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徐志摩:风流才子的爱情信仰
徐志摩,一个追求爱,自由和美的诗人,一个个性鲜明、独行特立的理想主义者,一个充满悲剧色彩的英雄人物,古往今来人们对他众说纷纭。
他不但为中国文化留下超乎世俗,高贵清新的诗文,他的思想品质,人生理念,所做的一系列社会实践活动等无不为社会作出耀眼的贡献,为后人所景仰, 特别是他本人所特有的那种为单纯理想的实现不懈追求、执着奋斗的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认识他、了解他的人。
他曾在《落叶》中说过: “我是一个信仰感情的人,也许我自己天生就是一个感情性的人。 ”
也正如他所说的,他一生都感性的为自己的单纯信仰奔波。他独特的人生观凝结成一个理想的人生形式,那便是与一个心灵、体态俱美的女子自由结合,这一人生理想的确立便是他“康桥觉醒”的主要内涵。也就是说,他的人生由此才重新开始,爱情在他心中占据了不可代替的位置, 他一生为此而活。他用自己的一生演绎了一场轰轰烈烈、至死不渝的爱情神话,虽然生命是会消亡的,但真爱却是永恒的。
徐志摩
一、勇敢的为追求人格独立, 自由平等的爱情而离婚。
在他的诗文和他所宣称的清晰的理论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对爱情有执着信仰的、至情至性的独特徐志摩形象。在现实生活中的他,所走的每一步,也都在诠释爱情这一深沉复杂而又浪漫的概念。
众所周知,那一年,徐志摩在康桥对林家小姐情窦初开之时,已是个有妇之夫,并且是一个孩子的父亲了,他要想追寻自己心目中的爱人,并为自己的爱情负责,他就必须是个自由身,这样才有寻爱的资本。
徐志摩和张幼仪的婚姻,虽是父母包办,但张家家底丰盈,张幼仪又知书答礼、乖巧能干,并为徐家生了儿子,以一个家长非常满意的儿媳形象出现在徐家。换作一般人也许一生就将就下来,但徐志摩来到剑桥之后,他就不再是一般人了,他说过“就我个人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 ”
他自此形成了自己的爱情观,为要实现自己的爱情,他想要获得自由恋爱权利的渴望占满了他的心,他和张幼仪在剑桥附近的小家庭再也维持不下去了。在父母的阻挠,社会的不解和舆论的批判下他毅然决然的和张幼仪离了婚,结束了这场带有资产阶级包办色彩的婚姻。
也许很多人认为,原因在于徐志摩遇见了林徽因。其实他的离婚是一种必然并非外在因素,在他的自我意识苏醒之后,他岂能甘心再沉睡?当信仰毅然建立,如何能不追寻?既已清醒,如何昏睡?既已觉知,再难愚昧!
他不能再忍受和不爱的人相依相伴、同床异梦,他追求人格之独立、性灵之相通的灵魂伴侣。我们在他的散文《白郎宁夫人的情诗》中可以找到他的一些想法,其中写到一段话如: “伟大的灵魂们是永远孤单的,不是他们甘愿孤单,他们是不能不孤单,他们的要求与需要不是寻常人的要求与需要,他们的评价标准也不是寻常的标准,他们在人间来一样的需要爱,要安慰,要认识,要了解,但不幸他们的组织有时太复杂,太深奥,太曲折,这浅薄的人生不能担保他们的满足,只有生物性生活的人们,比方说,只要有饭吃,有衣穿,有相当的异性配对,他们就可以平安的过去,再不来抱怨什么,惆怅什么,一个诗人,一个艺术家,却往往不能这样容易对付,天才是不容易伺候的,在别的事情方面还可以迁就,配偶这件事最是问题”。这段话最能解释这个浪漫诗人徐志摩不能和张幼仪走下去的原因了。
徐志摩和张幼仪
虽然离婚给张幼仪带来很大的痛苦,给自己的孩子也带来不能弥补的伤害,但徐志摩认为长痛不如短痛,不能让道德束缚住真理的脚步。为此他写了一首诗《笑解烦恼结》,其实从另一方面看, 徐志摩能这样做,也表现出他对爱情的忠诚和认真。
这是一种对他人还有自己爱情尊重和负责的态度,他不愿让自己心中的爱人和名义上的妻子背负旧式女子所受的委屈,他要让自己的妻子从无爱婚姻中解放,也让自己和所爱拥有一个形式与灵魂俱备的爱情。
当然,他知道自己的妻子张幼仪依然无法理解他所谓的解放,他曾提出让张幼仪继续做徐家的媳妇而不做他的妻子。可见他当时,急切的想得到自我解放,追寻自我爱情,以至于什么都顾及不到。他很快的和又有身孕的妻子离了婚,三个月后还在报纸上刊登了《徐志摩,张幼仪离婚通告》,成为当时中国第一对正式离婚的夫妇。
那时很多反包办婚姻的青年们都没有走离婚这条路,比如伟大的鲁迅先生,他将妻子放在家里的同时过着他的爱情生活。他说,朱安是母亲送给他的礼物,而许广平是他的女人。鲁迅没有触动那块女性解放的顽疾,却让自己得以解放,而当时还有胡适与表妹曹诚英的荡气回肠的爱情故事,他们也默默的相爱而不触动世俗与舆论的暗礁。
可见,只有徐志摩是勇敢的,他不但想要自己追求完美的爱情,也要让自己的妻子得到应有的平等。他要平等的对待女性,把女性当成有独立人格、与男人有平等权利的人。他要他的爱情光明磊落表里如一,是自由爱和美的结合体,他追求完美并以自己的离婚给封建保守思想以重击,为当世青年自由恋爱勇敢追求真幸福作楷模。
在徐志摩和张幼仪离婚后,双方都采取了正确态度,通讯不断,友好相待, 互相理解。事实上,徐志摩要追求自己的理想爱情想坚守自己信仰,离婚是不可逾越的一步。而这也是徐志摩爱情的伟大之处,可见他爱情的纯粹,真诚,单纯信仰并追求着爱情。志摩的生命可以消亡,但他对纯真爱情不懈追求的精神却是永恒的明星, 照耀和指引着现代人的爱情生活。
二、 当他找到可以携手共度人生的伴侣后,他再次为自己的爱情奋争,勇敢的接受生活的所有苦涩,直面一切只忠于自己的爱情。
徐志摩的爱情也并非一帆风顺, 他的初恋没有因为他获得了自由恋爱的资本就如愿以尝。当他挣脱了一切枷锁,远渡重洋,追随已随父回国的林徽因,渴望实现他们爱情的时候,林徽因却选择了梁启超的儿子梁思成携手共建爱情之堡垒。当然,这给了徐志摩沉重的打击,然而信仰既已确立,岂能随意放弃,他依然在茫茫人海中访他灵魂之伴侣。
徐志摩和林徽因
终于,他找到了心目中那位心灵、体态俱美的女子——陆小曼。她一个京城名媛,风华绝代,才艺双全。但身份特殊,他是徐志摩好友王赓的妻子,他们想结合真是难上加难,所面对的压力和痛苦并不是平常人所能想象。
大家都知道徐志摩自己把好好的家庭拆散离了婚,让父母长辈每个人都惋惜愤恨,他又让陆小曼好好的家庭最终也维持不下去,走上了离婚的道路,给父母还有无辜的王赓带来痛苦和伤害,大家都对他充满了批判。
现实中,他们想结合是非常艰难,在世俗看来,徐志摩所走的这条路又是一条为世所不容的道路。几经挣扎,他们终于获得了自由恋爱结合的权利,结合了。但是,这条路从开始就是一条充满苦涩的道路。
首先,在他们婚礼上,证婚人梁启超这样说道: “青年为感情冲,不能节制,任意决破礼防的罗网, 其实乃自投苦恼的罗网,真是可痛,真是可怜!大骂一通,最后的祝福是,希望这是你们最后一次结婚!”梁启超的婚礼演说辞恐怕中外古今也不会有,当时满堂宾客无不失色。也代表了舆论的方向,和他们双方父母的意见。
一场一生难忘的婚礼过后,面对他们的婚后生活,徐家并不认可这段婚姻,只许他们住上海,不许他们返乡,并不再给他们钱财资助。他们的婚姻,没有得到亲人们的支持和祝福,生活也变得困难。
从小锦衣玉食的徐志摩,不得不南北奔走,京沪执教。而陆小曼也过惯了奢侈的生活,在上海的社交花费常常让徐志摩焦头烂额,苦不堪言,自己的生活窘顿拮据,最终连往返车票都买不起。
一度怀疑自己的信仰,对生活绝望,他写了一首《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个方向吹》最能体现他当时的心境,他开始迷茫,困顿,痛苦,在无助和迷茫的时候,他再次去了欧洲,寻访他曾经信仰的发源地!
康桥,在他离开的时候,他写了著名的诗篇《再别康桥》。那时,很多朋友劝他放弃这段婚姻,但是徐志摩并不放弃,他也从来没有想过,他依然深爱陆小曼,再苦再累,他都要背负这十字架的重担继续前行。因为这是他的选择,他的信仰,他生的理由。
徐志摩和陆小曼
们可以从徐志摩的生活中看到他真的是一个内外相符,真纯高尚追求真爱的人。他为了爱情,和现实的一切困难抗争, 直面所有挑战,高扬着追求真爱的旗帜,在生活中尽力保守和珍惜相爱的每时每刻。生活的道路再苦涩,他也没有轻言放弃。虽然他一度绝望,想飞,但他没有逃避生活,他的理想在前方为他导航,生活的枷锁捆住了他的手脚,他的梦想依然驰骋,想飞的愿望在他心头闪光,他毅然背起了真爱的十字架,在信仰的道路上坚定的跋涉。
虽然,我们生命很短暂,虽然生活并不如人意,但徐志摩无愧于自己的信仰,也无怨无悔!正像他坚定宣告的那样:“我将于茫茫人海中访我唯一之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
徐志摩用自己一生来见证爱情,他的一生是真爱的一生,是追寻爱情的一生,他饮了爱情中所有的苦涩和甜蜜,凌空而逝的那一刻他可以毫无遗憾的飞向天国。
他的一生给我们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他的精神感召着所有他爱的人和爱他的人。爱情是什么?爱情是一种心动的感觉,一种幸福的感觉,是一种值得一生去追求的理想境界,是幸福的源泉。
费洛伊德说: “因为原始的性本能、性冲动,人们必须反反复复地重演亚当和夏娃的 ‘原罪’,这样就有了爱情。爱情是对生命本身的感动”。
柏拉图说: “两颗心灵很孤独,彼此需要慰藉,就叫做爱情”,爱情没人能捉摸透。但我们每一个人都应克服一切阻挠和胆怯,像徐志摩一样,勇敢的追求真爱。
徐志摩
人类天生向往神圣的境界,爱情是一种创造的结果。只要我们拥有对爱的信仰,我们必不会失望, 只有具有崇高品格的人才会产生令人景仰的伟大爱情,爱情是对人性最严格的检验,爱情的道德纯洁性是人类灵魂的一面镜子,是天使还是魔鬼我们最终能在时间这位公正的判官面前认清对方的真实面目。
如一首诗写道: “你绝非孤身把爱情寻觅,爱你的人也在苦苦的寻找着你,爱情仿佛暗中的明灯,点亮了你的心房也照进了她的心灵,你总能找到她相亲相爱,天意的安排让万物不再孤单!”
相信吧,在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份属于你的爱情,找到它,珍惜它,维护它,给它以充足的自由的阳光和水分,它才能盛大茂密起来,并提供阴凉和休憩的恩惠。
我们需要的是徐志摩的单纯信仰,需要的是对神圣爱情的渴慕和追求。这世界很多东西可以放弃,但爱情决不属于这一类。生活没有爱情如大地没有阳光、 万物缺失雨露、 人类失去眼睛,将是无法想象的。没有爱情,家庭里不会有安定、喜乐和幸福,社会也不会和谐、稳定和安乐,爱情是值得一生去追求的理想境界, 是幸福的源泉。
这个世界需要真爱。因此,营造一个充满爱的国度,在恋爱中勇敢的献出真爱并相信真爱,在婚姻中建起真爱之堡垒,这是我们每个人最基本的义务和职责,也是我们“良心之安顿,人格之确立,灵魂之救度”的唯一方法。
只要我们勇敢的追求,相信爱情将会用它博大的胸怀慷慨的赐我们一个美好未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百年后看徐志摩离婚通告后惊觉:徐父对他所为的这一怒骂如此正确
民国时期的5大才子,感情方面较乱,最后一位更是沦为汉奸!|163
一生之约的信仰
徐志摩婚内出轨将她抛弃,徐志摩飞机失事,这个女人养徐志摩全家
徐志摩一生情感经历。
徐志摩一生中遇到四个女人,只有她才是真爱,不是林徽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