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白居易生平片段:未厌余杭

       白居易做了不到两年的忠州刺史,元和十五年(公元820年)四十九岁,夏,自忠州奉召回京,拜尚书司门员外郎。十二月,充重考订科目官。穆宗长庆元年(公元821年)五十岁,正月,拜尚书省主客郎中(从五品上)、知制诰,加朝散大夫(正五品下),始著绯(服色浅绯,佩银鱼袋)。又转上柱国(勋号,比正二品)。四月,充重考试进士官。十月,转中书舍人(正五品上),起草诏令等事宜。十一月,充制举考策官。

       白居易回长安只有两年,亲眼看到权臣们为了权利明争暗斗,不肯好好为国家办事,连好友元稹也变了节,和宦官魏弘简等勾结,心中非常烦闷。他看到朝内朋党倾轧愈甚,国是日非,有意躲离政治中心,因此,请求外任。

       长庆二年(公元822年)五十岁,七月,出任杭州刺史(正四品下)。去杭州赴任,因当时汴、淮有战乱,交通阻塞,乃取道襄、汉水路。正如他的《舟中晚起》诗写道:

               日高犹掩水窗眠,枕簞清凉八月天。

       泊处或依沽酒店,宿时多伴钓鱼船。

       退身江海应无用,忧国朝廷自有贤。

       且向钱塘湖上去,冷吟闲醉二三年。

   一路上,登山临水,写了许多纪游即兴的诗篇。到了江州,旧地重游,许多知交排队出郭迎接,互致问候。在江州匆匆访问了旧居“遗爱草堂”,只宿了一夜就又去赶路了。经过三十多个昼夜抵达杭州。

       在杭期间,他关心人民的疾苦。率民治理西湖(即钱塘湖)蓄积湖水,保护堤防,引湖水灌田,提高湖水的水位,以利农田。并写了《钱塘湖石记》详记施工经过和如何利用湖水灌田。他还把唐代先辈李泌(肃宗天宝年间曾任杭州刺史)的六口大井,重新浚治,方便了居民用水。总之,在他的治理下人民的生活有所改善,呈现出安居乐业的局面:

                岁熟人心乐,朝游复夜游。春风来海上,明月在江头。

       灯火家家市,笙歌处处楼。无妨思帝里,不合厌杭州。

                          ——《正月十五夜月》

       在此期间,白居易的好友元稹任浙东观察使、越州刺史,任所在会稽(今浙江绍兴),会稽与杭州相距很近,两人相互唱酬,诗简往来频繁。其中白居易《答微之见寄时在郡楼对雪》一诗,可以看出,他们的心情是愉快的:

              可怜风景浙东西,先数余杭次会稽。

      禹庙未胜天竺寺,钱湖不羡若耶溪。

      摆尘野鹤春毛暖,拍水沙鸥湿翅低。

      更对雪楼君爱否?红阑碧瓦点银泥。

       在杭期间,白居易还结交了一些僧人朋友,访寺问僧,谈诗论道,过往甚密,在他的诗中都有显示:

              柳湖松岛莲花寺,晚动归桡出道场。

      卢桔子低山雨重,棕榈叶战水风凉。

      烟波澹荡摇空碧,楼殿参差倚夕阳。

      到岸请君回首望,蓬莱宫在海中央。

                    ——《西湖晚归回望孤山寺赠诸客》

       此诗着重描写了孤山的风光。西湖边上多柳树,故曰“柳湖”;孤山多松树,故曰“松岛”;孤山湖面多荷花,故曰“莲花寺”。当时每年孤山寺都举行几次法会(道场),作者当是参加法会后晚归所作。

              一山门作两山门,两寺原从一寺分。

      东涧水流西涧水,南山云起北山云。

      前台花发后台见,上界钟声下界闻。

      遥想吾师行道处,天香桂子落纷纷。

                   ——《寄韬光禅师》

       此诗音节紧凑,意致连绵,活字活句,贯若联珠,极富山歌的情调。诗中把一、两,数目字;东、西、南、北,前、后、上、下,方位和空间,都嵌入诗中。在古今诗作中绝无仅有。

              在郡六百日,入山十二回。宿因月桂落,醉为海榴开。

       黄纸除书到,清宫诏命催。僧徒多怅望,宾从亦裴回。

       寺暗烟埋竹,林香雨落梅。别桥怜白石,辞洞恋青苔。

       渐出松间路,犹飞马上杯。谁叫冷泉水,送我下山来。

                             ——《留题天竺灵隐两寺》

       灵隐寺创建于东晋咸和元年(公元326年)系印度高僧慧理和尚所建。天竺寺在飞来峰南,同时所建的翻经院(即现在的下天竺法镜寺)。

       西湖美景令人陶醉,白居易利用假日或余暇时间,徜徉湖山之间,写了许多赞美西湖的诗篇 。诸如: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钱塘湖春行》

       半醉闲行湖岸东,马鞭敲镫辔珑骢。

       万株松树青山上,十里沙堤明月中。

       楼角渐移当路影,潮头欲过满江风。

       归来未放笙歌散,画戟门开蜡烛红。

                        ——《夜归》

       望海楼明照曙霞,护江堤白蹋晴沙。

       涛声夜入伍员庙,柳色春藏苏小家。

       红袖织绫夸柿蒂,青旗沽酒趁梨花。

       谁开湖寺西南路,草绿裙腰一道斜。

                                        ——《杭州春望》

       余杭形胜四方无,州傍青山县枕湖。

       绕郭荷花三十里,拂城松树一千株。

      儿亭古传名谢,教妓楼新道姓苏。

       独有使君年太老,风光不称白髭须。

                     ——《余杭形胜》

       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

       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

       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春题湖上》

       古往今来,描写杭州西湖的诗作,没有人能超过白居易的。他以诗笔真实的记录了当时景况,给后人留下了珍贵史料。若问唐代西湖有多大?答曰:“绕郭荷花三十里”。若问城市绿化如何?答曰:“拂城松树一千株”。若问杭州周边诸山绿化如何?答曰:“松排山面千重翠”。

       白居易对于杭州刺史这个官职是十分满意的。他认为做京官不好,做隐士也不好,只有做杭州刺史不太闹也不太静,最好。正如他在诗中所说的那样:

              俱来沧海郡,半作白头翁。

      漫道风烟楼,何曾笑语同。

      吏稀秋税毕,客散晚庭空。

      霁后当楼月,潮来满座风。

      (zhà) (水名,在浙江)殊冷僻,茂苑苏州的别称太繁雄。

                  唯此钱塘郡,闲忙恰得中。

                ——《初到郡斋寄钱湖州李苏州》

       由于白居易身体欠佳,有时不免有些惆怅,他说:

                 白头新洗镜新磨,老逼身来不奈何。

       耳里频闻故人死,眼前惟觉少年多。

       塞鸿遇暖犹回翅,江水因潮亦返波。

       独有衰颜留不得,醉来无计但悲歌。

                         ——《悲歌》

    其实,他真愿在杭州多做几年官,但是,唐制规定刺史任期为三年,因而是无可奈何的。他在《腊后岁前遇景咏意》一诗写道:

              海梅半白柳微黄,冻水初融日渐长。

      度腊都无苦霜霰,迎春先有好风光。

      郡中起晚听衙鼓,城上行慵倚女墙。

      公事渐闲身且健,使君殊未厌余杭。

         他感慨时光过得太快,在《潮》这首诗写道:

              早潮才落晚潮来,一月周流六十回。

      不独光阴朝复暮,杭州老去被潮催。

    哪里是说杭州?分明是说自己“老去被潮催”。

       在他三年官满即将离开杭州时,将自己的“俸禄”一部分留在衙署,作为救济百姓之“公积金”,这是最值得称道的善事。

       他在即将离任时,心情沉重,谦逊地说:我为老百姓没办什么事情,只留下几首教化诗:

              吟山歌水嘲风月,便是三年官满时。

      春为醉眠多闭合,秋因晴望暂褰帷。

      更无一事移风俗,唯化州民解咏诗。

                    ——《留题郡斋》

       长庆四年(公元824年)五月,任满。在他离开杭州那天,老百姓依依不舍,相随送行,他深为感动。正如他诗中所说的那样:

                 耆老遮归路,壶浆满别筵。甘棠无一树,那得泪潸然。

       税重多贫户,农饥足旱田。唯留一湖水,与汝救凶年。

                                    ——《别州民》

           征途行色惨风烟,祖帐离声咽管弦 

       翠黛不须留五马,皇恩只许住三年。

       绿藤阴下铺歌席,红藕花中泊妓船。

       处处回头尽堪恋,就中难别是湖边。

                     ——《西湖留别》     

       在相送的筵席上,白居易深为动情。甚至听奏乐也似哭泣之声。他说:“翠黛不须留五马,皇恩只许住三年。”“五马”是指刺史,唐制规定:刺史出门可乘坐五匹马牵引的车;“三年”:指任职期限,唐制规定:刺史任期三年,期满调任。应当说,离别杭州真是难舍难分,“处处回头尽堪恋”。

       杭州老百姓为了纪念白居易,将白沙堤称作白公堤(俗称白堤)。一直延续到今。

       现在,杭州西湖六公园处,塑有群像,以纪念白居易“别州民”的故事。

       当杭州的客船送他出境返航时,白居易作诗表达心意:

                 自别钱塘山水后,不多饮酒懒吟诗。

       欲将此意凭回棹,报与西湖风月知。

                      ——《杭州回舫》

       白居易离开杭州若干年以后,在提到杭州时,他动情地说:

              为我踟蹰停酒盏,与君约略说杭州。

      山名天竺堆青黛,湖号钱唐泻绿油。

      大屋檐多装雁齿,小航船亦画龙头。

      所嗟水路无三百,官系何因得再游。

                    ——《答客问杭州》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忆江南》

(岁寒斋主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白居易的“检讨诗”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白居易在杭州的为政与诗歌创作
带走两块小石头
苏诗补注卷七
讲堂实录|杭州天堂,如你所愿
西湖摩崖百品之最——大唐杭州刺史卢元辅诗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