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开花,那是未来的事情

挑战刚开始没几天,王敏老师的文章被吴老师“相中”,应该是叙事者成立以来发表的第一篇文章。这些天,文章被选用的消息不断,越来越多的优秀挑战文章被编辑老师“青睐”。为这,我祝贺每一位作者,这是我们应该赢得的一份额外奖赏。

祝贺之余,我还想多说几句,以表达我对一些问题的看法。

第一点,我们需要这样的奖赏。写作是件很寂寞的事情,刚刚开始走向写作之路的人往往很少能够耐得住这份寂寞。这也是很多人曾经拿起过笔,又不得不放下的原因之一。写作是件很辛苦的事情,一篇短短的文章,也许要消耗掉作者几个小时甚至几天的时间。如果没有适当出现的鼓励和激励,很少有人能够独自坚持到底。而编辑的认可,读者的欣赏,往往是消除辛苦最好的方式。人都有被欣赏的愿望,写文章的人更是如此。一篇叙事文章,实际上是你对教育的理解,自己的观点能够在传媒上展示,或许能够得到更多的碰撞,也或许能够给更多的人带来思考和借鉴,这才是写作的价值,也是对作者最大的奖赏。

这一切,我们都需要。所以,我建议每位叙事者,应该把自己最好的文章整理出来,请编辑老师指导。这本身就是一种学习,一种验证,也是不断修正自己表达能力的机会。昨天闫凡伟老师的一句话有些道理:你不把文章拿出来,写得再好,又有谁知道?

第二点,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这样的奖赏。叙事者才起步这么短的时间,才写了这么一点文章,就有了发表的机会和可能,这的确是我们能力的体现。但是,如果我们仅是为了发表几篇文章而参加叙事者,那么你对叙事者的理解还是有偏颇的。只能说,“发表”是叙事者一路行走的意外收获和额外奖赏,是叙事者生命底色的点缀,绝对不能作为一个人最终的追求。

写作,对于教师来说,它的意义在于促进个体的反思,并通过持续不断的写作和思考,不断调整教育心态,并继而优化自己的教育实践。如果我们在不断的写作中,有了自己的思考,有了改变自己的愿望,那么教师写作的价值才真正得到了实现。王玉鹏老师的那封信就给了我很大的震撼。一个青年教师,在阅读和撰写教育叙事的过程中,能够不断反观自己的实践,不断剖析自己的教育行为。最终,他为自己曾经的、不成熟的教育而流下了眼泪,用了四五个小时的时间给学生写了一封“检讨书”。愿意为教育流泪的老师,我们身边到底还有多少?应该不多。反倒是为自己的职称待遇、课时多少而争吵不休的人,并不鲜见。所以,我欣赏王老师的这种纯粹。这样的纯粹,再有了叙事的支撑,我相信他会走的更远。我很欣喜地看到,他的“把我写给你看”已经坚持到了十几篇,这是一个很好的开始,也是叙事力量的开始。

第三点,我们需要更久远的奖赏。我一直有这样一个观点,教育叙事不仅仅是叙事,更不仅仅是写作。教育叙事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研究,写作是呈现研究的手段,文章是研究成果的展示。而研究,就意味着冷静和深刻,就意味着必须要经历寂寞和痛苦。我们不希望寂寞,但是我们无法拒绝寂寞。因为一颗心没有必要的沉潜,就不可能在研究的路上走下去。有时候,痛苦也是我们需要的,它和意外的奖赏一样,都是我们研究路上不可或缺的调料。

《当代教育家》杂志总编、北京亦庄实验小学校长李振村,曾经为我的拙作《寻找不一样的教育——我的教育叙事》写过一篇序,题目是《依米花的根》。序中,李老师在简要介绍了我“不一样”的成长经历之后,引用了一个依米花的故事。

他说:“维审的经历让我想起了一种植物——依米花。据传依米花生长在非洲的荒漠地带,环境恶劣。在那里,只有根系非常庞大的植物才能生存下来,所以它有一条非常粗壮的主根,蜿蜒盘曲努力往下生长,直入地底深处。通常,它要花费六年的时间来完成根茎的穿插工作,然后,一点一滴地积累养分。在第七年春,才在地面吐绿绽翠,开出一朵小小的四色花。”

我想,教育叙事就是我们成长的那条主根,需要无限地、坚强地一直往下生长。这绝对不是一天两天,也不是仨月半年就能完成的任务,而是一段深远、艰难而又充满挑战的征程。

我想,无论怎样卑微的生命,上天总会给我们美丽一次的机会。不过,我们现在需要做的,只是像依米花一样深深地扎根。

开花,那是未来的事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教育叙事:教师写作的出发地
一堂写作课
刘珍莉 || 写作可以带来的奖赏
有事做就是对一个人的最大奖赏
孙云晓:好习惯的养成,需要一种点燃火炬般的体验
江一:孺子叙事:从小学到初中、高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