可信。双调的《望江南》调子,宋代以后才有)白居易以一代大诗人,用当时最新的文学形式写词曲里没有写过的新内容——西湖山水,它虽然只是短短的五句,但我们谈西湖词,首先得提到它。
   
    在宋代,最早最著名写自然界风景的词,是潘阆的十首《酒泉子》又名《忆余杭》,也是写杭州西湖的(余杭就是杭州),但是前人还不大注意它在宋词里的地位。
    潘阆自号逍遥子,宋初大名府人,太宗时赐进士及第,《宋史》卷466《宦者王继恩传》后
附载他的一些事迹。我们还知道他住过杭州太庙附近,杭州城里有一条“潘阆巷”(俗称呼“潘郎巷”,见叶绍翁《四朝闻见录》)。他有咏浙江潮的诗很出名,当时人把它画作《潘阆咏潮图》。现在所传他的《逍遥词》一卷,其实只有这十首《忆余杭》。这里录它两首:
    长忆钱塘,不是人寰是天上。万家掩映翠微间,处处水潺潺。  异花四季当窗放,出入分明在屏嶂。别来隋柳几只秋,何日得重游。
 
   长忆钱塘,临水傍山三百寺。僧房携杖徧曾游,闲话觉忘忧。   旃檀楼阁云霞畔,钟梵清霄彻天汉。别来遥礼只焚香,便恐是西方。
    他很自负这十首词,曾经在写给他的朋友茂秀的信里说:“若或水榭高歌,松轩静听,盘泊之意,飘渺之情,亦尽见于兹矣。”后来四川和浙江都有它的石刻;传说苏轼也很欣赏它,把它写在翰林院的屏风上;石延年又曾经把它画作图画。我们读这十首词,远嫌它夹杂些朴拙的句子,比不上后来作家的许多西湖词,为什么当时它却得到许多名人的赏识?我想这大概因为晚唐、五代以来文人们以(南朝)齐、梁宫体作为花间曲子词,绮靡软弱的儿女声口,到那时大家读得够腻了,所以初见潘阆这些朴拙峭拔的作品,会令人耳目一新;并且他所写的内容由闺闱而走出到自然界山水,也是晚唐、五代词所未曾有的;这差同于六朝诗“老庄告退,山水方兹”的情况。又,晚唐、五代词像《花间集》里的《临江仙》《河渎神》《南乡子》等等,虽然也偶有写山水的句子,但它们的主要内容是写神仙、写南国风土。景语不过用来作为陪衬烘托。《竹枝》《渔父》的主要内容是水乡生活和潇洒襟怀,也不专写山水。在词里连篇累牍以山水风光为对象的,潘阆这十首联章体算是最早。他继承白居易三首《忆江南》,而把它扩展为十首联章,所描写的又恰是新兴的大都市杭州、西湖景物;当时人们很向往东南的山水、生活,也就自然喜爱这十首词了。
   
    北宋初期的西湖词,潘阆之后,要数到柳永。柳永《乐章集》里大部分作品的对象是由宫廷而转向都市的,那是宋词一大步的发展(晚唐、宋初的花间派,虽不全是为宫廷而作,但它的风格大半是学齐、梁“宫体”的)。柳永所写的都市,其主要对象,北方是汴京(开封),南方是苏州和杭州。他的名作《望海潮》,就是写杭州和西湖的: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巚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萧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关于这首词,后来的市井传说,有两个故事。一个是《青泥莲花记》所载:柳永和知杭州的孙和是布衣之交,孙的门禁很严,柳永欲见不得,因作这首词请托名名妓楚楚,以求通于孙和。据这词的结尾所云,这个传说也许和事实距离不大远。第二个故事出于宋人罗大经的《鹤林玉露》,说柳永这首词曾经传到全国,南宋初年,金国统治者完颜亮大举伐宋,就因为这首词“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句子,勾起他对杭州羡慕。当时谢处厚有诗道:
     谁把杭州曲子讴,荷花十里桂三秋。
    哪知卉木无情物,牵动长江万里愁。
这个传说原是不尽符合历史事实的(金人南侵决不会只是为了这首词),但也可见当时这首词传唱之盛。
    这首词写杭州繁盛的人口,豪华的市场,雄壮优美的自然风物,以及人民大众湖山嬉游的情况,比之潘阆的《忆余杭》,内容又丰富多了。
    比柳永迟一些来到杭州的有苏轼,他是继白居易之后以文学使西湖得盛名的一位大作家。他前后十年之间,两次做官杭州,一共写下30多首词,大半是官场应酬和赠妓应歌的游戏笔墨,不像他的西湖诗有许多名作。(他筑成一条苏堤,为西湖增添许多吟料。可是他自己词里却没有提到。关于他的西湖诗,我另有论述
    北宋末年杭州出了一位著名词家周邦彦,他是钱塘(杭州)人,死后葬于钱塘江边的定山村(六和塔西首),可是他的《清真集》里却不见“西湖”两个字,这是一件令人纳罕的事情。
    我们谈北宋西湖词,对这两位大作家是不免感觉失望的。苏轼词《八声甘州·寄参寥子》:“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一首,下片云:“记取西湖西畔,正春山好处,空翠烟霏。算时人相得,如我与群稀。……”这是他留下有关西湖的句子,算是“慰情聊胜无”了。
 (摘自夏承焘著《唐宋词品鉴》之《西湖与宋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宋词中最美的一首写景词,写出了西湖的美不胜收
《望海潮》教案1
北宋词至南宋词的词体递变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品一品宋词中的杭州美景
你只知道宋词很美,但是宋词背后的那些韵事才吸引人
柳永的一首宋词,词中江山如画,盛世繁华,竟引发了一场战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