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竹韵格律学】第三十二课(解读词牌·忆江南)
主讲/ 边义
辽阳边义老师
大家晚上好,今天继续有我为大家详解词牌。
3、忆江南
《 江南好》《梦江南》《梦江口》《望江梅》《望江南》《双调望江南》《曳脚望江南》《望蓬莱》《江南弄》《江南柳》《归塞北》《谢秋娘》《春去也》《安阳好》《壶山好》《南徐好》《思晴好》《步虚词》《步虚声》《归来曲》《梦仙游》《秋千索》《中秋月》《庾楼月》《逍遥令》《叩叩词》
[本调序语]
据《考证白香词谱》载原名《谢秋娘》乃唐李德裕为谢秋娘而作。其词久逸。以白居易《忆江南》三首其第一首末句云‘能不忆江南’故名。此外亦名《春去也》,则以刘禹锡词首句作‘春去也’耳。又名《梦江南》、《望江南》,则因有皇甫松有‘闲梦江南梅熟’之句也。亦名《梦江口》。而《全唐词》于李后主《忆江南注》又名《归塞北》。又《古今乐录》云:梁武帝改西曲《江南弄》七,一曰《江南弄》,二曰《龙笛曲》。
三曰《采莲曲》,四曰《凤笙曲》。五曰《游女曲》六曰《采菱曲》七曰《朝云曲》。又沈悦做四曲:一曰《凤瑟曲》,二曰《秦筝曲》,三曰《阳春曲》,四曰《朝云曲》。亦谓之《江南弄》实皆《忆江南》之别名。而万氏《词律》皆遗漏未注,特补出之。
《填词名解》亦如此说,“古乐府《江南弄》中,分《龙笛》《采莲》《赵瑟》《秦筝》等曲。梁武帝,简文帝,陈后主,沈约、吴均诸人咸有其作。《望江南》盖仿于此。
《乐府杂录》载:“此词乃唐代李德裕镇守浙江时。为悼念爱妾谢秋娘而作,故名《谢秋娘》因白居易词更今名,又名《江南好》,可见此曲来源之久远。
此词调名颇多,多源于名家词句。白居易作《忆江南》三首名声大噪,便多以《忆江南》名之。唐时为单调。至宋始为双调。因写人较多,名篇佳句多,故名称也多,除上述所言,温庭筠词有“梳洗罢,独倚望江楼”句,名《望江南》。
李煜词名《望京梅》。双调者王安中词有“安阳好。徐水是山阴”句,名《安阳好》。张滋词有“飞梦去,闲到玉京楼”句,名《梦仙游》。蔡真人词有“铿铁板,闲引步虚声”句,名《步虚声》,仲殊词有“南徐好,鼓搅乱云中”句,名《南徐好》。黄公绍词有“思晴好,去上竹山窠”句,名《思晴好》,董以宁词有“章台女,扣扣结新欢”句,名《叩叩女》。张先词名《江南柳》。宋自逊词名《壶山好》。范成大词名《步虚词》。
刘晨翁词名《双调望江南》。侯善渊词名《归来曲》。高道宽词名《逍遥令》。丘处机词名《望蓬莱》。《太平乐府》名《归塞北》,纳兰性德词名《秋千索》,袁九词名《有曳脚望江南》。由名家名篇得名之多,亦见填词精心推敲,写出佳句妙辞之重要。
[选解提要]
此词单调与双调并存。双调多单用,单调根据内容需要则可填为组诗。末句为独句,必须把韵味写足方佳。
[谱例]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五律,一不拘)
日出江花红胜火,(七律
一三不拘)
春来江水绿如蓝。(一三不拘对偶)
能不忆江南。(独句第一字习用平声)
——白居易《忆江南》三首之一(单调小令,二十七字,五句三平韵)
[谱式]
平中仄,
中仄仄平平。
中仄中平平仄仄,
中平中仄仄平平。
平仄仄平平。[句式解说]
此调中之五言和七言平仄变格悉如诗律。第三、四句浑似七律联,平仄对仗,辞语对偶。末句为独句。所谓独句者,顾名思义,即从语法角度已具有完整含义。可以独立存在。在有的词调中,或居中间上钩下连,承前启后,或用于起式,开章明义,提纲挈领。此调中则居于篇尾。起到总收作用。
[标谱说明]
此谱较《钦定词谱》略有修正。其以白居易词立谱,标作第四句第三字为平声不变,不切。详见下文【本调律析】第六项解说。
【附例】
《白香词谱》只以白居易一体为谱。《钦定词谱》列有三体。潘慎《词律辞典》,按27字、28字、29字、35字、54字、55字、59字等多种变体格式划为八体。大体上看,常见格中,主要为单调格27字、双调格54字二体。冯延己词为变调另体。今选代表性6例如下:
(1)、白居易《忆江南》三首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单调二十七字,五句三平韵,三首组词)。
(2)、 李煜《忆江南怀旧》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是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3)、温庭筠《梦江南》两首。(与白居易词同体)
千万恨,恨极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
(4)、 欧阳修《望江南》二首
江南蝶,斜日一双双。身似薄郎曾傳粉,心如韩寿爱偷香。天赋与轻狂。
微雨过,薄翅腻烟光。才伴游蜂来小苑,又随飞絮过东墙。长是为花忙。
(双调五十四字,上下片各五句三平韵。此即单调重叠,其可平可仄与单调词同)。
(5)、 苏轼《忆江南超然台作》二首(与欧阳修词同体)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望,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万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6)、 冯延巳《忆江南》(双调平仄转换格)
去岁迎春楼上月,正是西窗,夜凉时节,玉人贪睡附钗云,粉消妆薄见天真。
人随风月长依旧,破镜尘筝,一梦今年瘦。今宵帘幕扬阴,空余枕泪独伤心。(双调五十九字,上下片各五句。两仄韵两平韵。《词谱》按《阳春集》冯词二首。前后段俱两两仄四换韵。实与唐宋《忆江南》本调不同,因调名同,顾为类列)。
〔本调律析〕
(1)、  常格有单调小令和双调令词两种。单调二十七字五句三平韵,以白居易词为正体,附例二温庭筠词也此格。双调为单调之重叠。五十四字十句六平韵。上下片结构完全相同。附例三欧阳修词及附例四苏轼词属此。附例五冯延巳词为平仄转换格,《钦定词谱》以为应属另调。(2)、 此调格局简明,单调句式。及用韵排序为3,5。7,7。5。每片皆由一个三言句,两个五言句,两个七言句构成。双调则为单调之重叠。(3)、第一句三字,平起仄收,其第二字可平可仄。纵观词中三字句,凡单句存在者,其声韵重点多在第三字,第一、二字往往可以通融。
(4)、此调共用两个五言句其原型皆为仄起平收式(仄仄仄平平)的五言律句。按诗律,其第一字皆可不拘平仄,本调中变格方式亦如诗律。 如第二句之第一字,上引各例词中,用为平声者有“风、其、斜”等。用为仄声者有“最、恨、独、薄、酒”等。
末句中之第一字用为平声者有“能、何、花、摇、长、天、长、烟、诗”等。用为仄声者有白居易诗中“早”足见其亦属可平可仄。《钦定词谱》将此字定位平声不变,不切。纵观各家之作,此字用平声者居多,这只能说习用,并非绝对不可变。(5)、 第五句五言习用独句,是此调重要特色。因其处于全篇结尾,带有总括全篇之意,给人一种扎实落稳之感。善写独句需要从内容结构上加以构思,从句法角度看,确为相对独立之完整句,若上下句为流水关系硬加断开,则是勉强别扭。
(6)、 第三、四句为两个七言律句。平仄格式为“中仄中平平仄仄,中平中仄仄平平。其变格规律也悉如七律,即两个七言句之第一、三字皆可不拘平仄。
在传统词谱中对第三句中第一、三字皆可变无疑义,如第三句之第一字,上引词例中“日、过,试”等用仄,“山、吴、身、才、休”等用平。第三句之第三字“间江、千、何、游、超”等用平,“月、一、不、故”用仄。足证其为“一、三不拘”。而对第四句,《钦定词谱》却标作第三字必平。我以为不确,实际也应“一三不论”。且看上引词例第四句之第一字,“春、吴、车,斜、心”等用平,“郡、水、又、半、且”等用仄。
第四句之第三字应用平用仄者皆有,如“江、双、流、空、韩、飞、新等用平;而白居易词句“群亭枕上看潮头”“枕”数仄声。温庭筠《梦江南》词中“斜辉脉脉水悠悠”,第三字脉亦为仄声。故当为可平可仄。《钦定词谱》校核较细,但有些地方莫免僵化而不切。当从律理角度加以辨析,发现疑问则根据实校核以订正之。
(7)、 这两个七言句,沿袭七律颔联格式。习用对偶,是此调另一种特色,单调词中如: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
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白居易词)
三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温庭筠词)
双调词如:
身似何郎曾傳粉,心如韩寿爱偷香。
才伴游蜂来小苑,又随飞絮过东墙。(例4欧阳修词)
这是此调鲜明特征,别具韵味之所在,名家也都在这两句上多下工夫。
需特别注意,词之对偶与诗之对偶有区别,诗中对偶从词性、句法、语义皆讲究攻略。而词中主要着重于语义,句法和词性上则不必苛求,也不避重字。如白居易词中“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江”字重。“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吴”字重。
(8)、 对各句平仄变化,《白香词谱》言之极祥:此词首句为三字句,第二字虽注可平,但与第二句之第一字有相互关系,若首句第二字用平,则次句第一字当以用仄为称。反之亦然。唯以音节论,,则首句第二字自以仄声为佳。如皇甫松做“兰烬落”,温庭筠作“梳洗罢”,吴文英作“三月暮”皆是也。第二句为仄起平韵之五字句,句法上二下三,第一字平仄可以通用。唯首句第二字既已用仄,则次句自当用平为宜。
第三句则为仄起仄收之七言句。第一、三字平仄可不拘,亦有注第六字可平者,实非。若使作平,则成为‘平仄仄平平仄平’。是为《贺新郎》中有之耳。第四句为平起平韵之七字句。其第一三字亦可作仄。实则这两句句法,即与平起七律中之颔联无异。故作者多用对偶,格律较为工整,白居易词云‘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刘禹锡词云‘弱柳重逢疑举袂,丛兰挹露似沾巾’,皆其例也,第五句句法,与次句同第一字可平。
清嘉庆年间舒梦兰所著《白香词谱》录谱一百调。皆收唐迄清代各名家名篇为例,而立谱。在此基础上后有陈栩、陈小蝶二人之《考证白香词谱》。于每谱之下,对句式平仄变化及句法特征皆有较祥注解。即如此调,《钦定词谱》等一些谱书,将第四句之第三字定为用平不变,第五句第一字亦定为不变,则不符常规。而《白香词谱》皆以为可变。辟析合理。其不足之处在于重在逐句平仄考校。从调式特色、总体格局、结构规律方面,则缺乏解析。
(9)、 附例中冯延巳《忆江南》从句式结构到用韵,皆与常格差别很大。该词三易其韵,韵脚分属《词韵》四个韵部:其上片“月、节”属十八部,“云、真”属第六部,下片“旧、瘦”属十二部,“阴、心”属十三部。这种平仄转换的用韵格式,称为平仄转换格,与《忆江南》本格甚殊。(10)、 《望江南》格调流畅,三字句突兀起笔,承以五言句,搭配协调;中间两个七言对偶句既便于写景又便于抒情,收结于五言句与第二句相呼应,落得稳实。谁说小令短调,这三种句式交错,节奏起伏。可收一唱三叹之效,也充分体现了词作为长短句诗体的鲜明特征。其单调词既可独立成篇,情有未尽时。又可数首连填而成组诗以表达更丰富内容。时间关系,今晚的课到此结束,谢谢大家的陪伴。晚安。
2017-10-6  舞蝶整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常见宋词词牌名、格式和作品赏析
几种小令的填写注意【点】
《诗歌漫话》第九讲(上)-词
(原创)离亭宴·相敬如宾恩爱恋
如何填一首《忆江南》?10分钟了解下怎样做到依谱填词
【伊仁词选】小令二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