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代工笔人物画家巡礼之十八:李唐

古代工笔人物画家巡礼——李唐

 

李唐《采薇图》局部

          李唐是南宋颇负盛名的山水画家,但在人物画方面也卓有建树。本编不忍割舍,遂录其于此。

李唐(10661150年)宇欷古。河阳三城(今河南孟县)人,北宋未,为翰林待诏。他对山水、人物、林木、竹石、禽兽等,几乎无一不工,其中造诣最深的是山水画,其次是人物画,画牛也很出名,有一位叫萧照的人,在中原纷乱时朗“流入大行山为盗”,一天,李唐被掠,检其行囊,尽是粉彩画笔。萧照早闻李唐大名,便离开群盗,随李唐南渡,经传授,萧照届然也成了画家。李唐到了南宋都城临安(杭州),年已八十,没有去朝廷报到,在街市上隐名埋姓卖画,境况相当困苦,曾作诗慨叹:“云里烟村雨里滩,看之如易作之难,早知不入时人眼,多买胭脂画牡丹。”不久,李唐隐名卖画的情况,被太尉邵宏渊发现,惊呼:“这是李待诏的画,李唐来临安了。”即向高宗赵构禀告,又进入画院。

李唐山水初学李思训,能作青绿山水,但更多取法荆浩、范宽,所作山水多用斧劈皴,苍劲古朴,气势雄壮,开南宋水墨苍劲、浑厚一派的先河。与刘松年、马远、夏圭并称“南宋四大家”。最能代表李唐山水画风格的作品,应推《万壑松风图》。

原是北宋画院待诏。离乱后,到临安街头卖画,被一个内官发现,后又重入画院。其画法远追李思训,变小斧劈而创大斧劈,笔意不凡,使人产生一种“神惊目眩”的威压之感,开创出南宋山水画的新画风。他亦善画人物,如《晋文公复国图》、《采薇图》等。到南宋后,为歌颂金战士,画《雪天运粮图》等。又喜作长图大嶂,危峰削壁,具千丈之势。画人物楼阁描绘工整。画山水尤有奇趣。作品有《长江雪霁图》、《独钓归庄图》、《虎溪三笑图》、《香山九老图》、《高逸图》、《万壑松风图》、《雪景》、《雪江图》、《江上小景图卷》等。

 

    《晋文公复国图》绢本  29.4cm  827cm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館藏

         李唐的《晋文公复国图》绘于北宋末年,描绘晋文公(重耳)被他父亲放逐在外十九年,最后回国即位的故事。即重耳出奔时,孤偃、赵衰、魏犨、介子推、先轸等随行。到宋国,宋襄公赠之以马二十乘(四马为乘,共八十匹)。到郑国、郑文公不礼。到楚国,子玉欲杀之,而楚成王敬为上宾。李唐以狐偃“授璧”为全卷的高潮,狐偃曰:“臣负羁絏,从君巡于天下,罪甚多矣,何况君乎?请由此亡。”重耳曰:“所不与舅氏同心者,有如白水。”“献玉”故事,含义深远。























         《晋文公复国图》代表了李唐前期的绘画风格。全图分为六段,采用连环绘图的形式,晋文公的形象多次出现,每段都有树石、车马、房屋作配景和宋高宗赵构手书的《左傅》中的有关章节。所绘人物形象各具种态,文公的雍容壮重,待臣的恭敬、武士的威严、仕女的秀雅、与夫仆役的畏怯,都刻画得准确生动、细致入微。横图处理疏密有致,线条的粗细、曲直、虚实、轻重的变化恰到好处。图中画家描绘的人物服装并不带有明显的宋代风格,而可尽力去复原春秋时候的人物。此图的箴规作用,一看便可明白,乃激发南宋君臣,不怕艰苦,不计荣辱,为复国而努力。北宋末年,赵构经历的艰苦就颇类重耳,这些历史故事画说明李唐是一个爱国的画家。

 

 

    采薇图 》绢本淡设色纵27.2cm 90.5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采薇图》画商末伯夷、叔齐不食周粟,避于首阳山采薇,最后饿死的故事。借以颂扬民族气节,间接地表达了他反对民族投降屈服的立场,有的题跋也指出此画是“为南渡降臣发”。画面采用截取式构图,图绘半山之腰,苍藤、古松之阴,伯夷与叔齐采摘薇蕨,其间正在休息对话的情景。两位主人公画得笔墨劲秀,衣纹简劲爽利,神态生动,殷殷凄凄,若声出绢素。树石笔墨粗简,墨色湿润,已开马远、夏圭法门。画中石壁上有“河阳李唐画伯夷、叔齐”题款两行。画后有元人宋杞、明人翁允文、项元汴,清人永瑆、翁方纲、阮元、吴荣光等题记。

    在对人物以及场景的处理上,《采薇图卷》与《濠濮图卷》(见下)有些类似。另外,画法上同样都已是成熟的方阔皴法(编者按:皴法是中国画表现技法之一,指用淡干墨涂染以表现山石纹理、峰峦折痕及树身表皮的脉络、形态),只是《濠濮图卷》笔墨更为精紧、洗练,《采薇图卷》则略显老态,个别地方拖沓、零碎,其荒率处甚至预示了马远的风格。但其艺术水准和笔法特征是统一的,特别是李唐勾勒山石、树木外轮廓的那种独特微妙的弧度,在其他画家那里是找不到的。可以大概确定的是,《濠濮图卷》是李唐画完《万壑松风图轴》南渡临安以后,但又早于《采薇图卷》的作品。

 

 

           《村医图》立轴  绢本淡设色  688cm  587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为一幅风俗人物画,描述走方郎中(村医)为村民治病的情形。图中树荫下,病人袒露着上身,双臂被老农女3和一个少年紧紧地抓着,身边另一少年牢牢地按住了他的身子,他双目圆瞪、张着大嘴,声嘶力竭地叫喊着,一条伸出的腿也被人死死踩住,这时的他只能听凭背上的疮伤被艾火熏灼。《村医图》的艺术表现手法比较纤巧清秀,人物描绘用笔细劲精致,毛发晕染一丝苟,造型特征准确,各有特点,显示出作者有着对生活深入地观察和丰富的体验。作品通过对灸艾治疗这一紧张情节的朴实无华的具体描绘,反映了当时农民的困苦生活,有小中见大的寓意。不难看出,作者对当时下层劳动人民是寄予很大同情的。

【李唐山水画欣赏】

 

           《濠濮图》绢本设色 画芯24cm×114.5cm  天津博物馆藏

          开阔的画面为我们展示的是溪流丛林间高台上二长者相向而坐,指点谈论;身后古木郁沉、崖石峻拔;左边飞瀑从古树岩隙间直泻而下,水中矶石兀立,波纹回环;萧萧落叶随风漂游,暗示出秋天的气节。

  本幅上无名款,钤盖的所有印章也都是收藏印。如此一来,这名画暂时还无“主”了。好在后面还有一段跋文:“南宋画家高手推李晞古第一。今观此《濠濮(pú)图》,林木蓊郁、山川浩淼(miǎo),展阅一过,恍令人神游其间。至于着意之潇洒,运笔之雄健,全无画工俗习,真所谓‘士大夫气’也。高宗比诸唐李思训,信不诬哉!范允临”。这是有关此件作品作者、主题的第一手文字资料。

 

           《万壑松风图》 绢本 188.7cm×139.8cm 台北故宫博物院典藏

           《万壑松风图》上,有“皇宋宣和甲辰(1124)春,河阳李唐笔”的落款,是李唐进入徽宗宣和画院之后,创作的一幅巨轴山水。全幅的景物迫近观者;山石、林木皆以清晰的笔墨刻划,显示范宽对李唐的影响。此外,在画面上敷染浓厚的青绿颜料,代表李唐企图结合范宽画风与皇室所喜爱的古典装饰风格,这对南渡之后,院体山水画的发展有关键的影响。

  这幅画采取近观的“高远”表现法。近景为苍松石岸;中景为岗峦郁盘,穿插流泉悬瀑;远景的主峰突兀高耸,峰顶丛树密集,这三段景沿着画面的中轴线,由下往上堆栈,形成“高远”。画家藉由扩大前景,使画中的景物逼近观者,再将远景的主峰满塞画面,如一堵巨大的屏障,形成封闭的空间,让观者面对深幽的山谷,如临真景。

  李唐进一步改变范宽“雨点皴”的笔法,以更具有表现力,侧笔斜削的“斧劈皴”,搭配浓墨,来描绘山石粗砺坚硬的岩面,正如古人所形容的“峭壁如削”、”石如积铁”。李唐和许多徽宗画院的画家一样,具有卓越的绘画技巧和再现自然的能力,从此点便可以看出来。

  李唐描绘林木亦有独到之处。前景盘环交错的苍松,先以浓墨勾勒轮廓,再用墨圈作节鳞,然后淡墨通过;针叶则以攒簇细笔画出,一丝不茍。远方峰顶密实的树丛,画家先用平行的短竖画主干,再以急促、强劲的横笔画叶,生动的笔法,让人彷佛听见强风吹拂,松叶沙沙作响。

  为了将群山的前后层次划分出来,李唐借用绢素本色,以留白的方式画云朵,让画面有疏密相间的效果。这种实中有虚的表现方法,即是南宋李澄叟在《画山水诀》形容李唐“落墨苍硬,辟绰简径,谓之实里有虚”。另外,画瀑水和流泉,也是运用留白的方式,施浓墨于旁,以示山石,水纹则以墨线刻划,表现湍急的水势,精致写实之处,若泉瀑有声。

  本幅画原是一张重彩设色的山水,如果近看,便可以观察到山石岩面以及松树针叶上皆敷染浓厚的青绿颜料。然而,在颜料剥落的地方,则清楚显露画家原来描绘物象,所使用的墨线及“斧劈皴”。李唐虽远承唐代李思训,但是他将水墨和青绿重彩两种技法相融和,开创出宋人“小青绿”法,直接影响了南宋的院画家萧照和刘松年。

 

长夏江寺图卷

《江山小景》卷  绢本设色 49.7cmx186.7 cm  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藏


清溪鱼隐图

红树秋山图

竹阁延宾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南宋时期李唐二十一幅精品绘画赏析
学术| 笔法、构图与形象——试谈李唐在两宋绘画中的语言演变
宋 李唐 采薇图卷(全卷)绢本
宋画第一人:李唐精品大赏!
书画|落墨苍硬 辟绰简径 中国南宋画家·李唐
南宋·画家李唐《采薇图卷》高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