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红楼梦》晴雯之死,宝玉痛心,黛玉为何如此冷漠?
一个对落花都伤心落泪的林黛玉,为何对于晴雯的死表现的如此冷漠呢?晴雯之死,贾宝玉可是痛彻心扉一般,一腔忧愁无处排解,还专门为晴雯撰写了一篇《芙蓉女儿诔》,以表哀思之情。
大图模式
性格孤僻的林黛玉,天生喜散不喜聚,而且这也是有道理的。林黛玉说:“人有聚就有散,聚时欢喜, 到散岂不清冷?既清冷则生伤感所以不如倒是不聚的好。 比如那花开时令人爱慕谢时则增怅,所以倒是不开的好。”
大图模式
林黛玉是个悲观主义者,这是时世造就的。林黛玉6岁左右母亲贾敏便撒手人寰,从此去外祖母家寄人篱下,10岁左右父亲也去世了,林黛玉就成了一个真正的孤儿。生活在锦衣玉食的贾府,也并非一切都美好安乐。在贾府里她也见证了一次次生命的凋亡,先是秦可卿之死,瑞珠随即触柱而亡,又有金钏儿跳井,接着就是尤三姐自刎,尤二姐吞金自尽,一幕幕的死亡从她眼前划过,这会不会让小小年纪的林黛玉,对生命有了一种“麻木”呢?
大图模式
面对飘零的落花,无人问津,各自飘零碾作尘,林黛玉因景生情,感时花溅泪。林黛玉之所以对晴雯的死看起来无动于衷,实则是对生命的一种无可奈何。晴雯走了,有宝玉为她伤心落泪,也有几个体己的人为她伤心,多情公子贾宝玉还为她写词哀悼。
可是这落花呢?无人问津,任由人踩来踩去,这满地的落花,没人埋、没人念、没人为它伤心流泪、没人为它叹息,更没有人能为她曾经的美好和如今的飘零写词,没有人在乎,没有人牵念,才是真正的死亡。而林黛玉这种惜花的情感,映射到自己身上,想来自己的命运也会如此,就像那“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好像自己死了没人知道,也没人记挂。
大图模式
与其说林黛玉惜花,怜话,她心疼花“死”了,她更心疼的乃是自己。更何况晴雯乃是怡红院的丫环,和林黛玉一直也没什么交集,虽说“晴为黛影”,但是这是曹公的安排,晴雯和黛玉之间并没有惺惺相惜的情感,那个真正疼惜黛玉乃是潇湘馆里的紫鹃。晴雯曾是贾宝玉的心头好,所以晴雯的死对于宝玉是撕心裂肺的伤痛。黛玉则不然,所以黛玉才会说“等我的紫鹃死了,我再如此说”, 因为对于黛玉来说,紫鹃才是值得她悲恸的亲人。
大图模式
晴雯死后,林黛玉得知消息后没有太大反应,这并不能说明林黛玉薄情。晴雯只是个丫环,在怡红院里,在宝玉眼中,晴雯就好似一只宠物猫,而宝玉又是那懂得怜香惜玉的人,就算是对丫环,他也有几分怜惜。林黛玉为此伤心难过,倒会显得她太滥情了。
大图模式
宝玉已经为晴雯伤心过度了,林黛玉就没有必要再去深化这份悲情。林黛玉一哭,反而又惹得宝玉多了一层伤心。而这位“痴公子”,为晴雯写了一首《芙蓉女儿诔》,以表哀思。这大概是别人不能理解,但黛玉与宝玉互为知己,心意相通,才能理解他的痴,甚至于陪着他修改祭文,甚至还陪着宝玉私下祭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红楼梦》阅读150分竞赛题
2014高中语文名著导读《红楼梦》练习2
从小姐到丫环:贾宝玉究竟意淫了多少女人?
谁是《红楼梦》中最痴情的丫鬟?
整本书阅读《红楼梦》知识导读清单与教学设计 《红楼梦》人物关系图 知识梳理 考点
《红楼梦》赏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