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教育不过是认真地回个好

有时候,我因工作关系到学校,时不时地会遇到学生向我问好。一些颇为特殊的“问好”让我记忆犹新。

01

在一所小学,我从二楼往三楼走,几个学生从三楼往二楼走。在即将面对面的时候,一个孩子喊“老师好”。我赶紧停下来,认真地回了他一个“你好”。其他学生见状,纷纷喊“老师好”。我站在那儿,每捕捉到一个学生的眼睛回一句“你好”。他们很高兴地离开,唧唧喳喳地讨论着说谁得响,老师怎么回了他们的问好。

当我快要拐过楼梯时,一个学生从后面追了过来。

“老师好!”,他跑到我的前面,昂起头看着我。

“我们不是问过好了吗?”我好奇地问他。

“我刚才向您问好时不认真,只是边和同学聊天边随大溜说着玩的,都没有抬头看您。这次,我是认真的!”他浅浅地笑。

原来,因为我正确地回“好”,他知道了怎样去问“好”。

02

在一所初中,几个学生嘻嘻哈哈地在操场边上打闹。我路过他们旁边时,一个男生拖着长音喊“老师好”,绵延不断的余音惹得旁边的同伴哈哈大笑。我停下来,朝着他的方向,等他的声音静下来。然后,我提高了声音说:“你好,这位有礼貌的同学!”

“老师,你别搭理他,他就喜欢这样恶作剧。”旁边一个学生提醒我。

“是恶作剧吗?我看不像,可能是说话的习惯。”我瞅了瞅“长音男生”,又看了看提醒我的同学。

我继续往前走,身后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老师等一等,您真觉得我不是恶作剧?”长音男生边跑边喊,声音干脆而利落。

“我觉得不是。”我回他。

“那就好,以前我这么跟老师问好,老师都会凶我一顿。”他似乎有点意外。

“但是,如果像现在这样说话,其他老师也就不会误会了,你说是不?”借机追问他一句。

“我懂了,老师再见!”他挥着手说,声音更加干脆。

03

“见到老师主动问好”是学校对中小学生的基本要求,也是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内容之一。通常来说,学生在入小学后,老师都要反复培养学生的这一习惯,也会通过各种方式督促这一做法。照此推断,学生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养成问好的习惯,并固化为人的固有品格。遗憾的是,事实恰恰相反——低年级的学生往往很踊跃,而随着学段的增高,问好的频度和比率却会越来越低。

这是为什么?我们先来看看教育的日常。

学生刚入学,老师苦口婆心地告诉学生见到老师要问好。小学生们也很听话,见到校园里的成年人便会喊“老师好”。而这些大人们,往往很少会认真地“回礼”,甚至是视而不见、充耳不闻,学生的热情得不到回应,便会慢慢消减。此时,我们老师很少会去反思为什么学生不再喜欢“问好”,而是采取一些措施来推进问好制度。比如,设置监督员,见到不主动问好的便扣分,等等。这些措施会逼着学生喊出“老师好”,却不能让学生在内心里感觉到“老师好”。久而久之,就会出现第一个小故事里的那种情况,学生见到老师便会条件反射般喊出那三个字,例行公事般重复强化出来的习惯。及至高年级或者初中,学生便有了自己的思考和主见,一部分学生会把“老师好”融进精神里,一部分学生会把“老师好”抛掷在脑后,一部分学生会把“老师好”当成黑色的幽默。

我想,教育里的很多内容不可以靠强化和重复。所谓的养成教育,其要旨也绝对不会简单成某某天便养成一个习惯。至于素养,应该是更高于习惯,也就不会单靠简单的规范、重复和要求来实现。比之更为重要的,应该是心灵对心灵的回应与互动。比如,在学生问好时,你可以认真地回个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培养学生十二个良好学习习惯(魏书生)
资深老教师总结:培养学生12个良好的学习习惯
九大学习习惯成就北大状元
当学生站起来说“不会”时
有出息孩子的12个学习好习惯【转】
好学生学习的12个习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