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庄子·则阳篇》解说(3·8)

3·8

蘧伯玉行年六十而六十化,未尝不始于是之而卒诎之以非也,未知今之所谓是之非五十九非也。万物有乎生而莫见其根,有乎出而莫见其门。人皆尊其知之所知,而莫知恃其知之所不知而后知,可不谓大疑乎!已乎已乎!且无所逃此所谓然与然乎?

【解说】

遽伯玉是卫国有名的大贤人,故作者借他来说事。要注意的是:

1、“行年”即经历过的年岁,所以实际上等于“年龄”,“六十化”是说他六十年来思想观念一直都在变化。

2、“是之”和“诎之以非”中的“之”字是泛指“某事”(自是指代同一件事),“是”和“非”是反义的动词,“诎”是斥义;“卒”是“始”的反义词,但这里相当于“后来”。

3、“未知……非也”句中的“谓”字是认为义,故“所谓是”是名词性结构,等于“所是”,后面的“之”字是连词,相当于“而”,接下的“非”字相当于“不是”(末尾的“非”字是动词“是”的反义词)。

4、讲“万物”的两句中,“莫”字相当于“不”,“根”是指事物产生的根由,“门”是门径、法门义。

5、“人皆”领起的句中,“其”字是自己义,“尊其知”和“恃其知”的“知”字都通“智”,“恃”是依仗义,“而后知”是说“然后才能知”。注意:此句其实是说人们竟然不懂得“求知”要以“有所不知者”为前提,故接下加个评论句“可不谓大疑乎”:这“疑”字是“怪异”义。又,此句是以整个前句为主语(头上可以加个复指词“是”字)。——后文“且无所逃”句头上的“且”字是代词,相当于“此”、“这”,是指代前面说的“大疑”。末尾两句,我以为准确的翻译是:我这里说的意思正确吗?很正确吧?

   辨析

这一章,“人皆尊其知之所知”以下的话,《今注》的译文是:“人们都重视他智慧所能知的,而不知道凭借他智慧所不知道而后知道的道理,可不是大疑惑么!罢了罢了!避免不了这种错误,这样说是对呢,果真是对吗?”《方注》的只是文字有别,仅仅末尾两句意思有点不同:“这一点是必然无疑的。”——“而不知道”开头的一句明显有语病,意思也不明白,我认为两书作者对此一定有“自知之明”,但无奈地情愿如此了。      


译文

蘧伯玉活了六十岁六十年来(他的思想观念)一直都在与时俱进地改着;他并非没有做过当初认为做得对而后来认为做不知道天所肯定的,不正是他五十九年来所一直否定的。(但这是不足为怪的,因为)万物有其产生,人却看不产生根由;都有其成长过程,人成长的法门。(因此)人都看重凭自己才智获得的知识,却不懂得必是先有自己不知道的东西然后才能获得新知识;这不该说是个怪事吗?算了吧,不要说了吧!这怪事乃是人类认知过程中必然发生的我这里说的意思正确?很确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赵又春:《庄子·天地篇》解说
静坐修心之帛书老子《德道经》本义求真(三)得一
《医宗金鉴》152
“尻”和“凥”这两个字,该怎么读,又有什么意思
笔记类《七修类稿》[明] 郎瑛卷二十六 辩证类
世上万般,好便是了,疯道士到底在说什么?真事隐藏于何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